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五届学术年会
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五届学术年会

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五届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济南
  • 出版时间: 2008-10-17

主办单位:中国史学会;山东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对我国世界史学科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在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阔了学者们的研究胸襟,鼓励大家运用世界史的研究视角重新审视某些被学术界视为“定论”的研究课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首先在华倡导并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就属于这样的问题。今天的中年学者恐怕都不会忘记1979年《世界历史》杂志发表“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一文所引起的学术争论,那场争论的焦点之一即为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问题。尽管那场争论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便渐次平息,争论的结局也似乎不言自明,但仔细梳理30年来世界史学界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研究轨迹便不难发现,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而逐步深入的。
  •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世界史研究日益繁荣。其主要表现就是提出了三种新史观:“世界史纵横发展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和“文化史观”。进入21世纪,国内学术界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对构建科学合理的世界史新体系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全面反思。第一,营造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让各种学术观点在争鸣中相互促进,不急于达成“共识”,不追求建构全国统一的世界史体系范式;第二,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第三,继续对有关世界史体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 摘要:1947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建立引起了总统及各权力机构问权力的纷争。这种权力间的争夺结果从总体来看是总统的权力得到了扩大,而其它机构的权力相对来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 摘要: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构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以“日美基轴”为主线的非对称性的相互依赖体制。安保体制形成后经过了冷战期间的调整、冷战后的再定义及新世纪的强化等过程,但始终没有改变“美主日从”的非对称格局。基于行为体敏感性和脆弱性的不同,日美安保体制在架构动机、现实表现、国际战略等层面都彰显出明显的非对称性。非对称性相互依赖给日美带来了不同的绝对收益,也迫使它们作出不同的战略抉择。结构性缺陷决定了体制必将陷于困境。
  • 摘要:能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的新科学体系,是当前学术界瞩目的重大学术命题。它取决于对现代化内涵的不同理解。如果从宏观历史学角度,将现代化视为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客观历史过程,以此为主线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术体系,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可行性。
  • 摘要:文明是一个社会规则演进到一定阶段的文化共同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在内的社会形态是它的表现形式,其内核则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规则和伦理结构。以文明史观为指导的世界史体系的构建,须进行文明体系的甄别,把握它们在社会形态中的各种表现以及自身的兴衰规律,而对异质文明之间的交往、碰撞和冲突的研究也须纳入到全球视野中进行。鉴于文明前进的根本动力在于现实利益,而社会规则和伦理构成其发展程度的指针,近代以来的历史可用“公平与效率”以及“利益与认同”两组对偶词来描述。
  • 摘要:美国“新左派”史学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美国史坛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史学流派。它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史学方面对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动荡不宁和阶级斗争尖锐化的反映。作为进入20世纪后美国史坛前后相继出现的三大史学流派之一,1“新左派”史学从登上美国史坛的第一天起,就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激进的史学观点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但从根本上看,别说和20世纪下半期以来势如潮水的社会科学史学诸派相比。就是与其前辈两个史学流派,即进步主义史学派和新保守主义史学派相比,“新左派”史学作为20世纪美国史学大家庭之重要一员,始终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在美国史学界,有人认为他们的史学思想打开了一扇真正了解美国社会的窗口,而更多的人则认为他们只不过是比尔德“经济学派”的“学舌鹦鹉”而已,毫无创新意义可言。
  • 摘要:尽管对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的解释,但是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独立早就在人们的头脑中率先完成了”,因此本文从美国人追求自由的理念这个角度来阐释对独立战争爆发的影响。
  • 摘要:“红种人权力”运动作为美国印第安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并非仅具有象征性作用,而是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印第安人族裔意识勃兴。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印笫安人在1960-1970年代广泛开展泛印第安人抵抗运动;二是全国性土著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三激发了印第安人的族裔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所有这些又进一步促使土著民族自治运动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 摘要:“全球史”概念是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的产物。古希腊人的Ecumene概念和古代中国的“天下”观、以欧洲或西方为中心的所谓“世界史”,以人类主要文明或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化形态史观,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当代“全球史”和“全球史观”的出现提供了理论的启示和可资借鉴的模式。二战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则推动了全球史研究的兴起,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性问题成为新全球史学者关注的对象。但无论如何,全球史仍然属于世界史的范畴,全球史现只是世界史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而已。
  • 摘要:针对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近代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在教学中将“单元·线索·重点内容阐释教学模式;设问·质疑·重点问题讨论教学模式;科研能力培养与训练教学模式”相互穿插并用的探索与实践,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情趣,对培养和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 摘要:对于从事世界史教学研究的学者来说,其研究基础就是及时获取国外的相关信息,了解国内外的学术动态,掌握基本史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由于条件所限,国内的大多数史学工作者们往往苦于无缘亲赴国外查找资料。但目前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为国内的世界史学者弥补了这一遗憾,互联网中储备了大量的数字化的历史资料,提供了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的便利条件。但网络资源浩如烟海,令人眼花缭乱,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很可能在茫茫网络世界里迷失方向,空耗时间与精力。因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通过正确的路径,快速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最大限度地利用网上资源,则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类与世界史有关的网上资源,即门户类网站、原始资料网站、电子图书网站、专题网站等,并详细介绍其中一些权成性网站的查询方法。
  • 摘要:林志纯先生是中国世界古代史学界的元老和泰斗,为建设中国世界古代史学科,创建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和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建立了卓著的功勋,获得了全国世界古代史学界同仁的尊敬和爱戴。应学习他的热爱祖国,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精神;无私忘我,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垦荒播种,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和高瞻远瞩,不断奋进的创新精神,继承发扬他的宝贵史学遗产,大力发展中国的世界古代史学科,加强中西古典文明研究。
  • 摘要:论文在当代西方史学界,虽然大量的史家仍然依照传统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作实证的研究工作,但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语言学、哲学和人类学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解构17世纪以来所形成的那个史学范式的基础,并影响当代历史研究。埃娃.多曼斯基认为当代历史学正经历“元叙述的”的危机,并伴随着多方面的包括语言学的、论述的和修辞学的等等转向。另外,还出现所谓“新人文学科”和“非传统史学”。西方著名的学术期刊《历史与理论》在2002年12月还以“非传统史学”为题出版专刊,讨论与学院派历史学家的那种论述式历史不同的史学写作范式。对这样一个动向应该如何来看待。rn 19世纪后半叶以来,当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范式(包括马克思主义)取代了中国的传统学术体系后,就一直在学习、借鉴和模仿西方话语,并试图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中国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但直到现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绝大多数新理论和新观点仍然出自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学术研究和思想话语仍深受这些新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挑战传统史学的一个主要方法论被称为“解构”,它在评价一种理论时突出关注这种理论是否不适当地排除了它不应该排除的其他可能性。它批判现代主义有着寻找同一性和齐一化概念的思维方式;在意识形态上,有用一元吞并多元,压制边缘文化的倾向。后现代主义主张多元主义,对他者持开放态度,并批判排斥差异的思想模式。历史知识的继续发展需要不断对历史意识进行颠覆性的反思。解构主义的理论揭示的经验被组织起来的每一种学术或话语结构都是通过一些排他性的行为被构造出来,并得以保持的。这种观点有可能对当代的历史知识的形态、内涵和认识模式进行更深远的反思。
  • 摘要:布鲁尼(Leonardo Bruni),1370年2出生于阿莱佐(Arezzo),后被称为里奥那多·阿莱提诺(Leonardo Aretino),1444年谢世。他是一位集社会活动家和学问家于一身且影响巨大的人物,其史学在文艺复兴时期开了一代风气,故有学者说:“布鲁尼不仅是在古代楷模之后写出历史著作的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而且也复兴了古代形式下的演讲和对话。”。
  • 摘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始终处于世界现代史研究的中心地位。而其他问题,如两次世界大战问题、民族殖民地问题和第三世界的兴起问题、“冷战”与国际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文化交往、融合与文化多元化等问题,无不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有关,并在极大程度上受到它们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世界现代史研究的重点,一直围绕这些重大问题展开,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 摘要: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山东世界史学也走过了艰难漫长,然而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发展之路。山东的世界史学创建于建国之初。当时的山东,具有深厚的史学传承和底蕴,山东大学作为国内著名高等学府汇集了一批史学泰斗,其中的佼佼者当属号称“八马同槽”的以杨向奎先生领衔的八位教授,他们都是博通经史,学贯中西的学术巨子,尤其是当中的郑鹤声、张维华先生是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学术名家,童书业先生除了在中国史方面贡献极大,在世界史方面也是造诣深厚,自成一家。
  • 摘要:英国史研究直接催发了中国现代化研究,而且间接的进入了中国世界史学科体系问题的讨论。本文试图对30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中英国的发展道路、英国的历史开端及其引发的现代化与中国学科体系建设等问题的讨论中出现的偏差予以辩证,从而引发人们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并尽可能对有争议的问题获得正确的认识。
  • 摘要:1978年之后,中国的加拿大史研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了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的论著。中国的加拿大史研究是门新学科,具有历史短、起点低的特点,但研究者们较少受传统史学范式的束缚,无论从题目上还是从内容上都体现了原创性。但中国的加拿大史研究尚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研究队伍不稳定,研究水平良莠不齐,研究内容存在许多空白等。1978年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加拿大史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姑且把1978—2008年这三十年中国的加拿大史研究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7年:1998—2008年。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核心和重要刊物上共发表加拿大史论文约280余篇,方向包括移民史、文学戏剧史、外交史、经济史、教育史、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环境史等方面。全国出版加拿大史通史及专著30余部、译著近10部。三十年中国加拿大史研究有几个特点:1、中国加拿大史研究的历史短、起点低;2、涌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论文和著作;3、研究者们的思想比较活跃,不受任何传统思维、传统方法的限制。4、加拿大史的研究队伍不稳定。5、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相差很大,研究水平良莠不齐,写作不规范的情况很普遍。6、在研究内容上存在许多空白,很多主题无人涉及。
  • 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文艺复兴史研究30年来的成果,认为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形势为这一时期的研究提供了机遇.30年来,经过对文艺复兴运动性质的争论、拓展研究的领域、与世界学术接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文艺复兴史研究体系诸阶段,我国文艺复兴史的研究正日益走向成熟。本文对30年来的这些成就进行评价,认为:经过30年的努力,目前这一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学科发展条件,显示了中国研究的特色。21世纪,这一领域的发展将会面临更多的机遇,只要勤奋钻研、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史论结合,那么,一个中国的文艺复兴史研究学派诞生,也就为时不远了。
  • 摘要:在过去近三十年中,中国学者对美国利益集团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在诸如利益集团兴盛的原因、利益集团对美国国内外政策的影响及利益集团的评价等方面,学者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美国利益集团打下了扎实酌基础。同时,由于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限制,研究和探讨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
  • 摘要:英国“新左派”史学是20世纪后半期英国学术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后起之秀。它的衰落既有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动因,亦有阻碍其自身发展的客观因素,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如此,英国“新左派”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自身的特色和成就推动着20世纪英国学术文化的发展进程,给英国学术文化与社会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 摘要:波士坦的“新人口论”是西方一个重要的经济史派别,它对于西欧前近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堪称合理的规范解释。然而,人们却不能用它来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变迁,尤其不能解读清朝“康乾盛世”的人地关系。原因是因为中西方传统社会存在着不同的政治经济结构,在这种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市场”的功能不一样,发挥着不同的调剂作用,从而改变了人口的天然密度。
  • 摘要:虽然互联网上介绍史学大师狄奥多蒙森(Theodor Mommsen,1817-1903)及其学术成果的西方语言网址有数千个,但是鉴于语言隔阂,少数华人所了解的蒙森主要是或仅仅是因其《罗马史》的影响使他190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至于这位大师的其他成果则知人甚少。现在我国流行的汉语《西方史学史》关于他的介绍,大多仅有一千字左右,难免疏漏:1994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蒙森《罗马史》第一卷汉译本的前后竟没有任何介绍蒙森生平业绩的文章。1999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的“蒙森”被删改了英文原版3/4的内容。因此,来介绍蒙森巨著的最新进展之前,扼要介绍他的生平是必要的。
  • 摘要:刘祚昌先生是新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直至2006年去世,始终是我国美国史研究的领军人物。他所探讨的大多是一些比较重大的课题,填补了许多重要的学术空白,对我国各个阶段的美国史研究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力,其中一些甚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先生的教学生涯开始得比学术研究生涯要早,但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摘要:新政时期的银行改革是大萧条的产物,是新政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瘫痪的危机情势和经佩科拉听证会加以强化的公众激愤成为推动银行分业立法的重要力量,《1933年银行法》对美国银行业进行了革命性规制.它规定了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分离,竖立起了银证之间的“防火墙”,该法奠定了此后半个多世纪美国银证分离的格局。结果在防止商业银行资金卷入证券投机的同时,也限制了美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与竞争能力。
  • 摘要:内战之后的一个世纪中,美国联邦体制总的发展趋势是联邦权力不断扩张,州的影响日渐衰落。这种变化有其客观原因,但各州也难辞其咎。一方面,落后低效的州政府不能承担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各州相互间的独立性不能适应日益加强的经济社会一体化趋势。为弥补上述缺陷,各州自19、20世纪之交开始了内政改革和州际合作的尝试。经过持续近百年的努力,各州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影响自身地位的不利因素,并推动美国的联邦体制于20世纪70年代后朝着“以州为中心的方向”发展。
  • 摘要:美国联邦政府的行政改革贯穿于整个20世纪,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第一阶段改革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效率政府”是这一时期行政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第二阶段改革实施于20世纪中期,“忠诚政府”成为联邦政府改革的特点;20世纪70、80年代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强调官员的职业道德,改革特点为追求“道德政府”: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管理进入一个全面调整时期,“重塑政府”成为行政改革追求的主要目标,从而在实践上把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行政改革推向了高峰。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分析,精简机构、节约开支和提高效率,始终是20世纪美国联邦行政改革的核心内容。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防止职业官僚垄断政府权力和整治官僚主义作风,也始终是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行政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 摘要:在学术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对罗斯福的国际新政往往重视不够。罗斯福国际新政的思想源于其促进国际正义的理念、国际经济相互依赖思想以及对和平与发展关系的深刻认识;其内容涉及广泛:从改革国际贸易到开发自然资源,从安置难民到消灭贫困,从扩大教育机会到改善住房等等,为此目标,罗斯福主张各国政府应当承担主要的责任,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示范区,坚持互惠互利,发挥国际合作机构的作用。罗斯福国际新政实质上是国内新政的延伸,即向全世界宣传和推广美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模式。
  • 摘要:20世纪以来,发源于美国南方地区的民间音乐从美国流行乐坛的边缘走向中心,美国流行音乐的欧洲风格逐渐让位给本土特色,美国流行音乐的特质和形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所以,美国流行音乐最大的发展特征体现为民族民间等音乐资源的不断再发现和再运用。综观美国南方音乐在20世纪前50年的全国化进程的完成,既是南方音乐的本身特性所致,也是商业化推动的结果.前者可概括为美国性、民间性和艺术性,后者体现为成功的商业运作、声音技术的推陈出新和城市在音乐商业化中发挥的作用。
  • 摘要:北美殖民地时期是美国的高等教育由欧洲特别是英国移植和创建的时期,本文立足于北美殖民地时期创建高等院校的实践,从殖民地学院的创建动因、组织形式、管理体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经费筹集以及学生来源等方面,试图分析北美殖民地时期的高等教育在移植欧洲大学传统教育模式过程中的创新之处,并探讨这些探索和创新的努力对后来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 摘要:美国化运动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掀起的同化外来移民的运动,目的是为了同化外来移民,维护国家的团结统一。美国化运动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它所体现的民族主义精神既是对大批外来移民的回应,又是重塑民族认同的需要。同时,美国化运动是美国全面普及“美国方式”和传播个人主义的“美国观念”的最好时机,美国也是在这一时期确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多元文化和统一的美国精神并行不悖。
  • 摘要:1959—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北约多边力量计划,旨在建立一支美国控制下的北约多边核力量。美国原有的核政策陷入困境是出台这一计划的基本背景,美法关系的恶化是美国最终采纳多边力量计划的促进剂。这一计划,对后来的肯尼迪政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多边核力量计划的蓝本。
  •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已历30年了。作者基本上就是伴随着这一伟大事业的足迹而成长起来的。80年代初的高中生,80年代中期的本科生,80年代末期的硕士研究生,高中读的文科,本科学习的历史,研究生“研究”的是世界史。此后从事大学历史专业世界近现代史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忝列中国世界史研究者队伍,未曾有多大的贡献,但也基本上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世界史研究的蓬勃发展。幸逢盛世,大张纪念,总跃跃欲试,想说点什么。然而,虽对30年来中国世界史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事实心知肚明,但具体的表现又处在熟与不熟之间,自身并无总揽全局之学力,该从何说起呢?万难之余,想到了今年读的两本世界近代史教材,一是齐世荣先生总主编,刘新成、刘北成教授主编的四卷本《世界史》教材的近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版),二是陈衡哲女士上个世纪20年代应商务印书馆之约著作的高级中学用教科书《西洋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12月版)。心想,教材(无论是大学教材还是中学教材)至少是一个时代相关领域学术研究水平的反映,姑且作为一个由头吧。
  • 摘要:学术研究、教学改革与教育信息化使世界近代史教学依然面对不少问题。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要考虑教学模式的转换与教学改革的需要。原来的世界史体系没有很好地解决包括中国部分在内的非西方历史在世界近代史的地位,也没有处理好中国古代史与世界近代史部分重合问题。现代教育技术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的应用涉及资源的共享、教师观念更新与技能提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适应。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世界近代史教学研究人员长时期的艰辛努力。
  • 摘要:齐世荣教授,河北省南皮县人,1926年10月生,1945年考入成都燕京大学历史系,1947年转人清华大学历史系,1949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育英中学教授世界史。1954年调入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世界历史的教学和研究。作为新中国建立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世界史专家,他专长世界现代史和现代国际关系史的研究,是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 摘要:当代世界史学家王春良先生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世界现代史、中学世界史教材建设等领域都有不凡的建树,他一生活学的突出特点是唯真求实,不断突破史学研究领域的“禁区”,开拓史学研究的新视野,今天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需要学习和发扬的正是这种品格和精神。
  • 摘要:人类历史从各个族群、国家分散、孤立地发展的历史发展到相互联系而难以割离的世界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逐渐由充满地域和民族狭隘性的个人成长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的过程。推动这一发展进程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力的发展。当人类的生产能力发展到足以消除“强者”和“弱者”的差别,并进而消除“治人者”和“治于人者”的差别时,人类从以强凌弱的动物性竞争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下最终解放出来的时刻就来临了。那时,人人也都会具有了完全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的品格,人类也就最终脱离了动物界了。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家们冲破长期束缚自身思想的教条主义说教,广开思路,大胆探索,在世界近代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走出“五段论”误区,重构世界近代史体系;走出“资本主义衰亡论”误区,还原历史真实;走出改革“保守、欺骗论”误区,给改革以正确的历史定位;走出“筒单化与绝对化”误区,对历史人物以公正的评价。
  • 摘要: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年是中国的西方史学理论研究最辉煌的一个时期。放眼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不难发现,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的西方史学理论研究还只是起步阶段,建国后的50__160年代照搬苏联的史学理论研究模式,一概拒绝西方史学理论。但改革开放后,从1983年开始随着中国史学界“史学理论”热的兴起,出现了引进西方史学理论的热潮,一时间“老三论”、“新三论”、计量史学、比较史学等蜂拥而入,结果是生吞活剥,理解不透,出现食洋不化的局面;90年代以后史学界冷却了对西方史学理论的热潮,开始冷静思考、理性学习、深入研究,开启了独创性研究西方史学理论的新阶段。
  • 摘要:16—17世纪的英国历史是东西方史学研究的热点,我国学者在近三十年来对其研究的进步是巨大的。本文主要从主题内容、研究目的和资料应用等角度来解析这三十年来我国世界史学者在16—17世纪英国历史研究上的三次转变。从革命史到社会文化史,从阶级批判到纯学术要求,从马恩经典引述到跨学科历史研究。
  • 摘要:回顾自从18世初至21世纪初,中国的俄国史研究经历了四阶段:第一阶段:相互观察和散点记录时期(18世纪初至20世纪初)。以游记为主。清代名臣张鹏翮的《漠北日记》(一名《奉使俄罗斯行程录》)、图理琛的《异域录》、方式济的《龙沙纪略》、松筠《绥服纪略》、俞正燮的《俄罗斯佐领考》和《俄罗斯事辑》、张穆的《俄罗斯事补辑》。19世纪下半叶在西学热中,林则徐翻译了《俄罗斯国总记》,魏源著有《俄罗斯盟聘记》,道光年间进士何秋涛广泛考订中外资料编修了《朔方备乘》等,为后人研究俄罗斯问题、中俄关系史等问题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在何秋涛之后又有梁启超的《俄国大彼得改制考》,其研究已初具学术性了。
  • 摘要: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阿拉伯史研究进入活跃期。阿拉伯通史、断代史著作接连面世,地区国别史、专史著作相继出版,阿拉伯史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从三个方面小结有关成果。
  • 摘要:中东以其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以及蕴含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地区。在寻求各种中东“热点”问题的解决途径时,学术界越来越注重对中东历史的探究,以便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内在因果关系中寻找答案。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东史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发展局面,其显著特征是:科研著述成果颇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活动与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是:对在中东地区占有重要地位的阿拉伯国家历史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中东地区古代文明与历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确立了“文明交往理论”的宏观框架,为中东史和世界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域和具有指导性的理论与方法;对中东现代化发展道路这一前沿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对中东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世界和地区性影响的“热点”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中东史研究在世界史乃至中东学研究中的地位尚需加强;人员老化引起的“断层”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相当一部分人员的研究方法陈旧、单一,视野过于狭窄,制约着中东史研究水平的提高;国外、尤其是中东国家研究中东史的第一手资料缺乏,制约着研究工作的开展。今后重点研究方向是:应进一步加强中东通史、断代史、国别史和专题史的研究;要加强中世纪中东伊斯兰土地制度的形成及特点的研究;要加强中东现代化史,中东国家政治制度史,近现代中东社会结构的发展演变,近现代中东社会思潮,近现代中东经济发展史,中东国家君主制度比较等课题的研究。还要加强战后中东经济发展模式,战后军人政权的形成、特点及影响,阿拉伯国家内部关系,后冷战时代大国中东政策比较,21世纪中东与国际安全,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宗教、民族问题对中东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全球化与中东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东可持续发展问题等课题的研究。在研究这些问题时,注重现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现实问题与历史基础理论研究相结合。
  • 摘要:我国“文革”前,对欧洲文艺复兴史研究的基础较弱。“文革”浩劫中,文艺复兴的研究完全停顿。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文艺复兴史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0年)的特点是对文艺复兴的内容、性质、历史意义和思想解放等综合性问题展开了研讨。第二阶段(1990-2000年),与世界学术前沿接轨,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广泛拓展了对欧洲各国诸多问题的研究领域,成果显著。第三阶段(2001-至今)根据我国“三个代表”思想对先进文化的论析和科学发展观的启示,我国开始建立了有特色的文艺复兴史研究体系、撰著多卷本文艺复兴史丛书并加强对文艺复兴原始史料和名著的翻译和研究。学术队伍茁壮成长。
  • 摘要:由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组织编写的《欧洲文艺复兴史》12卷,是人民出版社“十五”重点图书。经过全体作者多年的精心研究和撰著,最近已有6卷问世,余下各卷也会很快出齐。1集20余位学者之力于某一重大历史时代研究,可谓我国世界史学界的一件大事。从已出版各卷看,每一卷都是著者对所论领域的系统性研究,体现了作者本人以及我国史学界对文艺复兴史研究的最新水平;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看,丛书都给人以新颖之感,集中展示了我国文艺复兴史研究的最新成就。丛书的学术特色之一:大大扩充了文艺复兴史的研究领域,开拓了学术视野;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了系统性的成果。总体上说,丛书是在把以往狭义的文艺复兴“运动”史研究,转变为文艺复兴“时代”史研究,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都被纳入了论述范畴。这一认识上的突破,既能将欧洲14至17世纪这一产生重大转折时代的社会全貌予以充分展现,也有助于加深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影响之广泛性的理解。国内学术界以往对文艺复兴的系统性研究仅限于文学和艺术两大领域,另有一些学科史研究涉及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如政治、哲学、科学、教育和史学等,以及一些零散的研究。丛书的哲学、宗教、教育、科学技术、城市与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法学、史学各卷,都是国内对各领域的第一次系统专门研究,其考察范围超过了前人视阈。各卷也都在各自领域内拓展了研究视界。如(《艺术卷》除了系统考察绘画、雕刻和建筑艺术外,在国内首次将园林艺术、工艺美术、音乐和戏剧纳入了论述范围,使读者能更全面地获得文艺复兴艺术成就之美的感受。《城市与社会生活卷》的设置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因为“文艺复兴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城市文化,这种文化只有在城市环境中才有可能产生。”文艺复兴因为城市的因素而发生,城市又是运动发生的场所。文艺复兴也是在社会生活的变革中出现的,其内容与社会生活紧紧相联系,并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景。以往的研究最多只是将城市及社会生活当作文艺复兴的背景来看待,弱化了它们自身的作用与意义。该卷则构架了论述文艺复兴时期城市与社会生活的完整体系。rn 学术特色之二:在已受到学术界较多关注的领域,该六卷一些新的探索或丰富和深化了对这些领域的认识,或对某些重大方面进行新的解构,从而使文艺复兴史的已有研究领域达到了新高度。如《哲学卷》认为,人文主义并非一个整齐划一的思想运动,而是可区分成思想、志趣、目标不同的流派,人文学者们各属不同的文化群体。按人文主义者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文化旨趣与政治理想,可将其大致类分为“文学人文主义”、“市民人文主义”、“圣经人文主义”、“宫廷人文主义”、“王权人文主义”、“基督教人丈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法律人文主义”等,这使读者对人丈主义有更深刻和更全面的理解。《宗教卷))探讨了人文主义宗教观,认为这是人文主义对宗教问题的一种带有共同倾向性的思想, 14世纪初到15世纪中为其发展第一阶段,其特征是怀疑和批判传统神学、开始形成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第二阶段从15世纪中到16世纪末,其特征是建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体系,但却出现了分化,既有新柏拉图主义神学的迷惘和妥协,也有布鲁诺等人的无神论或泛神论思想。人文主义宗教观包括新的上帝观,新的人神关系论,新的罪恶观,新的灵魂学说,新的人生观、现实观、自然观等,它是人文主义思想中最高层次的核心内容,为人文主义的政治学说、经济理论、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rn 学术特色之三:提出了不少新颖观点和见解,或改变和纠正了某些传统观点或认识误区,有助于对文艺复兴时代进行重新认识。如《科技卷》指出,文艺复兴的科学革命能够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宗教思想的变革。阿奎那“两个世界(宗教世界和自然世界)并存”的思想,他的"恩典并不摧毁自然”的神学观点,使研究自然的科学有了存在的合法性。科学也以其特有方式附着于宗教,借宗教之名,行科学之实。哥白尼并没有遭遇教会的刁难,相反是在教会友人的赏识和支持下出版《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应准确地表达为“日心一地动说”。《教育卷》重新估价了天主教会在教育方面的贡献,认为正统的罗马天主教会其实也具有进步的教育观念,教会某些显赫人士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可彪炳史册,如作为教皇庇护二世的西尔维乌斯。即使是耶稣会创建者罗耀拉,在教育方面也颇多建树。罗耀拉提出的培养目标要求耶稣会士必须在信仰、意志、知识和能力诸方面都有很高的品质,这就为推行新式教育提出了要求。他将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度付诸运用,这种制度后来被17世纪的夸美纽斯总结并予以推广。罗耀拉还在实践中总结了不少有益的教学原则,如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道德、知识和身体和谐发展原则,规范化原则,适时性原则等,这都是对教育的规律性探索,具有普遍价值。
  • 摘要: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我国世界史研究有史以来,发展最快、成果最丰富的时期。其中的许多成绩和现象值得回顾和总结,以利于今后的发展。在这三十年中,西欧中世纪骑士问题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兴趣和投入,并形成一条较为清晰的学术脉络,值得重视。纵观我国三十年来的骑士研究状况,大体可分为两阶段,第一段,上世纪末的20余年,是提出基本问题和初步探询阶段;第二段,本世纪以来,是广泛提出问题并持续探讨阶段。两个阶段有内在联系,从中还能看到未来发展的大体趋势。
  • 摘要:战争与和平是二十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主题之一。在整个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始终交织一起,进行着激烈的博弈。战争破坏了和平,却使人们更加珍视和平,并为实现和平、维护和平而努力。当前防止战争的发生,争取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发展是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工作重心的转移,为了赢得和平的国际环境,我国政府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十分重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