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哲学理论、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专利文献13975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现代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宁夏党校学报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相关文献由92位作者贡献,包括何远华、刘敬东、夏慧芳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 占比:0.60%

专利文献>

论文:13975 占比:99.40%

总计:14060篇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文趋势图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研究学者

  • 何远华
  • 刘敬东
  • 夏慧芳
  • 田鹏颖
  • 禚明亮
  • 孟媛
  • 朱文靓
  • 李瑞峰
  • 王建超
  • 王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士密
    • 摘要: 作为历史的运动、人的解放、资本主义批判和共产主义构想辩证统一“内容的系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来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必然,也是世界历史由“霸权主义世界秩序”向“新时代世界秩序”转换的时代呼唤,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逻辑和新时代社会发展实践逻辑辩证统一的“中国创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智慧”,是世界历史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经阶段,具有理论继承和实践创新的双重特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直接历史意义在于为摒弃丛林法则,超越零和博弈,开辟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道路提供了新选择,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则在于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转变,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 余伟
    • 摘要: 20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导下编纂了《世界通史》。差不多同时,西方学者也展开了全球史研究。二者志向类似但学理不同。苏联学者以社会的进步性发展观和世界历史的过程统一性观念来展开论述,呈现出经典的历史发展五阶段论模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欧中心论,但也有着历史简单化和经验绝对化的弊端。中国学者吴于廑吸纳全球史的有益成分,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基础上提出世界历史纵横发展理论,有待当今学者进一步完善。相比之下,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和麦克尼尔吸纳社会科学成果,主动更新历史解释模式,以文明概念超越民族国家范畴,侧重文明之间的交流,同时存在对文明内部结构认知不足的问题。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下可见,它们都是时代的需要和学术本身诉求的结果,但苏联模式僵化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史则把现象与本质混为一谈,都未能彻底打破西方中心论。随着碎片化时代的来临,二者也需要进一步的交流。
    • 包鞠萌
    •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态势。各国的交流往来,互助合作日益紧密。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国家本位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大国间的关系紧张,全球治理面临新的时代危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内在动力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该理论对处理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解决全球治理等新的时代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国立足于新时代的国际形势,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视角出发原创性的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治理方案。
    • 郁从娟; 阎静
    • 摘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于19世纪,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完整地表述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通过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整体性思维的承续、唯心史观的颠覆和"欧洲中心论"的解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实现了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为物质基础、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动力、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未来趋势的世界历史构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随着世界格局的深刻转变和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交往作用的重视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彰显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 张丽菁
    • 摘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全球化趋势、生产力矛盾运动、平等包容的交往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构成"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性基础,揭示了"一带一路"是在全球化的宏观视野下,进一步释放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中国方案.同时,"一带一路"立足于全人类共同利益,倡导各个国家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包容,是推动世界各国共同纳入真正的世界历史——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中国智慧.
    • 叶梓兴; 包桂芹
    • 摘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扬弃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了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述.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视角来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发生的变化,更是世界历史向前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表现在国际力量明显对比、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全球治理理念转变,但和平与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胸怀"两个大局"意识同样没有变.
    • 安颖超; 高继国
    • 摘要: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涉及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最终方向以及它的人文价值关怀;世界历史是由孤立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的,是历史向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世界历史将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作为出发点,最终使人达到全面和自由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代,进博会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实践,集中体现了这一理论的发展及人文价值关怀,进博会作为新时代应对世界问题的中国方案,从理论特性、实践主体、实践方式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实践和创新.
    • 朱辉进; 吴争春
    • 摘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蕴含在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世界发展趋势所得出的一系列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表述中,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时代对外开放发展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精髓;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在发展立场、主要观点和实践方法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不仅有继承,而且有发展,拓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对其丰富内涵的探究,有利于深刻理解在逆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的当下,中国坚定对外开放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战略意义.
    • 何志平
    • 摘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未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预测,实践证明了其理论的正确性,这一理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做出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 王连杰; 丁晓强
    • 摘要: 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以源初表达.在这部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架构表现为: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哲学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唯物史观是其哲学根基;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揭示的基础上形成的历史形态划分是其演变机制;在对资本主义"异化"现象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共产主义愿景是其终极目标.深化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不仅可以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情境去探求其理论品格与精神实质,还可以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