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全球史

全球史

全球史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43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史、史学理论、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132篇;相关期刊178种,包括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三届中国(海南·广东)改革创新论坛、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吴于厪学术思想研讨会、首届中国历史学博士后论坛(2012)等;全球史的相关文献由309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岳、刘文明、夏继果等。

全球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7 占比:9.70%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3132 占比:90.13%

总计:3475篇

全球史—发文趋势图

全球史

-研究学者

  • 孙岳
  • 刘文明
  • 夏继果
  • 李伯重
  • 万明
  • 刘新成
  • 何平
  • 方林
  • 李光宗
  • 杨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李庆新,历史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三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现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所长,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海洋史研究》(中国历史研究院资助集刊、CSSCI集刊)主编,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海疆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历史学会会长,《史学理论研究》《学术研究》《丝绸之路》《海交史研究》“全球史丛书”等编委。
    • 潘一禾
    • 摘要: 北欧与中国在地理上相距较远,能去冰岛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旅游的人也很有限,但最近觉得有几个原因提醒我们要关注“维京文化”热,了解关于维京人的各种历史故事版本。信息时代和全球贸易背景下的当代历史研究,一大优势就是可以跨国、跨地域、跨学科、跨价值观地撰写同一早期文明和文化的演变历程,让读者不断地看到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全球史和国别文明史。
    • 郭艳霞
    • 摘要: 文章叙述了世界史和全球史的关系,通过对其发展概况的梳理,分析不同时期中西方关于世界史的不同内涵。归纳关于全球史在中外发展研究概况,以及新全球史的理念。总结出,全球史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世界史在当今全球化这一现实情况下的发展。从本质上看,两者可以说是相同的,只是在研究对象、方法、观念、视角等不同。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 宗亮
    • 摘要: 中华史学文化圈是以中华史学为核心,涵括中国及相邻政权史学的“文化板块”,根源于中华史学文化的悠久传统和长久影响力。从商周至20世纪,历经孕育、形成、繁盛、转型的中华史学文化圈,既有史学观念、史书修撰及制度建设上的同频共振,又有融合族群特色的传承与创新,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史学文化风貌。区域内史学文化的长期交流,形成了中华史学文化圈成熟稳固的体系,并以求真务实的一贯理念、和谐会通的精神品质、宁邦固本的价值追求作为文化底蕴的坚实支撑。顺应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求,中华史学文化圈在密切区域关系、化解异质文化矛盾、增进史学文化板块相互间的吸引方面,必将彰显更大的价值。
    • 管飞
    • 摘要: 《海洋变局5000年:一部新全球史》,张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10月《海洋变局5000年》之所以称为一部新全球史,新就新在把海权和全球史联系起来。本书的内容呈现两条清晰的主线。一条是海权发展的历史线索:从古代海权、近代海权到现代海权,表现为一个个大国兴衰,塑造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左右国家的命运,影响全球政治、经济与军事格局。
    • 黄华青; 周宇飞
    • 摘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的现代性危机和东方的后殖民主义批判让史学的西方霸权遭遇挑战,以费正清的"冲击-回应"理论为代表的欧洲中心论受到深入批评,以彭穆兰的"大分流"学说为代表的全球视角引发持续辩论。在此背景下兴起的全球史研究,强调物质、人口、观念和制度等因素的流动(fluidity)和交换(exchange),主张通过比较、关联、因果视角重新审视现代性、地方性等观念的物质化过程。
    • 朱明
    • 摘要: 2020年,《世界史杂志》(Journal of World History)在其创刊30周年时发行了一本电子版的专辑,以“道路与海洋:重新思考世界史中的移动与迁徙”为主题,将该刊以往发表过的论文集中起来再次刊发。除了丝绸之路,其中一半的篇幅被用于探讨海洋史,而这5篇论文全部是关于东亚海域的研究:《帆船时代、洋盆与东南亚》《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中国海盗》《近代早期马达加斯加与印度洋沿岸的海盗与王权》《波利尼西亚的文化接触之文化》《漫长的18世纪印度洋西部和波斯湾的海上暴力:跨文化视角下的海上劫掠》。可以看出,尽管这些文章大多是10年前的旧作,且在阅读量的考量下,将重点放在海盗活动方面,但结合以往几期的内容依然可以看出。
    • 侯欣一
    •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便与法治结下不解之缘。1920年代后期有了局部政权之后,中国共产党便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观、法律观为指导,结合农村环境,开启了新的法治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治建设,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阶段,形成一整套规则、体制、机制和经验,涉及立法、执法、司法、运行机制、民众参与等诸多领域,在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利益、公民权益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法治实践不同于人类历史上已有的法治实践,但又是人类法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存在。这不仅是由中国的人数、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和影响力所决定的,更是由中国共产党法治实践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 李启源
    • 摘要: 从宏观的角度看,在一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经历一个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瓶颈期:一旦该文明度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如果没有成功度过,则会走向衰落甚至消亡。地理环境是文明瓶颈形成的重要因素,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合作、竞争与对抗是突破文明瓶颈的重要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主动融入人类文明网络中,是中国不断突破文明瓶颈,实现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由之路。
    • 余伟
    • 摘要: 20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导下编纂了《世界通史》。差不多同时,西方学者也展开了全球史研究。二者志向类似但学理不同。苏联学者以社会的进步性发展观和世界历史的过程统一性观念来展开论述,呈现出经典的历史发展五阶段论模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欧中心论,但也有着历史简单化和经验绝对化的弊端。中国学者吴于廑吸纳全球史的有益成分,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基础上提出世界历史纵横发展理论,有待当今学者进一步完善。相比之下,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和麦克尼尔吸纳社会科学成果,主动更新历史解释模式,以文明概念超越民族国家范畴,侧重文明之间的交流,同时存在对文明内部结构认知不足的问题。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下可见,它们都是时代的需要和学术本身诉求的结果,但苏联模式僵化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史则把现象与本质混为一谈,都未能彻底打破西方中心论。随着碎片化时代的来临,二者也需要进一步的交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