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权保护

人权保护

人权保护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782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7篇、会议论文45篇、专利文献372333篇;相关期刊433种,包括法学、法制博览、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2013年“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第五届北京人权论坛等;人权保护的相关文献由82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旭、白泉民、茅于轼等。

人权保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7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4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72333 占比:99.79%

总计:373115篇

人权保护—发文趋势图

人权保护

-研究学者

  • 张旭
  • 白泉民
  • 茅于轼
  • 陈华
  • 于晓川
  • 吴天昊
  • 张晓明
  • 李春林
  • 李泽慧
  • 杜社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沁瑶
    • 摘要: 数字人权是以数字和信息为载体,展现人的数字化生存样态和发展需求的基本权利。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中国社会全面步入数字人权时代,对数字化人权的尊重和保障成为时代的必须。然而当前,对于数字人权地位的确立尚缺乏理论证成。本文以人权法律观的重塑、数字化社会关系变革等思想和社会基础作为其地位确立的法理基础予以论证。同时,数字人权还面临着算法歧视、信息壁垒、数据隐私等问题的威胁和挑战。为应对数字人权面临的现实挑战,通过采取场景化的算法规制路径、推进政府数据有序开放共享、强化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义务等路径加强对数字人权的保护是全面实现数字人权的必然要求。
    • 吴帅帅
    • 摘要: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事责任年龄降低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并规定“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负刑事责任。然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具体是指罪名还是指罪行并不明确。罪行说的证成基础在于强化社会危害性理论,突出刑法的社会防卫机能。而突出人权保护,还正罪行法定原则是罪名说的证成逻辑。应当以实质刑法观为贯穿逻辑,确立法律规范目的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以后果考察二阶证立反制目的解释,实现实质合理性的融惯性证成。在形式合理性层面,首先限制刑罚权的扩张,之后以刑罚法规适当性实质侧面对已证成的实质合理性进行“需罚性”判断,以“形式合理性+实质合理性”立体逻辑重塑罪名说证成基础,为未成年人划定刑事责任红线,从而实现法律规范目的。
    • 曾丽凌
    • 摘要: 在人权领域日益专业化的背景下,儿童、移徙工人、残疾人和妇女等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需要均以联合国专门性人权公约的方式得以确认,但老年人在历史上一直被人权法所忽视。目前,老年人的权利仍然被解构嵌套于其他人权条约项下进行保护,而不是被独立确认。无论在规范内容还是实施机制上,都无法为老年人提供周延的保护。老年人所面临的独特问题包括身体和精神的虐待、年龄歧视、社会忽视和数字化参与难题等,现有的人权法在上述重要议题上基本保持沉默。有必要以自成一体的方式,通过有拘束力的人权条约为老年人的权利提供量身定制的、全面有力的保护。
    • 常安
    • 摘要: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高级别会议上,部分西方国家重拾所谓“种族灭绝”牌,对我国新疆地区的人权状况凭空捏造与污蔑。这是对人权理事会这一世界人民人权保护促进与人权发展交流的国际公共资源的极大滥用,也是部分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从其自身地缘政治利益出发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内政粗暴干涉的再次体现,所谓人权借口的实质,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这种霸权行径,恰恰是世界人权发展的最大敌人。
    • 刘阳
    • 摘要: 自然人姓名问题涉及不同的法律领域.2020年我国《民法典》第四编第三章为自然人姓名问题提供了最新的实体法保护规则.早在11年前,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就已对自然人姓名问题作出了规定.在国际私法中,个人姓名面临的基本问题是法院地国应适用何种连结点以确定涉外个人姓名的准据法.我国《法律适用法》第15条和第46条分别对涉外姓名确定和变更问题、涉外姓名侵权问题规定了法律选择规则,同时第5条对涉外姓名法律选择设立了不得违反我国公共秩序的最低界限.然而,我国对姓名国际私法规则采取“归并”的立法模式,没有对跨国姓名权法律选择和其他涉外人格权法律选择进行区别处理,未回应我国《民法典》姓名权在人格权领域的特殊性,而且忽略了《民法典》第1056条婚后夫妻姓名的平等价值和第1112条允许灵活选择被收养儿童姓名的立法意旨.虽然我国《法律适用法》姓名国际私法规则与《民法典》姓名实体法规则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二者互为补充.我国《法律适用法》有必要随着《民法典》的实施而对涉外姓名国际私法规则予以相应的变革.
    • 张彤
    • 摘要: 作为未成年人,儿童兵受到特别保护,但其难民地位仍然可因犯有严重的罪行而被认定为不适格.《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儿童权利公约》及其相关议定书基本建立了可适用于界定儿童兵难民地位的国际法框架.联合国难民署在这一基础上向国际社会提供了实践模板,试图通过弹性解释平衡人权保护和安全利益两方面的需求,但这种妥协有其局限性.中国应在充分借鉴国际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本国需要制定具体的儿童兵难民政策,建构中国话语.
    • 杨谨如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女性逐渐和男性一样平等地参与社会分工.但目前女性在社会上多处于弱势地位,她们的人权保护应当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同时为了避免女性陷入"我是弱势群体你得让着我"等错误的世界观中,预防女性犯罪以及犯罪后的人权保护问题尤为重要,应从完善刑事诉讼方面加以保护.
    • 陈柏文
    • 摘要: 民商法是我国法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人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阶段公众对人权保护的不断关注,研究其应用现状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民商法在人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并详细阐述了如何从多个角度提高民商法在人权保护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 金成华
    • 摘要: 对于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引发的针对我国及我国公民的歧视行为,由于传统国际人权法缺乏理论支撑、WHO和国际医疗卫生法的机制有局限,以及现行之争端解决及权利补救的机制存在空白,现有国际法无法作出有效的回应.鉴此,应通过专门界定"因疫情而引发的歧视行为"、丰富和完善国际医疗卫生法制、开发混合式权利救济途径等方式,从国际法的层面进行应对.
    • 马嘉辉
    • 摘要: 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人道原则、区分原则、比例原则等,这些基本原则体现出对于平民保护的重视.国际人道法虽然可以极大扩展平民的范围,但是在实际中存在模糊难以操作的状况.此外,国际人道法只是通过条约的形式来约束各个国家,不具有威慑力.改善国际人道法中对于平民的保护应加强立法建设,明确平民的概念内涵,修正"直接参加敌对行动"的构成要件;从在缔约国建立和完善国际人道法实施组织等三个方面完善实施机制,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新型大规模杀伤武器防御技术及新型精确性战争技术或武器,促使国际人道法真正发挥其作用,更好地维护平民权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