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枝循环
侧枝循环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23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1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83444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护士进修杂志、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4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三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2012年十一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2012中国·北京超声医学学术大会等;侧枝循环的相关文献由71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启功、陆再英、孙勇等。
侧枝循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3444篇
占比:99.88%
总计:183669篇
侧枝循环
-研究学者
- 刘启功
- 陆再英
- 孙勇
- 张月荣
- 徐浩
- 戴瑞鸿
- 李建华
- 李杨梅
- 李润琴
- 王琳
- 范维琥
- 陈小平
- 严植
- 何洁
- 周竞宇
- 夏飞
- 孙玉梅
- 孟祥忠
- 宋博
- 张翥
- 张金鹏
- 徐礼鲜
- 惠品晶
- 惠国桢
- 朱剑萍
- 李勇
- 李怡
- 杜晓燕
- 殷信道
- 殷小平
- 汪姗姗
- 王思伦
- 王文峰
- 王萍
- 石鑫
- 程燕子
- 肖焕辉
- 赵宁辉
- 郑禄城
- 郭晓成
- 陈知水
- 韩丽春
- 马秦
- 高巍
- 黎明江
- 丁凤生
- 丁可
- 丁小林
- 丁晶
- 丁芳芳
-
-
张凡;
吴献华;
陆敏;
陶雯;
王泽;
龚沈初
-
-
摘要: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CVST)继发脑实质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CVST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其中继发脑实质病变31例为观察组,无继发脑实质病变1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脑静脉解剖变异,CVST发生部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CVST继发脑实质病变的因素。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头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脑静脉窦解剖变异是发生脑内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VST患者合并脑静脉窦解剖变异和高血压更容易继发脑实质病变。
-
-
张晨
-
-
摘要:
CT检查除了日常全身软组织、骨与关节等普通扫描外,还可进行增强扫描,将对比剂经静脉团注,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增强扫描还可以清晰显示血管,门脉高压患者侧枝循环形成、门体分流建立,门静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能清晰显示侧枝循环状况,有助于帮助临床了解患者病情、分析门脉高压成因并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
-
-
郑焱;
林敏
-
-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轻型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头颈CTA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和侧枝循环等因素对静脉溶栓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轻型卒中患者共136例,包括溶栓组54例,非溶栓组82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各36例患者.通过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和7天NIHSS评分判断疗效,90天mRS评分判断预后,比较两组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基于头颈CTA进行颅内外血管和侧枝循环的影像学评估,判断血管狭窄和侧枝循环情况对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结果:溶栓组治疗后24小时和7天NIHSS评分以及90天后的mRS评分明显降低,与未溶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中重度狭窄和侧枝循环不良患者静脉溶栓的预后良好比例较未溶栓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伴有颅内外血管中重度狭窄或侧枝循环不良的患者获益更大.
-
-
杨清武
-
-
摘要:
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急性脑梗死救治的新纪元.然而,临床实践表明,尽管血管内治疗可有效改善部分患者预后,但较低的临床获益比例与较高的血管再通率显著不匹配,这可能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再灌注后的神经保护缺失有关.针对当前尚无有效神经保护剂的临床困境及血管内治疗对神经保护提出的新要求,本综述结合神经保护研究现况与临床研究进展,提出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时代神经保护的潜在研究方向:(1)进行多靶点联合治疗(鸡尾酒疗法);(2)将研究重点转向建立有效血流灌注、增加功能性侧枝循环和阐明脑血屏障损伤机制以减少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等.以血管再通为基础,建立血管内治疗前、后的综合神经保护体系可能是进一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有效途径.
-
-
褚长虹;
朱建忠;
任帅;
闫呈新;
李辉坚;
刘珍友
-
-
摘要: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上显著高信号血管(HSV)征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明显不对称多发低信号血管(MLSV)征的相关性及两者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12月经MRA或CTA证实为大脑中动脉M1段完全闭塞的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来评估患者脑梗死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并根据出院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较好(4;低:MLSV评分≤4)的差异,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年龄、入院NIHSS评分和入院DWI上梗死灶体积评分(取值范围为0~10分)的差异.比较高、低MLSV分级组及高、低HSV分级组(分别为评分>4和≤4)之间性别、疾病史、年龄、入院NIHSS评分和入院DWI上梗死灶体积评分(取值范围为0~10分)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出院NIHSS评分与入院NIHSS评分、DWI梗死灶体积评分、HSV和M LSV分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72例中,FLAIR序列上HSV严重程度评分与SWI序列上MLSV严重程度评分之间呈中度正相关(r=0.452,P=0.01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NIHSS评分越高则出院NIHSS评分越高(OR=1.493,P=0.001),相应预后越差;HSV严重程度分级越高(O R=0.513,P=0.010)或M LSV严重程度分级越高(OR=0.199,P=0.041),出院NIHSS评分越低,提示相应预后越好.明显不对称M LSV征与入院时NIHSS评分及入院DWI上梗死灶体积评分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HSV分级高的患者有较低的入院NIHSS评分(P=0.022)和较低的入院DWI上梗死灶体积评分(P=0.042).结论:对FLAIR序列上高信号血管征和SWI序列上不对称多发低信号血管征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估,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
赵玉婵;
袁涛;
许蕾;
全冠民
-
-
摘要:
脑水肿即脑组织内过量水分积聚,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严重并发症,包括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还可能与脑脊液流动有关.影像学既是判断其类型与程度的方法,也可进一步评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相关的多种因素如梗死体积、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闭塞血管再通、侧支循环状态、颅内脑脊液体积等.本文对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水肿形成与发展的影像学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
井元虎;
梁冰;
王豪杰;
刘伟超;
韦润泽
-
-
摘要:
目的 探讨髂静脉受压程度与静脉曲张临床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北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103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EAP分级法将患者静脉曲张程度分为C1~C6级,均于16排螺旋CT扫描下行下肢静脉造影,评估髂静脉受压程度,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髂静脉受压程度,分析髂静脉受压程度与年龄、性别、髂静脉侧枝形成、静脉曲张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性别患者的左髂静脉平均受压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髂静脉受压的程度与髂静脉侧枝形成显著相关(AUROC=0.657,P0.05);静脉曲张程度与性别、年龄、侧支形成不相关(P>0.05);髂静脉侧枝形成与年龄、性别不相关(P>0.05).结论 髂静脉受压综合症病因复杂,其与下肢静脉曲张临床分级无明显相关性.髂静脉侧枝循环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下肢静脉回流,缓解临床症状,故对于有大量盆腔侧枝形成的髂静脉受压综合症患者应结合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
-
-
-
张健
-
-
摘要:
中老年患者久坐不动,很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血栓一旦脱落,栓塞肺动脉就很危险了。坚持运动好处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长期坚持运动,可改善血管弹性,促进毛细血管增生,增加一些侧枝循环的形成。再次,运动可改善心脏代谢,提高心肺功能。最后,经常运动,患者会感觉体力明显变好。
-
-
-
杨兴明;
于慧娟;
袁国胜;
焦方杰;
赵白信;
崔前辉
- 《2012年十一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报道一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漏诊动脉导管未闭并发症升主动脉与右肺动脉间侧枝一例,结合文献讨论了临床意义。认为主-肺动脉间动脉导管未闭或侧枝循环多见于主动脉弓离断、降主动脉缩窄等复杂型心血管疾病,本例比较少见。动脉导管未闭通常位于主动脉峡部与主肺动脉远端或左肺动脉起始部之间,但位置可出现较大的变异,也有双侧动脉导管的报道。因此,鉴于心血管疾病的复杂性,动脉导管位置变异情况时有可能发生,在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时应全面细致观测,以避免或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
-
-
-
于永征;
王沧海;
郭方;
于中麟
- 《第三届中日消化内镜及胃肠病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应用Fujinon SP-701微探头超声胃镜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前后曲张静脉及侧枝循环的变化,分析影响疗效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单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依超声结果分为3组:(Ⅰ)单纯食管静脉曲和(EV).(Ⅱ)合并有食管旁静脉(PEV),但无交通支(PV).(Ⅲ)合并有食管旁静脉及交通枝.患者行EVL术后4、8、12周行超声胃镜检查,观察及测量EV、PEV、PV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疗效的原因.结果:Ⅰ组疗效最佳,显效率75%,复发率最低16%,Ⅱ组疗效最差,显效率为0,复发率100%.Ⅰ组24例中出现PEV者12例,Ⅱ组20例PEV全部增宽表现,11例出现PV,Ⅲ组全部有PEV增宽,PV增多增宽表现.结论:超声胃镜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单纯食管静脉曲张EVL术可获得满意疗效,出现PEV及PV的患者不是EVL适应证,建议应用其它方法治疗.
-
-
-
王超美;
盂璇;
武国德
- 《第六届全国颅脑超声诊断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ICA)严重狭窄与闭塞后的颅内血流变化. 方法: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CDF1)、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仪,检测34例I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其中有症状组22例和无症状组12例)颈内动脉病变程度、颅内血流变化、侧枝循环类型以及患侧中动脉(MC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I)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 结果:CDFI检测单侧ICA严重狭窄16例,单侧闭塞18例.颈内动脉狭窄残余管径0.4~1.7mm.TCD检测有3种类型侧枝循环,前交通(ACOA)开放占85﹪,后交通开放(PCOA)为55﹪,眼动脉(OA)开放占33﹪.患侧于健侧MCA、Vs、PI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 结论:ICA严重狭窄或闭塞后,颅内血流明显减低并出现侧枝循环,侧枝循环的评价对选择治疗方法、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