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因子
驱动因子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0年内共计510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2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9篇;相关期刊269种,包括自然资源学报、资源开发与市场、资源科学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四届中国湖泊论坛、第十届全国环境与生态水力学学术研讨会、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等;驱动因子的相关文献由1433位作者贡献,包括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张乐勤、曹银贵等。
驱动因子
-研究学者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张乐勤
- 曹银贵
- 高敏华
- 乐文年
- 付晓花
- 刘国华
- 刘朝蓬
- 周伟
- 喻庆国
- 孟凡德
- 常庆瑞
- 李宝林
- 李昊民
- 王丰
- 王芳
- 王金政
- 王鹏
- 瓦哈甫·哈力克
- 肖笃宁
- 胡庸
- 舒服华
- 董增川
- 董跃宇
- 袁磊
- 许信旺
- 赵庚星
- 邱炳文
- 邹金浪
- 郭向阳
- 陶文芳
- 丁正山
- 任琼
- 何长元
- 余建新
- 刘书明
- 刘伟玲
- 刘庆
- 刘晨
- 刘欢
- 刘海江
- 刘玉洁
- 刘瑞
- 刘苏峡
- 别小娟
- 单倩倩
- 卢文虎
- 吴传俊
- 吴珊珊
- 周莉荫
-
-
陈婷;
杨渺;
谢强;
谭婷;
吴瑕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运用遥感影像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采用基于线性变换的欧式距离对岷山-横断山北段区2016年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影响生态承载力的驱动因子,为保护、修复、治理岷山-横断山北段区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2016年,岷山-横断山北段区生态承载力总体状况一般,16个县(区、市)的生态承载力处于未超载状态,14个县(区、市)生态承载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2个县(区、市)的生态承载力处于严重超载状态;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年均降水、年均叶面积指数、烟粉尘总量是影响岷山-横断山北段区生态承载力的主导因子.
-
-
郝达平
- 《第四届中国湖泊论坛》
| 2014年
-
摘要:
对洪泽湖11个站点进行了连续3年监测,共检出浮游藻类8门117属245种(包括变种),各门藻类种属数依次为绿藻门52属106种,硅藻门24属56种,蓝藻门18属35种,裸藻门7属30种,隐藻门2属3种,黄藻门4属4种,甲藻门3属4种,金藻门7属7种.洪泽湖各监测站点浮游藻类总细胞密度在65×104~4967×104个/L之间,总藻细胞密度月均值北区>西区>东区.洪泽湖水体浮游藻类种群结构季节变化显著,季节演替模式为绿藻-隐藻-硅藻(春季)-绿藻-蓝藻-隐藻(夏季)-绿藻-隐藻-蓝藻(秋季)-绿藻-硅藻-隐藻(冬季).驱动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洪泽湖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驱动因子包括温度、高锰酸盐指数、氮磷营养盐,洪泽湖蓝藻生长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温度、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洪泽湖水体交换频率达到11次/年,不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和集聚,目前暂不具备水华大面积暴发的条件;但在水体流动性降低、降水量持续偏少、温度长时间偏高或者风力作用利于蓝藻聚集等特定的气象水文条件下,洪泽湖局部区域存在水华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成子湖区域和河闸区域.提出全流域氮磷控制、湖泊生态修复、湖泊管理及经济调控等水华防控对策措施.
-
-
黄健盛;
李崇明;
邢延峰;
王野;
郭胜;
封丽;
张韵
- 《第十届全国环境与生态水力学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为了研究流域污染的驱动因子,对大宁河流域水产养殖、禽畜养殖、农业面源、城镇生活以及工厂企业等5个方面产生的COD、NH3-N、TN、TP负荷进行了调查,构建了污染驱动因子分析体系,建立了流域水污染驱动力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宁河流域COD排放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GDP、城镇规模(总人口)和种植面积,NH3-N及TN排放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GDP和种植面积,TP排放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GDP和乡镇规模(总人口).因此,大宁河流域水污染驱动因子主要为GDP、人口和种植面积。
-
-
沈竞;
王国俊;
王浩
- 《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
| 2011年
-
摘要:
影响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数量很多,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删减,对认识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非常重要,粗糙集属性约减,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本文尝试用这种处理方法,在定性分析和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利用ARCGIS分析得到江苏省栅格格式的景观生态类型图,并用FRAGSTATS3.3中计算得到景观指数进行分析,从中选出强指数,构成景观综合指数,作为决策因子,对所选择的19个属性因子作为属性因子,进行删减,结果证明方法有效,并对决策因子与景观综合指数做相关性分析,得到江苏省的景观格局为城市化特征.rn 通过景观驱动因子属性约减很清楚的看到整个区域的景观格局四个因子是主要驱动因子,粗糙集属性约简模型对驱动因子具有有效删减作用,人口、第二产业、交通、和年末耕地总量是驱动因子的属性因子。通过相关分析得到:城镇人口,第二产业、交通,特别是公路交通和年末耕地总量中的基建占有耕地量与区域景观格局综合指数的相关性高,是整个区域的景观格局的主要驱动力。所以,粗糙集属性约减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处理工具。
-
-
巩同梁;
黄俊雄;
谢玉红;
徐宗学
- 《第十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
| 2009年
-
摘要:
本文以雅鲁藏布江为研究对象,结合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初步分析了流域1956-2000年的年径流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流域径流总体上呈减少的趋势,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突变性.相关分析进一步揭示了降雨是河川径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气候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径流演变的趋势.
-
-
-
-
李想;
王仲智
- 《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10年
-
摘要:
论文采用IPCC和ORNL提出的碳排放计算方法,综合计算了1996-2007年江苏省化石能源消费与水泥工艺过程的碳排放量。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出不同驱动因子对碳排放的关联度,并对关联度排序结果进行分析。rn 结果显示:江苏省经济发展对碳排放交动具有增量效应,是推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由于产业结构演变具有重化工趋向,其结构调整并没有对碳排放产生减量效应,反而成为碳排放量增加的拉动因素;城市化对碳排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碳排放的增量效应远远大于人口数量对碳排放的增量效应,江苏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能源强度的下降抵消了部分碳排放量,是江苏省碳排放最主要抑制因子。
-
-
赵文武;
朱婧
- 《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10年
-
摘要:
景观格局演变的尺度效应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总结尺度效应分析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就我国景观格局演变尺度效应研究的主要内容、景观格局演变尺度效应的发展趋势作一述评;认为目前国内景观格局演变尺度效应的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空间粒度变化的尺度效应、空间粒度变化中的尺度域与特征尺度选择、空间幅度变化的尺度效应、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的尺度效应等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尚需要加强面向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演变与尺度效应研究、尺度效应与尺度转换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的多尺度综合分析研究等工作。
-
-
赵文武;
朱婧
- 《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10年
-
摘要:
景观格局演变的尺度效应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总结尺度效应分析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就我国景观格局演变尺度效应研究的主要内容、景观格局演变尺度效应的发展趋势作一述评;认为目前国内景观格局演变尺度效应的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空间粒度变化的尺度效应、空间粒度变化中的尺度域与特征尺度选择、空间幅度变化的尺度效应、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的尺度效应等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尚需要加强面向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演变与尺度效应研究、尺度效应与尺度转换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的多尺度综合分析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