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下胫腓联合

下胫腓联合

下胫腓联合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21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专利文献154816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中国骨伤、基层医学论坛、国际骨科学杂志等; 下胫腓联合的相关文献由636位作者贡献,包括赛佳明、俞光荣、罗从风等。

下胫腓联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7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54816 占比:99.89%

总计:154983篇

下胫腓联合—发文趋势图

下胫腓联合

-研究学者

  • 赛佳明
  • 俞光荣
  • 罗从风
  • 黄金亮
  • 俞瑞传
  • 夏远军
  • 张晓刚
  • 张玉丽
  • 李兵
  • 杨云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勇奇; 罗瑞; 夏江; 李兵; 于涛; 周海超; 赵有光; 杨云峰
    • 摘要: 踝关节骨折患者常合并后踝骨折及下胫腓联合损伤,经下胫腓联合金属螺钉固定是当前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主流,但该术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可能的并发症。近年多项研究提出,采用后踝骨折复位固定,可充分恢复下胫腓后韧带的张力,进而来稳定下胫腓联合。相关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相对于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后踝骨折复位固定能够提供更好的旋转稳定性,提高下胫腓联合的复位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下胫腓联合不稳定的发生率及下胫腓联合螺钉的使用率,因此,临床中应高度重视后踝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本文就后踝骨折固定对下胫腓联合稳定性影响的相关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邓雄伟; 万桃红; 陈德旺; 郑云龙; 魏星星; 胡和军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踝关节“环”理论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共90例,男60例,女30例,下胫腓螺钉固定组:采用下胫腓螺钉固定。后踝固定组:固定后踝,不行下胫腓螺钉固定。三角韧带修复组:修复三角韧带深层和浅层,不行下胫腓螺钉固定。比较三组患者术中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时踝关节功能。踝关节功能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cty,AOFAS)后足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手术时间:下胫腓螺钉固定组手术时间(70.00±8.20)min;后踝固定组手术时间(90.00±9.50)min;三角韧带修复组手术时间(55.00±7.80)min。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并发症:下胫腓螺钉固定组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其他2组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功能评分: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2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3组疗效按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评定,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损伤,根据“环”理论对进行治疗能达到很好的临床疗效。三种固定方式都能达到很好的临床效果,下胫腓螺钉固定简单有效,存在螺钉失效及断裂的并发症,固定后踝和修复三角韧带相对说对术者经验和手术技术要求更高。
    • 徐小彬; 王逸群; 朱玮; 麻文谦
    • 摘要: 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交通工具应用增多,伴有下胫腓联合损失的踝关节损伤越来越多,对其治疗和功能康复的要求也更高.目的:探讨锁扣带袢钛板(TightRope)在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9月应用TightRope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32例,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18~56岁,平均(36.6±10.6)岁.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定期随访,测量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12个月下胫腓联合重叠影(TFO),下胫腓联合间隙(TFCS),胫距关节内间隙(MCS)并进行对比;测量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并与健侧比较;应用Baird-Jackson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患者随访9~18个月,平均(12.4±2.0)个月.术前TFO、TFCS、MCS分别为(3.3±0.4)mm、(7.5±0.5)mm、(5.3±0.4)mm,术后1周分别为(7.9±0.3)mm、(3.7±0.3)mm、(3.8±0.2)mm,术前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ghtRope固定牢靠,无复位丢失及再次脱位.术后12个月患侧与健侧的关节活动度分别为77.7°±1.8°、78.3°±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度无明显下降.术后3、6、12个月的Baird-Jackson评分分别为55.8±3.0、87.1±2.8、97.4±1.2,踝关节功能持续改善,功能得到良好恢复,优良率达到96.8%.结论:TightRope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可有效恢复下胫腓联合和踝关节的稳定性,允许早期功能锻炼,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
    • 林伟煌; 刘庆军; 缪建云; 林需枰; 丁真奇; 陈宏斌; 林万昌
    • 摘要: 目的 比较新型下胫腓联合弹性钩钢板(ESHP)与Suture-button技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全军骨科中心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53例下胫腓联合损伤合并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根据下胫腓联合固定方式不同分为ESHP组和Suture-button组.ESHP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26 ~ 60岁;采用新型ESHP固定.Suture-button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4 ~ 59岁;采用Suture-button技术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固定下胫腓联合时间、术后切口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3、6、12个月比较踝关节最大跖屈、背伸角度、Baird-Jackson评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SHP组患者固定下胫腓联合的时间[(9.7±2.2) min]、术后切口引流量[(49.3±10.4) mL]显著少于Suture-button组[(16.2±1.4)min、(62.4±6.3) mL],术后3个月的最大跖屈角度(29.9°±1.3°)、Baird-Jackson评分(87.2±2.9)分显著大于Suture-button组[22.8°±1.3°、(78.7±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6、12个月的最大跖屈角度,术后3、6、12个月的最大背伸角度,术后6、12个月的Baird-Jackso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 ~14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随访期间骨折均愈合,于术后1年左右取出踝关节所有内固定物.随访1年内ESHP组出现1例因金属疲劳导致的内固定物失效.Suture-button组出现1例内固定物激惹,2例内固定物失效,1例内固定装置下沉和骨溶解. 结论 采用ESHP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比Suture-button技术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后出血量和并发症,且更快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 苏博源; 姚彬富; 曾广龙; 叶仲森; 谢庆祥
    • 摘要: 背景:下胫腓联合损伤是踝关节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旋转型踝关节骨折中,是一种需要特别重视的损伤部分。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经典治疗方法是一至两枚横行螺钉坚强内固定,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下胫腓联合弹性固定的临床使用更加广泛。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对比胫腓联合螺钉和TightRope纽扣钢板固定的稳定性。方法:纳入东莞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51例,均进行踝关节镜下复位,随机分为2组。其中横行螺钉组23例采用胫腓联合螺钉固定,TightRope组28例采用TightRope纽扣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末次随访步态分析以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1)51例患者获得6-18个月随访;(2)TightRope组术后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较螺钉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两组末次随访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优良率均为100%;(5)提示踝关节镜下复位可以更准确地恢复下胫腓联合结构;与横行螺钉相比,TightRope纽扣钢板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在提供足够固定强度、稳定下胫腓联合的前提下可以让患者更早下地负重,但远期疗效尚不确定。
    • 苏博源; 姚彬富; 曾广龙; 叶仲森; 谢庆祥
    • 摘要: 背景:下胫腓联合损伤是踝关节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旋转型踝关节骨折中,是一种需要特别重视的损伤部分.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经典治疗方法是一至两枚横行螺钉坚强内固定,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下胫腓联合弹性固定的临床使用更加广泛.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对比胫腓联合螺钉和TightRope纽扣钢板固定的稳定性.方法:纳入东莞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51例,均进行踝关节镜下复位,随机分为2组.其中横行螺钉组23例采用胫腓联合螺钉固定,TightRope组28例采用TightRope纽扣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末次随访步态分析以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 与结论:①51例患者获得6-18个月随访;②TightRope组术后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较螺钉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两组末次随访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优良率均为100%;⑤提示踝关节镜下复位可以更准确地恢复下胫腓联合结构;与横行螺钉相比,TightRope纽扣钢板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在提供足够固定强度、稳定下胫腓联合的前提下可以让患者更早下地负重,但远期疗效尚不确定.
    • 罗显德; 张翼升
    • 摘要: 下胫腓联合损伤上是足踝外科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如不精确的诊断及未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将会引起踝关节的慢性不稳定、长期疼痛、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影响踝关节的功能.因此文章通过对下胫腓联合的解剖结构、损伤机制、生物力学分析、诊断、分型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徐小彬; 王逸群; 朱玮; 麻文谦
    • 摘要: 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交通工具应用增多,伴有下胫腓联合损失的踝关节损伤越来越多,对其治疗和功能康复的要求也更高。目的:探讨锁扣带袢钛板(TightRope)在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9月应用TightRope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32例,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18~56岁,平均(36.6±10.6)岁。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定期随访,测量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12个月下胫腓联合重叠影(TFO),下胫腓联合间隙(TFCS),胫距关节内间隙(MCS)并进行对比;测量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并与健侧比较;应用Baird-Jackson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患者随访9~18个月,平均(12.4±2.0)个月。术前TFO、TFCS、MCS分别为(3.3±0.4)mm、(7.5±0.5)mm、(5.3±0.4)mm,术后1周分别为(7.9±0.3)mm、(3.7±0.3)mm、(3.8±0.2)mm,术前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ghtRope固定牢靠,无复位丢失及再次脱位。术后12个月患侧与健侧的关节活动度分别为77.7°±1.8°、78.3°±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度无明显下降。术后3、6、12个月的Baird-Jackson评分分别为55.8±3.0、87.1±2.8、97.4±1.2,踝关节功能持续改善,功能得到良好恢复,优良率达到96.8%。结论:TightRope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可有效恢复下胫腓联合和踝关节的稳定性,允许早期功能锻炼,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
    • 谢亚东; 李强强; 梁文强; 杨国清; 张怀斌; 王勇平
    • 摘要: Maisonneuve骨折(Maisonneuve fracture,MEF)是外旋力作用于旋前位的足,依次导致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下胫腓联合损伤、胫腓骨骨间膜损伤、高位腓骨骨折伴或不伴有后踝骨折的一类特殊骨折[1]。研究表明,除MEF的下胫腓联合损伤外,其余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通过保守治疗可以获得与手术治疗相当的结果,不建议手术治疗[2]。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