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山东半岛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253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8859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东岳论丛、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环渤海经济瞭望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0年城市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第五届中国水论坛等;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相关文献由35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富喜、刘立辉、王成新等。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8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8859 占比:99.63%

总计:69112篇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文趋势图

山东半岛城市群

-研究学者

  • 王富喜
  • 刘立辉
  • 王成新
  • 马传栋
  • 孙峰华
  • 张广海
  • 张晓青
  • 徐建培
  • 程馨
  • 逄锦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十里青山
    • 摘要: 山东是海洋大省,濒临黄海和渤海,海岸线总长3345千米,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海岸带是山东陆海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日照、青岛、东营、烟台、潍坊、滨州、威海等沿海七市则是山东在各项经济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中的重中之重。东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是衔接环渤海地区与黄河流域的重要战略节点,是山东半岛城市群重要沿海港口城市,也是黄河流域重要出海通道。
    • 姜曙光; 于会录; 李泽红; 黄万明; 闫佑宁
    • 摘要: 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构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RITIC权重法对2007—2019年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欧氏距离与离差平方和法对各地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研究表明:1)2007—2019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地市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各地市之间差异明显;2)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自东向西呈高-低-高-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以青岛为核心的东部沿海连片高水平区和以济南为核心的中部高水平区,双核引领效应明显;3)威海、东营、青岛为绿色发展高水平城市,济南、烟台、淄博、泰安、临沂为中等水平,其他地市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 谌溢泉; 李洪琳; 赵长亮
    • 摘要: 依据城市发展"五要素"与山东半岛城市群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构城市投入产出体系,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并分解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发展效率。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超效率均值全部大于1且无趋同态势,整体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2011、2012年有效城市数量高达17个,2016—2018年,有效城市数量逐渐减少。大多数城市的超DEA效率方差较小,整体上较稳定,但日照、滨州和青岛三市的超效率值波动剧烈。(3)2018年城市效率的变化存在三种情况:技术效率和生产技术同时改善的优质状态、技术效率恶化的同时生产技术在改善、技术效率在改善的同时生产技术在恶化。(4)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东、中、西部的超DEA效率差异较小,鲁中地区超效率值最大;动态效率三条折线相互交织缠绕,鲁西地区城市效率最大。值得注意的是,导致鲁东地区整体效率低下的是日照市,其余4市均表现为高质量发展水平。
    • 兰颖春
    • 摘要: 2022年2月13日13时08分,55459次综合检测车犹如一道银色闪电划过中原大地,在郑济高铁濮阳至郑州段逐级提速,期间跑出了385公里/时的最高速,实现了联调联试阶段性目标任务。这表明郑济高铁作为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最后一笔”,已进入开通倒计时。开通后,这条高铁线将成为中原城市群与山东半岛城市群联系的快速客运通道,对于强化河南、山东两省交通优势、加强区域交流、助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马学广; 贾岩; 王新仪
    • 摘要: 基于尺度思维,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多元流网络,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政府间公务互动的空间格局和运作策略进行刻画,并揭示其跨界治理机制类型。研究发现:山东半岛城市群政府间公务互动联系在城市群尺度上呈现济南与青岛双中心的空间格局,在经济圈尺度上呈现区域发展的差异性,胶东经济圈内部和省会经济圈内部政府间公务互动态势良好,而鲁南经济圈内部政府间公务互动较为松散;山东省城市政府间公务互动在城市群尺度和经济圈尺度分别采取了各具特色的运作策略;山东半岛城市群政府间跨界治理作用机制包括多尺度制度嵌入机制、多尺度策略互动机制和多尺度协同共享机制三种类型。
    • 苏航
    • 摘要: 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脆弱抵抗力、适应调整力、转型恢复力三个维度建立区域经济韧性的评价体系,采用极熵值分析得到该区域在2005—2018年的经济韧性评价值。根据经济韧性评价值结果从时间演化层面、空间演化层面分析区域经济韧性的演变特征,并利用灰色相关度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关联度分析,发现适应调整力层面的关联度的影响力最大,是区域经济韧性综合评价值的重要驱动力,其次是转型恢复力,而脆弱抵抗力层面的关联度最低,对区域经济韧性综合评价值的影响最小,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
    • 李娜; 杨超; 辛贵哲; 李英
    • 摘要: 都市圈、经济圈和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以都市圈和经济圈发展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解读都市圈、经济圈与城市群的内涵,并基于青岛都市圈、胶东经济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情况,提出充分发挥“同频共振”效应,促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乔泽浩; 栾志理; 金光益; 吕弼顺
    • 摘要: 城市群作为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我国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则是加快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研究通过构建一体化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对山东半岛城市群13个地级市的2007年、2012年、2017年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后发现,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各城市之间发展不均衡且差距在逐渐拉大,特别是2012年以后受到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入差异的影响效果尤为明显.将13个地市划分为发展程度较好、一般、较差三个层次,济南、青岛、东营、烟台、威海和日照属于第一层次,其中作为核心济南和青岛的主导效应最为显著;第二层次为淄博、潍坊,第三层次包括泰安、莱芜、德州、聊城和滨州.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分别提出未来各城市的发展建议,借以提高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水平和推动山东省新型城镇化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
    • 张岩
    • 摘要: 城市群网络化和一体化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值.通过UCINET软件测算山东半岛城市群网络中各地级市在区域经济资源要素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得出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较频繁,整体中心水平较高,个别城市处于边缘位置且城市群内小团体现象明显;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 袁敏; 孙更新; 宾晟
    • 摘要: 在单一网络功能下节点间最短路径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基于多功能网的最短路径查询问题,给出一种基于贪心策略的查询算法来查询节点间在不同网络功能下的最短路径.利用多功能网对山东半岛城市群进行建模,分别查询城市群网络实现经济和信息两种不同功能时城市间的最短路径,并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查询节点间在不同网络功能下的最短路径对于挖掘复杂系统不同功能间的潜在联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