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对比剂肾病

对比剂肾病

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68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1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594534篇;相关期刊269种,包括临床肾脏病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4年全军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暨牡丹江市肾脏病学分会学术年会等;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文献由1911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凯、李文华、李顺宝等。

对比剂肾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1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94534 占比:99.89%

总计:595218篇

对比剂肾病—发文趋势图

对比剂肾病

-研究学者

  • 赵凯
  • 李文华
  • 李顺宝
  • 母海蕾
  • 季文萱
  • 杨世诚
  • 黄俊彦
  • 于芬芬
  • 付乃宽
  • 侯湘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瑜; 秦艳; 曾清
    • 摘要: 对比剂肾病(CIN)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一种可逆转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伴随着当前各种血管造影(如冠脉造影、脑血管造影等)或其他医学相关的造影(如尿路造影、胆道造影等)中对比剂的广泛使用,CIN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已作为继缺血和药物损伤后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重要病因。当前,对比剂诱导CIN发生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晰,主要包括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此外,众多研究也发现肾缺血性及肾小管毒性损伤也是CIN发生的关键病理机制。CIN的发生不仅与升高的医疗费用相关,而且也导致患者发生不良结局(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透析及死亡等)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早期识别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给予恰当的临床干预,有助于高危CIN患者获益于早期的肾脏保护的策略,改善预后。本次研究从CIN的诊断以及当前防治措施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依据。
    • 霍晓冉; 冯英璞; 王昊; 李天晓
    • 摘要: 目的了解目前临床采用水化疗法预防对比剂肾病(CIN)实施现况,为进一步规范水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会议设计调查问卷,面向介入病房护士展开网络调查。采用非概率抽样法,调查全国292家医院介入围手术期水化治疗实施现况。结果76.4%调查对象介入临床工作年限>5年,超过85.0%了解介入水化基本概念,但不到45.0%了解水化相关指南。约70.0%科室评估CIN发生风险,但评估内容和方法不一。目前74.4%科室采用静脉联合口服水化治疗,但水化时间自术前24 h至术后72 h不等,静脉水化输液速度波动在1~4 mL·kg^(-1)·h^(-1),口服水化量和速度更是无统一标准,与相关临床指南推荐不同,且80.1%科室无具体水化方案。结论水化疗法是预防CIN公认的最有效方法。但受调查医院科室临床水化方式、时机、总量、速度及效果观察方法等仍缺乏规范性,广大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落实相关指南,以规范临床实践。
    • 刘凌华; 余仟; 金涛; 杨小乐
    •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水化方案预防对比剂肾病(CIN)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该院行心脑血管介入及心脑血管CTA检查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前12 h、术后12 h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0.9 g碳酸氢钠片。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CIN发生率。结果术前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术后1、3 d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 d血肌酐(SCr)[(82.31±10.89)μmol/L、(81.97±10.28)μmol/L]、胱抑素(CysC)[(1.18±0.27)mg/L、(0.78±0.14)mg/L]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GFR)[(98.05±18.35)mL/(min·1.73 m^(2))、(101.92±20.48)mL/(min·1.73 m^(2))]、钾离子(K^(+))[(5.79±0.44)mmol/L、(6.32±0.57)mmol/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7、6.639、20.667、28.175、4.998、4.371、27.269、25.803,P<0.001);观察组CIN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8,P=0.041)。结论在心脑血管介入及心脑血管CTA检查患者中进行水化治疗能够预防CIN发生,加服碳酸氢钠片能够更好地保护肾脏功能,改善临床指标,能降低CIN发生率。
    • 汉军成; 王红雁; 余静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的联系。方法选取笔者医院心内科2021年1月~2021年9月行PCI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7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48h内和术后24h、48h、72h的各项生化指标。根据术后肌酐升高的绝对值可将患者分为CIN组(肌酐增高≥44.2μmol/L)和非CIN组(肌酐增高<44.2μmol/L)。结果572例患者中,76例发生了CIN(13.3%)。t检验结果显示CIN组的术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尿微量白蛋白、尿酸、血肌酐水平均高于非CIN组(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则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是老年高血压PCI后发生CIN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老年高血压患者PCI后发生CIN相关,在预测CIN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张光兵; 杨万双; 曾维艳; 徐显兵; 唐思; 罗隽; 邱芳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变化及早期预测对比剂肾病(CIN)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行PCI的病人275例,根据是否发生CIN将病人分为非CIN组(252例)和CIN组(23例)。比较两组病变程度、治疗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术后即刻、24 h、48 h、72 h TBIL和GGT水平变化;分析TBIL和GGT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BIL和GGT对早期预测PCI术后CIN发生风险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CIN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BIL和GGT与非C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CIN组(P<0.05)。两组PCI术后即刻、24 h、48 h TBIL水平明显降低,GGT水平明显升高(P<0.05);CIN组术后72 h TBIL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GGT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TBIL与GGT呈负相关(P<0.05);TBIL预测PCI术后CIN发生的临界值为11.2μmol/L,GGT预测PCI术后CIN发生的临界值为27.1 U/L,二者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大于独立预测的AUC(TBIL为0.718,GGT为0.795)。结论 PCI术后TBIL水平降低,GGT水平升高,二者是PCI后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PCI术后早期CIN发生风险有重要预测价值。
    • 梁兴
    • 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急性脑卒中急诊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2月—2020年3月确诊并治疗的16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急诊头颈联合CTA检查。观察所有患者实施CTA检查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情况。比较不同合并症患者实施CTA检查前后的相关肾功能指标[肌酐(creatin,Cr)水平、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GFR)]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实施CTA检查后并未发生CIN。所有患者实施CTA检查前、后的相关肾功能指标:Cr水平、Cys C水平及GFR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血压并糖尿病者实施CTA检查前后的相关肾功能指标比较,Cr水平、Cys C水平及GFR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纯高血压患者实施CTA检查前后的相关肾功能指标比较,Cr水平、Cys C水平及GFR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纯糖尿病患者实施CTA检查前后的相关肾功能指标比较,Cr水平、Cys C水平及GFR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给予急性脑卒中患者使用碘海醇对比剂进行急诊头颈联合CTA检查,CTA检查前后患者的相关肾功能指标未发生显著性改变,不会对肾功能产生影响。
    • 英硕; 陈嫱; 刘晓罡; 杨世诚; 李晓羽; 唐继超; 宫鑫成; 付涵; 赵智程; 张鹏
    •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2021年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64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水化组(n=320)和单纯水化组(n=321)。为减小偏倚,应用倾向性评分以1∶1的比例进行分组配对(卡钳值为0.01),最终共纳入398例患者,其中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水化组和单纯水化组各199例。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水化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水化进行治疗,单纯水化组采用水化治疗。比较两组匹配前后基线资料,术前、术后48 h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β微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术后CIN发生率。结果匹配前,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水化组男性占比、贫血发生率高于单纯水化组,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单纯水化组(P0.05)。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水化组术后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β微球蛋白、hs-CRP低于单纯水化组,eGFR高于单纯水化组(P<0.05)。单纯水化组术后48 h血清肌酐、β微球蛋白、hs-CRP高于术前,eGFR低于术前(P<0.05);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水化组术后48 h血清尿素氮、eGFR低于术前,血清肌酐、β微球蛋白、hs-CRP高于术前(P<0.05)。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水化组CIN发生率低于单纯水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水化〔OR=0.16,95%CI(0.05,0.53)〕、对比剂用量为150~299 ml〔OR=0.19,95%CI(0.07,0.52)〕是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CIN的保护因素,BMI≥28.0 kg/m〔OR=53.32,95%CI(9.23,307.92)〕、心肌梗死〔OR=8.61,95%CI(2.87,25.80)〕、心力衰竭〔OR=5.26,95%CI(1.83,15.08)〕是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CIN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PCI后CIN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复方丹参滴丸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保护肾功能有关。
    • 刘超群; 余琴; 刘顺民; 刘兆平
    •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尿肾损伤标志物与对比剂肾病(CIN)关系及不良事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34例)和非CIN组(1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尿微量白蛋白(MA)、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NGAL及胱抑素C(CysC)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IN发生相关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不良事件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尿MA、NGAL、血NGAL、Cys-C水平对预后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CIN组对比剂剂量(139.41±36.09)ml及术后1 d、术后2 d尿MA[(28.56±3.58)mg/L、(29.35±4.37)mg/L]、NGAL[(3.08±1.32)mg/L、(2.75±1.41)mg/L]、血NGAL[(162.15±39.68)μg/L、(171.56±44.37)μg/L]、Cys-C[(4.36±1.58)mg/L、(5.31±1.76)mg/L]水平高于非CIN组(117.05±32.38)ml、[(26.08±3.16)mg/L、(26.37±3.25)mg/L]、[(1.95±0.89)mg/L、(1.89±0.92)mg/L]、[(105.26±19.74)μg/L、(96.09±15.28)μg/L]、[(2.94±0.79)mg/L、(2.67±1.06)mg/L](t/P值=3.597/<0.001,4.074/<0.001,4.573/<0.001,6.157/<0.001,4.487/<0.001,12.472/<0.001,17.536/<0.001,7.796/<0.001,11.636/<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剂量对比剂及术后1 d、术后2 d尿MA均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支架数、对比剂剂量后,术后1 d、术后2 d尿MA、NGAL、血NGAL、Cys-C高表达均为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1 d尿MA、NGAL、血NGAL、Cys-C联合预测及术后2 d尿MA、NGAL、血NGAL、Cys-C联合预测预后不良的AUC值分别为0.920、0.946。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1 d、2 d尿MA、NGAL、血NGAL、Cys-C高表达均为CIN发生有关,且是预后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不良预后中具有较高价值,临床可动态观察上述指标变化,以及时发现异常,制定措施。
    • 张永升
    • 摘要: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现对比剂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50例由于ACS行PCI术的患者,根据术后血清肌酐(Cr)水平分为对比剂肾病组与非对比剂肾病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行PCI术后立即采集静脉血,检验其Cr、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两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效果、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hs-CRP、红细胞分布宽度。结果 两组对比剂用量、慢性完全闭塞占比、介入治疗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剂肾病组红细胞分布宽度(18.10±2.79)%、hs-CRP(24.39±5.17)mg/L高于非对比剂肾病组的(12.60±1.63)%、(11.55±3.67)mg/L,eGFR(42±18)ml/(min·1.73 m2)低于非对比剂肾病组的(76±15)ml/(min·1.73 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ACS行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早期预警标志物,有助于及早确诊干预。
    • 贺世豪; 李瑾
    • 摘要: 对比剂肾病为医源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比剂致病主要与其直接毒性、缩血管作用、活性氧的产生等相关。迄今为止,对比剂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风险评估和有效的预防策略是减少对比剂肾病发生及不良预后的关键所在。减少对比剂使用剂量、水化治疗、小剂量利尿以及药物治疗能够一定程度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本文就对比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