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膝前痛

膝前痛

膝前痛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5597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中国体育科技、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大家健康(下旬版)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六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学会2012年学术交流会、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学术大会等;膝前痛的相关文献由30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元民、代宏杰、崔胜杰等。

膝前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5597 占比:99.83%

总计:55689篇

膝前痛—发文趋势图

膝前痛

-研究学者

  • 张元民
  • 代宏杰
  • 崔胜杰
  • 成羿
  • 王国栋
  • 瞿玉兴
  • 靳宪辉
  • 伊力哈木·托合提
  • 侯彦杰
  • 倪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许杰; 周文琪; 罗小兵
    • 摘要: 背景: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是运动损伤领域常见疾病,国内外对其研究逐年递增,但目前中国尚无针对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可视化分析.目的:客观分析近13年国内外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文献信息,总结该领域近期研究方向并梳理国内外知识结构.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收集近13年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相关指标的可视化分析,最终呈现该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结果 与结论:①最终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共纳入1679篇文献,其中发文最多的作者是来自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De Oliveira Silva D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Crossley KM;热点关键词是Hip(髋关节)、Biomechanics(生物力学)、Prevention(预后)、Prevalence(患病率)、Consensus statement(共识声明)、Gender differences(性别差异)、Electromyographic activity(肌电活动)、Risk factor(风险因素)和Osteoarthritis(骨关节炎)等.②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共纳入分析214篇文献,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的缪萍;热点关键词是关节镜、生物力学、力量训练、股外侧肌、表面肌电、髌股关节炎和关节置换等.③此领域的国际研究结果显示,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运动过程中可呈现膝关节外旋增加、髋内收增加、髋内旋减少的生物力学特点;强化髋外展外旋肌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并促进功能恢复;目前国际上治疗该疾病最合适的方法是个性化定制的多模式干预方案,包括臀肌和股四头肌强化、强调教育方法和活动调整.④此领域的主要中国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关节镜下手术可改善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症状,而髌股关节置换对此类患者早期单纯严重髌股关节炎有一定疗效;此病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以髋关节力量训练为主,辅以核心肌群、下肢离心力量和神经肌肉控制训练;与国外疗法相比,具有中国特色的针灸和中医敷药等治疗方法的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 杨辰; 万祥林; 冯茹; 周志鹏; 曲峰
    • 摘要: 目的:对比髌股关节痛业余跑者在有痛和无痛2种状态下跑步和落地起跳缓冲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确定膝痛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筛查选取15名男性和10名女性髌股关节痛业余跑者作为受试者并完成研究。每名受试者分别在有痛和无痛2种状态下完成生物力学测试,膝痛的诱发与消除通过改变跑量完成。采集所有受试者在跑步和落地起跳时的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采用混合设计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确定疼痛状态与性别对跑步和落地起跳缓冲期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结果:男性和女性髌股关节痛业余跑者在有痛状态下跑步(P=0.001)和落地起跳(P=0.011)缓冲期的最大膝外展角度小于无痛状态。男性和女性髌股关节痛业余跑者在有痛状态下落地起跳缓冲期的膝伸力矩峰值(P=0.003)和髌股关节应力峰值(P=0.001)小于无痛状态。结论:膝痛会降低男性和女性髌股关节痛业余跑者在跑步和落地起跳缓冲期的最大膝外展角度,以及落地起跳缓冲期的膝伸力矩峰值和髌股关节应力峰值。膝痛代偿性地降低了髌股关节负荷,可能属于一种保护机制。
    • 张保健; 周红星
    • 摘要: 目的 探讨髌骨去神经化和单髁置换治疗合并髌股关节退变的内侧单间室病变骨关节炎的中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8例合并髌股关节退变的内侧单间室病变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有膝前痛和磨髌试验阳性,分为两组,试验组(39例)接受单髁置换的同时进行髌骨去神经化处理,对照组(39例)接受单纯单髁置换。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膝前痛改善程度、采用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体系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接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平均(18.20±1.50)个月,所有病例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和关节间隙变窄等并发症;两组术后2 d的VAS评分与术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3、12和24个月随时间呈现下降趋势,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12、24个月随访膝关节HSS评分与术前相比增加(P0.05)。结论 髌骨去神经化可减轻单髁置换治疗合并髌股关节退变的内侧单间室病变骨关节炎的膝前痛,不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
    • 吕欣; 苏日娜; 孙智文; 张一波; 陈晓伟; 郑宏梅
    • 摘要: 目的分析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中髌骨去神经化处理对术后早期膝前疼痛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赤峰市医院骨关节科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全部患者均行UKA治疗,将其中术中行髌骨周围去神经化处理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术中未行髌骨周围去神经化处理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男10例,女30例;年龄46~77岁,平均(62.13±7.78)岁;右膝20例,左膝20例。对照组:男8例,女32例;年龄47~76岁,平均(62.23±7.14)岁;右膝19例,左膝21例。于术后3、6、12、24个月行门诊随访观察,以末次随访为准,记录患者的Feller髌骨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及膝前疼痛的发生率,通过所得数据分析UKA中髌骨周围去神经化对术后早期膝前疼痛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至术后24个月。末次随访时观察组Feller髌骨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为10.0%(4/40),对照组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为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KA中行髌骨周围去神经化处理在术后早期可以有效降低膝前疼痛的发生率,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改善膝关节功能。
    • 胡莉; 杜鑫; 朱江; 吴宗辉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振动疗法治疗运动员膝前痛(AKP)的疗效。方法2020年6—9月在重庆市范围内招募患有AKP的29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运动员分为研究组(n=15)与对照组(n=14)。对照组运动员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假振动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运动员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振动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前、中、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Lysholm评分、膝关节伸肌肌力对2组运动员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组运动员治疗前、中、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振动疗法可以缓解AKP运动员的疼痛,改善其膝关节功能,提高伸肌肌力,但在提高伸肌肌力方面的效果并不优于单一使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
    • 杨帆; 弋石泉; 尹乾兵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活动能力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膝前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行TKA的患者107例,术后随访1年,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膝前痛分为疼痛组和非疼痛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活动能力及手术相关指标的差异,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访过程中有1例失访,剩余106例中有27例术后出现膝前痛列为疼痛组,其余79例术后未出现膝前痛列为非疼痛组,术后膝前痛发生率为25.47%(27/106);两组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爬楼梯测试(SCT)结果、6 min步行测试(6MWT)结果、计时起身行走测试(TUG)结果、股四头肌肌力、Carton指数、Q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UG结果(OR=1.246,P<0.05)、6MWT结果(OR=0.971,P<0.05)、股四头肌肌力(OR=0.182,P<0.05)、Carton指数(OR=0.378,P<0.05)、Q角(OR=4.721,P<0.05)是TKA术后膝前痛的影响因素.结论:术前活动能力下降、股四头肌肌力下降、Carton指数减小及Q角增大是TKA术后膝前痛的危险因素.对于合并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积极监测,预防术后膝前痛发生.
    • 洪桥梅; 周文琪; 罗小兵; 李宁; 冯茹; 刘曦慧; 袁正
    • 摘要: 目的:探讨股四头肌拉伸训练对膝前痛(anterior knee pain,AKP)病人症状和不同诱因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AKP病人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股四头肌拉伸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病人进行Kujala评分(anterior knee pain scale,AKPS)和常见功能动作疼痛的VAS评分.结果:2组病人治疗前AKPS评分和日常生活、屈膝久坐、上楼梯、下楼梯、下蹲、慢跑动作的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对照组病人AKPS评分和各项VAS评分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AKP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除屈膝久坐VAS评分外,其他各项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结论:股四头肌拉伸训练对AKP病人临床疼痛症和功能受限有较好改善效果,对于常见诱因亦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可作为临床上AKP病人康复治疗的选择.
    • 王中元; 郜玉忠; 崔宇腾; 邹智; 王传宝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施乐辉后参考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前髁截骨量差异对术后膝前痛的影响.方法:对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4名接受TKA的患者(64膝),进行回顾性分析.定义H=所截前髁骨块最厚处厚度+锯片厚度,并根据H值将患膝分为3组,a组(H<8mm)b组(8mm≤H≤10mm)c组(10mm膝前痛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KA中股骨前髁截骨厚度对术后膝前痛程度无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