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免疫组织化学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81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5篇、会议论文70篇、专利文献186545篇;相关期刊303种,包括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现代肿瘤医学等; 相关会议56种,包括第六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华东地区第13届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2013年北京第七届疝和腹壁外科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免疫组织化学法的相关文献由289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莉、刘宏斌、张辉等。

免疫组织化学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5 占比:0.40%

会议论文>

论文:7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86545 占比:99.57%

总计:187360篇

免疫组织化学法—发文趋势图

免疫组织化学法

-研究学者

  • 陈莉
  • 刘宏斌
  • 张辉
  • 徐飞鹏
  • 赵慧英
  • 黄华
  • Hao Luo
  • Hequn Zou
  • Weiguo Sui
  • 刘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苗津东; 张丹英; 程雯; 俞瑾; 俞超芹
    • 摘要: 目的分析宫颈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Yes相关蛋白1(YAP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85例宫颈鳞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宫颈癌组)及8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YAP1和HIF-1α的表达情况。分析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与YAP1、HIF-1α表达的关系,并分析两种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YAP1和HIF-1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18%和84.71%,YAP1和HIF-1α高表达率分别为49.41%和54.12%,对照组中YAP1和HIF-1α几乎不表达或低表达,宫颈癌组YAP1和HIF-1α阳性表达率和高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YAP1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有关(P<0.05),HIF-1α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og-Rank检验显示,YAP1和HIF-1α低表达的患者OS和PFS均显著长于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YAP1和HIF-1α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相关,且YAP1和HIF-1α高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 隗传超; 刘维燕; 茅安炜; 陆景峰; 潘高峰
    • 摘要: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S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变化,观察FASN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20年6月间在我院就诊,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12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对上述病例的病灶组织进行FASN表达检测,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AS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中均有阳性表达,FAS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强阳性表达率为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FASN的强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脉管侵犯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N的强阳性表达同时与浸润性导管癌的激素受体水平有关,在激素受体阳性中的强阳性表达为85.0%,(χ^(2)=7.931,P<0.05)。浸润性导管癌中HER-2的表达也和FASN的强阳性表达有关,在HER-2免疫组化结果为0或1的浸润性导管癌中FASN的强阳性表达率50%,与免疫组化结果为2或3的组织标本中FASN的强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χ^(2)=6.729,P<0.05)。结论FASN的过度表达可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有关;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FASN的过度表达和肿瘤组织分级、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与患者的年龄、病灶大小、腋下淋巴结转移状态及腋下淋巴结转移个数无关,同时FASN表达强度与Ki67的表达程度也无统计学意义。
    • 蔡慧慧
    • 摘要: 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合成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以与褪黑素受体结合,在动物生殖、生物钟、免疫、抗自由基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观察了褪黑素受体MT1在扬子鳄卵巢、精巢、胸腺及脾脏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显示,褪黑素受体MT1在3月和7月卵巢的卵泡细胞层、生殖上皮以及9月卵巢的卵泡细胞层均有表达;MT1在1月和10月精巢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以及8月精巢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存在阳性位点;且MT1在胸腺和脾脏的淋巴细胞中也有分布。以上结果说明,褪黑素对于扬子鳄的季节性生殖及其免疫调节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任亚丽; 卢学超; 解其华; 王春华; 魏迎凤; 徐园园
    • 摘要: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糖尿病肾病组(DN)及正常对照组(NC)大鼠肾组织CTRP3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正常健康者(NC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DN1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DN2组)患者胰岛素代谢参数、血脂和肾功能等临床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CTRP3和TGF-β1水平。结果表明:DN组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增高(P<0.05),CTRP3低表达(P<0.05);ELISA检测显示DN2组血清CTRP3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0.01);DN2组HOMA-IR、HbA1c、TG、ACR、BUN、SCr、Cysc水平升高(P<0.05),而GFR水平降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TRP3与TGF-β1、HOMA-IR、FBG、HbA1c、SBP、TG、ACR、SCr、BUN、Cysc呈负相关(P<0.05),与GFR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HOMA-IR、TGF-β1、ACR、GFR是CTRP3的影响因素。这一研究提示CTRP3、TGF-β1参与DN的发展过程,与胰岛素代谢参数、血脂和肾功能相关标志物有一定的相关性。
    • 周刘勇; 刘倩文; 李燕红
    • 摘要: 目的探讨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2月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CIN)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活检组织病理学确诊,选择同期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P16、Ki67蛋白阳性率;对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分为CIN2和CIN3级,分析不同分级下P16、Ki67蛋白阳性率,并对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P16、Ki67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优势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二者无显著关联性,加强患者P16、Ki67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准确性,指导临床诊疗。
    • 王全; 王子澳; 周柯; 陈攀
    • 摘要: 目的探讨TRPC1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程度及其与患者各临床因素之间的联系。方法收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科确诊的喉癌组织标本78例,癌旁组织标本78例及正常喉组织2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RPC1在正常喉组织、喉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RPC1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要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喉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与喉癌组织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中,TRPC1的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复发等特征有明显相关性(P<0.05);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无相关性。生存函数曲线分析显示TRPC1阴性组的患者比阳性组的患者生存期高,提示TRPC1在喉癌的表达中具有提示预后的意义。Cox回归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和复发是影响喉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RPC1通道蛋白与喉癌的发生、进展及预后有关,特别是与在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的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TRPC1为中晚期喉癌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和思路。
    • 王佳俐; 闫庆涵; 陈李鑫; 车银富; 杨轹文; 何等旗
    • 摘要: 目的探讨PCNP和β-caten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30例接受手术切除的SACC患者的癌组织及10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CNP、β-catenin在SA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CNP、β-catenin的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PCNP在SACC组织细胞核中大量表达,β-catenin在SACC肿瘤细胞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及部分胞核。PCNP、β-catenin在SA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25/30)、66.7%(20/30),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CC组织中PCNP、β-catenin的表达与神经侵袭有关(P<0.05);SACC组织中PCNP与β-catenin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13,P<0.001)。结论PCNP和β-catenin在SA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升高,推测其可能与SACC的发生发展相关。
    • 蒋樟英
    • 摘要: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聚合酶链反应)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在检测胃黏膜活检标本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价值。方法:将福州市中医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7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理活检标本进行收集,所收集的标本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价值、Hp感染的强度的一致性(Kappa值)以及对轻中重度感染的检出情况。结果: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33.15%、阴性率66.85%和免疫组织化学法阳性率28.65%、阴性率71.3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对Hp感染强度的检测一致性好,Kappa值为0.610;荧光定量PCR较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布更均匀(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均可检测Hp感染,但与免疫组织化学法相比,荧光定量PCR法对轻中重度Hp感染的检出效果更好。
    • 宋彦奇; 孙彬栩; 韩增风; 李小江; 刘宝山; 贾英杰
    •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的50例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标记物嗜铬粒蛋白A(CgA)和突触素(Syn)及标志增殖细胞活性的Ki-67指数等免疫组织化学法指标,根据患者舌苔脉象,结合局部和全身症状进行临床中医辨证分型分析。结果: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表达情况中,Ki-67指数增高为最常见情况(P<0.05)。50例患者中,湿热蕴结证及肝肾阴虚证为最常见证型(P<0.05)。湿热蕴结证与Ki-67指数增高、CgA阳性具有相关性,瘀毒内结证与Ki-67指数增高、Syn阳性亦具有相关性,提示两证型预后较差(均P<0.05)。结论:辨证为湿热蕴结证和瘀毒内结证的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多存在神经内分泌分化倾向,且细胞增殖活性较高,肿瘤恶性程度增加,增殖迅速,更易进展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从而耐受内分泌治疗。在西医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应尽早结合中医辨证情况,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的优势,尽可能延缓疾病进展。
    • 颜红丽; 郑丽华; 白昌民; 邵美丽
    •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肌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25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子宫肌瘤组织、瘤旁组织、子宫肌层组织中的IGF-I、EGFR表达情况.术后随访1年,根据肌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7例)和未复发组(88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3种子宫组织中的IGF-I、EGFR表达情况.结果:IGF-I、EGFR在不同子宫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肌瘤组织、瘤旁组织、肌层组织中的IGF-I、EGFR表达情况均高于未复发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I、EGFR在子宫肌瘤患者肌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且IGF-I、EGFR的表达强度增强可能为肌瘤复发的潜在因素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