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DMSP/OLS

DMSP/OLS

DMSP/OLS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地理空间信息、地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分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等;DMSP/OLS的相关文献由399位作者贡献,包括卓莉、史培军、陈晋等。

DMSP/OLS—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9 占比:99.2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71%

总计:140篇

DMSP/OLS—发文趋势图

DMSP/OLS

-研究学者

  • 卓莉
  • 史培军
  • 陈晋
  • 何春阳
  • 一之瀬俊明
  • 吴志峰
  • 周玉科
  • 杨洋
  • 陈文成
  • 黄耀裔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辛京达; 杨栋淏; 李亚强; 陈成; 王建雄
    • 摘要: 由于传感器的局限性,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会出现饱和现象。针对这一问题,NGDC发布了辐射定标数据用以反映真实的灯光亮度,但其目前仅有少数几年的产品。鉴于此,考虑到NTL与IBI指数从植被区至城市区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并且IBI指数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体以及植被的影响,提出了INTL指数,目的是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去饱和方法。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比INTL、VANUI和NTL的城市内部地物刻画能力发现,INTL可以很好地区分城市中高植被覆盖区、大面积水体区和人类活动较低的区域。通过构建INTL-RCNTL和VANUI-RCNTL回归分析发现,前者的相关系数均在不同程度上高于后者。在市级尺度上结合GDP和年末人口总数评价INTL指数的估算能力,发现INTL反演社会指标具有较高的精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图尔荪阿依·如孜; 阿里木江·卡斯木; 高鹏文; 赵禾苗; 哈力木拉提·阿布来提
    • 摘要: 结合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对天山北坡城市群1992—2018年的城市夜间灯光进行空间扩展演变研究。利用城市扩展强度、紧凑度以及城市重心转移方法来分析天山北坡城市群城市扩展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2—2018年天山北坡城市群城市夜间灯光扩展强度值呈高-低-高变化趋势。(2)在研究期间研究区紧凑度呈递减态势,在空间上向外部延展型为主导的类型发展,城市结构呈松散化趋势。(3)研究期间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城市重心点从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呼图壁县转移到乌鲁木齐的米东区,重心转移方向是东北-西北-西南。天山北坡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区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区,其城市扩展时空演变研究能够揭示区域城市化发展规律及空间结构演化,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 张润飞; 郑著彬; 李建忠; 林琳; 刘春晓; 陈淑茵
    • 摘要: 以赣粤闽湘省际交界区为研究区,采用不变目标区域法对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进行传感器相互校正、连续性校正和过饱和校正,构建适用于赣粤闽湘省际交界区的夜间灯光影像的二次多项式校正模型,解决夜间灯光影像的不连续和过饱和问题,增强夜间灯光影像的连续性和可比性,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长时间序列的夜光影像数据集,并利用校正后的稳定夜间灯光影像数据集对GDP进行预测,以期为赣粤闽湘省际交界区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保障和参考.
    • 张词谦; 洪亮
    •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1992—2012年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在提取中原城市群建成区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群时空扩张与驱动因子。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建成区范围提取方法、城市扩张模式分析、城市格局演变分析、扩张动力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1992—2012年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发展模式以多核心为主,城市群建设重心单一,且发展中心有明显的指向性;行政因素对城市群扩张的影响逐渐减小,市场因素、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大。该研究为城市群发展提出改进发展方式的建议与期望,可以促进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
    • 江原; 郝媛媛; 黄祎宸
    • 摘要: 开展针对黄河上游甘青宁地区城市建成区空间发展模式及其植被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体系、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DMSP/OLS和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数据比较法提取了甘青宁地区21座地级市(州)的城市建成区边界,并从城市空间扩展特征、扩展速度、动态度、紧凑度和重心迁移5个方面对城市扩展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SPOT/VEGETATION NDVI数据,以年均NDVI作为表征城市建成区植被状况的指标,从NDVI总和、均值、比值及其变化量、年际变化率及其变化百分率和稳定性5个方面对研究区2002-2013年城市建成区的植被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统计数据比较法提取获得的研究区城市建成区精度较高,误差率在6.7%以内;2)城市用地围绕河西走廊及黄河上游地区形成不连续的“几”字型空间形态,并具有点状、线状和面状3种不同的分布模式;3)城市扩展年均速及动态度大体呈上升趋势,且2010-2013年的城市扩展速度(4.53 km^(2)/a)是2006-2010年的2倍;4)除酒泉、海西、白银、天水、石嘴山和兰州外,其他城市建成区紧凑度指数均较高;5)城市重心在第一(2002-2006)和第二阶段(2006-2010)均向北发生迁移,在第三阶段(2010-2013)则向南发生迁移;6)城市建成区NDVI总和随建成区面积的增加呈上升趋势;7)城市建成区植被整体呈向好趋势,从NDVI均值看,2002-2006年植被状况变差,而2006-2013年又有所改善,且NDVI均值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中西部地区普遍小于东部;从NDVI年际变化率和变化百分率来看,各城市建成区均大于外围背景区;8)城市建成区植被状况普遍较背景区差,且2002-2013年近4/7的城市建成区NDVI比值及其变化量均呈下降趋势;9)城市建成区植被稳定性普遍较差,半数以上城市的变异系数在12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 陈瑞; 王一山
    • 摘要: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采用“象限4分法”对新疆城镇化发展从整体-部分-局部的区域性差异展开分析,探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1992—2013年城镇化发展进程。结果表明,1992年新疆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基础薄弱,城镇面积为4867 km^(2),城镇夜间灯光DN均值为19.2。1992—2013年发展迅速,城镇夜间灯光DN均值增长至35.5;按照天山山脉划分为南疆、北疆,发现北疆城镇化水平高于南疆;依据“奇策线”划分为东疆、西疆,发现西疆城镇化水平显著高于东疆。1992—2013年南疆、北疆城镇面积差由2831 km^(2)增长至4049 km^(2);东疆、西疆城镇面积差由3689 km^(2)增长至11329 km^(2),表明相较于天山山脉,“奇策线”对划分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效果更为显著;运用“象限4分法”对新疆城镇化水平对比分析,各象限城镇化水平差异显著,城镇化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一象限、第四象限。综上所述,1992—2013年新疆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区域性差距较大,不同区域内城镇扩张速率有所差异,总体呈现区域内的发展不平衡。
    • 蓝斐芜; 付波霖; 何宏昌; 刘曼; 高二涛; 范冬林
    • 摘要: 以广西桂林、柳州、南宁3个城市的建成区为研究区,利用阈值分割法分别对DMSP/OLS、NPP/VIIRS、Landsat数据提取城市建成区,根据夜间灯光总强度指数(TNLI)、平均灯光强度指数(I)以及综合夜间灯光强度指数(CNLI)的灯光特性分析广西三城城市化水平,通过计算光学影像的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建筑用地指数(IBI)、仿建筑用地指数(SIBI)、综合加权建筑指数G采用阈值法提取3个城市1992、2000、2009和2017年4个时间段的建成区,最后利用城市扩张速率、强度指数和空间重心位置转移定量分析25年来广西三大主要城市建城区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广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利用陆地卫星遥感与夜光遥感对城市建成区提取具有一定可信度,陆地卫星提取的总体准确精度达到了93%,但提取的整体精度比夜光遥感低,夜间灯光数据的总体精度都在83%以上,总体提取精度达到了96%;3)广西三大主要城市的城市化进程速度在加快:南宁在1992—2017年城市扩展速度由11.88上升至34.4,柳州在此期间由6.95上升至21.74,桂林城市扩展速度由8.11上升至16.74。以上结果同时说明了广西城市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建成区的空间扩展范围随时间推移表现出高强度增长模式,这与广西规划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趋势一致。
    • 黄凤荣; 尹子虚; 谭志茹
    • 摘要: 随着遥感数据来源的丰富和多样性的发展,夜间灯光数据在近几十年发展迅猛.在人口空间化、城市扩张等方面集中研讨了其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灯光数据在人口空间化、城市扩张等方面都体现出良好的相关性.
    • 张云霞; 高敏华; 孜比布拉·司马义
    • 摘要: 基于2000,2005,2010与2013年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影像、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动态阈值法、植被指数、统计比较法提取城市建成区范围,结合GIS技术,对新疆乌昌核心区城市空间扩张与建成区格局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昌核心区城市灯光灰度值7个等级呈逐年、逐级波动递增趋势;2000—2013年城市空间扩大2.9倍;城市空间扩展程度指数与非农业人口、人均GDP及二三产业产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005—2010乌昌核心区扩展强度指数最大,城市空间整体呈扩张趋势,但建成区紧凑度不高且空间形态不规则.
    • 林之强; 彭双云; 洪亮; 许泉立; 周燕莲
    • 摘要: 及时、准确地获取城市群各城市建成区空间信息,监测城市扩张时空变化,对于土地利用方式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采用“基于统计数据的比较法”,提取1993—2013年滇中城市群的建成区信息,探索20年间滇中城市群建成区的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20年间,滇中城市群逐渐形成以昆明市为中心的“中心放射状”集聚形态。(2)滇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在1993—2013年增长了8倍,特别是昆明市建成区的增长尤为显著。(3)不同城市、不同阶段扩张速度与扩张强度存在明显差异:2003年之前,滇中城市处于缓慢增长阶段,2003年之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8年之后则增速变缓但呈稳定快速增长趋势。20年间滇中城市群的扩张强度总体上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