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前交叉韧带断裂

前交叉韧带断裂

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30011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25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骨科年会等;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相关文献由379位作者贡献,包括敖英芳、黄红拾、于媛媛等。

前交叉韧带断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 占比:0.40%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0011 占比:99.55%

总计:30146篇

前交叉韧带断裂—发文趋势图

前交叉韧带断裂

-研究学者

  • 敖英芳
  • 黄红拾
  • 于媛媛
  • 何舜瑜
  • 何春红
  • 余家阔
  • 时会娟
  • 胡勇
  • 谭妃英
  • 陈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伟; 刘云鹏; 王星亮; 彭超; 华国军
    • 摘要: 背景:相关研究表明前交叉韧带断裂可能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解剖形态有关.目的:探究胫骨髁间隆突与股骨髁间窝之间的匹配性与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的,74例因非接触机制导致单侧膝关节受伤或不适的男性军人患者,通过X射线片与MRI检查分为前交叉韧带断裂组(n=37)与前交叉韧带完整组(n=37).在MRI冠状位上测量两组患者髁间窝宽度指数,在轴位上观察髁间窝形态;在X射线正位片上测量胫骨髁间隆突宽度、胫骨髁间隆突外侧高度和胫骨髁间隆突内侧高度,通过胫骨髁间隆突宽度与髁间窝宽度之比来描述胫骨髁间隆突与股骨髁间窝之间的匹配性.结果 与结论:①两组患者股骨双髁宽度、胫骨髁间隆突外侧高度、胫骨髁间隆突内侧高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前交叉韧带断裂组患者间髁间窝宽度、髁间窝宽度指数、胫骨髁间隆突宽度、胫骨髁间隆突宽度与髁间窝宽度之比低于前交叉韧带完整组(P<0.05),前交叉韧带断裂组A形髁间窝更常见,前交叉韧带完整组U形髁间窝更常见;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髁间窝宽度、髁间窝宽度指数、髁间窝形态、胫骨髁间隆突参数、胫骨髁间隆突宽度与髁间窝宽度之比均是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胫骨髁间隆突宽度与髁间窝宽度之比是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ROC曲线显示,胫骨髁间隆突宽度与髁间窝宽度之比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④结果表明,胫骨髁间隆突宽度与髁间窝宽度之比是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比值越低表明胫骨髁间隆突与股骨髁间窝的匹配性越差,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危险程度越高.
    • 李杰; 向孝兵; 曾意荣; 张海涛; 陈锦伦; 叶鹏程; 张华; 周本根; 赵长青; 孙友强; 陈建发
    • 摘要: 背景:前交叉韧带断裂是造成膝关节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前交叉韧带断裂后与髌股关节稳定性的相关研究目前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断裂与髌股关节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置研究组为经膝关节镜检证实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患者65例;正常组为参加体检的健康人群65例.分别在膝关节MRI矢状位和轴位测量两组髌股关节不稳的相关参数,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受试者及家属对受试过程完全知情同意.结果 与结论:①研究组的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值显著小于正常组(P0.05);研究组滑车基线值及髌骨滑车指数均显著小于正常组(P<0.05);③结果 说明,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后可致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减小、髌骨外倾斜角增大以及高位髌骨,导致髌股关节稳定性发生改变,可能是髌股关节炎产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 李杰; 张海涛; 陈锦伦; 叶鹏程; 张华; 周本根; 赵长青; 孙友强; 陈建发; 向孝兵; 曾意荣
    • 摘要: 背景:前交叉韧带断裂是造成膝关节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前交叉韧带断裂后与髌股关节稳定性的相关研究目前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断裂与髌股关节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置研究组为经膝关节镜检证实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患者65例;正常组为参加体检的健康人群65例。分别在膝关节MRI矢状位和轴位测量两组髌股关节不稳的相关参数,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受试者及家属对受试过程完全知情同意。结果与结论:①研究组的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值显著小于正常组(P0.05);研究组滑车基线值及髌骨滑车指数均显著小于正常组(P<0.05);③结果说明,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后可致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减小、髌骨外倾斜角增大以及高位髌骨,导致髌股关节稳定性发生改变,可能是髌股关节炎产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 郭宝珍; 杜晋楠; 王丽华
    • 摘要: 目的评估加速康复理念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因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并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康复组及加速康复外科(ERAS)组,每组各30例。传统康复组给予常规康复措施,ERAS组在围手术期实施ERAS理念。所有患者均有同一位主任医师完成手术,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12、24、28、72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以及术后患膝关节屈曲30°、60°、90°及120°所需时间;记录患者住院时间;记录并比较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1、3、6、12个月Lysholm功能评分变化。结果ERAS组3、12、24、28、72 h的VAS评分低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ERAS理念对ACL重建术围手术期进行干预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肢康复,尽快恢复患膝功能。
    • 先有霞; 袁定兵
    • 摘要: 目的:提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中内侧半月板MRI的诊断正确率,以减少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9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CL断裂患者3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关节镜证实前交叉韧带断裂并内侧半月板撕裂271例,并与术前MRI诊断对照,分析漏诊原因。结果:ACL断裂患者300例,关节镜证实其中271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撕裂;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71,P<0.05);关节镜证实ACL断裂并半月板撕裂患者共271例,其中漏诊42例,漏诊率为15.5%(42/271)。漏诊病例中,半月板后角关节囊缘撕裂30例(71.4%,30/42),内侧半月板游离缘撕裂6例(14.3%,14/42),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4例(9.5%,4/42);MRI形态及信号异常在半月板漏诊的效能分析中,半月板形态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半月板信号异常为0.571。结论:ACL断裂后,内侧半月板撕裂的MRI漏诊并不少见,漏诊部位主要集中于后角关节囊缘及游离缘,半月板形态异常更应该引起警惕。
    • 黄凌云
    • 摘要: 目的对关节镜下非解剖型与理想化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价值及作用进行探析。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符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关节镜下非解剖型重建为方案,观察组40例采用关节镜下理想化重建为方案。完成干预后对比组间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结果膝关节功能方面,术后观察组IKDC、Lysholm分值依次为(95.88±3.19)分、(94.22±2.42)分,术后对照组IKDC、Lysholm分值依次为(95.11±4.52)分、(92.43±5.52)分,均比术前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稳定性方面,观察组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阳性率分别为0.0%、10.0%、7.5%,均优于对照组15.0%、30.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非解剖型重建及理想化重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进行治疗,均有显著效果。相比非解剖型重建,理想化重建前交叉韧带可提升膝关节稳定性,更为可靠。
    • 蔡林林; 马琳; 熊永瑞
    • 摘要: 本文探讨MRI髁间窝宽度指数(NWI)、髁间窝形态指数(NSI)在跆拳道运动致前交叉韧带(ACL)断裂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选取82例跆拳道运动致ACL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侧膝关节为断裂组,健侧膝关节为正常组。采用MRI技术对膝关节进行扫描,测量髁间窝高度(ICH)、髁间窝宽度(ICW)、股骨髁宽度(EW),计算NWI和NSI。结果显示,断裂组ICW、NWI、NSI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5);NWI、NSI与跆拳道运动致ACL断裂的发病显著相关(P<0.05);NWI、NSI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诊断特异度为81.71%,敏感度为91.46%;治疗后康复患者NWI、NSI水平均高于未康复患者(P<0.05);跆拳道运动致ACL断裂患者NWI、NSI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P<0.05)。由此可知,MRI测量NWI、NSI在跆拳道运动致ACL断裂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且与患者疗效显著相关。
    • 王景靓; 徐晓峰; 张家国
    • 摘要: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保留残端与否以及保留残端长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5月—2020年1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微创关节二科收治的140例新鲜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男性83例,女性57例;年龄18~50岁,平均37.0岁;致伤原因:运动伤109例,道路交通伤24例,其他7例。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根据前交叉韧带残端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A、B、C、D组,每组各35例。A组完全切除残端重建,B组重建后残端覆盖长度原有残端覆盖长度的6/10。术后定期随访12个月,比较4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本体感觉功能以及胫骨骨道直径增加程度。结果4组术后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Lysholm评分、KT-2000评分以及胫骨骨道直径增加差值均逐渐增大(P0.05)。D组术后1、3、6、12个月屈曲15°、45°、75°JPS小于A、B、C组(P0.05)。结论相较于不保留残端,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本体感觉恢复效果更佳,并能降低骨道扩大风险,保留6/10的残端在本体感觉恢复以及降低骨道扩大风险方面更具优势。
    • 侯晓伟; 宿显良
    • 摘要: 目的 探讨减张技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应用于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的效果及对膝屈曲角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关节镜下减张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对照组,64例)及接受关节镜下减张技术联合PRP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研究组,58例)的A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膝屈曲角度,步长(最大步长与最小步长)及步频以及MRI系统评分.结果 术前、术后6个月及12个月,2组组内Lysholm评分、患膝屈曲角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步长、、步频以及MR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比较术后6个月研究组Lysholm评分、患膝屈曲角度、MR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步长、步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2组Lysholm评分、患膝屈曲角度、步长、步频以及MR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应用减张技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重建前交叉韧带,可改善患者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促进韧带重塑.
    • 杨金江; 吴杰; 尹合勇; 王迪凡; 郭艾; 李强; 鲁英
    • 摘要: 目的 研究解剖单束(ASB)重建与传统过顶位单束(OSB)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因前交叉韧带断裂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共6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OSB组30例,ASB组30例.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关节稳定性指标、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 术前,2组患者Lysholm评分、IKDC评分、关节稳定性指标、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的Lachman试验阴性率比较(93.33%vs.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移试验阴性率ASB组高于OSB组(90.00%vs.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SB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OSB组[生理(91.87±2.81)分vs.(83.00±3.31)分;心理(93.62±2.65)分vs.(86.48±3.32)分;环境(93.53±2.91)分vs.(83.95±2.47)分;社会关系(93.78±2.57)分vs.(83.80±2.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传统过顶位单束重建或者解剖单束重建ACL,均可有效改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但解剖单束重建在改善膝关节旋转稳定性方面更有优势,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