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30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3篇、会议论文84篇、专利文献79330篇;相关期刊245种,包括沉积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古地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56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等;沉积作用的相关文献由1706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卫、张涛、王承书等。

沉积作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3 占比:0.65%

会议论文>

论文:84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79330 占比:99.24%

总计:79937篇

沉积作用—发文趋势图

沉积作用

-研究学者

  • 孙卫
  • 张涛
  • 王承书
  • 刘鹰
  • 周毅
  • 杨红生
  • 孟庆任
  • 王华
  • 刘杰
  • 吴时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石坚; 刘伟新; 王华; 尹楠鑫; 衡立群; 万琼华
    • 摘要: 针对南海珠江口盆地Y油田文昌组五段低渗储层特征及物性主控因素不明确、油田规模开发缺乏地质依据等问题,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芯物性以及全岩等分析化验资料开展储层物性特征及储层物性主控因素研究。Y油田文五段主要发育岩屑砂岩,其次发育长石质石英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依据储层物性分类标准,该段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物性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文五段沉积时期的构造抬升弱化了压实对储层的改造,改善了储层物性条件;沉积作用控制了不同微相中沉积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进而影响了不同微相的孔渗性,并间接影响了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改造;成岩作用对储层改造的定量研究表明,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起主导作用,其次是胶结作用,最后是溶蚀作用。研究成果夯实了对南海珠江口盆地Y油田文五段的储层特征及其物性控制因素的认识,为油田下一步规模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地质依据。
    • 荀小全
    • 摘要: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新召东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1段储层特征及储层物性影响因素,以新召东盒1段砂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目的层沉积特征,进一步结合粒度分析、薄片鉴定、压汞曲线、物性测试等分析化验资料开展储层特征研究,指出了盒1段储层物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新召东盒1段为冲积平原辫状河沉积,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的阴山古陆,主要发育辫流水道、心滩、河漫等沉积微相;②盒1段砂岩岩性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孔隙类型多样,储层砂岩平均孔隙度为8.6%,平均渗透率为0.69 mD;③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最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与微裂缝发育是最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结论认为:①辫状河心滩为储层发育的有利沉积微相,储层属于低孔隙度-特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超低渗透率型,孔喉组合以中细孔-中小喉为主。②储层物性明显受沉积作用的控制,即随着沉积水动力增强,岩石粒度增大,物性越好;储层物性也受成岩作用的控制,随着压实作用增强和胶结物含量增加,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裂缝的发育则可以有效改善储层物性。
    • 董兆喜
    • 摘要: 猴儿头铁矿床处于华北板块阿拉善地块祁吕贺兰山字形构造前弧西翼褶皱带的北部。其属于龙首山镍、铜、钴、铂族、铅、锌、铁、锰、磷、铀成矿带,临泽窑泉-东小口子铁锰成矿区。近年来,通过进一步勘查,工作区内共圈定铁锰矿体4条。经综合研究,该矿床是以沉积作用为主导,经后期区域变质和热液改造的复生矿床。
    • 胡逸飞; 朱占平; 宋土顺; 丁建凯
    • 摘要: 辽东湾坳陷旅大xx构造沙河街组四段(Es^(4))发现良好油气显示,储层中孔段、低孔段交替出现,为查明其原因,为后续油气勘探提供参考,在岩心、物性数据等资料基础上,通过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照片观察鉴定等方法对储层物性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辽东湾坳陷旅大xx构造沙四段以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孔隙度中等—好,平均孔隙度15.75%,平均渗透率8.55×10^(-3)μm^(2),以中孔、低孔—特低渗为主;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影响,压实作用、交代作用及构造作用为次要影响因素。
    • 陈晶; 黄文辉; 伊硕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煤系地层油气开发潜力巨大,其砂岩储层质量控制因素亟待探究。利用钻井、测井及录井等资料,结合镜下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资料,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二叠系盒8段砂岩储层特征研究,揭示了成岩演化序列,并就储层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盒8段砂岩主要发育低孔特低渗储层,以岩屑石英砂岩与岩屑砂岩为主;沉积作用下的中砂岩为优势砂体,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砂体物性普遍较好;储层成岩演化处于中成岩B期,在成岩作用、构造运动及沉积岩性耦合作用下,储层经历了早成岩阶段致密、中成岩阶段改善的演化过程;压实作用是最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导致砂体孔隙度降低了25.3%,中成岩阶段的两次溶蚀作用改善了储层物性,次生溶蚀孔隙是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水下分支河道中的中砂岩次生孔隙发育带为研究区优质储层发育区。研究成果为勘探部署起到了一定指导作用。
    • 罗熙康
    • 摘要: 储层特征不明确是目前制约研究区沙河子组油气突破的关键难题,通过综合运用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物性测试等多种手段,系统开展了研究区沙河子组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类型以长石质岩屑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不同区块存在差异;主要发育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膜孔等孔隙类型。其中,徐东、徐西以粒间溶孔、微裂缝为主,安达地区以粒内溶孔、铸膜孔为主;物性差,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发育受埋深、沉积相类型、岩性、成岩作用控制。不同因素控制作用存在差异,埋深、沉积相控制作用更强,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物性最好;凝灰质含砾砂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含砾砂岩岩性孔隙度最高。建立研究区储层评价标准,优选Ⅰ类储层,该研究成果为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下部勘探指明方向。
    • 杨辉; 朱代强; 刘祥刚; 何桥
    • 摘要: 针对国内外细粒沉积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采取文献调研与典型对象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得到研究结果:①页岩中存在大量生物石英与成岩石英,粉砂质纹层发育粗粒黏土矿物,以生物-化学成因的碳酸盐为主。有机质含量与生物石英呈正比,与陆源石英(或黏土)呈反比。②目前的岩相分类依据主要包括成分、结构、沉积构造、物质来源及非均质性等,分类方法尚未统一,符合组分成因机制且适用于页岩气评价的岩相分类体系有待提出。③古水深研究包括利用沉积特征和地化指标的定性分析及利用古生物法的定量分析,我国海相产气页岩中沉积速率与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性。关于细粒沉积的动力学过程还需深化,综合性的沉积条件分析还需完善。④我国湖相产油页岩主要发育于半深湖-深湖相,海相产气页岩则发育于半深水-深水陆棚。
    • 白薷; 吴春燕; 杜炜; 耿代; 李渭
    • 摘要: 通过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压汞等实验测试数据,对比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和长10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结构、物性及主控因素,探讨沉积、成岩作用对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长10储层相较于长7储层孔喉更粗,孔喉分选更好,驱替压力更小,储集性能类型更优;②长10储层为三角洲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中-粗砂岩,分选磨圆较好,杂基含量低,而长7储层为三角洲-湖泊沉积的细砂岩和粉砂岩,分选磨圆较差,杂基含量高,长10的沉积环境利于形成优质储层.研究认为,压实作用、硅质、胶结作用对长7和长10储层的致密化影响最大;绿泥石胶结作用和长石溶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长7和长10储层物性.同时,长10储层浊沸石溶蚀作用发育,是造成长10、长7储层物性差异较大的关键.
    • 陈冰冰; 孙志高; 王杰; 胡星云; 何涛; 王华
    • 摘要: 互花米草入侵过程中较强的促淤作用可导致湿地沉积环境和养分状况发生明显变化.2017年4月,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西北部受互花米草入侵影响的短叶茳芏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原位沉积及养分改变模拟试验,设置无沉积强度(S0,0 cm·a-1)、当前沉积强度(S5,5 cm·a-1,氮养分水平为沉积物自然氮背景值)以及当前沉积强度+氮养分倍增(S5N,5 cm·a-1,氮养分水平为沉积物氮背景值的两倍)三种处理,探讨沉积强度及氮养分改变对短叶茳芏残体短期分解(30 d)与养分释放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处理下残体的分解速率表现为S0(0.017207 d-1)>S5N(0.012166 d-1)>S5(0.011478 d-1).与S0相比,S5和S5N的分解速率分别降低了33.29%和29.30%,说明沉积作用抑制了残体分解,但氮养分倍增又使得抑制程度得到一定缓解.沉积增强导致残体的TC含量增加,而TN、TP和TS含量降低;相同沉积强度下,氮养分倍增对TN、TS含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不同处理下残体的C、N、P和S在分解初期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地净释放,沉积作用降低了残体的C释放,但增加了N、P养分释放;相同沉积强度下,氮养分倍增对残体C释放的影响不大,但降低了N、P养分释放.尽管残体质量损失均是影响不同处理下残体分解初期养分变化的共性因素,但沉积及氮养分变化对残体基质质量的改变是导致残体中养分含量及释放强度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互花米草促淤导致的沉积增强使得短叶茳芏残体在分解初期释放的较多N、P养分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被互花米草所利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其入侵能力;但在氮养分增加条件下,互花米草可能优先利用分解环境中的氮养分来增强其入侵优势.
    • 陈丽
    • 摘要: 毛岭-羊龙山铁矿赋存于寒武系下统第三、五、七、九岩性段(∈13、∈15、∈17、∈19),为一套经中等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绢云绿泥片岩、绿泥绢云片岩和大理岩层,原岩为沉积泥质页岩、粉砂质页岩和石灰岩等;沉积古地理环境属浅海淡水湖相铁质泥质岩灰岩建造;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磁铁矿石,其次为含磁黄铁矿、铁白云石磁铁矿矿石;矿床成因以沉积为基础,经中等区域变质作用成矿,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找矿标志主要为含石榴石绿泥片岩和矿石具磁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