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对比剂

对比剂

对比剂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0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特种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9篇、会议论文49篇、专利文献592115篇;相关期刊451种,包括中西医结合研究、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三届中毒与临床急病防治分会学术会议暨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急救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会议等;对比剂的相关文献由586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霄英、许乙凯、刘士远等。

对比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19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4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92115 占比:99.67%

总计:594083篇

对比剂—发文趋势图

对比剂

-研究学者

  • 王霄英
  • 许乙凯
  • 刘士远
  • 张伟
  • 张惠英
  • 柳澄
  • 夏黎明
  • 李真林
  • 胡道予
  • 周康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瑜; 秦艳; 曾清
    • 摘要: 对比剂肾病(CIN)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一种可逆转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伴随着当前各种血管造影(如冠脉造影、脑血管造影等)或其他医学相关的造影(如尿路造影、胆道造影等)中对比剂的广泛使用,CIN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已作为继缺血和药物损伤后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重要病因。当前,对比剂诱导CIN发生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晰,主要包括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此外,众多研究也发现肾缺血性及肾小管毒性损伤也是CIN发生的关键病理机制。CIN的发生不仅与升高的医疗费用相关,而且也导致患者发生不良结局(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透析及死亡等)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早期识别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给予恰当的临床干预,有助于高危CIN患者获益于早期的肾脏保护的策略,改善预后。本次研究从CIN的诊断以及当前防治措施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依据。
    • 李自恒; 赵卫; 杨凯; 张晓东; 孟雪柔; 李玉婷; 王滔
    • 摘要: 目的探讨注射不同稀释浓度对比剂的高分辨率C形臂CT在Pipeline Flex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ipeline Flex植入治疗的2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中接受高分辨率C形臂CT检查时对比剂稀释比例为10%患者12例(A组),稀释比例为15%患者13例(B组)。3名神经介入专家对两组患者影像的支架释放、支架与动脉瘤空间关系、支架贴壁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予定性评分,再采用ImageJ软件客观记录载瘤动脉灰度值和背景灰度值,以比值代表支架与载瘤动脉腔对比度并予定量分析。记录患者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25例患者共成功植入25枚Pipeline Flex。影像质量定性评分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A、B组支架释放、支架与动脉瘤空间位置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贴壁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优于A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8.6±2.5)个月,复查显示O’KellyMarotta(OKM)分级A级0例,B级1例(4%),C级5例(20%),D级19例(76%),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76%;均未出现支架移位、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通过ImageJ软件在主观定性评分基础上进行客观定量评价,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因有骨组织重叠,对比剂稀释程度为15%左右较好,而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使用10%稀释比例,即可满足临床需求。
    • 徐军; 张又新; 吴红英; 胡孝梨; 雷子乔; 罗昆
    • 摘要: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结合自动能谱协议选择技术在颅脑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行颅脑CTA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组和能谱低剂量组,扫描前两组均采用15 mL的对比剂和20 mL的生理盐水进行小剂量团注测试,估算出对比剂到达靶血管的峰值时间。扫描时常规剂量组60例行常规扫描,管电压为120 kVp,0.7 mL/kg对比剂,流率4.0 mL/s,能谱低剂量组60例采用能谱双能量扫描模式及自动能谱协议选择技术,管电压为140、80 kV瞬时切换,0.5 mL/kg对比剂,流率3.0 mL/s,扫描后重建出最佳单能量65 keV的图像。比较常规剂量组和能谱低剂量组右颈内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右侧颞肌和窦汇CT值、图像背景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以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图像右颈内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和右侧颞肌的强化CT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465、0.560、-1.525,P>0.05),窦汇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56,P0.05)。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CTDL、DLP、ED)和对比剂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04、15.849、15.849,t=12.235,P<0.05)。结论:运用宝石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结合自动能谱协议选择技术在颅脑CTA检查中可以降低患者的对比剂剂量和辐射剂量,且与常规扫描模式相比,可有同等的动脉显示效果以及信噪比。
    • 王琦; 朱旭娜; 刘丽东
    • 摘要: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改善肝癌患者预后和降低死亡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常规和增强影像学检查因其无创且相对准确的独特优势已逐渐成为诊断肝癌的首选方法,然而其在肝癌的早期诊断和评估疗效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肝癌靶向对比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规影像学和非靶向对比剂检查的不足,本文旨在对近年来肝癌靶向对比剂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鄢行畅; 张琛; 郭晓彤; 于晓萌; 柳明; 许玉军; 何祥萌; 李成利
    • 摘要: 目的观察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用于引导肝脏病灶穿刺活检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肝脏病变患者行Gd-EOB-DTPA增强MRI引导下穿刺活检,统计总操作时间及技术成功率(以取样标本满足病理、基因等检测要求为技术成功),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以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为标准,评估MRI引导肝脏病灶穿刺活检的诊断效能。结果于Gd-EOB-DTPA增强MRI引导下穿刺15个肝脏病灶,均一次穿刺成功,病灶最大径0.40~2.81 cm,平均(1.58±0.69)cm;肝胆期MRI 13个病灶呈明显低信号、2个呈稍低信号,图像质量均满足操作要求;技术成功率100%(15/15);总操作时间33~54 min,平均(40.33±6.56)min。5例术中见少量针道渗血,沿针道推入明胶海绵条后止血;其余10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穿刺标本病理诊断10例肝细胞癌(HCC)、1例结肠癌肝转移、1例肝腺瘤及3例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伴轻度肝硬化,其中1例穿刺病理结果为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伴轻度肝硬化者术后病理结果为早期小HCC,其余穿刺病灶病理诊断均与最终临床诊断一致。MRI引导肝脏病灶穿刺活检的诊断敏感度为91.67%(11/12),特异度为100%(3/3),准确率为93.33%(14/1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用于引导肝脏病灶穿刺活检安全、可行。
    • 邢飞; 张学琴; 缪小芬; 张涛; 邢伟
    • 摘要: 目的观察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示非动脉期高强化(APHE)的肝胆期(HBP)低信号肝硬化结节发生富血供转变的危险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接受2次及以上Gd-EOB-DTPA增强MR扫描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首诊MRI检出83个非APHE的HBP低信号结节;根据随访期间增强MRI所示动脉期(AP)结节有无高强化,将其分为富血供转变组(n=25)及非富血供转变组(n=58);对比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结节MRI征象,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节富血供转变的发生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观察结节富血供转变的危险因子。结果随访期间富血供转变组88.00%(22/25)结节增大,其中54.54%(12/22)DWI或T2WI呈高信号;非富血供转变组55.17%(32/58)结节增大,其中15.63%(5/32)DWI或T2WI呈高信号。2组患者病史[罹患肝细胞癌(HCC)与否]、DWI或T2WI结节是否呈高信号及结节增长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以0.60×10^(-3)/天为结节增长率的最佳截断值,其预测结节发生富血供转变的敏感度为72.00%,特异度为87.93%,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5%CI 0.73~0.90,P<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WI或T2WI呈高信号及增长率≥0.60×10^(-3)/天为结节发生富血供转变的危险因子。结论Gd-EOB-DTPA增强MRI表现为非APHE的HBP低信号肝硬化结节于DWI或T2WI呈高信号及增长率≥0.60×10^(-3)/天为其发生富血供转变的危险因子。
    • 曾惠芳; 卢杏娟; 李杰生
    • 摘要: 目的:分析将对比剂用于增强扫描CT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措施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80例接受增强扫描CT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5.00%,观察组为7.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减少对比剂用于增强扫描CT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保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情绪稳定,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可推广。
    • 成杰; 蔡萍; 刘晨; 罗浩然; 曾杰; 程伊莲; 李晓明
    • 摘要: 目的探讨气体对比剂对于胃癌患者CT成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303例胃癌患者,根据使用的对比剂将其分为气充盈组143例和水充盈组160例。由2名放射科医师独自评估患者轴位CT图像胃扩张充盈程度,对其进行主观评分分级,并比较2组患者图像质量评级。CT轴位测量胃底、胃体、胃窦正常胃壁厚度,比较2组患者正常胃壁厚度(<5 mm)。结果2名医师对水充盈组CT图像质量评级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1,气充盈组为0.78。气充盈组轴位CT图像质量评级明显优于水充盈组(Z=-8.979,P<0.001);2组胃底、胃体及胃窦正常胃壁厚度(<5 m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相对于水对比剂,气体对比剂充盈胃腔图像质量更佳,尤其对胃窦充盈效果优势更明显,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蔡硕; 林楠; 孙珊珊; 杨涛; 渐楠; 赵新亚; 赵鹏; 林祥涛
    • 摘要: 目的探讨钆贝葡胺(Gd-BOPTA)增强MR肝胆期功能成像积分(FLIS)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92例肝功能分级分别为Child-Pugh A、Child-Pugh B和Child-Pugh C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均行Gd-BOPTA增强肝胆期MR扫描。使用肝胆相图像的肝实质增强率、胆道排泄率、门静脉信号比三个半定量参数计算肝功能影像积分。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Gd-BOPTA增强MR FLIS与肝功能血液学指标及Child-Pugh分数的相关性、FLIS的三个参数与Child-Pugh分数之间的相关性。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Child Pugh分级组(Child-Pugh A、B和C组)中肝脏增强MR FLIS的差别。应用ROC曲线评价FLIS鉴别不同Child-Pugh分级组的最佳截断值及效能。结果肝功能成像三个半定量参数肝实质增强率评分、胆道排泄率评分、门静脉信号比评分均与Child-Pugh分数呈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ho=-0.577,rho=-0.745,rho=-0.651,P<0.01);FLIS与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分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ho=-0.669,rho=-0.562,rho=-0.799,P<0.01);FLIS与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ho=0.519,P<0.01)。Child-Pugh A、B和C三组的肝功能积分有差别(P均<0.01)。FLIS鉴别Child-Pugh A与B组,B组与C组,A与B或C组患者的效能分别为0.923、0.765、0.946。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分、1分、2分。结论钆贝葡胺增强MR FLIS是一种简便、有效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像学方法。
    • 彭诗博; 韩俊源; 姚立; 李颖; 马林
    •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C6胶质瘤模型注射一款新型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纳米颗粒后的磁共振强化效果随不同时间、给药体积、浓度的变化规律,探讨合适的增强扫描注射方案。资料与方法将25只大鼠胶质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不同浓度和体积的USPIO纳米颗粒,依次为1组(5 mg/ml、5 ml/kg)、2组(10 mg/ml、0.5 ml/kg)、3组(10 mg/ml、5 ml/kg)、4组(10 mg/ml、10 ml/kg)、5组(1 mg/ml、5 ml/kg)。给药前后行MR扫描,计算肿瘤组织强化率、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观察1组1、5、15、30、45、60 min的肿瘤组织强化特征,分别比较不同体积组(2、3、4组)和不同浓度组(1、3、5组)的肿瘤组织强化效果。结果1组大鼠注射USPIO纳米颗粒后,肿瘤组织强化率持续升高,在45 min达到峰值,30~60 min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R持续升高,在30 min达到峰值,注射前与注射后的每个时间点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组中,5 mg/ml组和10 mg/ml组的强化率、CNR均优于1 mg/ml组(P<0.05)。结论大鼠注射体积为5 ml/kg、浓度为5 mg/ml的USPIO纳米颗粒后30 min进行T1WI增强扫描,肿瘤可以达到满意的强化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