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髌股关节

髌股关节

髌股关节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32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2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6741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中国骨伤、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换届大会暨第五届康复医学论坛等;髌股关节的相关文献由939位作者贡献,包括徐长明、吴海山、储小兵等。

髌股关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2 占比:0.62%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6741 占比:99.35%

总计:47046篇

髌股关节—发文趋势图

髌股关节

-研究学者

  • 徐长明
  • 吴海山
  • 储小兵
  • 冯明光
  • 陈世益
  • 何志勇
  • 王飞
  • 董启榕
  • 杨庆铭
  • 王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晓敏; 田向东; 谭冶彤; 薛志鹏; 马晟; 胡元一; 黄叶; 丁天送
    • 摘要: 背景: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作为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中的一种,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目前尚缺乏该术式对髌股关节退变以及对髌骨高度影响的相关报道。目的:探究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对髌股关节退变以及髌骨高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合并髌股关节轻中度退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20例,女43例,均行关节镜清理术联合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术,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在骨折处良好愈合后建议取出内植物并进行再次关节镜探查。采用膝关节轴位45°X射线片Kellgren-Lawrence分级、Iwano分级以及国际软骨修复协会软骨损伤分级评价两次手术时患者髌股关节退变情况;采用Caton-Deschamps指数、Blackburne-Peel指数以及Insall-Salvati指数评价两次手术时髌骨高度的变化情况;以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及美国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价两次手术时患者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采用下肢力线比率评价两次手术时患者下肢力线情况。结果与结论:(1)6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36个月;(2)再次手术时的膝关节轴位45°X射线片Kellgren-Lawrence分级、Iwano分级以及国际软骨修复协会分级虽有进展性改变,但与初次手术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3)再次手术时通过3种方法测量的髌骨高度与初次手术时无显著差异(P> 0.05);(4)再次手术时的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以及下肢力线比率均显著优于初次手术,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5)提示对于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合并髌股关节轻中度退变、而无髌股关节症状的患者,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并且在短期内对髌骨高度以及髌股关节退变没有明显的影响。
    • 杨辰; 冯茹; 周志鹏; 万祥林; 曲峰
    • 摘要: 背景:护膝常被跑步爱好者用于预防和治疗髌股关节痛,但其所起到的干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目的:确定护膝对不同性别髌股关节痛跑步爱好者跑步时主观痛感、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11名男性和9名女性髌股关节痛跑步爱好者作为受试者,通过目测类比量表、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和测力台采集受试者在有、无穿戴髌骨稳定型护膝跑步时的主观痛感、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研究通过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科学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20021H.参与试验的受试者均为自愿参加,对试验过程完全知情同意.结果 与结论:①男性和女性受试者在有护膝时跑步的目测类比量表得分小于无护膝时(P<0.01);②女性受试者在有护膝时跑步缓冲期的最大膝屈角度小于无护膝时(P<0.01),但男性在有、无护膝时跑步缓冲期的最大膝屈角度未出现差异(P>0.05);男性和女性受试者在有护膝时跑步缓冲期的最大髋内收角度小于无护膝时(P<0.01);男性和女性患者在有护膝时跑步缓冲期的膝外展(P<0.01)和外旋力矩峰值(P<0.01)大于无护膝时;③结果说明,护膝降低了男性和女性髌股关节痛跑步爱好者跑步时的主观痛感;减小了女性跑步时的最大膝屈角度和髋内收角度,以及男性跑步时的最大髋内收角度,护膝对下肢运动学特征的影响具有性别特异性;增大了男性和女性跑步时的膝外展和外旋力矩峰值,护膝可能引起膝关节负荷增大.
    • 韩明展; 买合木提·亚库甫; 陈洪涛; 刘建疆; 阿布都苏甫·库万; 艾尔肯·阿木冬
    • 摘要: 背景: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成形、外侧髌股韧带松解、臀肌挛缩松解与胫骨结节移位手术,目前多采用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方法.目的:在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前提下,比较髌骨内缘使用带线锚钉与半隧道聚醚醚酮锚钉固定肌腱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单侧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57例,男19例,女38例,年龄16-26岁,均接受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移植物为患者自体半腱肌,其中26例采用带线锚钉进行移植物内固定,31例采用半隧道聚醚醚酮锚钉进行移植物内固定.术后进行随访,记录髌骨再脱位、骨折与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髌骨倾斜角与患侧膝关节功能Kujala评分.结果 与结论:①术后36个月随访中,57例患者均未发生切口不愈合、髌骨再次脱位、髌骨骨折;带线锚钉组出现4例股骨止点疼痛、1例韧带与股骨止点处持续疼痛,聚醚醚酮锚钉组出现5例股骨止点的疼痛,两组间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18,3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Kujal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带线锚钉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的髌骨倾斜角大于半隧道聚醚醚酮锚钉组(P<0.05);④结果表明,髌骨带线锚钉和半隧道聚醚醚酮锚钉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均可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改善患膝功能,但半隧道聚醚醚酮锚钉对髌骨倾斜角的改善更明显.
    • 谭新访; 郭艳幸; 秦晓飞; 张斌清; 赵东亮; 潘琨琨; 李瑜卓; 陈皓宇
    • 摘要: 背景:以髌股关节软骨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发病率高,但目前的研究对其病因认识不足.过度活动是临床广泛认可的病理机制之一,对认识髌股关节损伤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目的:观察顺轴疲劳运动对髌股关节软骨的影响,探究疲劳运动对兔髌股关节软骨造成的损害,为了解过度活动对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8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适应性饲养1周后,选取右后膝为实验侧,将右后膝固定于造模机上进行顺轴疲劳运动,活动角度设置为0°-95°,活动频率为60次/min,每天活动90 min,持续2周;左后膝不做处理.造模结束后采集动物膝关节MRI图像,之后麻醉处死动物并取材,对髌股关节进行软骨组织切片观察以及软骨Mankin评分.结果 与结论:①实验侧髌骨软骨出现明显的损害;②顺轴疲劳运动2周后,实验侧髌骨软骨颜色晦暗、可见裂隙存在,髌骨软骨面粗糙,髌骨-股骨接触面边缘增生;对照侧没有发现明显的软骨退变;③膝关节MRI结果显示,实验侧髌骨软骨信号不均匀;④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实验侧软骨表面不光滑,可见软骨细胞增殖,排列紊乱,多条潮线;实验侧Manki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提示持续2周的顺轴疲劳运动可以造成兔髌股关节软骨轻度病损,出现软骨肿胀、裂隙等病理改变.
    • 李杰; 向孝兵; 曾意荣; 张海涛; 陈锦伦; 叶鹏程; 张华; 周本根; 赵长青; 孙友强; 陈建发
    • 摘要: 背景:前交叉韧带断裂是造成膝关节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前交叉韧带断裂后与髌股关节稳定性的相关研究目前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断裂与髌股关节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置研究组为经膝关节镜检证实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患者65例;正常组为参加体检的健康人群65例.分别在膝关节MRI矢状位和轴位测量两组髌股关节不稳的相关参数,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受试者及家属对受试过程完全知情同意.结果 与结论:①研究组的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值显著小于正常组(P0.05);研究组滑车基线值及髌骨滑车指数均显著小于正常组(P<0.05);③结果 说明,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后可致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减小、髌骨外倾斜角增大以及高位髌骨,导致髌股关节稳定性发生改变,可能是髌股关节炎产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 黄浩; 洪嵩; 瓦庆德
    • 摘要: 背景:髌股关节并发症是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常见并发症,置换中股骨假体旋转不良会影响髌股关节的一致性,引起髌股关节接触力及运动学的改变.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全膝关节置换中当股骨假体在不同旋转角度放置时屈膝过程中的髌股关节接触压变化.方法:根据志愿者右膝关节的CT、MRI数据,建立自然膝关节的三维模型.模拟全膝关节置换过程,股骨假体参照股骨外科上髁轴线(股骨内侧髁沟与股骨外侧髁最凸起点之间的连线)以3°为增量,从内旋6°至外旋9°安装(外旋3°、6°、9°,旋转0°,内旋3°、6°),而胫骨假体参考Akagi线(髌腱内侧缘与后交叉韧带止点中央的连线)旋转0°固定放置,建立全膝关节置换膝关节三维模型.将膝关节的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膝关节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计算提取,获得各膝关节模型在屈膝过程中的髌股关节接触压.结果 与结论:①所有模型的髌股关节接触压均随着膝关节屈曲加深而增高.股骨假体外旋3°组的髌股关节接触压均低于旋转0°组,当外旋大于3°时,随着假体外旋度数增加,髌股关节接触压增大.股骨假体内旋3°组和内旋6°组在屈膝过程中的髌股关节接触压明显高于其他组,且内旋6°组的接触压最高.②结果表明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当以上髁轴为股骨假体旋转的参考轴线时,外旋3°有可能减少髌股关节接触压,而过度的外旋股骨假体则可能导致髌股关节接触压的增大;置换中应避免股骨假体内旋,大于3°的内旋不良可能会导致髌股关节接触压明显增大,增加置换后膝前疼痛以及假体磨损的风险.
    • 黄浩; 洪嵩; 瓦庆德
    • 摘要: 背景:髌股关节并发症是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常见并发症,置换中股骨假体旋转不良会影响髌股关节的一致性,引起髌股关节接触力及运动学的改变。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全膝关节置换中当股骨假体在不同旋转角度放置时屈膝过程中的髌股关节接触压变化。方法:根据志愿者右膝关节的CT、MRI数据,建立自然膝关节的三维模型。模拟全膝关节置换过程,股骨假体参照股骨外科上髁轴线(股骨内侧髁沟与股骨外侧髁最凸起点之间的连线)以3°为增量,从内旋6°至外旋9°安装(外旋3°、6°、9°,旋转0°,内旋3°、6°),而胫骨假体参考Akagi线(髌腱内侧缘与后交叉韧带止点中央的连线)旋转0°固定放置,建立全膝关节置换膝关节三维模型。将膝关节的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膝关节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计算提取,获得各膝关节模型在屈膝过程中的髌股关节接触压。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模型的髌股关节接触压均随着膝关节屈曲加深而增高。股骨假体外旋3°组的髌股关节接触压均低于旋转0°组,当外旋大于3°时,随着假体外旋度数增加,髌股关节接触压增大。股骨假体内旋3°组和内旋6°组在屈膝过程中的髌股关节接触压明显高于其他组,且内旋6°组的接触压最高。②结果表明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当以上髁轴为股骨假体旋转的参考轴线时,外旋3°有可能减少髌股关节接触压,而过度的外旋股骨假体则可能导致髌股关节接触压的增大;置换中应避免股骨假体内旋,大于3°的内旋不良可能会导致髌股关节接触压明显增大,增加置换后膝前疼痛以及假体磨损的风险。
    • 李杰; 张海涛; 陈锦伦; 叶鹏程; 张华; 周本根; 赵长青; 孙友强; 陈建发; 向孝兵; 曾意荣
    • 摘要: 背景:前交叉韧带断裂是造成膝关节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前交叉韧带断裂后与髌股关节稳定性的相关研究目前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断裂与髌股关节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置研究组为经膝关节镜检证实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患者65例;正常组为参加体检的健康人群65例。分别在膝关节MRI矢状位和轴位测量两组髌股关节不稳的相关参数,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受试者及家属对受试过程完全知情同意。结果与结论:①研究组的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值显著小于正常组(P0.05);研究组滑车基线值及髌骨滑车指数均显著小于正常组(P<0.05);③结果说明,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后可致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减小、髌骨外倾斜角增大以及高位髌骨,导致髌股关节稳定性发生改变,可能是髌股关节炎产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 王雪璐; 丁长青; 李绍东
    • 摘要: 目的探讨髌股外侧摩擦综合征的MRI表现特征。方法收集符合髌股外侧摩擦综合征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30例膝关节MRI髌股关节及髌下脂肪垫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6~44岁,平均(32.66±0.81)岁;左膝11例,右侧15例,双膝4例。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17~44岁;平均(32.09±0.67)岁;左膝10例,右侧16例,双膝4例。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职业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分析膝关节MRI各序列表现,测量两组髌腱-股骨外侧滑车关节面最短距离(patellar ligament to lateral troclllear face,PL-T)、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距离(tibial tubercle to trochlear groove,TT-TG)及Insall-Salvati指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髌下脂肪垫外上部脂肪抑脂序列高信号为水肿表现,对照组为阴性。研究组PL-T小于对照组,研究组TT-TG及Install-Salvati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下脂肪垫外上部水肿为髌股外侧摩擦综合征的MRI特征,髌股关节解剖结构变异中的PL-T减小、TT-TG及ISR增大可能为发病的危险因素。
    • 陈长贤; 仲卫红; 赖传仕; 翁文水; 林思雄; 杨原芳; 唐桂东; 廖伟东; 李培潮; 刘有限; 许中源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联合南少林站桩功锻炼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南少林站桩功组采用针刀松解术联合南少林站桩功锻炼治疗,股四头肌锻炼组采用针刀松解术联合股四头肌肌力锻炼治疗。针刀松解术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2次;针刀松解术后第2天分别开始南少林站桩功锻炼和股四头肌肌力锻炼,连续锻炼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采用膝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膝疼痛程度,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评价患膝功能,并于治疗结束后按照自拟标准评价总体疗效。结果:①膝部疼痛VAS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的膝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4±1.03)分,(4.64±1.22)分,t=0.759,P=0.451];治疗结束后南少林站桩功组的膝部疼痛VAS评分低于股四头肌锻炼组[(1.75±0.77)分,(2.35±1.31)分,t=-5.976,P=0.000],2组患者的膝部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13.360,P=0.000;t=6.020,P=0.000)。②WOMAC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的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42±5.63)分,(25.56±5.29)分,t=-0.686,P=0.493];治疗结束后南少林站桩功组的WOMAC评分低于股四头肌锻炼组[(13.28±5.40)分,(16.75±4.33)分,t=-0.725,P=0.000],2组患者的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23.456,P=0.000;t=-23.745,P=0.000)。③总体疗效。治疗结束后,南少林站桩功组治愈9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2例,股四头肌锻炼组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17例、无效6例;南少林站桩功组的总体疗效优于股四头肌锻炼组(R_(南少林站桩功组)=22.28,R_(股四头肌锻炼组)=38.72,Z=-3.819,P=0.000)。结论:针刀松解术联合南少林站桩功锻炼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可以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总体疗效优于针刀松解术联合股四头肌肌力锻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