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06年骨科新进展研讨会
2006年骨科新进展研讨会

2006年骨科新进展研讨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6-01-14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会

会议文集:2006年骨科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比较球囊扩张经皮后凸成形术与Sky骨扩张器经皮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结果及优缺点。rn 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7月应用KyphoX球囊与Sky骨扩张器共行经皮后凸成形术34例47个椎体。应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24例共28个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其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6例18椎(L14个,L23个,T125个,L52个,L42个,L3、T11各1个),脊柱转移瘤5例8椎(T71个,L11个,L23个,L41个,L21个,L51个),椎体血管瘤1例1椎(L1),创伤性非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2例2椎(T12、L3);男8例,女16例,年龄23-85岁,平均59-5岁。应用KyphoX球囊行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10例19个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其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9例18椎(L12个,L23个,L31个,T123个,L52个,L42个,T112个、T81个、T61个、T91个),脊柱转移瘤1例1椎(T9);男女各5例,年龄51~82岁,平均63.5岁。术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水泥的注射量,术后观察患者疼痛的恢复和起坐步行等功能的改善情况,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Pain Scale,VAS)。术后常规照正侧位X光片,必要时行CT扫描,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在X光片上测量病椎手术前后的前缘、中线和后缘的高度并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进行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
  • 摘要:目的:对老年退行性椎体滑脱体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行椎管减压,松解神经根,峡部不连者同时清除增生的纤维软骨样组织,再行椎间孔减压后,实施Tenor-Ⅱ内固定系统复位和固定,后路椎体间Cage融合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术,重建腰椎稳定性。rn 方法:手术过程包括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用自体骨进行融合部分病例使用椎问融合器。rn 结果:使用Kim标准功能评定和X线正侧位片评估术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的改变。术后随访12-27个月,平均19.3月。14例椎体问Cage完全融合,28例横突间植骨者4例未融合,融合率89.9%,时间为4-10个月,平均6个月,脊柱序列保持良好。rn 结论:后路减压和融合可以成功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伴腰椎管狭窄症。另外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和椎问融合器可使植骨早期融合,提高融合率和临床疗效,并能减少术后制动时间。
  • 摘要:目的:介绍强直性脊柱后凸病人的截骨矫正方法和选择性内固定的手术方法。rn 方法:对重度强直性脊柱后凸,应采取的截骨方法有棘突至椎体后缘的V形截骨术、次全椎弓椎体截骨术、全脊柱截骨术三种不同的截骨方法。选择性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有双侧Luque棍夹持棘突钢丝固定法、弓根螺钉加压棍固定法、棘突问钢丝固定法,如果选择病例合适,应用方法得当,其固定效果均满意。rn 结果:在560例患者中,能随访到的重度强直性脊柱后凸100例。随访期限为2~10年,截骨部位均在6~12个月时,出现椎体间和椎板后的骨性融合。术后人体外形明显改善,心肺功能和碳氧交换好转,病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胃纳增加、食欲好转,营养状况改善,使病人的体质恢复正常。rn 结论: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后凸(80°Cobb's角以上者),所采用的截骨方法与轻度强直性脊柱后凸(80°Cobb's角以内者)是完全不同的。重度强直性脊柱后凸截骨矫正术后,内固定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内固定的方法还要选择恰当。
  • 摘要:截瘫的治疗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特别是受伤时间超过1~2a的完全性脊髓损伤,经现有方法治疗后仍未见有经得起严格检验的自主性神经感觉运动功能切实恢复者。利用周围神经移位重建臂丛神经节前根性撕脱伤,可以重建部分运动感觉功能,多年来已为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所证实,并已在世界多个国家作为首选方法应用于临床。尽管从理论上讲可以用周围神经移位来重建陈旧性完全性截瘫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但目前此类研究仍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在截瘫不可恢复的’隋况下仅重建某一功能的价值认识不足,没有充分理解重建某一功能对提高截瘫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并不亚于臂丛神经损伤者。上世纪20~70年代曾有人将不带血管的肋间神经移位与切断的腰神经根或马尾端端缝接,疗效甚微,此后基本被放弃。究其原因主要是被缝接的神经距离其所支配的效应器官距离太远,神经根被完全切断后远端肢体由术前的硬瘫变为软瘫,在新生神经纤维到达之前已发生不可逆性溃变;另外游离较长的细小的不带血管的肋间神经在经过椎管旁疤痕组织及椎板骨痂后会因卡压缺血等而影响其生长能力。更主要的是供体神经纤维数目与手提相差过于悬殊,就一根肋间神经与一根腰骶神经根相比约1:10,若与腰骶丛相比则为1:50-100。所以作者将肋问血管神经作为整体同时移位,被缝接神经根仅选择性的切断其支配某一特定肌肉或感觉区域的部分神经束,在维持一定肌张力的条件下重建某一特定感觉、运动功能。作者对210例患者进行2—15a(平均3.5a)的随访,以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神经移位功能重建术后功能评价标准为参照,本组手术的优良率可达到60%-70%。就所重建的某些功能而言,特别是四肢瘫患者上肢神经功能的肌力恢复程度则优于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者。可能因为高位截瘫患者肢体为硬瘫,周围神经及其支配的效应器溃变较臂丛损伤者发生晚且程度轻有关。再者,在供体神经生长至受体神经支配的肌肉后,每当神经冲动引起该肌肉收缩时,可刺激引发高肌张力的协同肌的同步收缩,经康复训练后此种协同动作可辅助功能完成。作者已实施的神经移位方法与重建的主要功能按脊髓损伤的平面不同为。
  • 摘要:目的:应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松质骨植入治疗1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探讨其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再造情况。rn 方法:应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松质骨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例13髋,术后随访7个月-3年6个月,对其临床功能、X线片等进行评估。rn 结果:根据赵德伟的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再造的评价标准,优6例、良4例、可2例、差1例。rn 结论: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松质骨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有效重建髋关节功能,阻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一步进展,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 摘要:本手术的目的是重建截瘫患者的大小便功能。30例截瘫患者,切取其截瘫平面以上的2组正常肋间神经及伴行动、静脉。远端切断,近端游离经肌下遂道转移至椎管内,取腓肠神经桥接,截瘫平面为T11以上者与部分切断的骶2、3,4神经根行选择性束间缝合,截瘫平面为T1 2以下者与选择性切断部分神经束的骶2、3,4神经根于硬膜外缝合。术后随访2-11年(平均5年),26例(86.6%)有排尿、排便反射和臀部,外阴会阴部S1-2级的感觉恢复:23例(76.7%)除上述功能外尚有主动排尿功能恢复,其中8例(27%)有逼尿肌和尿道、肛门扩约肌主动收缩功能恢复。证实该方法可重建部分截瘫患者的排尿排便功能和臀、会阴及外阴部感觉。
  • 摘要:肩袖损伤的镜下重建属微创手术,对患者损伤小,尤其在保护三角肌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在正确的适应症选择、熟练的关节镜下操作技术以及术后严格的功能康复锻炼的前提条件下,肩关节镜下肩袖重建手术是治疗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探讨了复发性肩关节不稳定的治疗及肩袖损伤的治疗。
  • 摘要: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bt,PCL)损伤的是目前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围绕其生物力学及临床治疗产生了许多引人关注的题目,如单束与双束重建、后外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rner,PLC)损伤、手术技术的探讨、保守与手术治疗等等。其中,关于PCL重建手术技术中移植物的胫骨侧固定方法,是经胫骨隧道(transtibial)还是直接固定(inlay),一直受到关注。隧道技术是经典方法,为大多数医生所熟悉,可在关节镜下完成,手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但存在隧道与移植物成角小于90°的问题,移植物在隧道口出现机械性磨损、变薄、张力下降、逐渐松弛,即所谓杀手转弯(killerturn)。针对这一不足,一些学者作了相应的改进,如:利用高角度隧道加大隧道与移植物的成角,避免锐角形威;尽可能选择低位隧道内口;隧道外口在胫骨结节外侧等等。尽管如此,同时保证精确的隧道内口位置和最佳的隧道方向是较为困难的,手术操作者之间的差异很大。另一派学者则完全放弃了胫骨隧道技术,1995年,Berg首先提出了利用将移植物的胫骨侧直接固定在骨槽内的inlay方法,并由此了派生出了一批专门作此类手术的医生。这种结合了切开与关节镜两种手术技术的方法,使得移植物的胫骨侧构型更接近于解剖形态,彻底消除了“杀手转弯”。同时直视下手术使得胫骨侧的固定点更加精确,固定方式更加牢靠。本文探讨了重建后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康复。
  • 摘要:骨肉瘤是威胁青少年肢体功能的常见恶性骨肿瘤,发生于膝关节的病灶占63%。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外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尤其化疗的广泛应用,骨肉瘤的综合治疗水平在近五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远高于过去单纯外科治疗的水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Enneking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外科分期的建立,规范了在相同的外科分期条件下,不同时间、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使临床诊治结果经长期随访后对比研究,对临床工作更有指导意义。北京积水潭医院建院五十年以来,秉承宋献文教授首先倡导的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的骨肿瘤诊治原则,经历了全科医生的数十年不懈的努力,骨肉瘤的诊治水平大幅提高,1997年在美国举行的第9届国际骨骼肌肉肿瘤保留肢体学会(ISOLS)会议上,首次有北京水潭医院骨肿瘤科大会发言介绍1977年-1992年肢体骨肉瘤长期随访结果。1999年我科关于肢体骨肉瘤的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获北京市科委100万元科研经费立项进一步开展了肢体骨肉瘤综合治疗的临床基础研究。本文将回顾1992年、1999年、2005年某科在不同阶段报告的1958年~2001年治疗肢体骨肉瘤的发展过程,探讨现阶段骨肉瘤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改进提高骨肉瘤综合诊治水平提供依据。
  • 摘要:骨巨细胞瘤是一种由增殖性单核细胞和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构成的具有局部复发倾向的侵袭性原发良性骨肿瘤,由于其可以出现远隔(肺)转移,也被认为是中间性或低度恶性骨肿瘤。这种病变已被认识逾百年,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其才独立于其他含有巨细胞的病变而被认为是一类独立的肿瘤。软骨母细胞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单纯性骨囊肿、甲状旁腺亢进棕色瘤、非骨化性纤维瘤、动脉瘤样骨囊肿和某些骨肉瘤均是富含巨细胞的原发骨肿瘤。在Enneking的外科分期中,通常被定位为3期肿瘤,侵袭性强的病变常被定位为Ⅰ期肿瘤。本文介绍了骨巨细胞瘤的流行病学特点、影像学特点及组织学特点。
  • 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因和治疗结果,探讨其治疗方法。rn 方法:回顾性研究了自1998年12月至2003年3月在我科进行治疗和随访观察的1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骨折,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为56岁(43岁~75岁),A型2例,B2型7例,B3型1例,C型1例。采用非手术治疗6例,其中1例因畸形愈合后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6例。采用长柄假体翻修联合异体皮质骨板固定5例,其中使用非骨水泥型远端固定假体4例,使用骨水泥型假体1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例。rn 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5.6个月(7个月~50个月)。9例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3-6个月),2例骨折未愈合,均为未手术病例,手术治疗6例骨折均愈合。至目前为止,7例假体稳定,1例翻修术后出现连续的影像学透亮线,3例假体松动。假体稳定的患者功能好于假体松动的患者,假体稳定患者的Harris评分平均91分。所有异体皮质骨板在1年内均与宿主骨整合,没有异体皮质骨板骨折发生。rn 结论:假体稳定的A型骨折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对于B1型和C型骨折,如无手术禁忌症,应行且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于假体松动的骨折,使用长柄远端固定非骨水泥型假体联合异体皮质骨板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 摘要:作者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并进行系列研究2001年3月20日PVP2002年4月球囊PKP(Kypho)2004年8月冠龙公司球囊PKP2004年10月SKY PKP2005年3月Vesselplasty2005年4月球囊PKP(北奥-Kypho)合计PVPPMMA22例72例CPC20例Sr-HAC30例PKP球囊(早期)6例54例球囊(国内冠龙公司)12例球囊(北奥公司)10例19椎SKY24例28椎VesselX2例*2001年3月20日-2005年7月25日统计数字126例2001年3月起应用局部麻醉,C型臂X线机监视下经皮经椎弓根注入PMMA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椎体肿瘤共22例。
  • 摘要:目的:报道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rn 方法:自1999年以来,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情况,先后应用12种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02例。rn 结果:本组10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个月-6年,用传统的腹部皮瓣、交胸皮瓣修复后显得较臃肿,而用其他9种皮瓣移植修复的效果较为理想。rn 结论:应用本组12种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成功率高,基本能满足基层医院手外科的临床需求,多数患者对疗效满意,尤其带感觉神经的皮支皮瓣是临床优先应用的外科皮瓣。
  • 摘要:目的:报道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的手术方法和应用效果。rn 方法:以外踝上动脉穿出点,设计轴线于小腿前外侧肌间隔,沿趾长伸肌与腓骨短肌之间显露外踝上动、静脉,同时在腓骨长肌与趾长伸肌之间显露腓浅血管神经,使其保留到皮瓣中。将带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顺行或逆行旋转覆盖创面,修复小腿及足皮肤软组织缺损。rn 结果:临床应用18例,皮瓣面积6cm×5cm~21 cm×10cm,皮瓣完全成活。经2月~3年随访,皮瓣外形满意。rn 结论:该方法扩大了小腿皮瓣面积,皮瓣血供可靠,提供了对于小腿及足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一种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用双足供区5个组织瓣及双小腿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瓣共7块组织组合移植,修复全手脱套伤伴5指缺损的术式。rn 方法: 2001年6月,为1例患者设计并应用了该术式。(1)健侧供足:设计并切取以足背动脉为蒂的携带。足背动静脉与尺动静脉吻合,大隐静脉与贵要静脉吻合。(2)患侧供足:设计并切取以足背动脉为蒂的携带第二、三足趾的足背皮瓣,修复手背虎口及再造中环指。足背动静脉与桡动静脉吻合,大隐静脉与头静脉吻合。(3)足部供区:设计并切取双小腿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瓣修复足背创面。小腿创面用腹部中厚皮片植皮。rn 结果: 7个移植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再造拇指对指、掌侧外展功能基本恢复。再造3指的痛觉开始恢复。移植皮瓣厚薄适宜、色质好,外型满意。rn 结论:该术式是修复全手脱套伤伴5指缺损可供选择的一种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预防高位神经损伤后远端效应器官不可逆性肌肉萎缩的新方法.rn 方法:首先将高位神经损伤处如臂丛根、干部、坐骨神经出口部等,常规进行探查修复。然后在尽量接近受损伤神经所支配的主要效应器官的部位,将损伤神经与邻近的正常神经相互靠拢,切开两神经相对应侧的神经外膜和束膜1~1.5cm后,将切开处相互紧密并拢,用9-0~11-0显微外科针线分别将两条神经的束,外膜相互侧侧缝合.rn 结果:21例患者经术后2~5年(平均3.2年)随访,其中5例达到M4/S4,8例达到M3/S3,5例为M3/S2,3例为M2/S2。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同部位损伤采用相同方法修复但未做远端侧侧缝合的病例,因为后者无1例达到M4/$4。rn 结论:高位神经损伤在进行常规修复的基础上,将其远端与邻近的正常神经行侧侧缝合对预防远端效应器官的不可逆性肌萎缩有一定效果.
  •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分析卡压神经外膜松解范围与手术疗效之间的关系。rn 方法:统计病程平均为3个月的腕管综合征术后病人24例,根据神经外膜松解范围的不同将其分为4组,每组6例。A组:单纯卡压段外膜纵向切开,并在神经外膜下向两侧分离1/2。B组:卡压段外膜切除1/2。C组:卡压段及其近、远端各0.3cm的外膜纵向充分切开,并在神经外膜下向两侧分离1/2。D组:卡压段及其近、远端各0,3cm的外膜切除1/2。术后定期进行肌电图检查及临床观察。rn 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C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最快,病人桡侧三个半手指麻木、疼痛及拇指外展无力症状恢复最好。rn 结论:单纯神经外膜纵向充分切开并向两侧分离1/2松解术,既有效解除了压迫,又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神经外膜的连续性和血供,疗效最好。
  • 摘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scoliosis,AIS)是指10岁以上儿童至发育成熟前的一种脊柱侧凸畸形,是小儿骨骼肌肉系统中最常见的畸形之一,约占青少年人口的2%~3%,占整个脊柱侧凸发病率的80%,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本文介绍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探讨了其手术治疗的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Bryan人工间盘置换手术的临床使用要点和手术适应征。rn 资料和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进行的99例125个椎间盘的颈椎人工间盘的置换手术。随诊时间最长6个月,平均3.7个月。其中脊髓型颈椎病5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49例。单间隙76例,双间隙20例,三间隙3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38例。年龄:25岁-70岁,平均47岁。本组病例均采用Bryan人工椎间盘假体,该假体采用外壳和聚氨酯髓核构成。假体上下终板接触面有钛微孔喷涂层利于骨长入。从而使假体获得长期稳定性。手术严格按照Bryan人工椎间盘假体置入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术后颈托外固定2周。rn 结果:JOA评分改善率56%。椎间活动度:矢状位术前平均活动度12.2°,术后10.9°,冠状面平均5.7°,邻近间隙矢状位术前平均活动度10.9°,术后9.4°,患者满意度94%,1例人工椎间盘松动,1例出现下沉。比较一般前路固定术,患者恢复快,早期可以颈部活动,颈部僵直感少为特色。rn 结论:99例,125个人工间盘置换手术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颈椎运动范围得到一定保持。与前路融合手术最大的不同是患者恢复快,颈部支具佩带时间短,没有颈椎受限的感觉。
  •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更完善的手术方法。rn 方法:自1994年3月~2002年12月,对DDH髋臼浅而小,股骨头大的48例49个髋关节,在通常术式的基础上,对Pemberton截骨术式进行改进:将截骨点上移,扩大翻转骨瓣面积;取髂骨全层骨板连带其附着的骨膜植骨;增厚的关节囊制成两层,内层紧缩关节,外层稳定骨瓣。rn 结果:随访18个月-5年,主要观察髋关节功能、X光片:截骨愈合程度、髋臼对股骨头包容程度及有无股骨头坏死等,按照周永德疗效评定标准,总计26-30分18例18髋,21~25分27例27髋,16-20分2例3髋,15分以下1例1髋,总优良率达93.8%。rn 结论:改良Pemberton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可增大股骨头包容,避免了传统术式减少髋臼容积的缺点,更有利于稳定关节,扩大了手术适应症。
  • 摘要:二十世纪是骨病理生理学最富有成果的时期,学说林立,百花辉映。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互不相关的理论成果实际上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可以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把它们有机地串连起来,这个理论称为骨折愈合一元论学说。该学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骨折愈合过程一元论,即骨折愈合过程是初始骨痂反应(PCR)不断重复和积累的过程,PCR具有饱和性、平衡点及不应期三个特点,在合适的应力条件下具有放大的成骨作用,PCR产生的过修复剩余是骨折愈合的源泉;二是病理生理一元论,即骨折愈合过程实际上是借用了骨骼生长发育的细胞学机制,即Frost提出的基本多细胞单位(BMU)理论。骨折愈合的病理过程与骨改建的生理过程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骨改建同样具有放大的成骨作用,是骨骼生长发育的重要基础,也是人体对抗骨质疏松的最重要的负反馈保护机制。骨折愈合一元论学说首次成功地揭示了应力与细胞活动的对应关系,首次成功解释了不同应力环境下骨折愈合可能具有不同的效率,成功地解释了骨骼为什么会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增粗,简单明了地解释了骨折愈合怎样结束等等一系列问题,可以把以往的各种学说如一期愈合,二期愈合,第三种愈合方式,骨延长愈合,应力遮挡理论,骨不连理论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具有丰富的推论。
  • 摘要:全膝置换置换术后髌股关节并发症主要包括:膝前疼痛、髌骨脱位与半脱位、聚乙烯严重磨损导致的滑膜炎、髌骨假体松动等。这些并发症的形成和髌股关节与胫股关节问复杂的运动学特征;髌股关节间的高接触应力;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不平衡;及伸膝装置对线异常密切相关。早年的膝关节置换术并未涉及髌股关节,许多早期设计的假体甚至没有与髌骨相关节的关节面。术后髌股关节疼痛的发生,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全膝置换术后严重的膝前疼痛,引起了人们对髌股关节的重视。随着现代髁假体表面置换技术的出现,髌股关节的处理逐渐成为全膝置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相当一部分医生,置换髌骨已成为全膝置换手术的常规组成部分,但髌骨置换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再度引发了人们对全膝置换术时保留髌骨的兴趣。“选择性置换髌骨”的中间路线也应运而生,遗憾的是由于髌股关节的高度复杂性,“选择性置换髌骨”,本身就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最近的若干前瞻性RCT研究业已证明:“选择性置换髌骨”的大多数指标,如:术前膝前疼痛、体重、髌骨软骨病变等都不能正确提示全膝置换术后是否会发生膝前疼痛。本文着重综述近年来假体设计的若干重要理念对髌股关节的影响。
  • 摘要: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Hip DDH)包括:发育性髋脱位Developmentaldislocation of the hip,发育性髋关节半脱位Developmentalsublocation of the hip,髋臼发育不良Dysplasiaof the acetabulum。导致大龄儿童DDH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以前未发现并未治疗的髋关节脱位。②未治疗的髋臼发育不良或半脱位。④治疗失败病例。后2种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关节面的负重关系改变,力学环境改变,头臼不适应。表现为疼痛,跛行,进而出现关节的退行性变。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这种改变越发不可逆转。
  • 摘要:本研究对1265例1572指拇、手指不同程度缺损者,选用不同形式的足趾组织移植进行再造与修复,成功1550指,失败22指,成功率达98.6%,获得满意的外形与功能。现就26年来对拇手指不同程度缺损选用不同形式足趾组织移植的再造与修复作一回顾性讨论。
  • 摘要:本文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导航骨科手术(computer assistedorthopaedics surgery CAOS)及医用机器人技术在创伤骨科应用中的主要进展、当前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对策、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同时简要介绍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在计算机辅助导航骨科手术及医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当前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所应用的医学图象导引系统已经由使用单一的C-臂,CT等传统影像设备向应用3D-C-臂,多模态图像处理系统等新型影像设备转变,基于多模态图像的导航系统将有可能成为导航手术的主流。医用机器人已经在自动化程度和人机交互模式方面,有了长足进展,摆脱了原有工业机器人的结构模式。医学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极大丰富了导航和机器人外科,只有在不断完善光学定位技术的同时,加大对其他定位方法的研究,才能够提高定位精度;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开放式结构(open architecture)设计,使不同导航系统的注册软件能够互相兼容,手术器械能够通用,降低设备成本。骨科医生要正确认识计算机辅助导航骨科手术及医用机器人技术,在充分了解CAOS的技术特点、基本原理、操作程序的基础上,对要实施的手术具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开展CAOS手术。目前,迫切需要建立CAOS技术标准、临床适应症和手术操作规范,进行CAOS产品之间的技术比较和评估,便于医生选择合适的CAOS产品。伴随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数字化手术室、智能化微创导航手术系统、医用机器人辅助的远程医疗将有可能威为未来CAOS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 摘要:本文通过随访对1993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内固定治疗的13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rn 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者51例,发展成晚期塌陷者33例。96.08%的病变在伤后5年内发现,第2年和第3年发现例数最多。活动受限是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的缺血坏死病例存在),以下依次为跛行和疼痛;晚期塌陷组中有约30%的病例没有明确疼痛主述,但平均Harris评分低于早期坏死组。rn 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晚期塌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表明:骨折的移位程度和骨折的复位质量(包括对线和对位)均对病变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而年龄>60岁者有较低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晚期塌陷率,但未显示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对X线片的分析提示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病变的位置与预后很可能存在一定关系,这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脊髓损伤(SCI)是脊柱骨折或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对人打击最大的一种致残性疾患。随着人类的前进,社会的进步,交通工具以及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交通伤、坠落伤等原因所造成的脊髓损伤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而在战时多由于火器伤、爆震伤所致。美国Krans估计每年5例/10万人SCI,主要由于交通事故引起。1992年美国有20万四肢瘫与截瘫的病人,并且每年有1万新增加者,绝大多数由SCI引起。SCI多发生于年轻人。SCI最多发生于颈椎下部,其次为脊柱胸腰段。由于SCI的高度致残性,SCI的治疗与护理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分析了脊髓损伤的定义及特点,探讨了冲击疗法及护理要点。
  •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术后患者使用颈椎枕的效果。方法:对125例颈椎术后病人使用颈椎枕的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125例颈椎术后病人使用颈椎枕的效果良好。结论:颈椎术后病人,不论是接受颈椎前路手术的病人,还是接受颈椎后路手术的病人,都可以使用颈椎枕。
  • 摘要:传统手术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是将椎间盘切除后取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后由于病变节段的椎体融合,活动度差,其邻近上下节段的椎间盘的负荷增大,加速退变。随着人工椎间盘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在进行前路减压后,可以进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以改善病变椎间隙的活动度,减轻邻近椎间盘的负荷。某院脊柱外科自2003年12月10日进行第一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至今已进行手术20余例,术后效果较好,患者恢复快,术后护理也有其特点。
  • 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合并症和功能活动障碍的不良后果。rn 方法:对120例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术后分阶段指导肩关节活动锻炼。rn 结果:根据Neer评分标准,对本组病例进行复查及随访,优良率达90%。其中前屈上举,外展、外旋以及内旋活动范围的恢复达到健侧的85%。rn 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明显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 摘要:目的:寻求高龄尤其是内科疾病较严重,一般情况较差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更为切实可行、符合临床的治疗方法。rn 方法:回顾我科2002年10月-2004年9月7例病例,对高龄患者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适应症、手术并发症、预后等方面进行评估。rn 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5例,最高年龄97岁,最低88岁,平均91岁,患者均为术前可独立或借助助步器行走,其中术后三个月内行走同术前3例,可利用助步器、拐杖辅助行走2例,术后不能行走1例,死亡1例。rn 结论:高龄患者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在治疗结果上与内固定手术无明显优越性,但可明显缩短卧床时间,手术创伤较内固定手术略大,但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内固定手术。因此,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应进一步在临床工作中总结、论证。
  • 摘要: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1-2%,其中波及后距下关节最多。由于跟骨解剖结构的特点,造成跟骨骨折后的折块严重压陷、爆裂,增加了复位后固定难度,使一部分病人遗留持续性疼痛和功能障碍,致残率甚高。跟骨骨折发生率高,骨折类型复杂,对波及跟距关节骨折,必须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临床分型,采取不同方法才能减少各种合并症的发生和致残率。某院自88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共收治32例跟骨骨折,其中随访的28例,男27例,女5例,左侧19例,右侧11例,双侧2例。优良率80%,差20%。
  • 摘要:目的:评价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利用股前外侧皮瓣对12例足跟部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修复。rn 结果:所有病人均愈合良好,其中1例因为创面面积大导致皮瓣不能完全覆盖而致边缘有坏死,但是经过换药后好转。经过6个月至5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能正常走路,回到原来正常的工作岗位,没有一例发生皮瓣磨损。rn 结论:股前外侧皮瓣进行足跟软组织缺损的移植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但需要血管吻合还是需要临床上有一定经验。
  • 摘要:目的: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rn 方法:自2002年2月至2004年7月,共治疗18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6例、半月板损伤4例,Schatzker分型为Ⅰ型2例,Ⅱ型6例,Ⅲ型4例,Ⅳ型5例,ⅤV型1例。术前摄片和三维CT重建,术中在关节镜辅助下,首先对合并损伤进行相应处理,然后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通过螺钉和克氏针等固定,最后“C”臂机透视确认,术后坚持早锻炼、晚负重的原则。rn 结果:所有患者均在3-4月骨性愈合,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筋膜问室综合征等早期并发症,在随访的8-15个月期间未观察到创伤性膝关节炎和膝关节内翻、外翻畸形,根据Rasmussen评分,16例病例为优良,2例SchatZkerⅢ 型为可,本组总评分为26土3。rn 结论:在治疗Schatzker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时,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的有限切口结合少量固定的手术,具有创伤小,可同时处理关节腔内的其它损伤等优势,可以获得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良好的近期疗效,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对7例保守治疗4月以上无效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行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结合术后功能锻炼,分别于术前、术后采用直观类比标度(VIS)疼痛评分、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和根据性别、年龄的修正评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估。rn 结果:全部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1月(6-17月)。术前、术后3周、末次Constant评分平均分别为:24.5+14.2分,47.0+18.8分和68.9+9.4分;术前、术后3周、末次Constant修正评分为:31.0+17.26%,60.13+24.9%和87.1+14.5%。术后与术前相比肩关节功能评分和修正评分有显著提高,且全部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征。rn 结论: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理想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并发征少等优点。
  • 摘要:背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关节外科的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四肢关节MRI的应用和关节镜技术的改进,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率和手术疗效显著提高,其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可能发生某些变化。通过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可为其病因分析、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提供重要参考资料。rn 目的:调查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rn 方法:回顾性调查西南医院关节外科中心2001年1月-2005年3月期间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478例,统计患者性别、年龄、损伤原因、四肢关节MRI与术后诊断、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损伤侧别与部位、合并症及手术方式。rn 结果:西南医院关节外科中心2001年1月-2005年3月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478例,其中:男性217例,女性261例,年龄4-83岁,平均40.8岁;发病至手术时间28.96±60.37(月),术后平均住院天数6.40±6.27。与术后诊断比较比较,临床结合四肢关节MRI检查的术前诊断灵敏度为98.12%、特异度为93.94%,准确度为92.15%。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不同病因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见表1。
  • 摘要:目的:总结外固定器治疗四肢关节周围骨折方法的特点及经验教训。rn 方法:四肢关节周围骨折共32例,年龄13岁-93岁。均采用外固定器固定,10例结合有限内固定。固定最长时间8个月,最短2个月。rn 结果:平均随诊时间18月.延迟愈合1例,钉松动1例,无严重感染病例。肢体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94%。rn 结论:关节周围骨折是外固定器治疗的适应症之一,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采用外固定器治疗同其他内外固定方法一样,手术存在一定技巧,术后需要全程的、正确的、严格的、有经验的医护人员管理,不能一劳永逸。
  • 摘要:胸骨骨折在临床上较少见,其发生率为1.1%~2。5%,多段骨折合并有严重继发损伤者罕见。笔者2005年3月救治1例胸骨多段骨折合并严重继发性损伤患者,现做一报告。
  • 摘要:目的:寻找一种临床治疗长骨干骨折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rn 方法:选用一种新式的组合式髓内钉——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旋入钉),旋入钉是以旋转进钉,髓内填充式纵向交锁为特点的髓内固定系统,其结构由主钉和锁钉组成,2003年11月至2004年7月我科应用旋人钉治疗长骨干骨折12例。采用闭合复位固定6例,占50%,6个月以上随诊5例。rn 结果: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周,功能恢复优良率96%,无继发骨折,短缩分离和金属断裂发生。rn 结论:旋入钉具备轴向加压,抗短缩、抗分离和抗扭转的功能,其结构简单,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无应力集中和应力遮挡、疗效可靠,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前景。
  • 摘要:目的:探讨椎体切除术阿霉素骨水泥填塞对胸,腰椎体肿瘤的治疗效果及价值,以及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可能性。rn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2003年间胸,腰椎椎体肿瘤50例,椎体肿瘤前路切除后行前路VentroFix固定阿霉素骨水泥椎体间充填35例,椎体间钛笼阿霉素骨水泥15例。术后平均随访2.6年,通过临床与影像学检测脊柱重建的稳定性及复发率。rn 结果: 1例因复发行再次全脊椎切除术,2例骨水泥发生移位压迫脊髓行了再次手术,4例因多发行转移术后2年死亡,术后43例疼痛消失,神经功能恢复,内固定物未造成合并症,治疗效果满意。rn 结论:胸、腰椎体肿瘤切除后应用阿霉素骨水泥加内固定物可以预防复发,维持或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减轻疼痛,有利于脊柱早期恢复负重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脊柱肿瘤的一项重要措施。
  • 摘要:脊髓损伤(spitlaI cord injury,SCl)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直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世界上一系列的基础和临床的研究的发展才给SCI的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1990年,N EngI J Med发表了全美急性脊髓损伤研究(National SpinaI Cord InjuryStudy,NASCIS Ⅱ)有关大剂量MP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随机和双盲的对照研究,即大剂量MP24小时的治疗方案,改变了严重脊髓损伤被认为是不可逆改变的观念。MP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达到抗炎:通过免疫抑制作用到达抑制细胞素和抗体物质的产生:抗氧化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其细胞的效应是:减轻脊髓的坏死和水肿,抑制炎症前体基因的表达,抑制白质发生凋亡。可以这样说,MP是针对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改变的二级干预研究的重要的里程碑。然而,过去的不幸在于激素的初使剂量间隔时间和治疗时间差异甚大,以及往往强调运用保守的小剂量,因而在脊髓损伤的保护性治疗方面始终无大的突破。1991年,在国内作者较早地开展了大剂量MP对脊髓的保护性基础研究和MP在脊柱脊髓外科临床上的应用,得到了一些宝贵的数据、启示和初步的经验。
  • 摘要:目的:探讨后方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posterior stabilized knee arthroplasty,简称PSKA)治疗膝关节疾患的临床应用价值。rn 方法:自1995年7月~2000年7月,共计PSKA(Insall-Bursteirl II)18例(19膝),男2例(3膝),女16例(16膝),其中双侧1例。年龄44~78岁,平均62.5岁。术前诊断膝关节OA 15膝,RA4膝,,伴有骨质缺损4膝。术前×线测量膝内翻畸形15膝,膝外翻畸形4膝,屈曲畸形8膝,,有膝关节手术史2膝。17(18膝)例随访41~60个月,平均49个月。rn 结果:根据HSS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术前平均62分,术后平均89分,活动范围(ROM)术前平均91°,术后平均115°,其中优:11膝,良:5膝,中:1膝,羞:1膝,手术优良率88.9%。rn 结论: PSKA可增加膝关节ROM和最大屈曲度,并限制其向后半脱位。它不但用于原发的膝关节疾病,还应用于膝关节翻修术的患者。髌骨并发症在PSKA最常见,应给予重视。
  • 摘要:和很多其他国家不同,在日本颈椎手术是由骨科医生担当的。过去椎弓切除手术使用普通咬骨钳,椎板咬骨钳来进行。手术的出血量大,术后合并症多,容易不稳定等存在很多的问题微型磨削钻的使用可以使椎弓切除变得迅速,神经合并症尽可能地减少。本文回顾了日本的颈椎管扩大成形手术的发展历程,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
  • 摘要:目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用于治疗颈椎损伤和颈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通过总结治疗经验,显示这种技术的优点,便于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rn 方法:采用国产颈椎前路钢板系统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38例,随访3~16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rn 结果:所有病例达到了手术治疗目的,并在术后3个月椎体间植骨融合达到骨性愈合。rn 结论:颈前路钢板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内固定牢靠等优点,是一种理想颈椎内固定方法。
  • 摘要:目的:人工全髋关节术后不稳定是人工全髋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造成的影响很严重。因此,探讨人工髋关节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对人工全髋关节术后不稳定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作用。rn 方法:自1995年我科收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患者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59.1岁。原发病包括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例,骨性关节炎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例,骨股颈骨折2例,病理性股骨颈骨折1例,人工关节翻修术后3例。8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3~6周,1例在闭合复位时死亡,3例在闭合复位失败后或有明确脱位原因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rn 结果: 8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3~6周后获得成功。2例患者经闭合复位后再次失败,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获得成功。1例闭合复位不成功直接手术切开复位获得成功。rn 结论:人工全髋关节脱位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对人工全髋关节脱位的防治主要是以预防为主,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术前应详细了解病人的情况,原发疾病、固定畸形、既往手术史和软组织张力。仔细阅读X片做好术前设计,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假体。术中应做到软组织的松解要适当,防止过度松解。在保证髋臼假体覆盖的前提下,清除髋臼周围增生的骨赘,防止碰撞。正确的安放假体的位置,要特别注意假体头臼间的匹配关系,不要被关节的角度所困惑。试模的应用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尽可能保留和修复关节囊,维持关节的张力和稳定。假体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带帽檐或超半径的髋臼增加稳定,但要注意安放的位置,否则会出现碰撞。也可采用增加股骨偏心距的方法增加头臼的张力,在肌张力较差时可采用限制性髋臼来防止脱位。术后应注意不要过度屈髋盘腿。
  • 摘要:1967年,Swanson首次用单柄硅胶假体置换KelJer成形术后缺损的近节趾骨基底,明显提高了Keller成形术的治疗效果。但这种假体与其它关节的半关节假体一样存在着与对侧关节软骨面和骨组织的磨损,其次是硅胶本身的磨损。近二十年来,Swanson对假体进行多次改进,研制出新一代带金属垫圈的双柄铰链式硅胶假体,国外文献报道较多,而国内则报道较少。新一代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Total Metatarso phalangeaf Arthroplasty,TMPA)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某科从2002年3月至今共施行TMPA 30例(47足),主要见于类风湿前足畸形,拇僵症,老年性拇外翻畸形以及跖骨头坏死等疾病,其短期疗效令人鼓舞。本文现就其临床应用做一总结。
  • 摘要:自1992年Masquelet等报道了6例腓肠神经为蒂的岛状皮瓣以来,有关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报道越来越多。这些皮瓣大多以逆行转移的方式修复踝足部及小腿远1/3段胫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部位一般未超出小腿后侧近中1/3交界平面。1999年Nakajima等提出小隐静脉也有一套营养血管系统,可以切取以小隐静脉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皮瓣切取部位也可在小腿后侧上段。作者自2000年7月以来,采用远端蒂的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踝周.足背等部位软组织缺损49例,部分坏死12例。坏死原因如何,争论不一。本文旨在通过对本组病例临床观察的研究,就具体的坏死原因进行探讨。
  • 摘要:目的:介绍头盆环牵引全脊柱截骨加内固定治重度脊柱弯曲的手术方法。rn 方法:应用头盆环牵引作术前准备,再进行后路器械矫正的方法,要比单纯后路器械矫正的方法更满意,因为牵引能使僵硬的软组织松解,重弯变轻弯使脊柱伸展延长。我们曾对重度脊柱侧弯,采用头盆环牵引,使重弯变为轻弯,以便于置入器械的安装,用头盆环作术前牵引加脊柱截骨术再加内固定,为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的有效手段。作者自1983-2002年,采用此方法治疗重度脊柱侧弯185例,平均矫正率是70.32%。rn 结果:采用头盆环牵引截骨加器械矫正重度脊柱弯曲的方法,对185例此类患者进行了2至19年的随访观察,脊柱截骨端能达到坚固的骨性融合,矫正率未见丢失。其中1例发生下钩脱钩,3例发生上钩脱钩,这些病例均经再次手术,椎板下钢丝固定解决问题。1例术后一年并发感染,拆除置入器械后,伤口很快愈合,术中和X线所见植骨愈合良好。1例并发神经根疼痛,而后逐渐减轻。1例踝关节肌力减弱,但步态尚可。其余病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rn 结论:作这种手术应该学会使用“田氏脊柱骨刀”,根据脊柱的弯度和凸出的方向,来决定截骨的度数和方位。185例中有2例并发神经根症状,但没有脊髓损伤的病例发生。在2-19年的随访过程中,随访到120例,植骨愈合均良好,平均矫正角度无丧失。手术前后的人体外形及×线片对照均较满意。
  •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施沛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对62例85侧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施沛特,每周一支,5支1疗程。rn 结果: 62例患者均获得3-4月的随访,疗效中优33例(53.3%),良18例(29.0%),可8例(12.9%),差3例(4.8%),未见明显毒、副作用。rn 结论:施沛特对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
  • 摘要: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及近期疗效。rn 方法:2002.10-2005.1共完成199例207髋后外侧人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单侧置换191髋,双侧8例16髋,同期置换3例6髋。术中使用假体均为非骨水泥型假体。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以及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早期功能恢复情况。rn 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26月(平均11.8月)。所有手术切口长度均小于10cm,平均7.4±1.34cm;手术时间64.4±20.56分钟,出血量365±154.7ml,引流量151±65.6ml。12例15髋需输血,平均输血量512ml。患者住院时间为11.6天。所有病例术后X线显示假体位置均良好。3例3髋术后出现脱位(后脱位2例,前脱位1例),复位后未见复发;1例髋关节化脓性感染后遗强直畸形患者术后13个月出现切口部窦道,手术探查窦道位于关节外,予窦道切除,术后病理提示结核,予以抗痨,证实为关节外结核;4例4髋切口术后延迟愈合,其中两例为糖尿病患者皮下脂肪液化,一例皮缘坏死愈合不良,经换药一月后均愈合;另一例(即往精神异常史)自行抓裂伤口,予以再次缝合后愈合。所有患者术后初次扶拐下床活动时间为2.8天。191例术后6周内弃拐负重行走,其余8例术后12周弃拐负重行走,步态正常。昏26月随访卜tarris评分改善39± 8_2分(术前平均48±11.7分,术后平均85±7.6分)。rn 结论: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围手术期出血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少及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的优点,对于多数病例完全能替代传统手术。手术需要掌握好适应症,术者应具备较丰富的关节置换经验,并且在完全达到常规手术规格及要求前提下,进行小切口全髋置换术,避免强求手术切口小而影响手术操作。
  • 摘要: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posterior horn mediaImeniscus,PHMM)是一种非常多见的运动损伤,有很多种损伤类型,其中,内侧半月板后角靠近滑膜边缘的撕裂,是较为特异的一种,多见于陈旧的、病程长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又称ramp损伤。据Indelicato统计:63%的ACL损伤合并此种ramp损伤,陈旧ACL损伤的合并发生率更高。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与滑膜的结合部分称为ramp区域,位于膝关节后内间隙。由于常规的前方关节镜入路难于观察到,所以常被关节镜医生称为盲区,ramp损伤也因而经常被忽视。即使得以发现,也由于无法采用常用的半月板修补缝合方法而放弃治疗,形成“技术性忽略”。未经治疗的ramp损伤不会自然愈合,如果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可以继续向前方纵形延伸,形成更大的桶柄样撕裂,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局部的复合性撕裂,造成整个半月板或后角的不稳定。不仅如此,未经修补的内侧半月板后角失去了保护ACL移植物的重要作用,使得移植物过度承担33-50%的不良负荷。因此,当重建ACL时,应尽可能修补内侧半月板后角。本文现就其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做一介绍。
  • 摘要:创伤性膝关节脱位是一种严重的高能量损伤,累及3~4组韧带,破环了膝关节的稳定性。更严重者,还伴有神经血管损伤及骨折。治疗这种损伤对骨科医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多年以来沿用的单纯制动的治疗方法常常会遗留晚期的关节不稳定。随着近10年来关节镜技术的成熟以及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使得骨科医生处理前、后交叉韧带的能力有了本质的提高,加上组织库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异体韧带,为一期修复多发韧带损伤奠定了基础。本文将从解剖、分类,术前评估、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技术及康复几方面介绍膝关节脱位的早期治疗方法。
  • 摘要:1958~2005年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对骶骨肿瘤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相关的基础研究。50年代未,创伤骨科宋献文教授根据临床工作实际需要,在阅读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大胆的开始了当时被认为是手术禁区的骶骨肿瘤手术治疗的探索。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1966):首先对骶骨的解剖及手术入路进行了尸体上的实践,对个别病例进行了手术,结果并不理想;第二阶段(1966~1972):该阶段由于历史原因研究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第三阶段(1972~1982):开始进行骶骨肿瘤手术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特别是1976年一例全骶骨骨巨细胞瘤手术成功,初步确定了骶3以上巨大肿瘤切除手术的方法,即经前侧骼腹股沟入路显露双侧髂总动脉,临时控制骶骨及骨盆的血运以减少术中出血,以后则采用“工”形切口显露骶骨及双侧骶髂关节,并采用保留一侧或双侧骶3以上神经,行肿瘤切刮术,以上手术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因首先在国内报导而且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因此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奖并受到卫生部的奖励;第四阶段(1982~1992):开始对更多的临床病例进行手术,从而对骶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也还存在着术中出血多、术后合并症重、手术适应症选择较肓目、术后功能评价不规范等问题;第五阶段(1993~2005):随着更多病例的积累,对骶骨肿瘤的发病特点、不同骶骨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另外,一方面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一包括更清晰的数字×光片、CT、MRI、ECT等技术临床上获得了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术前活检技术的提高、病理各项新技术的使用,所有这些使得骶骨肿瘤的诊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还有,术前的系统评估、血管栓塞技术的应用,以及各种内固定材料的应用使手术的安全性更大,术后合并症发生率更低。
  • 摘要:微创手术是骨科手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小切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自2005年2月我们开始进行小切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至今,共38例,其中女34例,男4例共52膝,其中包括双膝14例。rn 年龄43-75岁,平均62.5岁,切口长度9-13cm四头肌长度与皮肤切口相当,其中5例(7膝)采用Ne×gen LPS,其它均采用Nexgen CR假体,股骨假体股骨型号C-F,胫骨2-5。手术器械采用为小切口特别设计的手术器械,比常规器械要小,所需手术操作空间较少。术前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畸形。术前关节活动度为伸0~-40度(平均-10.5)度,屈80~135度(平均100度),术后关节活动度伸5~-5度(平均0度),屈95~125度(平均115度)。rn 本组病例采用小切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手术时间平均为70分钟(150~55分钟)。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为11.5cm(9-13cm),术后平均引流530ml(200~800ml),输血平均500ml(0-1000)。术后第2天就开始进行主动伸腿和抬腿锻炼,拔除引流管后第3天开始进行屈膝功能锻炼。主动抬腿时间平均为4.8天(2~9天),第3天起屈膝大于90度。术后下地平均时间为5.6天(4-8天),出院时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00度(90~rn 120度)。22例患者三个月随诊时关节活动度大于120度,可下蹲。rn 小切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一般是指皮肤切口小于10~14cm,它是进行微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第一步,它是在常规切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要求人们要熟悉和习惯在小切口的环境下手术,充分利用活动的皮肤窗口技术,充分利用膝关节屈伸活动的特点,伸膝时膝关节前方较松,屈膝时膝关节后方较松。此外要进行充分的软组织松解,使髌骨能完全滑移出去。当然要能顺利地完成手术,使用微小的手术器械是必要的。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根据自己的习惯,适当的调整手术步骤,尽快创造出手术操作的空间。rn 小切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切口小皮肤外观美观,四头肌损伤小,膝关节主动活动的时间较早,膝关节功能恢复相对较快。
  • 摘要:目的:研究X线下前交叉韧带(Aflterior Cruciale Ligarnent,ACL)股骨侧止点印迹与股骨骨性标记之间的定位关系。rn 方法采用12例正常国人膝关节标本,将ACL股骨侧止点定标记,在CR片上将股骨侧骨性标记组成4对,分别为:1.股骨干力学轴(A)与平行的双后髁切线(B);2.双前髁切线(C)与双后髁切线(B);3.BIumensaat's线(D)和与之平行的双股骨髁远端切线(E);4.与股骨干力学轴垂直的双髁远端切线(F)和与股骨干力学轴垂直的双后髁切线(G)。使用X-Caliper测量ACL止点印迹中心点与以上骨性标记的距离,计算其在各对标记间距离的比值,确定定位最为准确的股骨侧骨性标记。rn 结果: ACL止点中心在股骨侧标记AB线之间距离的比值为65.3%±1.1%,在BC线间比值为78.1%±1.0%;在DE线间比值为38.3%±2_7%,在FG线间比值为43.1%±4.6%。rn 结论:股骨干力学轴及与其平行的股骨髁切线可以作为准确的定位标记;Blumensaat's线及其平行线能够准确地定位ACL股骨侧标记。
  • 摘要:自制微型骨刀、骨钻已取得专利两项,受到专利法保护,已输入国家专利数据库。该专利技术功能独特,技术含量高,为自主创新,在同行业占有一定的技术地位和先进性。它是一种骨科微型手术器具。其特点是钻空截骨一次完成,期间不用更换刀具,小切口,损伤小,可在骨膜下截骨,骨愈合快,矫正满意,无复发并发症少的优点。改进了拇外翻术式,克服了传统术式大切口,易复发并发症多,术后要进一步固定的弊端,有利于病人早期活动练习。拇外翻是常见的足部疾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畸形的持续发展,改变了足部正常的生物学上的负重结构,使患者在生活与工作上受到影响,而迫切需要治疗,手术方式上百种,而仍有新术式陆续报道,但究竟何种术式疗效肯定,没有结论,作者近十年来设计微型骨刀骨锯临床应用四种不同术式治疗226例441足资料对比及随诊结果做一综述。
  • 摘要:慢性肾衰的治疗,血透是其方法中重要的一种。建立有效血液通路,达到透析需要血流量,动静脉造瘘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用7种方法行动静脉造瘘46例,现对其术式选择及评价进行分析。
  • 摘要:手指指腹是手部触觉最敏锐的部分,是人类的第二双眼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电脑应用的普及,人们对手指损伤后手指外形的重塑和功能恢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现代手外科学来说,寻找和研究多种合理的手术方法,使各种指腹缺损的创面能得到最佳的功能恢复是一个新的课题,1995年以来,作者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由于外伤致指腹缺损46例,对其术式进行改良。术后指腹的感觉恢复比较满意。
  • 摘要:目的:评价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利用股前外侧皮瓣对12例足跟部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修复。rn 结果:所有病人均愈合良好,其中1例因为创面面积大导致皮瓣不能完全覆盖而致边缘有坏死,但是经过换药后好转。经过6个月至5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能正常走路,回到原来正常的工作岗位,没有一例发生皮瓣磨损。 rn 结论:股前外侧皮瓣进行足跟软组织缺损的移植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但需要血管吻合还是需要临床上有一定经验。
  • 摘要:目的:提出一种不影响残存神经自行恢复的产瘫臂丛神经修复新方法。rn 方法:将上千损伤部位行松解,不切除神经瘤,将其近端的颈5或颈7神经根和神经瘤远端的臂丛上干的神经束膜切开窗口,取颈丛皮支或前臂外侧皮神经剪成多段(一般每段长约2~2.5cm)两端分别与颈5神经根和上干的神经束膜行端侧缝合。rn 结果:8例患儿经术后1~11年(平均3年)的随访,4例的三角肌和肱二头肌肌力达4级和4-级,4例达3级。3例后期进行了肩关节松解和旋前圆肌肌腱切断。rn 结论:该方法即提供了可使损伤近端颈5神经根的新生纤维生长至上干的神经通道,又未阻断神经瘤内残存神经纤维的自行恢复,是治疗产瘫特别是Tassin 2型的新术式。
  • 摘要:目的:评价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系统的初步随访结果。rn 方法:自2001年11月至2005年9月,我科进行了46例58髋陶瓷对陶瓷(三氧化二铝)全髋关节置换术,均使用Stryker公司的ABC陶瓷髋关节系统。30例38髋获得随访,年龄18~62岁,平均41岁,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10月-44月)。重点评价临床效果并进行假体磨损,骨溶解和陶瓷部件碎裂的影像学观察。rn 结果: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56.4分(1 7-79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5.3分(86-100分)。未发现陶瓷部件的碎裂,无1例假体失败需要翻修,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线片示髋臼和股骨柄假体位置满意,无磨损和松动征象,未见明显骨溶解和异位骨化表现。rn 结论:初次人工全髋置换术使用陶瓷对陶瓷型假体的初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特别适合年轻和活跃程度高的病例。
  • 摘要:目的:从2002年我们使用红外线主动诱导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进行脊柱外科复杂结构的手术以期达到提高手术安全的目的。rn 材料和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5年7月,我们共施行红外线主动诱导计算机辅助三维导航下脊柱外科手术128例,。使用两维导航58例。三维导航手术涉及环枢椎固定,颈椎椎弓根钉固定,上胸椎椎弓根固定以及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手术。两维导航手术主要用于腰椎再手术正常解剖结构不清的病例。rn 手术方法:腰椎由于椎弓根较粗,术中透视比较容易,除非畸形明显,正侧X线片判断位置困难的病例外,均使用两维导航技术,其余使用三维导航技术。手术后使用X光片确认位置,部分使用CT确认位置。rn 结果:2例的两枚螺钉因为患者示踪器术中位置移动,导致位置不准确,其余病例无论是两维,还是三维导航的结果均满意。位置误差0.23~56mm(导航仪自动计算),准确率达到99.3%。
  • 摘要:目的:探讨将珊瑚人工骨(CHA)应用于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型术的效果。rn 方法:从1995年8月到2003年12月256位患者行棘突纵割式椎管扩大成型术。我们对所有的患者做3月、半年,一年、和每年的随访,其中随访2年以上患者142例,均为3个节段以上的广泛椎管狭窄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4.6月。对所有的患者做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对所有142位患者行X线随访,观察颈椎的序列和活动的变化。96位患者末次随访时行棘突部位的CT扫描共480节段,观察人工骨与自体骨愈合情况。82位患者末次随访时行MRI检查。观察脊髓受压的改善情况。rn 结果:临床评分:手术前平均JOA评分7.25分,手术后平均9.2分,末次随访时平均11.48分,平林改善率为58.3%。只有24位患者(17%)留有轴性疼痛。颈椎曲度:手术前平均19.46°,手术后3月随访时15.6°末次随访时平均19.23°人工骨桥稳定,人工骨融合率为83.5%手术后MRI检查显示:脊髓明显后移,脊髓扁平率从手术前0.19达到手术后的0.42,随访时未见明显的颈椎后凸畸形。rn 结论:珊瑚人工骨应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型术具有良好的效果。
  • 摘要:月骨脱位临床较少见,故易发生漏诊和误诊。本研究先后收治该类损伤7例,为加深对该损伤的认识,现做一总结。
  • 摘要:自19世纪中叶法国医生治疗儿童肘关节损伤开始,生长中的儿童骨折的治疗始终是令骨科医生感到棘手的问题。治疗方法的复杂性和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常常使得骨科医生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相对于儿童骨干骨折处理的难度而言,儿童骨骺损伤即使在各种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也仍然是困扰医生的难题之一。特别是在当今特殊的医疗环境下,如何准确、合理地治疗儿童骨折,避免医源性损伤及随之而来的医疗纠纷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儿童骨折治疗现状,探讨了其治疗进展。
  • 摘要:以各种外固定架为核心的外固定技术长久以来一直是骨科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我院小儿骨科应用外固定技术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梁栋教授采用双臂单平面外固定架和仿制的Wargner单臂外固定架行骨延长术,治疗儿童下肢不等长。八十年代末期,王承武教授采用仿制的Ⅱizarov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九十年代初,王承武教授采用自主研发的小型双臂单平面外固定架行尺骨延长,治疗儿童前臂畸形。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外固定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儿童创伤和矫形的治疗中。先后采用过Ⅱizarov外固定系统、AO外固定系统、夏氏外固定系统,Orthofix外固定系统等多种外固定架。本文探讨了外固定技术在小儿骨科的一些应用。
  • 摘要: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臂丛神经损伤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其致残严重。近年来Doi等报道了游离股薄肌移植重建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上肢功能,手术难度大,术后护理复杂,而国内的相关报告较少。本研究共进行游离股薄肌皮瓣重建屈肘、屈肘及伸指、屈肘及屈指功能26例。现将护理体会做一总结。
  • 摘要:儿童骨折是非常常见的损伤,其固定的方法很多。OrthofiX治疗儿童骨折是一大突破。它的优点: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微创手术,不影响骨折端骨供,无须二次手术,门诊即可折架,轻便,固定可靠,有利于矫正短缩,旋转,有利于功能锻炼及护理,经随诊疗效满意。本文主要介绍治疗股骨、胫骨骨折的术后护理,现将护理经验做一介绍。
  • 摘要:股骨粗隆间骨折以老年人多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其发病率会愈来愈高,老年人常有内科疾患和骨质疏松,伤后长期卧床易合并褥疮、血栓栓塞性疾患和心肺功能衰竭,常使治疗复杂化。针对股骨粗隆问骨折患者年龄大、并发症多且重、术后死亡率高的情况,作者着重注意术前宣教、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通过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度过手术危险期。
  • 摘要:术后疼痛一直是手术外科术后病人的严重合并症。严重的疼痛还可引起心脏骤停、血压升高等。我院脊柱外科从1998年12月开始使用以芬太尼、氟派利多为主要成分的静脉镇痛泵(PCA)。PCA利用特殊机械泵将混合药物按预先设置好的浓度,速度匀速注入体内。当病人感到疼痛剧烈时,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控制按钮加快药物进入机体的速度。镇痛泵的止痛效果好,安全性能高,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但某科520例脊柱术后使用镇痛泵的病人中有9例病人出现了肌痉挛等合并症,通过作者及时正确的处理,病人的症状均得到了缓解,本文现将护理体会做一总结。
  • 摘要:目的:探讨解决X线,CT和MRI等影像学资料存储、管理、应用的新方法。rn 方法: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图像资料的处理。设计了相应的图像文件命名方案。rn 结果:对传统方法和计算机辅助管理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了使用透射扫描仪和数码相机进行图像数字化两种方法的区别。rn 结论:使用计算机辅助资料管理后,与传统的资料管理方法相比,资料存储方式、资料管理、资料共享和资料应用都有很大改善,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并支架外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rn 方法: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71-88岁,平均79岁;按照EVan's分型,本组Ⅰ型1例,Ⅱ型6例,Ⅲ型11例,Ⅳ型10例,Ⅴ型2例;合并内科病者21例;合并有骨质疏松者17例。所有病人入院后均行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外展30°骨牵引,术中在C形臂X光机监测下,行手法闭合整复,满意后;经皮沿股骨颈压力区和张力区钻入2枚(φ)4.5mm外支架专用螺纹钉达股骨头下1cm处,遂后在股骨中段从外侧经皮拧入第3、4根a4.5mm的外支架专用螺纹钉,经皮通过骨折端给予2枚可折叠式螺钉或克氏针固定移位骨块;或考虑小切口配合复位,用螺钉,钢丝等内固定;给予折端加压后牢固安装三维外支架连杆。拆除外固定支架的时间为骨折临床愈合后;X线证实骨折骨性愈合后拆除有限内固定钉等。rn 结果: 32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个月-3.5年(平均18个月),愈合时间为术后2~6个月,平均2.8个月。骨折在2~3个月内愈合26例,3-4个月内愈合5例,4-6个月内愈合1例;根据孙传兴及临床经验制定评价标准,优23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7.5%。rn 结论:应用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并三维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既能早期复位,牢靠固定,同时又具有创伤少,减少骨折局部血运损害,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临床应用方便,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靠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rn 方法:先在骨折处作一小切口暴露骨折端,以便复位协助插主钉。在大转子处向头侧作一轴向切口,分离肌肉组织暴露梨状窝,用开髓器开通髓腔,扩髓器扩髓,选用合适的主钉顺行击入髓腔内,击至骨折处复位后再击入骨折远端。用瞄准器先锁近端锁钉,再锁远端锁钉。rn 结果:术后未出现肺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近期并发症。76例病人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其中主钉折断1例,远端锁钉未穿锁孔2例,退出1例,近端锁钉折断1例。其余骨折全部愈合。rn 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器材,只要术者选择好适应症,技术熟练,病人未达到骨性愈合前,患肢不要完全负重,并发症可以避免。
  • 摘要:带锁髓内钉以其稳定的髓腔内固定,减少骨折端血运破坏,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在胫骨开放骨折中逐渐开始应用。本研究共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骨折95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 摘要:严重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常合并有皮肤软组织的缺损,随着交通等事业的飞速发展,临床上越来越常见,治疗上比较困难,早期如果治疗不当常造成严重的后果。从1995年1月至2004年10月,作者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肌瓣转移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rn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1997年12月间收治的25例复位不佳的胫骨Pilon骨折的术后X线片资料。rn 结果:造成胫骨Pilon骨折手术复位不佳的原因有6种:(1)不恰当地使用拉力钉导致拉力钉过紧,造成关节面的再次移位;(2)术中对胫骨关节面的复位情况估计不足,导致关节面整体复位“不够”; (3)植骨过多造成关节面分离移位; (4)腓骨骨折未做正确的内固定; (5)胫骨远端关节面夹有碎骨块; (6)术中摄×线片时仅摄正位片而不能发现胫骨关节面后踝处的移位。rn 结论:手术中注意以上6种因素,可提高胫骨Pilon骨折的复位水平。
  • 摘要:目的: 研制一种新的肱骨内锁髓内钉,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使操作更加简便。rn 方法:2001年7月-2005年3月,使用该钉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23例,肱骨上1/3骨折4例,中1/3骨折13例,下1/3骨折6例。闭合性损伤20例,开放性损伤3例。无神经、血管损伤。采用闭合或小切口复位的基础上插入该钉,形成内锁。顺行插钉法17例,逆行插钉法6例。rn 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3.4个月。X线片示骨折全部愈合,肩肘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优17例,良6例,优良率达100%。rn 结论:肱骨内锁钉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生物力学性能,体现微创原则,适合对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固定。
  •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不完全性断裂伤的后期治疗。rn 方法:对16例外伤性陈旧性不全瘫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开硬脊膜,将蛛网膜、软脊膜、齿状韧带、神经根起始段与脊髓的粘连及周围的纤维条索彻底解除。将质地外观异常段的脊髓行3-6个切口纵行切开、深0.1~0.2mm、长度超过损伤节段;若发现脊髓内囊肿,则切开后吸出其中液体。然后,将自身腓肠神经用显微外科方法去除外膜、束膜,并剪开、使神经组织的质地、外观类似马尾组织,将其排列呈多条状、纵行植入已切开的脊髓处或原囊肿腔内,用9个O的无损伤线与软脊膜适当固定。最后修复硬脊膜或用骶棘肌瓣覆盖。rn 结果:16例患者术后随访2-4年(平均2.5年),感觉和运动均增加1级以上,其中6例双下肢主要肌群肌力较术前增加2级,恢复达4级,恢复行走能力。rn 结论:解除硬脊膜内粘连,瘢痕段脊髓切开,自体周围神经组织植入桥接,对治疗外伤性陈旧性不全瘫初步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 摘要:随着脊髓内固定器械的相继发明和应用,以脊柱侧弯为代表的各类脊柱畸形虽然得到了较好的矫正,但并发牵张性脊髓损伤的危险也随之增大,同时也缺乏有效的药物保护和预防的措施。为了研究大剂量MP对脊髓损伤(牵张性)的保护和预防,首先必须建立可信的实验性牵张性脊髓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有关损伤机制和防范措施。为此,作者借助于多学科较先进的技术,对实验性牵张性脊髓损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目的在于:建立实验性牵张性脊髓损伤模型;研究牵张性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探索体感诱发电位对牵张性脊髓损伤的监护标准;寻求一种预防牵张性脊髓损伤的保护措施。
  • 摘要:目的:评价脊柱结核后路固定与病灶清除同时进行的疗效。对切口进行改进,方法简便,创伤小、疗效好。rn 方法:对临床确诊的脊柱结核进行后路固定和病灶清除同时进行,并对切口进行改良。本组共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者为65岁,平均年龄41.5岁。全部进行病灶刮除、植骨、后路内固定,术中、术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rn 结论:通过改良的后正中切口,方法简便,创伤小,无影响侧前方病灶清除和植骨,是值得临床应用的切口之一。脊柱结核后路固定不影响病灶的刮除,稳定性好,有利于病灶的康复和脊柱结核的治愈。
  •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价值。rn 方法:依据螺旋CT三维重建的表现对30例跟骨骨折进行分型,根据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rn 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直接、清楚地显示跟骨骨折情况,对术前骨折分型、手术方案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颈部创伤引起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诊断和早期治疗。rn 方法:对1997年5月-2005年7间48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其影像学表现,分析致伤的病理基础与形威因素的特点。rn 结果: 4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完全瘫痪患者分别于伤后2-6天死于呼吸肌麻痹及肺部感染。44例患者均获3个月以上随访,随访时间最长者8年。按照ASIA标准对患者四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完全性瘫痪6例,2例存活者中,1例恢复到C级,1例无恢复。不完全瘫痪42例中24例完全恢复正常,6例虽有明显改善并能行走,但仍残留四肢运动障碍。8例中仍残留轻度手内在肌功能障碍,4例无明显改善。rn 结论:老年颈部创伤引起急性脊髓、神经根损伤,而无骨折或脱位,颈椎侧位片显示椎管与椎体矢状径比值小于0.75时,应高度怀疑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可能。MRI能直接反映脊髓受压和髓内病变情况,对诊断和治疗更有价值。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诊断一旦成立,均需要积极治疗,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治疗及手术时机选择密切相关,选择合理的手术人路早期减压手术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 摘要:随着互联网络(the Internet)的发展,国外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学术交流也越来越多,并且正在逐渐的改变着传统学术交流质量控制的机制。这类站点大多是国外的英文站点,而中文专业性互联网络学术资源,特别是在国内,非常有限。对于骨科专业来说,则更少。为此,作者利用互联网络资源,建立了一个骨科网,并通过互联网成功的进行了疑难病例讨论。rn 为关心中国创伤及骨科事业的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及骨科医生及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平等自由和高水准的学术交流论坛,基础及临床医学研究信息共享,讨论临床中所遇到的问题,报道相关会议消息,关注最新发展动态。rn 材料与方法:国际互联网络连接服务提供商,网络资源提供商。通过中华骨科网(http://www.orthochina.org)及国际互联网骨科与创伤学会的邮件讨论组(ISOST Internet Society ofOrthopedic Surgery and Trauma,Orthopod MailList--ortriopod@mail base.ac.uk,现为orthopod@orthogate.com)对四例疑难病例进行讨论。rn 结果:中华骨科网主要内容包括:骨科教程,实用骨科解剖图谱,骨科网络资源导航,医学讨论园地及病例讨论区,骨科医生资料库及邮件讨论组。此四例病例讨论,在不到一周的时间,有40多名来自不同国家的骨科医生参与,并给予了具有建设性的治疗意见。rn 讨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的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与世界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中华骨科网运行三年多来,逐渐得到了国内骨科同行及国外同行的认可,因为目前国内上网的人数还很少,而骨科医生上网的人更少,因此目前主要还在培育阶段。通过网络的服务,让同行和患者们体会到网络的优越性。本文中的四个病例讨论是在中华骨科网、中国骨科医学邮件讨论组chinaortho@yahoogroups.com、国际互联网骨科及创伤学会骨科邮件讨论组orthopod@mailbase.ac.uk(现为orthopod@orthogate.com)及国际互联网骨科及创伤学会脊柱外科邮件讨论组spine@mailbase.ac.uk(现为spine@orthogate.com)中进行讨论,在不到一周的时间,能有这么多的来自不同的国家的医生的参与,说明了网络病例讨论的优越性,固然,意见不完全一致,但他给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建议。rn 随着互联网络(the Internet)的发展,国外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学术交流也越来越多,并且正在逐渐的改变着传统学术交流质量控制的机制。这类站点大多是国外的英文站点,而中文专业性互联网络学术资源,特别是在国内,非常有限。对于骨科专业来说,则更少。为此,本人利用互联网络资源。建立了一个骨科网,并通过互联网成功的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Motchell手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rn 方法:自1998年3月~2001年10月对20例(39足)拇外翻患者施行改良Mitchell手术。术前拍负重位×线片,测量HAV平均为29.57,IMA平均为12.57。本术式与传统Mitchell手术不同的是在第一跖骨远端只行一次横行截骨,不留外侧棘,根据IMA的大小决定截骨远端外移的多少,再向跖侧移位2~3mm,用BIOFlX螺钉固定。rn 结果:随访38足,时间为11~38个月,平均31个月,优32足,良5足,差1足,优良率为97.4%。术后负重位X线片测量,HAV平均为14.57,平均改善157;IMA平均为8.57,平均改善47。rn 结论:改良Mitchell手术可矫正第一跖骨内翻,更重要的在于矫正畸形而不破坏拇趾的生物力学作用,第一跖骨头的跖侧移位,重建了足横弓,恢复了拇趾的负重功能。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