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CT测量

CT测量

CT测量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特种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49009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中国美容医学、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湖南省中西结合医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等;CT测量的相关文献由55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瑜、宋永臣、蒋兰兰等。

CT测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9009 占比:99.96%

总计:349132篇

CT测量—发文趋势图

CT测量

-研究学者

  • 刘瑜
  • 宋永臣
  • 蒋兰兰
  • 王大勇
  • 武博浩
  • 吕鹏飞
  • 赵越超
  • 张毅
  • 杨明军
  • 赵佳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保顺; 方镇; 高明杰; 方贵明; 陈金水
    • 摘要: 背景:国内外有关寰枢椎后路融合器的报道较少,且存在许多不足,缺乏操作方便、植骨区域大、植骨稳定的融合器.目的:依据寰枢椎解剖学特征设计一款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收集100例(男、女性各50例)正常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的CT影像学资料,测量寰椎后弓高度及厚度、枢椎椎板斜率、寰椎后弓下缘至枢椎棘上缘突高度、寰枢椎椎间隙高度、两侧寰椎椎弓根外侧缘距离及后结节处至该线的距离并计算后弓外侧缘半径;取后结节旁4 mm处为进钉点,测量后弓螺钉置入长度及螺钉与后弓中线角度.分析解剖参数并设计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结果 与结论:①寰椎后弓下缘至枢椎棘突上缘高度为(19.07±2.73)mm,寰枢椎椎间隙高度为(6.83±2.01)mm,枢椎椎板斜率为(58.34±7.60)°,寰椎后弓外侧缘半径为(26.77±2.14)mm,寰椎后结节高度为(10.45±1.61)mm,寰椎后结节厚度为(8.12±1.57)mm,寰椎后弓螺钉置入长度为(11.21±1.61)mm,螺钉与后弓中线角度为(53.34±6.30)°,左侧与右侧数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依据寰枢椎影像学测量数据成功设计了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并申请获得国家专利,为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提供新的补充内固定方式.
    • 王留珍; 王益玲; 冯海燕; 周英
    • 摘要: 目的探讨STOP-BANG问卷(SBQ)、下颌骨宽度及上气道不同层面CT测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5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疑似OSAHS患者60例,进行SBQ、下颌骨宽度测量、上气道多平面CT测量,同期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研究对象分为非OSAHS组、轻中度组、重度组3组;3组间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3组间SBQ、下颌骨宽度、软腭冠矢状径等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组SBQ分数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和非OSAH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BQ分数、下颌骨宽度为OSAHS独立危险因素,下颌骨宽度联合SBQ诊断与单一SBQ作为诊断指标相比,可提高OSAHS初步筛查的灵敏度。结论SBQ分数、下颌骨宽度、软腭后区冠矢状径、悬雍垂及舌后区冠状径均与O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SBQ联合下颌骨宽度测量有助于OSAHS初筛,适合于门诊和手术患者OSAHS风险筛查。
    • 李卓; 屈胜秋; 周智露; 陈捷敏; 王萌; 汪茂文; 夏文涛
    • 摘要: 目的利用CT测量眶内壁骨折案件中伤者眶容积扩大率及眶内壁骨质缺损面积,探讨两种CT测量值用于评估眶内壁骨折范围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例无眼眶骨折案件作为对照组,使用CT测量双侧眶容积,并比较两例是否存在差异。选取本院2018—2020年间受理的眶内壁骨折案件39例作为实验组,并根据鉴定意见分为轻伤组与轻微伤组。分别测量眶容积扩大率及眶内壁骨质缺损面积,分析对照组及实验组双侧眶容积的差异,比较实验组健侧眶容积与对照组双侧眶容积的差异,比较轻伤组与轻微伤组间眶容积扩大率及眶内壁骨质缺损面积的差异。按照眶容积扩大率是否大于8%、眶内壁骨质缺损面积是否大于2 cm2,对两个实验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双侧眶容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侧眶容积与对照组双侧眶容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实验组内双侧眶容积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实验组间眶容积扩大率及眶内壁骨质缺损面积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眶容积扩大率≥8%且眶内壁骨质缺损面积≥2 cm2时,案件评定为轻伤的比例最高(86.67%)。结论利用眶容积扩大率及眶内壁骨质缺损面积来评估眶内壁骨折范围具有可行性。
    • 王亚林; 张静; 朱慕云
    • 摘要: 慢阻肺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是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通常与气道和肺部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炎症反应增强有关[1]。肌少症是以骨骼肌质量和功能进行性下降为特征的增龄性疾病,是老年慢阻肺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还与跌倒、骨折、身体残疾、日常生活活动依赖等不良后果有关[2-3]。目前许多技术可用于评估骨骼肌质量,利用MRI和CT测量肌肉量是量化肌肉质量的金标准,但这两种方法花费高,CT也有辐射,难以普及[4]。DXA和BIA临床应用较广泛,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总之,目前诊断肌少症的方法应用前景都不够理想。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慢阻肺合并肌少症的血清标志物作一综述,希望为慢阻肺并发肌少症的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 黄金亮; 杨勇; 毛文琪; 周瑜斌; 胡林峰
    • 摘要: 目的研究术前采取腰骶部CT测量辅助椎弓根螺钉植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人字嵴法植入螺钉,试验组采取术前CT测量联合术中横突中上1/3定位法植入螺钉,比较两组的螺钉植入准确率、手术时间及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试验组螺钉植入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骶部CT测量辅助可显著提高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准确率,是一种有效的测量方法。
    • 摘要: CT月经周期影响定量CT肺结构测量(DOI:10.19300/j.2022.e0501)Menstrual cycle impacts lung structure measures derived from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DOI:10.1007/s00330-021-08404-9)J.C.Sieren,K.E.Schoreder,J.F.Guo,K.Asosingh,S.Erzurum,E.A.Hoffman.摘要目的为了解肺部疾病风险、进展、恶化和治疗反应,定量CT(qCT)正越来越多地用于学术研究和临床试验。人们已认识到肺功能因月经周期而变化,但月经周期对于qCT测量的影响尚属未知。假设月经周期影响健康女性肺结构qCT测量值,而对于周期激素避孕的受试者此种影响可能会减弱。
    • 张祖强; 胡慧蓉; 付至江
    • 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CT测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扭转角度在膝关节置换术前、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且经临床确诊的4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回院复查膝扭转角度与胫骨扭转角度,并计算膝关节合并内、外翻畸形α角度,分析CT测量意义。结果92个膝关节中,合并内翻畸形65个,α角为+9.47°±9.16°;合并外翻畸形15个,α角为+10.58°±6.28°。92个膝关节中,α角>10°的有40个,其中18个α角>20°。左膝、右膝膝关节扭转角结果分别为9.16°±6.07°、8.74°±4.36°。左侧、右侧胫骨扭转角分别为26.75°±9.51°、27.30°±9.87°;膝关节置换术前患者膝关节扭转角1、膝关节扭转角2CT测量结果与患者术后复查中CT测量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CT测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扭转角度可为膝关节置换术中人工假体相对旋转定位提供可靠的参考径线,可作为术后复查随访的可靠手段之一。
    • 邢细红; 熊浩; 黄满华; 张爱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测量正常成人C0-C2高度的方法和正常值范围以及与斜坡枢椎角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正常成人颈椎CT原始DICOM数据,应用RadiAnt DICOM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测量,先调整颈椎至正中矢状位,在枕骨大孔前后缘最低点作连线,测量枢椎前缘最低点到该连线的最短距离为C0-C2高度和斜坡与枢椎后缘的夹角,比较性别之间有无区别,并分析C0-C2高度与斜坡枢椎角度相关性.结果 212例颈椎CT,C0-C2高度为3.48~5.49 cm,平均(4.18±0.32)cm,95%可信区间为4.14~4.22 cm,斜坡枢椎角为126.10~174.30°,平均(152.45±8.51)°,95%可信区间为151.30~153.61°;其中113例男性,C0-C2高度为3.51~5.49 cm,平均(4.34±0.31)cm,95%可信区间为4.28~4.39 cm,斜坡枢椎角为126.10~174.30°,平均(152.84±8.70)°,95%可信区间为151.22~154.46°;99例女性,C0-C2高度为3.48~4.58 cm,平均(4.00±0.22)cm,95%可信区间为3.96~4.05 cm,斜坡枢椎角为131.50~171.50°,平均(152.02±8.30)°,95%可信区间为150.36~153.67°.男女之间比较,C0-C2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C0-C2高度与斜坡枢椎角的相关性(r总=0.337,r男=0.414,r女=0.295),均呈低度相关(P<0.05).结论 应用CT测量C0-C2高度是一种方便可行准确的方法,枢椎前缘最低点到枕骨大孔前后缘最低点连线的最短距离可以真实反映C0-C2的高度,男性C0-C2高度高于女性,C0-C2高度与斜坡枢椎角呈低度相关性.
    • 寸升元; 莫侨林
    • 摘要: 目的:椎体成形术中应用CT测量标定穿刺路径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198个伤椎节段),均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穿刺前先应用CT测量标定穿刺路径后在导向器引导下进行椎体成形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伤椎节段均穿刺成功为100%,其穿刺路径与CT测量标定穿刺路径一致的有181节段,符合率为91.41%,17节有明显偏差,不符合率为8.59%.经过随访椎体成形术患者术后完全缓解91例(88.35%),部分缓解12例(11.65%),有效率100.00%.结论:穿刺成形术中应用CT测量标定穿刺路径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