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髌骨

髌骨

髌骨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225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5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761篇;相关期刊470种,包括中国骨伤、实用骨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第二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2006全国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等;髌骨的相关文献由559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健、张英泽、陈伟等。

髌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85 占比:65.82%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44%

专利文献>

论文:761 占比:33.73%

总计:2256篇

髌骨—发文趋势图

髌骨

-研究学者

  • 李健
  • 张英泽
  • 陈伟
  • 张伟
  • A.P.赖特
  • 吴海山
  • 王健
  • 余家阔
  • 尚鹏
  • 张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峰; 冯毅
    • 摘要: 背景:不同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动态生物力学分析研究较少.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分析"8"字型克氏针张力带和"0"字型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横行骨折术后在完整步态周期内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基于人体膝关节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Geomagic Studio,Hypermesh以及Abaqus等三维重建软件建立"8"字型和"0"字型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横行骨折有限元模型,通过加载材料属性、设置边界条件、施加载荷等操作模拟术后膝关节的一个完整步态周期,分析2种固定模型位移和应力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结论:①在完整步态周期内,应力值的变化与屈曲角度的变化呈正相关趋势,且在步态周期的70%处达到应力最大值;在同一个步态瞬时,"0"字型模型各部件应力均小于"8"字型模型所受应力;②在一个完整周期内2种模型各部件位移变化随着屈曲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步态周期的70%处达到位移峰值,而在同一个步态瞬时,"0"字型模型各部件位移均小于"8"字型模型各部件的位移;在位移峰值处,"0"字型模型髌骨、克氏针与钢丝的位移分别比"8"字型模型小10%,11%和13%;③结果 表明,在完整步态周期内,2种张力带模型高应力区均主要集中在髌骨骨折线附近以及内固定的接触部位,但"0"字型模型中各部件的应力峰值均小于"8"字型模型,并且在骨折端及内固定物的稳定性上更优于"8"字型张力带模型,具有更优秀的生物力学效果.
    • 段超; 尚晓强; 段祥林; 杨平; 陶圣祥
    • 摘要: 背景: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缝合髌韧带后再行聚髌器固定也能增加下极的把持力,部分学者报道该内固定方式固定牢固,无松动,可早期行康复功能锻炼,但有刺激软组织及损伤软骨的风险.目的:通过在尸体上进行生物力学实验来研究袢钢板结合聚髌爪技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力学稳定性.方法:选取6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总共使用12个膝关节,采用微型摆锯将尸体标本髌骨制成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模型,选取每具标本一侧髌骨使用袢钢板结合聚髌爪内固定的方式建成实验力学模型,另一侧行单纯聚髌爪固定建成实验力学模型,对髌韧带进行加载测试,经过加载负荷后分别记录能够使上述骨折模型的骨折端发生大体可见的分离1 mm和2 mm时的最大张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研究经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伦理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编号:20161201.结果 与结论:①聚髌爪结合袢钢板固定组骨折端分离1 mm及2 mm的最大张力分别为(254.35±9.14)N和(274.23±15.06)N;聚髌爪固定组骨折端分离1 mm及2 mm的最大张力分别为(106.00±4.79)N和(120.62±5.73)N;袢钢板结合聚髌爪固定组在最大张力显著高于单纯聚髌爪固定组(P<0.001);②结果说明,聚髌爪结合袢钢板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生物力学稳定,有较强的安全性,对于早期行被动康复锻炼提供了稳定的固定基础.
    • 段超; 尚晓强; 段祥林; 杨平; 陶圣祥
    • 摘要: 背景: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缝合髌韧带后再行聚髌器固定也能增加下极的把持力,部分学者报道该内固定方式固定牢固,无松动,可早期行康复功能锻炼,但有刺激软组织及损伤软骨的风险。目的:通过在尸体上进行生物力学实验来研究袢钢板结合聚髌爪技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力学稳定性。方法:选取6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总共使用12个膝关节,采用微型摆锯将尸体标本髌骨制成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模型,选取每具标本一侧髌骨使用袢钢板结合聚髌爪内固定的方式建成实验力学模型,另一侧行单纯聚髌爪固定建成实验力学模型,对髌韧带进行加载测试,经过加载负荷后分别记录能够使上述骨折模型的骨折端发生大体可见的分离1 mm和2 mm时的最大张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研究经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伦理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编号:20161201。结果与结论:①聚髌爪结合袢钢板固定组骨折端分离1 mm及2 mm的最大张力分别为(254.35±9.14)N和(274.23±15.06)N;聚髌爪固定组骨折端分离1 mm及2 mm的最大张力分别为(106.00±4.79)N和(120.62±5.73)N;袢钢板结合聚髌爪固定组在最大张力显著高于单纯聚髌爪固定组(P<0.001);②结果说明,聚髌爪结合袢钢板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生物力学稳定,有较强的安全性,对于早期行被动康复锻炼提供了稳定的固定基础。
    • 张科; 蒋电明
    • 摘要: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是目前治疗重度膝关节疾病安全、有效手段之一。但术中在修整髌骨的术式上目前仍有较大的争议,国内外尚未达成统一共识。膝前疼痛是TKA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术后是否伴有膝前疼痛是TKA术后判定临床疗效的非常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主要是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疼痛的发生率与髌骨修整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范勇勇; 郑霞
    • 摘要: 目的提高髌骨囊性变合并骨折的诊治认识。方法分析1例髌骨巨大囊性变合并骨折的病历资料。结果髌骨巨大囊性变合并骨折在临床上罕见,手术可获得良好预后。结论髌骨囊性变合并骨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
    • 尼玛平措; 唐剑飞; 李坛珠; 谢雪涛
    • 摘要: 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是经典治疗髌骨骨折方法,但内植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学者们通过基于CT图像重建骨折地图技术揭示髌骨主要骨折线和粉碎区域分布特征,制作不同类型的钢板用于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研究显示,钢板固定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强度显著优于或至少与张力带固定相当,能减少对膝前软组织激惹,经钢板实施多平面交错固定还能提高对粉碎性骨折的固定强度,有效治疗包括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骨不连等复杂髌骨骨折,优势明显。该文就髌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吕良靓; 姚伟武
    • 摘要: 膝关节髌周脂肪垫不仅协助维持膝关节生物力学稳定,同时还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膝关节髌股轨迹异常、反复摩擦及重复微损伤均可致不同的脂肪垫撞击综合征。本文旨在阐述髌周脂肪垫解剖与功能、脂肪垫撞击的MRI表现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相关研究。
    • 林红明; 孙斌; 张恒健; 梁田子; 吴旭东
    • 摘要: 目的:探讨锁边悬吊联合三道钢丝垂直固定技术在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16年8月至2019年5月,采用锁边悬吊联合三道钢丝垂直固定治疗23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34~68(55.0±1.2)岁。术后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评估疼痛与功能,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4(13.0±0.5)个月。1例出现钢丝尾部刺激皮肤外,其余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等术后并发症。23例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10~14(12.0±1.1)周。VAS评分由术前的(7.96±0.93)分降到术后1年的(0.83±0.65)分,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由术前的(20.30±8.69)°提高到术后1年的(127.39±6.55)°,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18.48±4.00)分提高到术后1年的(96.09±4.9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边悬吊联合三道钢丝垂直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可满足快速康复功能锻炼要求,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 马圣茜; 张建; 王晨曦
    • 摘要: 患者,男,13岁,武校学生,左腿站立右腿向前内侧踢腿时,因站立不稳,左腿突然屈膝屈髋,感左膝关节剧痛后摔倒,左膝肿胀不能活动来我院就诊,行膝关节正侧位片疑为股骨外髁骨折,以“左膝外伤,股骨外髁骨折?”收住入院。专科检查:双下肢皮肤完整,左膝关节明显肿胀,髌骨周围压痛,股骨外髁压痛更为明显,浮髌试验阳性,膝关节屈曲受限。
    • 王卫国; 丁冉; 壹图(图); 小徐(图)
    • 摘要: 有很多中老年朋友存在上下楼梯膝盖痛和腿打软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髌股关节不好,这都跟髌骨有关。髌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波棱盖”或“膝盖骨”,是膝关节前方的一块小骨头。不要小看这块小骨头,它是连接人体大腿和小腿的枢纽。我们的膝关节之所以能够伸直、向前迈步、保持站立以及日常进行跑跳活动,都离不开这块小骨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