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9-06

主办单位: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

会议文集: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成药是祖国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现成药物。近年来,在治疗中风的研究过程中,开发研制出多种中成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本文现将目前常用的凉什药物、温性药物、性平药物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综述。
  • 摘要: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早期,评价是否有存活、可挽救的脑组织,不仅可以帮助选择最理想的治疗方法,还可预测能否从血管再通或神经保护治疗中获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急诊MRI快速评价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卒中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的常规磁共振(MRI)表现及意义。rn 方法:连续性收录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首次发病,病程在7天内,有单侧肢体偏瘫及中枢性面舌瘫等体征,分别在急性期(7d)内及亚急性期(14d)以后进行一次及以上头颅MRI检查,确诊为单侧基底节或放射冠区单一梗死灶或单一血肿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rn 结果:本组39例患者,其中脑出血13例,脑梗死26例,平均年龄51.40±7.56岁,均有肢体偏瘫的体征,并且在两次MRI检查之间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所有患者第二次的MRI图像上,均在在远离病灶的大脑脚、脑桥、延髓等一个或多个部位,相当于锥体束行程上出现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长T1短T2、或者长T1长T2的异常信号。rn 结论:MRI可以检测到脑卒中后锥体束继发损害的现象,临床上注意脑卒中后病灶远端锥体束行程上出现异常信号,很可能就是其继发性损害表现,这对区分与新发脑梗死或炎症等其他病变有积极意义。
  • 摘要: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治疗对患者活化血小板的影响,并对患者进行随访。rn 方法:选择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符合NASCET纳入标准的患者34人,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行颈动脉自膨胀支架植入治疗,术前术后口服阿斯匹林及氯吡格雷抗凝,并在术前及术后检测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定期随访。rn 结果: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治疗后2周内患者CD62p和CD63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3月后复查下降到术前水平,两则之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n 结论:支架植入治疗后有一定的再狭窄率,并且在急性期存在血小板过度活化状态,这可能是急性期血栓形成及血管内再狭窄的因素之一,应予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protein-1,MCP-1)如何介导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形成。rn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6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HCMV-PP65抗原、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和MCP-1的含量。rn 结果:AS组PP65阳性率为56.00%,显著高于非AS组(31.58%);斑块类型不同,PP65阳性率不同,其中不稳定斑块组阳性率最高(68.75%);PP65阳性组和阴性组中MCP-1平均含量组分别为5.5819ng/ml、3.7584ng/ml,差异显著;斑块类型不同,MCP-1的表达程度不同;HCMV感染后,MCP-1表达程度和斑块不稳定性呈正相关。rn 结论:HCMV激活感染在AS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且有促使斑块不稳定的倾向;HCMV激活感染可促进MCP-1的表达;HCMV、MCP-1、AS三者存在相关性,且HCMV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在A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研究扩容治疗的机理和意义。rn 方法:对发病48小时以内的115例脑梗死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活血、营养脑细胞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羟乙基淀粉(200/0.5)扩容治疗,疗程平均15天,观察两组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rn 结果:羟乙基淀粉(200/0.5)组总有效率98.7%,对照组总有效率79%,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rn 结论:扩容治疗可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性状,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脑灌注,提高栓子清除能力。从而明显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观察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与caspase3和pdcd5蛋白表达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脑出血后的损伤机制。rn 方法: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后者又分为3h、6h、12h、1d、2d、3d、5d、7d 8个亚组,每组6只大鼠。用胶原酶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观察caspase3和pdcd5蛋白表达变化。rn 结果:①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3h出现凋亡阳性细胞,2d~3d达到高峰,3d后凋亡阳性细胞的数量开始下降。②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3h可见caspase蛋白、pdcd5蛋白阳性细胞,2d~3d表达达高峰,3d后表达逐渐减少。③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caspasc3和pdcd5蛋白表达的变化与细胞凋亡数旱正相关。rn 结论: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存在细胞凋亡,且伴随caspase3和pdcd5蛋白表达的变化而改变,caspase3和pdcd5蛋白可能促进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
  • 摘要: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是指供应脑部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包括后循环TIA和脑梗死。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后循环缺血的临床及病因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梗死部位、临床特点及预后等方面的认识己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和提高。本文就后循环缺血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梗死部位、临床特点和预后的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摘要:目的:高分辨MRI序列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rn 方法:采用头颈联合线圈,选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 TOF),T1WI,T2WI和PDWI4种不同序列,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斑块多序列扫描,其中TIA患者18例,脑梗死患者46例。rn 结果:64例有完整厚纤维帽25例、完整薄纤维帽20例、破损纤维帽19例(29.7%),脂质池53例(82.8%),44例(68.8%)内部有散在的钙化,斑块内出血31例(48.4%),不同程度纤维化斑块33例(51.6%),两组在斑块成分上无统计学差异。rn 结论:高分辨MRI对颈动脉斑块的检测有助于分析斑块的成分特征,确定斑块的稳定性。
  • 摘要:目的:研究脑血管病患者不同部位损伤对再认记忆的影响。rn 方法:脑血管病组(70例)与正常对照组(75例)在微机上完成双字词及无意义图形再认2项测验,比较两组再认记忆功能的差异。rn 结果:脑血管病患者组双字词及无意义图形再认测验成绩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5.975,P=0.000;t=8.299,P=0.000),皮层病灶组低于皮层下病灶组(t=3.859,P=0.000:t=4.149,P=0.000);左半球病灶组双字词再认成绩显著低于右半球病灶组(t=2.389,P=0.02);基底节区病灶组、额叶病灶组、颞叶病灶组三组比较,两项测验成绩差异均有显著性(F=9.999,P=0.000;F=11.644,P=0.000):颢叶病灶组双字词及无意义图形再认测验成绩均低于基底节区及额叶病灶组(P<0.01,P<0.05),额叶病灶组两项测验成绩均低于基底节区病灶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rn 结论:脑血管病患者有明显再认记忆障碍,皮层病灶组较皮层下病灶组损伤严重,颞叶病灶组损伤最重。左半球主要对语文记忆起作用,右侧半球无意义图形记忆优势不显著。
  • 摘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在心、脑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硬化等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深入探讨高同型半眺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同型半胧氨酸的生物学特点及代谢途径,分析了影响Hcy的因素,探讨了Hcy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高Hcy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
  • 摘要:用于脑损伤评估的标志物应满足以下标准:(a)测定简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b)在许多生物体液中均可测定;(c)可用于纵向监测;(d)有早期诊断价值。研究表明:上述的神经系统相关神经组织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在脑组织特异性高,当它们在血液和(或)脑脊液中出现且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作为脑组织损害的外周证据,而且在脑组织损伤后快速释放入脑脊液和(或)血液中,与脑损伤发生具有一定时间关系,与年龄和性别相关性低,完全符合用于进行脑损伤评估标志物的条件。
  •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和造模后不同时间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ASPP1、VEGF免疫幺且化的表达情况,评估在低压缺氧预处理后脑梗死大鼠的脑储备能力,探讨高原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储备能力的特点。rn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ASPP1、 VEGF表达情况,根据染色深浅和阳性细胞比率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海拔高度和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的差异。rn 结果:ASPP1在脑梗死后1d和3d、7d、14d,3d和7d、14d。7d和14d比较以及海拔2200m和3500m,3500m和4500m比较P值<0.05,具有显著性差异。VEGF在脑梗死后1d和3d、7d、14d,3d和7d,7d和14d,比较以及海拔2200m和3500m、4500m,3500m和4500m比较P值<0.05,具有显著性差异。rn 结论:在中度海拔和高海拔地区适度低氧可以对抗细胞凋亡,在特高海拔和极高海拔地区能诱导细胞凋亡;在不同海拔高度低压缺氧预处理可以提高机体VEGF的表达水平,增强脑结构储备和脑代谢储备能力。
  • 摘要:脑储备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一种机体内源性抗缺血缺氧机制。辅助打开一二级侧支循环,促进梗死灶周围血管新生即三级侧支代偿,对于挽救半暗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上重视增加脑血流储备的药物的应用,注意保护和提高脑的自动调节功能。在脑代谢储备方面,可以通过增强或抑制发生缺血耐受的高端或下游某一环节,起到修复、增强脑缺血耐受的作用。线粒体通透性转变(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MPT)引起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和凋亡)是脑缺血损伤的共同分子事件,故研究线粒体的保护措施,可以提高机体的代谢储备能力。深入研究脑储备能力的各种机制,开发修复、增强脑储备能力的药物及干预措施,会对平原脑血管病和高原脑血管病的防治带来深远影响。
  • 摘要:本文结合一例反应迟钝、发作性意识障碍、抽搐的患者,探讨其病因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显示:尽管脑动静脉畸形是脑出血常见原因之一,发生率仅次于高血压脑出血和颅内动脉瘤.但该例患者在t年的病程中始终没有出现脑出血这一最常见的症状,加上临床思维局限,对脑动静脉畸形所致脑窃血引起的症状认识不够,导致了该例患者的误诊,希望该病例讨论能增强内科医师对脑动静脉畸形临床表现的认识,减少误诊。
  • 摘要:目前,对缺血性脑脑卒中的防治,不同地区医生采用的方法差异较大,超过能解释的范围,说明缺乏证据证明谁更正确?每种治疗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治疗费用昂贵,但并非均有效,高额的治疗费用换来的却是无任何证据证明有效的方法,如此不仅会延误病情,更会使家庭、社会和国家不堪重负。循证医学是遵循最佳科学依据的医学实践过程,强调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必须基于当前可得到的最佳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医生个人的经验和来自患者的第一手临床资料,并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愿,三者缺一不可,从而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当前最佳的治疗效果。在脑血管病领域,循证医学越来越广泛地得到认同和接受。为此,笔者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目前缺血性脑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最新防治证据进行阐述,以期为神经科医师在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 摘要:脑卒中又名脑中风,以碎然吞倒,不省人事,伴有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等为主要特征,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因此。如何使卒中患者早日实现生活自理,重返社会是当代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往认为脑卒中急性期要制动,安静卧床休息是错误的。它不仅可造成废用综合症,而且将导致老年脑卒中患者终身卧床不起。荟萃国内外最新医学文献,一致认为早期活动是促进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笔者多年临床工作体会,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是早期活动,笔者就此简要归纳。
  • 摘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近年来神经科学新提出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是期望把对认知功能损害的诊断提前于严重的、多不可逆的痴呆,以利早期发现和干预,进行具针对性的有效的二级预防和治疗。目前对于这两种认知功能损害还没有统一、明确的诊断标准,临床常使用的诊断标准为共识性的,多存在可操作性差,敏感性低等问题。因此对受检对象首先进行快速有效的神经心理学筛查是提高认知功能损害诊断效率和准确性的关键步骤之一。目前较广泛使用的MMSE量表对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检出敏感性较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是在MMSE的认知项目设置和评分标准基础上改良制定,用于快速筛查轻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的评定工具。本文主要通过对MoCA量表的内容、特点、信度、效度、最佳截断值的划分以及在各认知功能相关疾病中的研究和使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促进该量表在国内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脑梗塞患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rn 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10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双侧颈动脉的脂质斑块形成情况。rn 结果:全部病历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硬化,其中粥样斑块形成占73%,常见部位依次为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且高年龄者及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硬化程度重。rn 结论:颈动脉硬化是老年人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颈动脉检查应成为临床常规检查项目。
  • 摘要:由于患者LMCA狄窄系症状性狄窄[L狭窄程度超过70%,经正规内科治疗仍有发作,有支架成形术指针,作者进行了LMCA支架成形术,术后狄窄解除,术后规范杭血小板和调脂治疗,并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术后随访近2年。未再有脑缺血事件发生,同时复查LISA证实LMCA无支架后再狭窄,而RMCA斑块也稳定狭窄未进一步加重。
  • 摘要:本文对一例多发脑血管狭窄TIA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思考,研究表明:根据缺血性卒中预防危险分层,患者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属于高危患者,依据缺血性卒中和TIA的二级预防指南,患者出院后给予波立维抗血小板治疗,并严格调脂、控制血糖等治疗。用药后患者症状减轻,但未能按时及时复诊。2月后便因脑干梗死急症入院,出现言语不清、吞咽呛咳、右侧肢体无力,再复查颅脑MRI+MRA示:脑十梗死,基底动脉原重度狭窄处闭塞。分析患者脑梗死发生原因,如果年前患者能接受支架治疗,其后严格术后用药,应能避免这次严重的脑干卒中,WASID试验结果也建议颅内血管严重狭窄的患者应早期行支架介入治疗。但患者发病的根本原因应与患者擅自停用波立维直接有关,体内血小板正常生存周期为3-5天,患者发病在停用波立维后5天,恰好是体内新生血小板己完全无抗血小板药物影响,患者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种血栓形成,导致新发脑干梗死。患者倘若年前接受支架治疗后擅自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或许将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此例病例表明我国在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迫切需要在广大患者中普及和加强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健康教育,使广大患者深刻认识到依照危险分层长期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在预防缺血性卒中方面的重要性。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例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后循环缺血病例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通过此病历,完整地再现了2004年至今医院院神经内科在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中的不足与进步,可以看到确立卒中“危险分层理念”,并在分层策略的指导下确定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给患者带来的收益。
  • 摘要:脊髓静脉高压(venous hypertensive myelopathy VHM)综合征是指由多种脊髓、脊柱及其周围结构的血管性病变,导致脊髓引流静脉回流受阻或椎管外静脉血逆流入椎管静脉系统使脊髓静脉系统压力增高,循环减慢而产生的脊髓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症状。本文介绍了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病因、脊髓血管解剖与脊髓静脉高压的关系、脊髓静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措施。
  • 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rn 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临床疗效。rn 结果:高压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29.15±8.15降至9.18±5.31,平均减少70.0±1 1.4%;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29.48±6.53降至16.88±7.00,平均减少42.6 ±20.9%。从临床疗效看,高压氧组的有效率为81.4%,总进步率为93.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39.5%,总进步率为6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rn 结论:高压氧对青年缺血脑卒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单体Rb1、Rb3、Rg1(the monomersofginsenosides)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rn 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iddi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focalcerebral ischemia—reperrusion,FCIR)模型。缺血后2小时及再灌注后22小时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用nissl染色观察缺血侧顶叶皮层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密度;运用MRI的FSE序列T2WI行冠状位扫描,观察缺血区动态变化。rn 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nissl染色阳性神经细胞密度明显减少(P<0.05)。使用三种药物后,nissl染色阳性神经细胞密度有所增加(P<0.01)。三种药物组中,也以Rb3的作用明显(P<0.05)。2)MRI T2WI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b1、Rb3、Rg1在缺血后4小时到5天都可缩小脑缺血灶体积(P<0.05),其中以Rb3作用最为明显,脑缺血灶体积的缩小以皮质灶缩小为主(P<0.05),皮质下脑缺血灶体积的变化无显著性。rn 结论:Rb1、Rb3、Rg1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缩小脑梗死体积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MTHFR(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和β纤维蛋白原455G/A(β Fg 455G/A)基因多态性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联合作用。rn 方法:运用PCR—RFLP技术检测154例脑梗死患者和83例对照者的MTHFR和βFg 455G/A基因多态性。rn 结果:脑梗死组MTHFR基因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1.4%、48.1%和30.5%,对照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8%、25.3%和16.9%,脑梗死组。T/T基因型相对危险性为对照组的2.16倍:脑梗死组βFg 455G/A基因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3%、40.3%和8.4%,对照组分别为72.3%、21.7%和6.0%,脑梗死组G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CT+AA或TT+GA个体易忠脑梗死,相对危险性为2.7和2.19,CC基因型有保护作用,使有该基因型的个体不易患脑梗死。rn 结论:MTHFR基因突变后T等位基因和βFg基因突变后的A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一个遗传易感基因,MTHFR基因中C/C型可能是脑梗死的保护因子,MTHFR基因和βFg455G/A基因突变对脑梗死的发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 摘要:本研究基于大量的国内外基础与临床试验研究,确证了他汀类药物在卒中一级预防,二级预防的作用,奠定了其与抗血小板药物和降压药物共同构成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三大药物”的基础。综合SPABCL和其他14项他汀类药物研究结果显示,脑出血患者运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并不增加出血性卒中的风险,但对脑出血患者运用强化他汀治疗应慎重叨,并强调他汀类药物预防卒中的获益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才能获得,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肝功能和肌酶谱,体现分层管理,从预防到治疗给予卒中患者全面保护。
  • 摘要: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rn 方法:按照随机化、药物对照和多中心临床试验原则,将列入统计病例96例,随机化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1∶1编号,分成刺络放血组和中药治疗组各48例,刺络放血组用三棱针将手十二井穴常规消毒点刺放血1至3滴,并配合口服“补阳还五汤”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组采用单纯“补阳还五汤”中药并对症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20天)后比较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状态及脑卒中功能障碍恢复等情况。rn 结果:刺络放血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中药治疗组(72.71%),两组比较x2=4.82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缺损改善程度,日常生活能力ADL-Barthel指数,脑卒中功能障碍SIAS评分等多中心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n 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发掘研究,应用于临床。
  •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及p38MAPK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rn 方法:用Ⅶ胶原酶注入到大鼠苍白球诱导脑出血模型,分脑出血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及p38MAPK蛋白表达的变化。rn 结果:(1)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存在细胞凋亡,出血后2d~3d达高峰。与脑出血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于脑出血后6h、12h、1d、2d、3d、5d、7d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表达均减少(p<0.05,p<0.01)。(2)脑出血后3h可见p38MAPK蛋白表达,表达高峰出现在脑出血后1d。与出血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于脑出血后6h、12h、1d、2d、3d、5d、7d血肿周围组织p38MAPK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p<0.01)。rn 结论:依达拉奉可抑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p38MAPK蛋白表达有关。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于编制椎-基底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干预风险一效益评价量表,以期预测溶栓干预的风险和收益,从而达到指导临床溶栓决策和提高溶栓疗效的目的。rn 方法:本研究以2003-2-2008-12月间宣武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9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评分者信度、准则关联效度,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curve,ROC)等方法对量表的信度、效度、临床预测价值进行检测分析。rn 结果:信度检测结果提示,量表的总评分和分项评分均显示较高的α信度系数。以患者溶栓干预后30天mRS评分改善≤2作为溶栓干预有效性的评价准则,对不同溶栓干预预后患者的基线风险一效益量表评分进行显著性检测分析提示,溶栓后改善组、无改善组、恶化组之间有十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POST hoc分析提示,以35分和45分分别作为溶栓干预“良好预后”和“不良预后”预测界点显示较好的预测效果,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4和0.873。rn 结论:在本研究的平台上,椎-基底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干预的风险一效益评价量表显示较好的信度、效度、临床应用价值和经济学价值,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用于预测溶栓治疗风险和收益、指导临床溶栓干预决策的简便、有效评价工具。
  •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与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符合率。rn 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40例行颈动脉超声及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忠者105例,脑梗死患者235列;又依据年龄分为青年组(54例)、中年组(139例)和老年组(149例)。rn 结果:超声与DSA检台均发现梗死组颈动脉狭窄高于TIA组(P<0.05);超声与DSA检查均发现老年组颈动脉狭窄高于中年组和青年组(P<0.05),中年组高于青年组(P<0.05):超声与DSA检查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狭窄比较:狭窄、闭塞及总体比较符合率分别为89.4%,80.9%,87.2%。rn 结论:颈部血管超声联合应用DSA对其病因、诊断、临床治疗及术前评估与术后随访意义重大。
  • 摘要:有效降压是高血压患者获益的基石,降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高血压脑血管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高血压,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脑卒中前后,降压目标小于140/90mmHg,脑卒中急性期降压目标在160/100mmHg是安全的。CCB、ACEI、ARB和利尿剂类等药物单独或联合用药,均可用于卒中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
  • 摘要:目的:目前医院信息系统(HIS)虽拥有海量的数据,却不能满足于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本文即探讨利用HIS查询模块系统所拥有的数据及Java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等程序设计语言技术,以开发基于HIS的数据提取管理模块;rn 方法:使用Java与XML等语言,根据用户的定义规则从HIS提取数据,并将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转换为符合进行统计处理的量化数据(如Excel,SPSS等),该模块应满足与不同医院的HIS兼容,导出的数据界面应友好、便于操作,且符合不同类型统计学处理格式要求;rn 结果:该模块所导出的数据中,定量资料.可以直接从HIS数据库中提取,定性及等级资料须制定一定转换规则进行提取;常存在噪音的数据需要采用数据清洗技术对数据进一步处理;rn 结论:基于HIS的数据提取管理模块的研发,将为临床科研数据收集的科学化、效率化提供新方法、新途径。
  • 摘要: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l)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后循环供血区的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0%。本文现就TCD对后循环缺血病变检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摘要:目的:探讨抗栓药物联合应用对失去溶栓机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rn 方法:起病6.12小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约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46)给与巴曲酶、肠溶阿斯匹林、双嘧达莫等抗拴药物,及其他常规治疗。对照组(n=37)除常规治疗外,尚给与阿斯匹林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治疗组凝血常规等实验指标的变化。rn 结果:治疗后14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7±6.4)显著低于对照组(20.1±7.2)(P<0.01)。治疗后90天治疗组患者Barthcl指数(86.8±12.9),显著高于对照组(43.4±15.1)(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8%,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抗栓药物联合治疗后,除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外,其他凝血指标没有明显变化。rn 结论:抗栓药物联合治疗对失去溶栓机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较单用阿司匹林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出血事件的风险也没有增加。
  • 摘要:脑出血(ICH )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约占脑卒中的15%-20%重症病人30天内死亡率高达30%,一年生存率38%,预后极差,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是现代医学中的一大难题。目前ICH尚缺乏有可靠证据支持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以致不同医院治疗差异很大。本文现将近年来的治疗现状及进展综述:一般内科治疗是卒中治疗的基础,这已形成共识;活化的凝血因子Ⅶ可限制患者血肿的增大,显示出降低ICH后残疾率和病死率的希望;HBO有助于阻断脑出血后脑缺氧-脑水肿-脑缺氧的恶性循环,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现有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大多数自发幕上血肿的开颅外科手术清除术在减少残疾率和病死率方面无效:立体定向和内镜抽吸术(常使用药物溶解血肿)为重症监护病房敢于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将来的研究可能着眼于应用干细胞来修复血肿周围的受损结构,或通过产生营养因子和诱导可塑性的方式促进功能恢复。
  •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早发性及晚发性卒中后癫痛发作相应的危险因素,以及痈性发作复发的危险因素,探索卒中后癫痫发作进展为癫痛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
  • 摘要:目的: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与由TIA进展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CT灌注结果及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影响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因素。rn 方法:经临床检查确诊TIA患者及由TIA发展为脑梗死患者各8例在急性期先行常规16排螺旋CT横断面平扫,然后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选择拟诊感兴趣平面,行脑CT灌注扫描(CTP)和CT血管造影(CTA)。总结两组患者的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由TIA进展为脑梗死组患者8例在入院后立即行常规CT平扫未见责任病灶,临床表现超过24小时未缓解后复查头颅CT均见责任脑梗死病灶。TIA组8例患者在入院后行常规CT平扫及24小时后再次CT平扫均未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责任病灶,有两例TIA患者有与临床表现无关的陈旧性腔隙性梗死灶。直线相关分析提示由TIA进展为脑梗死组△rCBF值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CBF值与NIHSS评分、发作持续时间及危险因素无相关性。△CBV、△MTT、△TTP与NIHSS评分、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危险因素均无相关性。将同时期行CTPI检查的8例TIA患者与由TIA进展为脑梗死组患者的CTPI值、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危险因素做非参数wilcoxon检验,发现二者△rCBF值显著差异(P=0.0009).两组危险因素相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039),两组发作持续时间相比较P=0.0117,有显著性差异。而二者的发作次数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IA组患者△rCBF值与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危险因素分别行直线相关性检验,P>0.05,提示均无相关性。8例由TIA进展为脑梗死患者中,均有与病灶区相关的脑动脉主干或分支的狭窄,其中有3例大脑中动脉主干狭窄,1例左大脑中动脉、右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及左大脑后动脉远端狭窄,2例右大脑中动脉远端狭窄,1例双侧大脑后动脉PI段狭窄,1例右大脑后动脉P1、P2段局限性狭窄。而8例TIA患者中有1例患者双侧大脑后动脉分支有轻度狭窄,1例左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双侧大脑后动脉分支狭窄,1例颈内动脉先天变异,5例头颅CTA未见异常。TIA患者中CTA异常2例病变部位与患者临床表现不相符。rn 结论:TIA进展为脑梗死与△rCBF下降程度、TIA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颅内动脉狭窄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有多次或发作时间长的TIA患者,应进一步行头颅CTPI和CTA检查,了解颅内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及有无动脉狭窄,积极治疗以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 摘要:高血压的防治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应当根据病情因人而异.注意患者有无糖尿病、血脂、尿酸等代谢异常,积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科学制订适宜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对II级以上高血压或高危层患者,及时启动联合治疗,充分发挥不同药物优势,注意将药物治疗发生的副作用及高血压并发症降至最低点,更好的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目前专家共识,最佳药物应该以24小时长效平稳降压保护靶器官为首选,抗高血压治疗需要长期乃至终生服药。笔者就目前降压药物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介绍。
  • 摘要:枸杞含有作为人体五大营养素的所有物质,抗氧化、降低血脂、降血糖、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改善神经传导,延缓细胞衰老,提高DNA修复和再生能力,枸杞自古享誉中外,已走进我国千家万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笔者通过多年总结,发现枸杞不仅是补益保健延寿佳品,还是脑血管保健,卒中一、二级预防很好的辅助用药,笔者根据多年经验体会,初步总结如下,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尝试推广使用。
  •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试验证实,在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内使用UK或re-tPA等溶栓药物,动脉内给药或V内给药均可获得闭塞脑A再通,并不常引起典型颅内出血。治疗大脑A分支栓塞效果好于大脑中动脉或颅内A栓塞。药物通过充足的侧枝循环作用于血栓有利于血管再通。由于未见有有显著意义的重灌注损伤,说明血管再通与出血无明显联系。
  • 摘要:卒中住院病人的管理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影响了卒中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卒中单元模式下,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及提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死亡率下降。卒中单元是一种新型的卒中治疗和管理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治疗脑卒中最有效的方式。本研究探讨老年卒中住院病人的规范化管理模式,提高疗效,减轻病残程度,降低死亡率。
  • 摘要:本文对 一例颈内动脉梗死伴侧枝循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介绍,通过此病例,得到以下启示: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除了小动脉的直接闭塞和大动脉斑块破裂释放多个栓子阻塞远端血管外。还包括大动脉阻塞,侧枝循环远端灌注不足引起的缺血改变。故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应该常规进行血管检查,包括颈部血管彩超,MRA、CTA、DSA。在明确是这种情况后,硬降血压控制在较高水平以保证侧枝循环远端的馆主。
  • 摘要:作者对一个脑梗死患者进行了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分型之后,并对患者进一步分层,根据分层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就能更清晰地知道应该采取怎样的治疗是最合适的,做到应用每一种药物时都有理有据,心中有数,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在循证医学指导卜的个体化治疗,力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