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钆塞酸二钠

钆塞酸二钠

钆塞酸二钠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68960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磁共振成像、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九届江苏省药师周等;钆塞酸二钠的相关文献由83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学琴、张涛、曾蒙苏等。

钆塞酸二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4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68960 占比:99.96%

总计:569195篇

钆塞酸二钠—发文趋势图

钆塞酸二钠

-研究学者

  • 张学琴
  • 张涛
  • 曾蒙苏
  • 陆健
  • 饶圣祥
  • 丁莺
  • 吴宁
  • 李晓明
  • 王健
  • 蔡萍

钆塞酸二钠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耒娇; 梁晓磊; 魏玉辉; 王一青
    •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肝胆期成像的直方图分析诊断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肝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83例LF患者的肝胆期磁共振图像,采用MaZda软件勾画全肝最大层面感兴趣区进行直方图分析,获取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偏度、峰度、方差及百分位数(nth),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不同LF分期的参数值差异性。结果:共纳入83例患者,F0期17例,F1、F2、F3和F4期分别有15、21、16和14例。直方图参数值90th(r=0.554),方差(r=0.484)、平均值(r=0.387)、50th(r=0.347)、峰度(r=0.279)和99th(r=0.255)与LF进展呈正相关(P<0.05)。参数值90th鉴别诊断LF的价值最高,诊断≥F1、≥F2、≥F3、F4的AUC值分别为0.79、0.78、0.76、0.82。结论:基于Gd-EOB-DTPA增强磁共振肝胆期直方图分析对预测LF进展、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作为无创评估LF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 陈雄钊; 滕录霞; 温建红; 黄金爱; 刘建雄
    • 摘要: 目的研究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技术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结节的价值,以期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鹤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3例肝硬化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病理组织学检查。MRI平扫结束后所使用造影剂为Gd-EOB-DTPA,获取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图像,冲管后获取肝胆特异期图像。CT平扫结束后所使用造影剂为碘海醇,获取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图像。比较3种检查结果差异,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通过一致性分析明确Gd-EOB-DTPA、增强CT检查及两者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3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32例,肝硬化结节51例;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83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25例,肝硬化结节58例;Gd-EOBDTPA检查结果显示,83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29例,肝硬化结节54例。经一致性分析证实,增强CT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0.688,特异度为0.941,准确率为0.843,阳性预测值为0.880,阴性预测值为0.828,Kappa=0.655;Gd-EOB-DTPA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0.844,特异度为0.961,准确率为0.916,阳性预测值为0.931,阴性预测值为0.907,Kappa=0.819;增强CT检查与Gd-EOB-DTPA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0.906,特异度为0.961,准确率为0.940,阳性预测值为0.935,阴性预测值为0.942,Kappa=0.872。结论Gd-EOB-DTPA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灵敏度较高,且增强CT、Gd-EOB-DTPA联合诊断价值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 杨鸣; 张月; 程雯; 王晗; 郭盛仁; 赵文露; 顾清华
    • 摘要: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肝脏与脾脏信号强度(SI)比(LSC)、肝脏与门静脉SI比(LPC)及门静脉与脾脏SI比(PSC)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的128例患者,依据肝功能分为对照组(41例)、Child-Pugh A组(53例)、Child-Pugh B组(26例)和Child-Pugh C组(8例)。记录肝胆期肝脏、门静脉及脾脏SI,并计算LSC、LPC、PSC。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诸SI比值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比较SI比值与肝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LSC及LPC从对照组到Child-Pugh C组逐渐减低(P<0.001),PSC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ild-Pugh评分与LSC及LPC呈中度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4,-0.530,P均<0.001),MELD评分与LSC及LPC呈中度负相关(r值分别为-0.614,-0.620,P均<0.001)。结论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LSC及LPC能够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评价肝功能的影像学指标,PSC不能反映肝功能情况。
    • 黄爱娜; 张涛; 张学琴; 陆双双; 姜吉峰; 丁丁
    • 摘要: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多期动态增强MRI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的定量评估价值。方法纳入行3.0 T MR检查并证实为肝纤维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86例,其中S1期25例、S2期18例、S3期23例、S4期2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测量平扫、动脉期、门脉期、移行期及20 min肝胆期肝实质的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值,计算动脉期、门脉期、移行期及肝胆期肝实质的相对强化率(REAP、REPV、RETP、REHBP)和对比增强指数(CEIAP、CEIPV、CEITP、CEIHBP)。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定量评估增强后四期相对强化率和对比增强指数对肝纤维化S1~S4分期的价值,并使用ROC曲线评估多期增强定量参数在诊断≥S2期、≥S3期、S4期肝纤维化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在不同肝纤维化分期(S1~S4)的相对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肝纤维化分期的升高,REPV、RETP、CEITP、CEIHBP值依次降低,CEIHBP诊断≥S2期、≥S3期、S4期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效能较RETP、CEITP高,AUC分别为0.775(95%CI:0.672~0.858)、0.765(95%CI:0.662~0.850)、0.821(95%CI:0.723~0.895),REPV诊断效能最低。结论钆塞酸二钠多期动态增强后肝实质RETP、CEITP、CEIHBP在定量评估肝纤维化分期方面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以CEIHBP诊断效能最佳。
    • 李晨霞; 刘海甜; 李香; 崔婷; 王矜涵; 邢硕; 杨健; 张月浪
    • 摘要: 目的:研究多参数MRI与肝体积相结合的肝功能定量评价模型。方法:收集101例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硬化患者的影像数据。测量钆塞酸二钠增强前后20 min肝脏、脾脏和竖脊肌的信号强度,获得相应参数。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获得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使用三维图像软件获得肝体积的相关参数(V_(肝)、V_(脾)和V_(肝)/V_(脾))。从3种方法中选择评估肝功能效能最优的参数,建立肝功能评价的多元回归模型并验证。结果:建模组中,相对增强度(RE)、D^(*)、V_(肝)/V_(脾)在不同肝功能组间差异显著,区分Child-Pugh A和Child-Pugh B、C组具有最高的AUC值。经多元回归得到肝功能定量评估模型:F(x)=3.96-1.243×RE-0.034×D^(*)-0.080×V_(肝)/V_(脾)。结论:多参数MRI联合肝体积可对肝功能进行分级,有望用于肝功能的无创定量评估。
    • 鄢行畅; 张琛; 郭晓彤; 于晓萌; 柳明; 许玉军; 何祥萌; 李成利
    • 摘要: 目的观察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用于引导肝脏病灶穿刺活检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肝脏病变患者行Gd-EOB-DTPA增强MRI引导下穿刺活检,统计总操作时间及技术成功率(以取样标本满足病理、基因等检测要求为技术成功),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以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为标准,评估MRI引导肝脏病灶穿刺活检的诊断效能。结果于Gd-EOB-DTPA增强MRI引导下穿刺15个肝脏病灶,均一次穿刺成功,病灶最大径0.40~2.81 cm,平均(1.58±0.69)cm;肝胆期MRI 13个病灶呈明显低信号、2个呈稍低信号,图像质量均满足操作要求;技术成功率100%(15/15);总操作时间33~54 min,平均(40.33±6.56)min。5例术中见少量针道渗血,沿针道推入明胶海绵条后止血;其余10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穿刺标本病理诊断10例肝细胞癌(HCC)、1例结肠癌肝转移、1例肝腺瘤及3例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伴轻度肝硬化,其中1例穿刺病理结果为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伴轻度肝硬化者术后病理结果为早期小HCC,其余穿刺病灶病理诊断均与最终临床诊断一致。MRI引导肝脏病灶穿刺活检的诊断敏感度为91.67%(11/12),特异度为100%(3/3),准确率为93.33%(14/1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用于引导肝脏病灶穿刺活检安全、可行。
    • 胡景卉; 王笑笑; 黄京城; 杨鑫; 叶靖; 罗先富
    • 摘要: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肝肿瘤患者术前肝储备功能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肝肿瘤患者的肝胆期图像,计算肝胆期肝实质相对强化程度(RE)、功能性肝脏影像评分(FLIS),以及临床Child-Pugh评分。以术前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为肝储备功能参考标准,分析影像指标与ICG 15 min滞留率(ICG R15)之间的相关性。分别以滞留率10%、20%为界限分组,分析比较组间的肝功能影像参数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MRI测定参数RE、FLIS评分及Child-Pugh评分与ICG R15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0.506、0.510(均P<0.001)。分别以ICG R1510%及20%分组,ICG R15<10%组与≥10%组、ICG R15<20%组与≥20%组的RE、FLIS评分、Child-Pugh评分和P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E的AUC最高,以ICG R1510%及20%分组时,分别为0.809、0.874,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6.1%、32.2%。在以20%分组中,联合PLT后AUC达0.928。结论:Gd-EOB-DTPA增强MRI的肝胆期肝实质RE可定量评估肝肿瘤患者术前的肝储备功能,联合PLT后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 崔金涛; 许建生
    • 摘要: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影像组学对肝血管瘤腹腔镜肝切除术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将131例肝血管瘤患者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92例)和验证集(39例),分别用于构建和验证预测模型效能。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将训练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5折交叉验证方法筛选训练集临床和影像组学特征,得到最优特征子集。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价各模型对肝血管瘤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训练集中预后良好64例,预后不良28例,两组在慢性疾病、肝血管瘤最大径、血管瘤数、血管瘤供血动脉支数、肝切除大小、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LASSO回归中的最佳λ取值筛选出14个非零系数特征构成的最优特征子集,其中包括12个组学特征和2个临床特征。利用训练集筛选出的最优特征子集构建Logistic回归、CatBoost、XGBoost和LightGBM模型的AUC分别为0.820、0.722、0.784、0.693。验证集构建的Logistic回归、CatBoost、XGBoost和LightGBM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0.706、0.785、0.684。4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其中Logistic回归的预测效果优于其他3种。结论血管瘤最大径和血管瘤数目,结合Gd-EOB-DTPA增强MRI影像组学,以此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可用于预测肝血管瘤腹腔镜肝切除术后疗效,其中Logistic回归算法构建的模型更加精准。
    • 刘爱民; 谭邦国; 卢福麟; 吴玉平; 陈天武
    • 摘要: 目的:探讨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获取的肝脏各段摄取比率(HUR)、摄取指数(HUI)在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外科切除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HC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在注射对比剂后第20 min所获得的肝胆期图像上分别测量肝脏第1—8段体积(V_(1-8))、平均信号强度(SI_(1-8))以及脾脏平均信号强度SI spleen,计算出肝脏各段摄取比率(HUR_(1-8)=SI_(1-8)/SI_(spleen)-1)、摄取指数(HUI_(1-8)=HUR_(1-8)×V_(1-8))及全肝摄取指数(THUI=HUI_(1)+HUI_(2)+…+HUI_(8)),使用3D Slicer软件包行肝肿瘤模拟切除,计算出残余肝脏摄取指数(RHUI),分析肝脏各段HUR、THUI、RHUI与术后是否发生肝功能不全的关系。结果:40例患者中8例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阳性组),占比为20.0%。两组患者年龄及血清谷氨酰胺转氨酶(GG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肝脏各段间HUI、THUI及RHUI均低于阴性组,阳性组肝脏各段HUR变异系数均高于阴性组(P<0.05)。肝脏各段HUR变异系数预测术后肝功能不全准确性最高,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5,临界值是0.606,敏感度0.875,特异性0.781;虚拟切除后残余肝脏摄取指数RHUI的AUC为0.848,其临界值为168.04,敏感度0.875,特异性0.844。结论: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获取的肝脏各段间HUR和HUI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HCC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
    • 王笑笑; 胡景卉; 刘金韵; 陈俊飞; 黄京城; 罗先富
    • 摘要: 目的:研究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在正常和肝硬化患者肝胆期肝肾系统排泄方式的差异及肝胆期相关参数对肝功能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188例接受Gd-EOB-DTPA增强MRI检查患者,根据有无肝硬化分为肝脏正常组(63例)和肝硬化组(125例),按Child-Pugh分级,将肝硬化组分为Child-A级(77例)、Child-B/C级(48例)。测量所有病例MRI肝胆期肝实质、门静脉、肾实质与同层面竖脊肌信号强度,计算肝脏相对强化程度(RE肝)、肝脏-门静脉信号强化程度比(LPC),肾脏相对强化比(RE_(肾))等定量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常组、不同Child-Pugh分级组的RE肝、LPC、RE_(肾)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3组参数鉴别肝功能正常组-Child A与Child B/C级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RE_(肝)、LPC、RE_(肾)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硬化患者Gd-EOB-DTPA肝胆期肾脏信号强度增加,且与肝功能分级有关,肾脏增强程度可以间接提示肝功能损害程度,在肝胆期相关参数中,LPC对鉴别正常组-Child A级与Child B/C级具有较高的诊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