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79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2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69541篇;相关期刊466种,包括河南社会科学、决策探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3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发展论坛、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等;中原城市群的相关文献由113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发曾、苗长虹、丁志伟等。

中原城市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2 占比:1.36%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9541 占比:98.61%

总计:70520篇

中原城市群—发文趋势图

中原城市群

-研究学者

  • 王发曾
  • 苗长虹
  • 丁志伟
  • 刘静玉
  • 吴国玺
  • 万年庆
  • 冯德显
  • 孟祥林
  • 徐晓霞
  • 刘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蒙蒙; 张斯琴
    • 摘要: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2007年—2018年空间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整体经济联系强度逐渐增强,经济联系网络逐渐复杂化;郑州集聚资源能力逐渐增强,辐射周边城市作用较弱;新乡、开封、周口、菏泽在联系网络中承担中介“桥梁”作用;子群个数稳定,内部结构变化显著;QAP实证分析显示交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变动、要素资源流动、经济全球化等因素共同影响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的演变。
    • 苏建军; 关丽
    • 摘要: 利用2011—2019年相关数据,采用区位熵、地理集中度系数和面板回归法深入分析了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从空间角度来看,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体空间集聚结构较差,专业化水平较低,且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变化不大,并按集聚度将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划分为低、中低、中高和高水平4种类型,其中高集聚水平区连片分布,中高集聚水平区空间范围波动较大,中低集聚水平区空间范围逐步缩小,低集聚水平区空间范围几乎保持不变;从时间角度来看,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整体集聚程度适中,虽出现阶段性变化,但整体集聚水平稳定;影响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特征的最大因素是信息化水平,其次是交通运输和消费者需求,而创新能力及政府行为对其具有负向影响。最后,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
    • 摘要: 项目简介我刊编委张瑞芹教授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专项“中原城市群及周边地区大气复合污染联防联控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项目负责人,负责完成了从项目申请、实施和国家综合绩效评估。该项目是国家层面支持中原地区的第一个项目,共批复国拨经费2943万,自筹经费4300万,执行期为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研究团队是由地方团队联合国家团队组成,郑州大学为牵头单位。该项目于2021年8月通过国家验收,绩效综合成绩为90.5。
    • 沈松; 毋高峰; 薛彩霞
    • 摘要: 中原城市群是国家七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其经济发展是中国的第四增长极。焦作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中原城市群和豫晋交界地区中心地区。通过研究国内外中心城市发展理论,结合焦作市的特色,借鉴先进的发展经验和理论,通过五城产业联动,提高焦作区域中心城市的竞争力,通过织牢交通网,提高焦作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力,通过强化城市品牌建设,提高焦作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力,通过加快新型城市建设,提升焦作城市吸引力,四力协同助推焦作成为中原城市群和豫晋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 张词谦; 洪亮
    •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1992—2012年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在提取中原城市群建成区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群时空扩张与驱动因子。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建成区范围提取方法、城市扩张模式分析、城市格局演变分析、扩张动力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1992—2012年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发展模式以多核心为主,城市群建设重心单一,且发展中心有明显的指向性;行政因素对城市群扩张的影响逐渐减小,市场因素、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大。该研究为城市群发展提出改进发展方式的建议与期望,可以促进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
    • 司晓君; 崔佳
    • 摘要: [目的]分析2000—2020年中原城市群“三生”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快速城镇化地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以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中原城市群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两种方法,定量分析中原城市群“三生”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①研究区生产用地面积明显减少(-7890 km^(2)),生态用地面积相对稳定(仅变化0.1%),生活用地面积快速增加(7638 km^(2));2000—2010年的“三生”用地转换面积远低于2010—2020年。②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先升后降,在区域整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郑州市下降幅度最大,济源市提高最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V)与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斑块结合度指数(COHESION)、聚集度指数(AI)、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性指数(SHEI)高度相关。③生态环境改善趋势小于恶化趋势,恶化的主要因素为林草生态用地向农业生产用地转化,以及生活用地对农业生产用地的占用。④各类景观破碎化加剧,聚集度和连结度降低,景观形状趋于不规则化,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结论]两种评价指数对“三生”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结果趋于一致,即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农业生产用地对林地和草地生态用地的占用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 赫晓慧; 徐雅婷; 范学峰; 耿庆玲; 田智慧
    • 摘要: 为了有效评估中原城市群碳储量,运用灰色预测模型获取动态碳密度数据,结合Dyna-CLUE模型和InVEST模型,动态评估2005~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下不同情景的碳储量演变特征,以及城市发展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20年中原城市群碳储量分别为1689.59×10^(6)t、2035.36×10^(6)t、2066.34×10^(6)t和2093.05×10^(6)t,呈现持续增加趋势;2030年经济发展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情景下碳储量分别为2162.45×10^(6)t、2179.39×10^(6)t和2174.28×10^(6)t,经济发展情景下碳储量最低,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最高.碳储量变化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的下降导致其碳储量减少约250×10^(6)t,林地面积的扩张导致其碳储量增加约103.4×10^(6)t,建设用地的扩张导致其碳储量增加约87.77×10^(6)t;耕地和草地面积与总碳储量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与总碳储量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2005~2030年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的碳储量分别为11.38×10^(6)t~214.24×10^(6)t,碳储量的变化反映出城市土地碳排放在2030年之前已经达到峰值,且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情景可能更适合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
    • 兰颖春
    • 摘要: 2022年2月13日13时08分,55459次综合检测车犹如一道银色闪电划过中原大地,在郑济高铁濮阳至郑州段逐级提速,期间跑出了385公里/时的最高速,实现了联调联试阶段性目标任务。这表明郑济高铁作为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最后一笔”,已进入开通倒计时。开通后,这条高铁线将成为中原城市群与山东半岛城市群联系的快速客运通道,对于强化河南、山东两省交通优势、加强区域交流、助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方颖
    • 摘要: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探索中原城市群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研究中国整体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同群效应,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内部存在着正向的同群效应;较大规模城市对较小规模城市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同群效应;较小规模城市对较大规模城市有正向的同群效应;相同规模城市之间也有正向的同群效应。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对不同规模的城市进行科学定位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 张印; 郑崇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际交通相关规划项目明显增多。城际铁路因提高邻近城区间出行便捷度,促进人员流动,有助于城区间各资源的相互协调及合理分配,为科学推进城市化建设在交通领域提供重要价值。冀南地区邢台、邯郸两市,因沿铁路分布城区数量多,距离近,人员往来密切,铁路区位优势大。本文通过论证冀南地区邢邯城际铁路发展可行性,结合现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有关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