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河口

黄河口

黄河口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2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海洋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1篇、会议论文79篇、专利文献961篇;相关期刊392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岸工程、海洋科学等; 相关会议52种,包括第六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等;黄河口的相关文献由1686位作者贡献,包括贾永刚、孙志高、张治昊等。

黄河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1 占比:49.29%

会议论文>

论文:79 占比:3.85%

专利文献>

论文:961 占比:46.86%

总计:2051篇

黄河口—发文趋势图

黄河口

-研究学者

  • 贾永刚
  • 孙志高
  • 张治昊
  • 单红仙
  • 任一平
  • 徐宾铎
  • 李泽刚
  • 杨作升
  • 王开荣
  • 胡春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金秉福; 党丽丽; 孔庆祥; 王孟瑶; 岳伟; 樊水淼
    • 摘要: 为辨识黄河和长江入海沉积物中角闪石的物源差异,对采自黄河口段、长江口段以及废黄河口和苏北沿岸,共26个样点、38组粒度粗细不同的碎屑角闪石进行了矿物元素地球化学测试,获得了这些角闪石群体的50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值。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测量的同源角闪石元素含量除少数大离子活泼元素相对偏差较大之外,大部分元素含量差异性较小,说明来自黄河与长江角闪石的物源属性具有各自较一致共性,粒度效应不明显。两个河口的群体角闪石地球化学具有高Ca、Mg和低Na、K特征,大离子亲石微量元素Sr、Ba、Rb、Pb、Th、U元素与占据角闪石结构的A和B位的K、Na、Ca等常量元素类质同象广泛,这些大离子微量元素在同源样品内波动变异较大,在异源样品间具有中等至较大的均值差异。高场强亲石元素如Zr、Hf、Sc、Y、REE、Nb、Ta等,在角闪石结构中与占据C位的Fe、Mg、Al、Ti、Mn等常量元素之间进行复杂的类质同象替代,它们的含量相对稳定,同源样品内部变异较小,异源样品之间多种元素含量及其元素间的比值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尤其是Be、Y、Zr、Hf和Sm含量以及Zr/Sc、Zr/Rb、Zr/Nb、Zr/Y、Y/Hf、K/Nb、Sc/Hf、Y/Nb、Rb/Hf等比值在黄河和长江角闪石中呈现集团式显著差异,可作为物源识别指标。多组元素比值散点图有明显定性识别河源矿物的功能,采用化学质量平衡法源解析,利用多种高场强微量元素含量值和最小二乘法计算,可实现物源的定量评估。
    • 高涵; 王蕾; 邱盛尧; 高克忠
    • 摘要: 为进一步加强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状况的认识并推动保护措施,通过2019年4月份、8月份和9月份在该海域开展的3航次渔业资源调查,鉴定渔获物79种、27.67万尾,渔业资源重量为2170.71 kg。结果显示,研究海域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数均呈较大幅度波动状变化,生物种类数春季较往年偏高,夏季低于往年。分析结果可知,该海域生态状况有所恢复,生物多样性水平较往年有所提高,但关键种的缺位、高营养级生物的不足等问题依旧突出,夏季资源呈现下降趋势。
    • 韩沙沙; 谈广鸣; 赵连军; 傅旭东; 王静雯
    • 摘要: 为探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双重作用下黄河入海水沙新情势,基于1950-2018年利津站实测水沙资料,采用系列水文检验方法,从趋势性、变异性、年内分布和水沙搭配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黄河口来水来沙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黄河口水沙情势变化显著,主要包括:黄河口水沙通量总体均呈显著减少趋势;水沙均在1985年前后发生变异,其变异时间与水库的修建和运行密切相关;水沙年内分布发生了变化,1950-1999年水沙大量入海集中在8-10月,年内分布不均匀度呈增大趋势,2000年以后主要集中于6-7月的调控期,年内分布不均匀度稍减;来沙系数2000年以前逐阶段增大,2000年后锐减至自然阶段水平,且最大水流挟沙力对应流量呈减小趋势。总体来看,黄河口来水来沙过程逐渐由自然模式转变为人为调控模式。
    • 十里青山
    • 摘要: 山东是海洋大省,濒临黄海和渤海,海岸线总长3345千米,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海岸带是山东陆海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日照、青岛、东营、烟台、潍坊、滨州、威海等沿海七市则是山东在各项经济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中的重中之重。东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是衔接环渤海地区与黄河流域的重要战略节点,是山东半岛城市群重要沿海港口城市,也是黄河流域重要出海通道。
    • 无; 苏圣亮(摄影); 张嗣华(摄影)
    • 摘要: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游客服务中心则位于该保护区的入口区域。游客服务中心在体量﹑景观﹑公共空间与流线等方面,与周边地貌和景观和谐共存,其基地用地面积为49000 m^(2),总建筑面积为9900 m^(2),是集接待、展览、候车、餐饮、办公、会议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三个体型平展的建筑错落展开,融入广袤的黄河湿地,六个院落嵌入其中,并通过巨大的开口与地景尺度相呼应。
    • 毛政; 王楠; 宋德海; 鲍献文; 仲毅
    • 摘要: 本文以黄河口切变锋为对象,基于静止轨道海洋水色成像仪(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GOCI)遥感数据和水沙观测数据,建立了高精度的渤海海表悬浮体浓度(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SC)反演公式,采用最大互相关(Maximum Cross Correlation,MCC)法和SSC梯度相结合的方法,有效识别了遥感观测的锋面时空特征;同时基于有限体积海岸海洋模型(Finite-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FVCOM)建立了适用于渤海的水动力模型,将FVCOM流场数据与海表SSC相结合,研究了黄河口切变锋对悬浮体通量的影响与河口泥沙输运路径。结果表明,切变锋从黄河口往东南方向移动,历时2~3 h,消失于10 m等深线附近,内涨外落(Inner-Flood-Outer-Ebb,IFOE)型切变锋的长度较内落外涨(Inner-Ebb-Outer-Flood,IEOF)型更长,IFOE型切变锋的平均长度约为22.4 km,最长能达到41 km以上,而IEOF型切变锋平均长度约为16.9 km;IFOE型切变锋消失的位置较IEOF型偏南。切变锋带由于具有低流速特征,能显著减小悬浮体通量,使大部分泥沙沉积在河口。切变锋处悬浮体通量不足其内侧的50%,超过50%的悬浮泥沙被切变锋阻隔在锋面内侧。切变锋使悬浮体通量提前减小,在6 m以浅海域即开始锐减。在潮流和锋面的影响下,非汛期黄河口泥沙主要往南或东南向莱州湾中部输运,再往东北输向莱州湾外,极少部分往西北和渤海中部输运。
    • 张恒(文/图); 陈莉莉(文/图)
    • 摘要: 全球河蟹(中华绒螯蟹)的生产基本集中在中国。中国河蟹养殖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以及东北地区。据2021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在2020年我国大闸蟹总养殖产量为775,887t,江苏、湖北、安徽、辽宁、江西和山东六省占据前六位;其中,江苏大闸蟹产量占据半壁江山。中国盛产大闸蟹的11大湖区分别为阳澄湖、太湖、盘锦、洪泽湖、黄河口、洪湖、固城湖、大纵湖、芜湖、骆马湖、兴化。
    • 杨艳艳; 朱明明; 冯银银; 李焕军; 陈玮; 王秀霞; 陈建强; 苏海霞
    • 摘要: 为了解黄河口及邻近海域鱼卵、仔稚鱼的群落结构动态,分别于2014年、2015年、2017年和2018年的6月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对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进行4个航次的表层水平拖网调查。根据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等群落结构特征,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和皮尔逊相关性矩阵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鱼卵、仔稚鱼的资源分布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4年调查共采获鱼卵3 829粒,仔稚鱼234尾,隶属于7目14科15属。鱼卵的主要优势种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和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eri),仔稚鱼的主要优势种为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和虾虎鱼科未定种Gobiidae sp.。生物多样性各指数均以2015年最高,2018年最低。利用R语言对鱼卵、仔稚鱼年间种类组成相似性进行聚类,将4个调查年份划分为3组,各分组之间主要的分歧种均为鳀。生物多样性各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表明,盐度与鱼卵、仔稚鱼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较为密切。分析认为,黄河口及邻近海域鱼卵、仔稚鱼群落分布和多样性的年间变化特征体现了鱼类对环境变异的响应。
    • 左涛; 李永涛; 左明; 程兆龙; 王俊; 王安东
    • 摘要: 基于2019-2020年4个季节的6个航次海上生态调查,研究黄河口邻近海域的浮游幼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旨在为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重要生物资源养护提供科学基础。结果显示:在黄河口邻近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幼虫16类,阶段性浮游幼虫是主要组成类群。浮游幼虫月均丰度以11月最高、1月最低。浮游幼虫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夏季(6-8月)高和秋冬季(11月至翌年1月)低。双壳类幼虫和无节幼虫是海区各季节的优势种及浮游幼虫总丰度的主要贡献者,腹足类幼虫、多毛类幼虫以及耳状幼虫、桡足幼虫等是季节性出现的优势种。春-夏间优势种组成更替率高。相对高丰度浮游幼虫主要分布于黄河口入海口附近、小清河口及莱州湾中部。基于浮游幼虫类群丰度组成的聚类分析,可将调查月和站位各分为3个不同的聚类组。月聚类组分别为春季(4月)、夏秋季(6-11月)和冬季(1月),春季、冬季聚类组的代表类群是无节幼虫,夏秋季聚类组的代表类群是双壳幼虫。3个站位聚类组的组成站位的地理分布交错,代表类群都为双壳类幼虫和无节幼虫。多元方差(MANOVA)和相似性分析(ANOSIM)检验显示,海区内浮游幼虫的多样性指数、丰度、群聚结构等都表现为月间差异显著(p0.05)。生物-环境逐步多重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浮游幼虫群聚结构的最佳环境因子组合为水温和浮游动物丰度。
    • 陈沈良; 于守兵; 凡姚申
    • 摘要: 近年来黄河入海水沙量持续减少,河口水沙动力和地貌演变出现了新的情势。基于黄河口区实测水文泥沙和利津站水沙数据等,阐述目前黄河口的水沙动力与汊道演变。研究发现,现行黄河口区潮汐存在“潮位一升一降,潮流二次往复,流速四峰四谷”的特征,形成了涨潮北流、涨潮南流、落潮北流和落潮南流4种流动形式,以及近岸与远岸对峙的余流场;河口径流量减少,潮流界和潮区界有所上溯;口门东、北两汊涨落时刻不同步,形成了短时汊道环流。剪切应力计算结果显示,口外悬沙含沙量主要取决于床面的泥沙动态,悬沙含沙量主要受泥沙的沉降和再悬浮控制。口门进出潮水量计算结果显示,口门进潮量北汊大于东汊,而入海水量北汊小于东汊,表明目前北汊趋于衰退,而东汊将逐渐成为径流入海的主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