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PCR法
荧光定量PCR法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8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223173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实验与检验医学、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福建省第七届猪病学术研讨会、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会议等;荧光定量PCR法的相关文献由49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兰娟、郭仁勇、陈珍晶等。
荧光定量PCR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3173篇
占比:99.93%
总计:223322篇
荧光定量PCR法
-研究学者
- 李兰娟
- 郭仁勇
- 陈珍晶
- 陈瑜
- 鲁海峰
- 不公告发明人
- 郑丽祯
- 何晓松
- 何流
- 傅建炜
- 史梦竹
- 张成阳
- 李建宇
- 李萍
- 林涛
- 游泳
- 潘良熹
- 钱志英
- KONG Fan-de
- XU Shu-fei
- 冯俊丽
- 冯继峰
- 刘丽华
- 刘莎莎
- 吴志刚
- 吴玉清
- 周双海
- 唐金海
- 喻朝泽暄
- 孔繁德
- 常虹
- 张其华
- 张娜娜
- 徐淑菲
- 戴志远
- 林硕
- 王晓楠
- 田厚军
- 谢春福
- 谢潇
- 赵亚娟
- 路琳君
- 金春子
- 钟天鹰
- 陈倩
- 陈艺欣
- 魏辉
- Chen Sheng-jun
- Huan Biao-min
- Huang Xin-xin
-
-
韩磊;
杨丽娟;
曹守勤
-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淋球菌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疗依据。方法选取疑似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300例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法、培养鉴定法和荧光定量PCR法等三种不同方法对其标本进行淋球菌检测,用来比较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传统的分离培养法结果作为检测淋球菌的“金标准”,直接涂片法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92.0%;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0%和89.0%。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球菌的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直接涂片法具有直观、快捷和方便等特点,但对女性的检出率比较低;分离培养法耗时较长,且取样和送检要求也较高,不利于快速检测;荧光定量PCR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高,提高了淋球菌的检出率,对女性患者也是一种补充,同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合理的治疗依据。
-
-
蒋樟英
-
-
摘要: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聚合酶链反应)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在检测胃黏膜活检标本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价值。方法:将福州市中医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7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理活检标本进行收集,所收集的标本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价值、Hp感染的强度的一致性(Kappa值)以及对轻中重度感染的检出情况。结果: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33.15%、阴性率66.85%和免疫组织化学法阳性率28.65%、阴性率71.3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对Hp感染强度的检测一致性好,Kappa值为0.610;荧光定量PCR较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布更均匀(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均可检测Hp感染,但与免疫组织化学法相比,荧光定量PCR法对轻中重度Hp感染的检出效果更好。
-
-
刘小琳;
杨浩;
任天凤
-
-
摘要:
目的:对比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胶体金方法对沙眼衣原体的检测效果,为今后临床选择合适的方法检测沙眼衣原体(CT)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80例疑似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细菌培养、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胶体金技术三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比较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胶体金技术对沙眼衣原体的检测效果。结果:以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荧光定量PCR法诊断CT感染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及Kappa值显著高于免疫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免疫胶体金法相比,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T感染的效果更优,其不但可缩短检测时间,便于操作,还能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
-
-
韩捷思
-
-
摘要:
目的 分析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于全国流感监测网络系统中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采集的1815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所有样本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完成核酸检测,统计其阳性检出率,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815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的检测总阳性率为13.06%;流感样病例分年龄段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5~35岁、35岁及以上、14岁及以下;采样时间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一季度、第四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发病、采样与送检的时间间隔时间越短,阳性检出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感样病例年龄(OR=1.064,95%CI:0.968~1.354)、采样时间(OR=1.342,95%CI:0.975~1.659)、采样至送检时间(OR=1.476,95%CI:1.362~1.603)为流感阳性检出的危险因素。结论 流感样病例的年龄、采样时间、采样至送检时间可影响其流感阳性检出率。
-
-
李春;
赵淑娟;
罗萍;
张文;
郭金红
-
-
摘要:
目的:研讨荧光定量PCR法用于诊断肺结核患者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TB)DNA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间,抽取1726例肺结核病人作为研究组,另抽取相同时期1726例非肺结核病人作为对照组.3452例病人均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同时给予痰涂片检测及痰培养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三种不同检测方法下的敏感性及阳性检出率.结果:检测后对比可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敏感性及阳性检出率均为62.75%,痰培养检测的敏感性及阳性检出率均为30.36%,痰涂片的敏感性及阳性检出率均为23.29%;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敏感性及阳性检出率均优于另外两种方法(P<0.05).结论: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肺结核患者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TB)DNA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相较于其他常规检测方法而言,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降低了漏诊情况的出现,展现出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
王晓楠
-
-
摘要: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胃黏膜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2月我院接诊的86例慢性胃炎患者,均实施FQ-PCR法与IHC检测.分析IHC与FQ-PCR检测胃黏膜标本中HP感染情况、HP感染强度,并分析FQ-PCR检测胃黏膜标本中HP分型检测结果.结果 两种检查方式对H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中共有4例不一致样本,均为FQ-PCR检测出而IHC未检出的HP感染,对其实施HP23SrRNA基因突变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阳性;IHC与FQ-PCR检测胃黏膜标本中HP感染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Q-PCR检测胃黏膜标本中HP阳性标本26例,其中Ⅱ型菌4例.结论 IHC与FQ-PCR均可较好的检测HP感染情况,两者具有较高的符合率,FQ-PCR法还能检测HP基因分型,可将其作为替代IHC法检测胃黏膜中HP的检测方法.
-
-
刘丽
-
-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 B V)核酸免提取荧光定量P C R方法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45例作为资料,均取血清提取DNA,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测定HBV血清标记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ELISA法测定结果为HBeAg(+)/HBeAg(-)94例、HBeAg(-)/HBeAg(+)42例、HBeAg(-)/HBeAg(-)9例,荧光定量PCR相对应阳性率分别为100.0%、64.29%、33.33%,不同HBV血清标记物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中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可实现定量计数,准确反应核酸复制状况,为诊治提供可靠依据,保证治疗合理性,应用价值较高.
-
-
王晓楠
-
-
摘要: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胃黏膜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2月我院接诊的86例慢性胃炎患者,均实施FQ-PCR法与IHC检测.分析IHC与FQ-PCR检测胃黏膜标本中HP感染情况、HP感染强度,并分析FQ-PCR检测胃黏膜标本中HP分型检测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对H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中共有4例不一致样本,均为FQ-PCR检测出而IHC未检出的HP感染,对其实施HP23SrRNA基因突变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阳性;IHC与FQ-PCR检测胃黏膜标本中HP感染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Q-PCR检测胃黏膜标本中HP阳性标本26例,其中Ⅱ型菌4例.结论IHC与FQ-PCR均可较好的检测HP感染情况,两者具有较高的符合率,FQ-PCR法还能检测HP基因分型,可将其作为替代IHC法检测胃黏膜中HP的检测方法.
-
-
丁艳芳
-
-
摘要:
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法(FQ-PCR法)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带者乙肝病毒DNA(HBV-DNA)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献血中心发现的HBV携带者178例研究对象,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液标本,并采用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模式行定性检测,再使用FQ-PCR法行HBV-DNA定量检测,观察不同HBV-M模式中HBV-DNA含量.结果:大三阳模式HBV-DNA阳性率96.92%与①、③模式85.71%高于其他模式(p<0.05);大三阳模式HBV-DNA含量高于其他模式(P<0.05).结论:不同HBV-M模式检测HBV-DNA水平具有一定差异性,HBV-DNA定量检测联合HBV-M定性检测可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作出准确判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
顾晨荣;
俞漪;
张娜娜;
徐琼
-
-
摘要:
目的 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检测杀菌型乳酸菌产品中的耐药基因,并快速筛选此类产品中多种益生菌菌株耐药性.方法 以杀菌型乳酸菌产品及9种耐药基因为研究对象,将样品中DNA进行提取及纯化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共测试14种样品,其中12种产品检测出6种不同耐药基因,检出率达85.7%,四环素耐药基因tet(K)及万古霉素耐药基因van(X)的检出率较高;有9种产品携带2种或2种以上耐药基因.结论 基于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实现快速的对杀菌型乳酸菌产品中多种菌株耐药性的筛选.
-
-
周双海;
李雪明;
于红欣;
杨红杰;
王俊
- 《第七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2016年
-
摘要:
为比较猪群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的快速检测方法,53头5~6月龄肥育猪的血清和扁桃体,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PRV-gE抗体,用常规PCR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与扁桃体中的PRV-gE核酸,比较分析猪群PRV野毒感染情况.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方法对PRV-gE核酸的检出率高于常规PCR方法,PRV-gE核酸在扁桃体中的检出率高于血清检出率,而血清gE抗体检出率高于PRV-gE核酸检出率.结果表明,PRV-gE抗体检测敏感性高于PRV-gE核酸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敏感性高于常规PCR检测,扁桃体PRV-gE核酸检测敏感性高于血清核酸检测,为猪群PRV野毒感染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临床参考.
-
-
周双海;
李雪明;
于红欣;
杨红杰;
王俊
- 《第七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2016年
-
摘要:
为比较猪群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的快速检测方法,53头5~6月龄肥育猪的血清和扁桃体,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PRV-gE抗体,用常规PCR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与扁桃体中的PRV-gE核酸,比较分析猪群PRV野毒感染情况.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方法对PRV-gE核酸的检出率高于常规PCR方法,PRV-gE核酸在扁桃体中的检出率高于血清检出率,而血清gE抗体检出率高于PRV-gE核酸检出率.结果表明,PRV-gE抗体检测敏感性高于PRV-gE核酸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敏感性高于常规PCR检测,扁桃体PRV-gE核酸检测敏感性高于血清核酸检测,为猪群PRV野毒感染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临床参考.
-
-
周双海;
李雪明;
于红欣;
杨红杰;
王俊
- 《第七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2016年
-
摘要:
为比较猪群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的快速检测方法,53头5~6月龄肥育猪的血清和扁桃体,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PRV-gE抗体,用常规PCR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与扁桃体中的PRV-gE核酸,比较分析猪群PRV野毒感染情况.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方法对PRV-gE核酸的检出率高于常规PCR方法,PRV-gE核酸在扁桃体中的检出率高于血清检出率,而血清gE抗体检出率高于PRV-gE核酸检出率.结果表明,PRV-gE抗体检测敏感性高于PRV-gE核酸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敏感性高于常规PCR检测,扁桃体PRV-gE核酸检测敏感性高于血清核酸检测,为猪群PRV野毒感染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临床参考.
-
-
周双海;
李雪明;
于红欣;
杨红杰;
王俊
- 《第七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2016年
-
摘要:
为比较猪群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的快速检测方法,53头5~6月龄肥育猪的血清和扁桃体,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PRV-gE抗体,用常规PCR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与扁桃体中的PRV-gE核酸,比较分析猪群PRV野毒感染情况.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方法对PRV-gE核酸的检出率高于常规PCR方法,PRV-gE核酸在扁桃体中的检出率高于血清检出率,而血清gE抗体检出率高于PRV-gE核酸检出率.结果表明,PRV-gE抗体检测敏感性高于PRV-gE核酸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敏感性高于常规PCR检测,扁桃体PRV-gE核酸检测敏感性高于血清核酸检测,为猪群PRV野毒感染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临床参考.
-
-
刘丽娟;
马雪征;
甄维;
张丽萍;
胡孔新
- 《第三届全国检验检测检疫学术报告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实验室流感病毒分型及亚型检测能力整体水平,发现实验室存在问题,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分发盲样,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流感病毒分型及亚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流感病毒分型能力验证初测满意率为91.49%,补测后满意率为97.87%.结论:本次能力验证活动表明,大多实验室整体上具备较好的流感病毒分型及亚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可以为有关部门做好技术支撑工作.
-
-
刘丽娟;
马雪征;
甄维;
张丽萍;
胡孔新
- 《第三届全国检验检测检疫学术报告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实验室流感病毒分型及亚型检测能力整体水平,发现实验室存在问题,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分发盲样,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流感病毒分型及亚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流感病毒分型能力验证初测满意率为91.49%,补测后满意率为97.87%.结论:本次能力验证活动表明,大多实验室整体上具备较好的流感病毒分型及亚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可以为有关部门做好技术支撑工作.
-
-
刘丽娟;
马雪征;
甄维;
张丽萍;
胡孔新
- 《第三届全国检验检测检疫学术报告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实验室流感病毒分型及亚型检测能力整体水平,发现实验室存在问题,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分发盲样,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流感病毒分型及亚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流感病毒分型能力验证初测满意率为91.49%,补测后满意率为97.87%.结论:本次能力验证活动表明,大多实验室整体上具备较好的流感病毒分型及亚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可以为有关部门做好技术支撑工作.
-
-
刘丽娟;
马雪征;
甄维;
张丽萍;
胡孔新
- 《第三届全国检验检测检疫学术报告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实验室流感病毒分型及亚型检测能力整体水平,发现实验室存在问题,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分发盲样,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流感病毒分型及亚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流感病毒分型能力验证初测满意率为91.49%,补测后满意率为97.87%.结论:本次能力验证活动表明,大多实验室整体上具备较好的流感病毒分型及亚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可以为有关部门做好技术支撑工作.
-
-
KONG Fan-de;
孔繁德;
Wu Yu-juan;
吴玉娟;
Huang Xin-xin;
黄新新;
Huan Biao-min;
黄标敏;
PENG Xiao-li;
彭小莉;
XU Shu-fei;
徐淑菲;
LIN Li;
林立
- 《福建省第七届猪病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根据副溶血弧菌(VP)的toxR基因序列,应用primer6.0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副溶血弧菌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了标准曲线的建立,并对所建立方法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扩增效率E=100%,R2=0.996,最低检出量为2.14个拷贝;该方法仅能检出副溶血弧菌,而不能检测出溶藻弧菌、霍乱弧菌、麦氏弧菌、沙门氏菌、枸橼酸杆菌没有交叉反应,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并且将结果与普通PCR进行比较,发现同条件下本方法的灵敏度比普通PCR高10倍。经临床检测,从100份进口冷冻带鱼、鱿鱼和墨鱼等中检出3份阳性样品,与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符合率100%。表明已成功建立了特异灵敏的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试验方法的建立对于加强进出口水产品中VP的检验检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KONG Fan-de;
孔繁德;
Wu Yu-juan;
吴玉娟;
Huang Xin-xin;
黄新新;
Huan Biao-min;
黄标敏;
PENG Xiao-li;
彭小莉;
XU Shu-fei;
徐淑菲;
LIN Li;
林立
- 《福建省第七届猪病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根据副溶血弧菌(VP)的toxR基因序列,应用primer6.0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副溶血弧菌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了标准曲线的建立,并对所建立方法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扩增效率E=100%,R2=0.996,最低检出量为2.14个拷贝;该方法仅能检出副溶血弧菌,而不能检测出溶藻弧菌、霍乱弧菌、麦氏弧菌、沙门氏菌、枸橼酸杆菌没有交叉反应,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并且将结果与普通PCR进行比较,发现同条件下本方法的灵敏度比普通PCR高10倍。经临床检测,从100份进口冷冻带鱼、鱿鱼和墨鱼等中检出3份阳性样品,与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符合率100%。表明已成功建立了特异灵敏的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试验方法的建立对于加强进出口水产品中VP的检验检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