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僧人

僧人

僧人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8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657种,包括五台山研究、法音、佛教文化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十次会议暨公共营养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婺源国际茶会等;僧人的相关文献由1149位作者贡献,包括白化文、佚名、李雪峰等。

僧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2 占比:99.5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40%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08%

总计:1258篇

僧人—发文趋势图

僧人

-研究学者

  • 白化文
  • 佚名
  • 李雪峰
  • 余秋雨
  • 刘期胜
  • 华程
  • 王来彬
  • 陈星桥
  • 马明博
  • 人邻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杨明
    • 摘要: 明清之际,出现了如八大山人、石涛这样著名的僧人艺术家,在云南,同样有一位以诗,书、画闻名的僧人担当。担当本名唐泰,字大来,担当为其出家后的号。明万历一年(1593年),他出生在云南晋宁县的一个诗书世家。其祖父唐尧官是云南乡试解元(举人第一名),隐居不住,智下了诸多诗文.
    • 叶德荣
    • 摘要: 从社会学的角度,结合中国古代名籍制度,通过考察不同族属僧人在国家空间和家族空间的活动,可以确认僧人的社会身份。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僧人的活动时空,可以分为汉至西晋时期国家朝贡空间、十六国北朝时期国家空间和贵族家族空间、东晋南朝时期国家空间和名士家族空间等两个时段和五种性质空间。以上时空中活动的僧人,存在有15种社会身份。此一时期僧人的社会身份不仅取决于族属,而且也取决于僧人所活动的空间性质,并随着僧人在不同性质空间的移动而呈现多重社会身份。僧人社会身份的历时演变,表现了西域佛教传播汉地过程中的重要面相。
    • Tada Masaharu; coco(编译)
    • 摘要: 町屋是日本传统的联排别墅形式,从江户时代起盛行,目前京都还保留了一些町屋。京都町屋的特征之一是狭窄的正面和被称为"鳗鱼床"(Unaginonedoko)的深处。京都现在的町屋经常被改造成商店或旅馆。本案是一座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町屋的二楼改建项目,改建后将成为"GIONSYA"酒吧,同时也是个工作室。它的主人是一位僧人,也是媒体制作人。白天,这里是录制和传播佛教讲座和传统音乐现场表演音乐带的工作室;晚上,僧人化身成为酒吧的调酒师。
    • 王德朋
    • 摘要: 日常生活是佛教史的重要研究视角。金代僧人作为佛教的虔诚信仰者,学习和传扬佛法是他们日常生活的核心内容,具体涵盖坐禅诵经、游方问学、农耕生产、从事公益等多个侧面。金代僧人在专心弘法的同时,也会发生违制的现象,一些寺院通过制定丛林规约以遏制和处罚违制者。弘法利生和触犯戒律并存的现象,真实反映了金代僧人日常生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 赖小乖
    • 摘要: 节选文段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①。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②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节选自张岱《夜航船》)注释①拳足而寝:蜷缩着睡觉。②澹台灭明:春秋时人,为孔子弟子。澹台为复姓。
    • 高强
    • 摘要: 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中原,由此至东晋十六国早期,传法译经僧主要是外国人,东晋之前外僧的汉语名号采取"以国为姓,音译或意译其名"的方式;东晋之后随着"佛法僧"三宝思想的深入,外僧大多以佛法僧为姓,音译其名.后赵政权允许汉人出家为僧后,汉僧规模大幅增加,在僧姓统一为"释"之前,汉僧主要以师为姓,采用三宝"佛法僧"或三学"戒定慧"中一字搭配别字为法名,前秦道安将僧姓统一为"释",字和简化法名也逐步得到使用.僧姓统一后,僧人重名现象时有发生,为示区别,在唐代佛门逐步确立了以山名、地名、寺名、俗姓、尊号和法名混合使用命名僧人的方式,这些方式以禅宗表现最明显,其他各宗受到巨大影响,这也奠定了唐之后僧人命名的基本形式.在唐代的基础上,后世又进一步出现了号以及以字或号加法名命名僧人的方式.
    • 高强
    • 摘要: 北魏时大量西域僧进入中原,其中有师贤、昙曜、菩提留支、勒那摩提等名僧.西域僧在北魏译经、传法、开窟、建寺,与国家政权相结合,传承凉州佛教所带有的浓重西域元素,确立了北朝佛教强烈的国家经营色彩和重信仰福德的特征.北魏时期鲜卑统治者的佛教化、汉化和佛教的中国化融合在一起,佛教给己身融于其中的全新中原文化打下了深深烙印.西域僧入魏促进了北魏僧的西行求法和经教西传,加强了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演化.
    • 摘要: 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寻思,要是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该有多好啊!不久,机会终于来了,有个僧人带着驴下山去驮东西,它兴奋不已。来到山下,僧人把东西放在驴背上,然后牵着它返回寺院。没想到,路上行人看到驴时,都虔诚地跪在两旁,对它顶礼膜拜。一开始,驴大惑不解,不知道人们为何要对自己叩头跪拜,慌忙躲闪。可一路上都是如此,驴不禁飘飘然起来,原来人们如此崇拜我。
    • 赵泽州; 侯慧明
    • 摘要: 清初理学家白胤谦,在儒释相融的风习下,与佛门因缘甚密.他和僧人以诗文相交,交流佛教修持的要义,也为僧人撰写塔铭,寄托对僧友的情谊.明清易代之际,他一度归隐山林,有遁入佛门之念.在这样的经历中,白胤谦也形成了自身对佛教的认识.在对待佛教的态度上,白胤谦坚持儒家为本的立场,他重视佛教的教化作用,但也看到当时佛门衰败的一面.以白胤谦佛门交游状况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认识清初士人与佛教的关系.
    • 摘要: 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寻思,要是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该有多好啊!不久,机会终于来了,有个僧人带着驴下山去驮东西,它兴奋不已。来到山下,僧人把东西放在驴背上,然后牵着它返回寺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