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25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骨科年会
第25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骨科年会

第25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骨科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贵阳
  • 出版时间: 2013-07-26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

会议文集:第25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简单介绍循证护理基本概念,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中,是将康复护理与学科前沿接轨的护理方法.此举证明有助于提高康复护理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提升护理人员自身能力和素质.
  • 摘要: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广、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 也是临床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措施,由于脊髓损伤疾病的特殊性导致静脉穿刺难度大、成功率低。经过长期的工作经验,本文总结了脊髓损伤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运用该方法和技巧对科室20名患者静脉穿刺60次,54次成功,成功率百分之九十,比以往有了很大提高。
  • 摘要:目的:探讨国产膀胱容量测定仪(Bladderscan)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中取代进口Bladdersca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因神经源性膀胱接受间歇导尿的患者分别采用国产膀胱容量测定仪(Bladderscan)、进口Bladderscan和导尿法进行了162次膀胱内尿量的测定,比较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与差异性.结果:国产Bladderscan测得膀胱容量为(303.2+9.6)ml,同进口Bladderscan测得膀胱容量(293.5+9.6)ml相比无明显统计学上差异(P>0.05).结论:国产Bladderscan在临床应用上,其准确性不劣于进口Bladderscan.
  • 摘要:目的:总结临床护理中自主神经过反射的症状,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和改善其症状.方法: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T6以上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不同症状的自主神经过反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患者的掌握情况不同.结果:经过8周的康复治疗,护理依从性好的脊髓损伤患者,护理措施落实到位,自主神经过反射发生的次数明显减少,掌握护理纠正方法;依从性差的,没有任何改善.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发生自主神经过反射时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解除诱因,控制症状,落实康复知识宣教,有利于康复治疗的进行、日常生活动作的实施、良好心理状态的保持.
  • 摘要:目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肢体残存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16例脊髓损伤合并肢体骨折的患者进行多方位的护理,根据多发伤的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强病情观察、体位护理、肢体功能的训练、心理护理来预防并发症.结果:该组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预后良好.结论:多发伤患者病情复杂,根据累及部位、损伤程度的不同,及时给予恰当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摘要:目的:分析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在颈椎病治疗应用中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面的优势.方法:总结34例患者,男26例,女8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29例,脊髓型颈椎病4例,混合型颈椎病1例.单节段30例,4例为双节段,共植入38枚零切迹ACIF系统,2枚C3/4,19枚为C4/5,15枚为C5/6, 2枚C6/7.观察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时间30~69min,平均手术时间52分钟,术中出血5~120ml,平均25ml,术后无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现象,1例跨节段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吞咽不适,3天后症状消失.无脑梗、C5神经根麻痹等神经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颈肩部疼痛1周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访3~21月,平均12.3月,行颈椎动力位X线检查无融合器沉降、植骨不融合、内植物松动、脱落及邻近节段退变、不稳等现象发生.结论:颈椎零切迹内固定系统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对软组织牵拉刺激少,可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布氏杆菌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5例颈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48~78岁,平均54岁.病程6~21个月,平均10个月.其中3例合并腰椎病变,6例合并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采用一期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预后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内固定可靠,植骨融合良好.结论:颈椎布氏杆菌病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如有骨质破坏、神经功能损害应手术治疗.
  • 摘要:目的:分析寰枢椎个体化手术治疗设计及其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寰枢椎疾患患者,男144例,女68例,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寰椎骨折83例,枢椎骨折95例,寰枢椎脱位23例,先天齿突不连6例,枢椎肿瘤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个体化设计.结果:行后路寰枢固定97例,枕颈固定62例,前路C2~3固定28例,前后路联合固定15例,前路经口固定5例,经颈前路松解+后路固定5例.共有22例(10.4%)的患者行非常规预定手术,其中术前特异设计8例,术中改变手术方案12例(1例寰椎采用后弓交叉螺钉固定,4例采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7例改为枕颈固定),翻修手术2例.结论:寰枢椎变异大、手术风险高,均需术前全面检查,仔细分析,详细制定个体化设计方案才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有效.
  • 摘要:目的:探讨双节段椎融合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伴邻近节段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颈椎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伴邻近一个节段不稳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所有病例均为颈椎双节病变,临床表现为脊髓受压伴交感神经症状,病变在C4/5、C5/6节段10例,C3/4,C4/5节段3例,C5/6,C6/7 节段5例.对病变双节段行前路经椎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术中对影像学上表现为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均彻底切除病变椎间隙处后纵韧带,邻近不稳节段只做间盘切除处理,不干扰后纵韧带;评估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 )17 分法和交感神经症状20 分法和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随访记录脊髓神经功能和交感神经症状改善情况;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8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神经和血管损伤,脑脊液漏.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8个月,平均为12个月.JOA 评分术前8.8±2.0分,术后1周12.6±2.2分,末次随访13.0±2.2分.术后一周、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交感神经症状评分术前8.8±2.3 分,术后1 周1.8±2.0 分,末次随访时2.0±1.8 分,患者主观满意率84%;术后一周、末次随访与术前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JOA 评分和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手术节段椎间隙植骨全部融合,颈椎内固定无脱落、断裂,椎间高度维持良好.结论:颈椎前路双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伴邻近节段不稳定的有效方式.
  • 摘要:目的:探讨经多裂肌间隙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经多裂肌间隙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术治疗63例患者,均为单节段固定,应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日本骨科学评分(JOA)评价疗效,应用Schulte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5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32个月,平均25.1个月.患者术前VAS评分6.70±0.71,术后3个月VAS评分1.61±0.59(P<0.01);ODI分值由术前29.39±3.92降至末次随访3.54±2.21 (P<0.01);JOA评分由术前分值8.04±1.22提高至末次随访22.70±2.28分(P<0.01);疗效评价优良者占83.9%,末次随访植骨融合率92.8%.结论:经多裂肌间隙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住院费用少,疗效显著等优点.
  •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心理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焦虑与抑郁患者的治疗,使患者重建健康的心理状态,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10例脊髓损伤瘫痪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进行了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10例脊髓损伤瘫痪患者能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心理护理是脊髓损伤患者正确面对生活,战胜疾病的有力保障.
  • 摘要:中医护理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三分治,七分护”的美誉.脊髓损伤是给患者造成截瘫致残,并多伴二便失控的一种严重的疾病.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与回顾中医理论典籍结合的方法,分析影响中医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处应用的瓶颈障碍,呼吁改善,以期造福脊髓损伤患者,并对中医护理的发展亦有值得参考的构思.
  • 摘要: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重疾病,可导致终身瘫痪并引起各种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DVT)是严重影响SCI患者生活质量的并发症之一,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脊髓损伤后DVT的防治成为目前世界各国医疗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浸泡联合穴位刺激可以降低脊髓损伤患者DVT的发生及复发率,同时对于DVT的治疗有明显的辅助作用.并就中药浸泡联合穴位刺激防治脊髓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理论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 摘要:脊髓圆锥部有膀胱中枢,脊髓圆锥损伤时出现膀胱过度膨胀、麻痹性尿失禁,脊髓圆锥损伤时尿流动力学检查多呈现逼尿肌无反射和压力性尿失禁,马尾神经距离脊髓圆锥较近,常同时受损,称圆锥马尾损伤.圆锥马尾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治疗难度很大.在临床中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静脉点滴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电针治疗、综合康复的方式进行治疗,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可有效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减少漏尿,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 受试者在没有其它任务时给予其一个刺激到其出现反应所用的时间,把它称之为单独反应时间(simple reaction time).假如受试者正在完成一个任务如运动任务,另一个任务(单独反应时间)也需要执行,此时这两个同时进行任务的反应时间就是课题反应时间(probe-reaction time).本实验的目的研究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训练与评定系统(康复机器人)训练前、后,脊髓损伤患者坐位静止的反应时间(单独反应时间)和治疗性行走中的反应时间(课题反应时间)有无显著差异。对象:选取2011~2012年间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37名,年龄,30.4±10.5岁,病程,232.7±102.3天,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19名受试者,其中胸10~12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ASIA A)17名,腰1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ASIA B)2名,男性16名,女性3名.对照组为18名受试者,其中胸10~12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ASIA A)17名,胸11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ASIA B)1名,男性16名,女性2名。方法:对照组分别在康复机器人训练前、后测试坐位静止下的反应时间.实验组分别在康复机器人训练前、后测试佩戴长下肢支具借助助行器治疗性行走中的反应时间.对两组结果应用SPSS17.0软件对两组受试者在机器人训练前、后的反应时间进行配对t检验,确定其差异性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康复机器人训练前、后实验组借助助行器治疗性行走中的反应时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坐位静止下的反应时间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康复机器人训练可以降低脊髓损伤患者佩戴长下肢支具治疗性行走中的反应时间,达到提高脊髓损伤患者借助助行器治疗性行走中的稳定性,降低其摔倒发生的风险的目的,这与Karen等人的报告运动能够促进反应时间中运动处理的过程一致.对于坐位静止中的反应时间无显著影响,这也与Stephen的报告不同的运动强度不能影响单独反应时间一致.
  • 摘要:目的:脊髓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检查是一项新技术,国内尚缺少相关报告.本研究拟探索脊髓fMRI应用于脊髓损伤(spinal cordinjury,SCI)患者,进行脊髓功能动态学检查的可能性;并从脊髓功能活动的核磁改变角度,来观察步行训练对SCI患者损伤部位以下脊髓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博爱医院T2~T10完全性SCI患者,采用GE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Block设计,躁被动活动刺激,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序列,完成脊髓fMRI检查。获取脊髓腰膨大的功能图像,设定脊髓前角作为感兴趣区,分析时间一信号动态曲线规律,测量信号强度增加百分比(signal intensity raise percent,SIRP),进行步行训练前后的自身对照比较观察。结果:步行训练能使胸髓完全损伤患者腰髓前角神经元fMRI激活信号增多,并改善时间一信号的匹配性。结论:应用脊髓fMRI技术进行SCI患者脊髓功能动态学观察是可行的;步行训练能增强SCI患者损伤部位以下脊髓的功能活动,提示脊髓可塑性机制在步行训练促进SCI患者步行功能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摘要:本文介绍了通过给予营养神经,改善鞘营养代谢等药物,同时开展肢体功能训练的方法来治疗以“呃逆”为首发症状的视神经脊髓炎的病例。患者何X,男性,主因:“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伴二便功能障碍1月余”于2011年9月入院。1月前患者劳累后出现“呃逆”,较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睡眠。入院诊断:视神经脊髓炎、胸4不完全性脊髓损伤、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二尖瓣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术后、高脂血症。给予营养神经,改善鞘营养代谢等药物治疗,同时开展肢体功能训练。患者双下肢肌力达4肌,可依靠助行器步行。2011年11月,患者因受凉后再次出现呃逆,给予甲氧氯普胺及针刺治疗,未见明显缓解,2013年4月,患者再次出现呢逆。目前诊断:1.视神经脊髓炎,C2完全性脊髓损伤,四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二便功能障碍、顽固性呢逆。2.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二尖瓣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术后、3.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给予大剂量甲强龙5OOmg冲击治疗3-5天,同时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普脂钠盐营养神经,三磷酸胞普二钠注射液抗神经细胞损伤和促进神经轴突生长。经治疗,患者呃逆症状明显好转。
  • 摘要: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进行定量感觉检查(quantitativesensory testing,QST),已被国际脊髓损伤协会制定的SCI治疗指南列为判断结果的评价指标之一,但目前在国内外尚缺少相关的研究资料.本研究旨在采用神经物理学技术,通过QST方法,对胸段完全性SCI患者损伤平面的皮肤感觉阈值躯体感觉病变进行全面评估和定量判断,为今后QST在SCI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0例胸段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进行标准ASIA查体,应用定量感觉检查(QST)的方法,测试损伤平面冷觉、热觉、冷痛觉、热痛觉及触压觉等皮肤感觉闽值,并与3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损伤比较,SCI患者损伤平面的触压觉、冷痛觉、热痛觉无统计学差异,而冷觉、热觉的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冷、热觉以及冷痛觉、热痛觉闽值间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QST较ASIA感觉评分更敏感,能对脊髓损伤所涉及的感觉水平提供更精确的定量图,对全面系统地随访SCI疾病发展过程及长期纵向判断SCI临床试验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研究钬激光外括约肌切开术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长期随访.资料和方法:对15例接受钬激光外括约肌切开术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男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颈脊髓损伤7例,胸脊髓损伤5例,圆锥马尾神经损伤3例.平均年龄是46.8岁(31-64岁).平均随访时间是42.8个月(6-95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在症状学、实验室、影像学和尿动力学指标等方面均获得明显改善.随访过程中3例患者再次行钬激光外括约肌切断.其他患者术后随访效果良好.结论:钬激光外括约肌切开术具有出血少、安全、疗效确切的优点,长期随访效果相对稳定.对于不能实行或不愿实行间歇导尿的脊髓损伤患者,尤其是伴有自主神经过反射、逼尿肌外括约肌协调失调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为寻找与儿童脊髓损伤相关的密切因素及降低儿童脊髓损伤发生的对策,本文对本院近20年来收治的儿童脊髓损伤病例进行了汇总、分析.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1989-2009年所有儿童脊髓损伤病例资料,病例要求为受伤时年龄<14岁,存在脊髓损伤。利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所有病例资料由两人进行数据录入,对相关数据进行率和构成比统计分析。结果:1.患病儿童共92人,其中女性52例,男性40例,平均年龄为7.70±3.304岁,脊髓损伤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2.导致患儿脊髓损伤的原因中,交通事故占30.4%,非外伤脊髓功能障碍占26.1%,体育运动占20.7%,高出坠落6.5 %,加害4.3 %,其它外伤原因12%。3.下腰动作导致的脊髓损伤有18例,占19.6%,其中在体育运动中,下腰动作导致的脊髓损伤有17例,占89.5%,主要发生在6-11岁。结论: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交通事故与下腰动作为儿童脊髓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非外伤性脊髓功能障碍包含种类较多,故比例较大),为此,为预防儿童脊髓损伤的发生,应强调两点能减少脊髓损伤发生的观点:①社会各部门仍要加大力度尽可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②儿童参加跳舞等体育运动时,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高度警惕脊髓损伤的发生;③详细询问病史是做出正确诊断的关键;④预防身体发育畸形是儿童脊髓损伤康复的重要组成内容。
  • 摘要:残疾人由于身体结构及功能的损害和环境障碍导致残疾人活动受限和社会参与限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的困难,只能改变环境来适应其自身的残疾,以利其最大程度地回归家庭及社会.无障碍设计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环境科学、人体工程学、康复医学等.因此, 设计者需综合各方面相关因素,并了解不同残疾患者的需求,明确无障碍设计原则及要点,以做出合理的设计.而对于康复专业人员也应了解相关知识以更好地协助设计人员.
  • 摘要:目的:国际脊髓损伤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基础数据集的建立在于提出一个标准化的方法用于收集和报告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基本内分泌和代谢功能信息,使之符合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的目的和要求.方法:专家组采用标准化方法根据国际脊髓损伤标准和数据集执行委员会、国际脊髓损伤协会行政和科学委员会、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理事会和对其有兴趣的组织和学会以及个人的建议,对初始数据进行修订.数据集在国际脊髓损伤协会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网站公示2个月以征集意见.结果:此数据集的最终版本包含脊髓损伤前后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状态诊断的诸多问题.如付诸应用,脊髓损伤患者伤前信息只需采集一次,而伤后信息可随时采集.结论:学习并使用此数据集有助于促进脊髓损伤人群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基础数据收集和报告的一致性,便于评价和比较各项有关脊髓损伤后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研究的结果.
  • 摘要:目的:研究设计基于站立期膝踝联动控制的下肢外骨骼(Lower ExtremityExoskeleton,LEE),以改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穿戴膝踝足矫形器(Knee Ankle Foot Orthosis,KAFO)步行时的异常步态.方法:本课题以人体下肢的生物骨骼模型、SCI患者下肢功能特点和膝踝联动等相关技术为基础,结合目前常用的KAFO,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出针对SCI患者,突出改善膝踝关节运动的LEE.以正常人(1例)为受试者,进行穿戴LEE的步态分析,观察和收集正常受试者穿戴LEE的步态等相关数据,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科学和细致的统计分析.结果:1.正常受试者能够熟练的穿戴LEE,并完满完成所有测试.2.正常人受试者步态分析:(1)实际关节运动轨迹走势与标准走势一致.(2)实际角度参数与标准值比较:髋关节无明显差异,膝关节JAHO和JATO无明显差异,AGFS和ROM有差异(AFIC、JAFTG、AGES不参与比较),踝关节除JATO有差距外,余角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正常受试者穿戴LEE步行时步态较好,基本接近正常步态,实际角度参数与标准值达到定性吻合,证明了LEE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
  • 摘要:近来,国内外学者对脊髓损伤早期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相关研究,关于如何判断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如何通过影像学量化技术评估脊髓损伤预后及康复效果,已经成为研究热点.MRI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其中扩散加权成像和灌注成像在脊髓损伤领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指出核磁扩散加权成像和灌注成像能体现出分子水平成像、微循环成像早于形态学成像的特点,能预测脊髓损伤患者临床预后及康复疗效。今后临床上,DWI及PI可常规作为早期脊髓损伤的检查手段。
  • 摘要:目的:评价成人脊柱侧弯病人手术前后放射学参数的变化与病人健康生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68例成人脊柱侧弯的病人,女50例,男18例,年龄20~88岁,平均58.5岁.所有病人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均拍摄全脊柱站立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并采集完整的ODI调查表.评价病人的放射学参数包括重力线、C7铅垂线、Cobb角、腰椎前凸角度、冠状面侧方滑脱的距离、骨盆人射角、骼骨倾斜角和骨盆倾斜角。结果:平均随访时间是7.9个月,ODI值术前是50.6±16.8,术后是41.1±19.6,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Cobb角度的平均值术前是26°,术后是10.7°,侧方移位距离术前平均值是4.9毫米,术后接近0毫米。矢状面上,C7铅垂线术前和术后值与ODI值之间明显的相关性(r值<0.3 ),术后重力线数值和ODI值之间有相关性(r值=0.3)。冠状面上,术前Cobb角度和术后腰椎前凸角度与ODI数值之间有相关性。矢量图显示,无论在矢状面还是冠状面上,术前和术后的C7铅垂线是分散的,而术后重力线的改变向股骨头中心点聚集。线性回归显示,骼骨倾斜角达到50,腰椎前凸的改变大于400。骨盆倾斜角的改变和骼骨倾斜角相等,而骨盆人射角在术后没有变化。结论:评价脊柱的平衡和病人健康生活状态的相关性,使用重力线并不优于C7铅垂线。病人术后放射学参数的改善并不预示着症状的缓解。骼骨倾斜角角度的丢失和骨盆的后倾在成人脊柱侧弯中更加常见,通过手术并不能明显的改变骼骨倾斜角、骨盆的后倾、腰椎前凸以及脊柱的矢状面平衡。
  • 摘要:目的:对八周的长程正念训练进行部分改良,缩短至一周三次密集短程正念训练,探讨其对焦虑、抑郁状态截瘫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2-2013年住院中24例截瘫患者经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定为轻、中度焦虑状态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为轻、中度抑郁状态,分为治疗组(n=11)和对照组(n=13)分别进行改良后正念训练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及单纯运动康复训练,训练前、后及三个月后追踪期采用汉密顿焦虑(HAMA-14),汉密顿抑郁(HAMD-24)进行三次评定.结果:短期正念训练联合运动康复训练组的HAMA,HAMD得分显著低于单纯运动康复训练组(p<0.05),在三个月后追踪期训练效果得到维持(p<0.05).结论:短程正念训练对焦虑、抑郁状态的截瘫患者有肯定疗效.
  • 摘要:本文笔者从医学人文角度出发,结合20多年脊髓损伤患者临床心理康复的经验,并根据国人对坏消息接受的特点和过程,认为在向脊髓损伤患者及家属告知真实病情时,需要考虑和了解患者的病情、伤病后时间、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承受水平及对目前病情的看法、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内容,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合和时机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真实病情。
  •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与脊柱结核鉴别困难、甚至误诊的病例特征,以期探讨非特异性脊柱感染的临床特征,为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临床数据.方法:对已确诊的非特异性脊柱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特别是有针对性的细菌学培养、菌种鉴定、药敏试验等实验室检查,探寻有别于脊柱结核等特异性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部分患者病理学未得出诊断性的结论,经有针对性的细菌学培养结果表明,致病菌为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白菌等,部分患者经诊断性治疗得到治愈.临床症状与特异性感染症状间,疼痛变化性质、骨破坏类型等存在差异.结论:脓肿、窦道、死骨等影像学表现,低热等毒性症状,不足以构成脊柱特异性感染诊断,应根据详细剖析临床细节,进行必要的细菌学培养、多种影像学技术联合检查或诊断性治疗.
  • 摘要:目的:观察对既往曾行颈椎前路手术的病例,再次行其他病变椎间盘切除减压并应用锚定式颈椎椎间融合器(anchoring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ACIFC)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颈椎前路手术后,其他颈椎间盘再次发病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5~64岁,平均49.6岁.再次手术原因:融合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8例;非邻近节段再发颈椎病3例,其中脊髓型2例、神经根型1例;颈椎外伤合并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例.均经前路行病变颈椎间盘切除减压、ACIFC植骨术,颈前左侧入路7例、右侧入路5例(所有患者前次手术均为右侧入路),共置入ACIFC 12枚.手术节段:C3/4,5例;C4/5,3例;C5/6,1例;C6/7,2例;C7/T1,1例.术后定期行X线片及MRI复查,判定减压及植骨融合情况;采用COA40分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颈脊髓神经功能.结果: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中、术后未出现其他手术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5年,平均2年.12个再手术节段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2.5~5个月,平均3.3个月.术前COA评分32.00+2.78分,术后末次随访时38.08+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改善率76.4%.结论:在颈椎前路再手术中应用ACIFC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施术方便、固定确切、融合率高,近期随访结果较满意.
  • 摘要:目的: 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5月至2012年12月,共4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经皮穿刺椎间孔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神经根减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3~78岁,平均50.2岁.结果: 42例患者成功完成椎间孔镜下翻修手术并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7.3月.疗效评定按照目测视觉类比评分法(VAS评分),ODI功能评分和 Nakai分级评定.手术前腰痛VAS评分为4.3 ±2.1,术后三个月为2.7±2.3,末次随访为2.9±1.8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腿痛VAS评分术前为8.3±2.1,术后三个月为为2.7±1.9, 末次随访为2.5±1.7.患者手术前ODI为47.6±12.5,术后3个月为18.6±11.2,末次随访为15.7±5.8,均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根据Nakai分级优良率为90.2%.其中有4例为术后无效(失败率7.4%),3例为术后3月再次复发(再复发率4.6%),再次行后路MED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内固翻修术.结论 : 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前提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LD)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但安全有效,而且手术创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而且有效地避免了腰椎融合和内固定,是目前临床上最微创的翻修手术.
  • 摘要:脊髓损伤后内源性阿片肽的过量释放被认为是脊髓损伤后神经缺血坏死的重要因素,可使脊髓的血流自身调节能力丧失,动脉压下降,脊髓血流减少.本文指出盐酸纳美芬作为一种特异性吗啡受体阻断剂,能竞争性拮抗μ、κ、α阿片受体,尤其对μ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与纳洛酮相比,纳美芬具有作用时间长、给药途径多、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小、较易透过血脑屏障等特点.
  •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评价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和传统短节段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知网数据库、Pubmed、Cochrane系统评价资料库、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并同时采用手工检索,按照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查找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和传统内固定比较的相关文献.对纳入的文章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病例728例,其中传统短节段内固定441例,传统短节段内固定+伤椎置钉287例.经分析发现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与传统短节段内固定相比,手术前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长期随访Cobb角和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与传统短节段内固定相比,可以更好的矫正Cobb角并且长期疗效较好,但是传统短节段内固定在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上优于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
  • 摘要:目的:比较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既定的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纳入有关评价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并进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人8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1625例患者进行评价。META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手术方式在上肢疼痛评分(WMD=-4.86,95%CI-6.42,-3.30;p<0.00001),颈部疼痛评分(WMD=-7.90,95%CI-10.36,-5.44;p<0.00001),总体满意率(OR=1.84,95%CI1.43,2.36;p<0.00001),神经功能满意率(OR=1.75,95%CI1.20,2.55;p=0.004),再手术率(RR=0.50,95%CI0.26,0.97;p=0.04)方面有统计学差异。而在颈部功能障碍指数(WMD=-3.81,95%CI-8.12,0.51;p=0.08),总体并发症发生率(RR=0.77,95%CI0.48,1.23;p=0.27),影像学满意率(OR=0.87,95%CI0.36,2.09;p=0.76)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方面,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与前路减压融合术相比,人工间盘置换术可以减轻疼痛,改善神经功能状态,提高总体满意率,以及降低再手术率。由于本META分析的局限性,该结论尚须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去验证。
  • 摘要:目的:通过检索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评价导航辅助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传统通过解剖标志定位的内固定术的置钉位置优良率和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OVID和万方医学网等中英文数据库并结合手工检索,时间为1990年~2012年2月,按照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查找有关导航下脊柱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前瞻性病例对照试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置入2813枚椎弓根钉,其中1561枚在导航辅助下置入,1252枚通过传统方式置入.研究结果提示导航辅助下置入椎弓根钉的优良率[OR=2.58,95%CI(1.18,5.63)]、平均置入时间[WMD=-2.15,95%CI(-2.36,-1.94)]与传统置入方式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且纳入研究未报道导航下置钉神经损伤相关并发症发生,仅一项研究报道导航辅助下钉道准备时间长于传统手术.结论:导航作为脊柱外科手术的一种辅助手段,可以提高置钉的优良率,加快置入的速度,减少置钉相关并发症,但由于该系统的复杂性可能导致钉道准备时间延长.尚需开展进一步的RCT研究加以验证.
  •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前路手术疗效,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52例经前路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颈前路环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8例,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入术15例,钛网及前路钢板固定25例,间盘置换4例.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来评估术前及术后脊髓功能变化,计算术后功能改善率,分以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时随访所得结果为准,将患者病情、年龄、病程、手术方式,椎管狭窄比例及影像学资料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后及术后3月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8.42±2.69,12.82±1.91,14.27±1.89,术后明显增加.2.患者年龄、病情、术式的选择影响术后的疗效(p<0.05). 3.术前颈椎椎管狭窄、颈椎不稳及脊髓内有信号改变者,均对术后疗效有影响(p<0.05).4.手术节段的数目对术后疗效影响较小(p>0.05).结论:1.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2.患者年龄、术前JOA评分,手术方式是决定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3.术前影像学资料显示颈椎管狭窄、颈椎不稳及颈椎髓内信号改变也是判断术后疗效的重要参考指标.
  • 摘要:目的:探讨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和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手术治疗并获得满意随访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44例,男性64例,女性80例,平均66.08±5.20岁.病程6个月~72个月,平均12.14±15.95个月.其中选择减压组70例采用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椎板全切组74例采用全椎板切除术并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临床疗效采用JOA评分及ODI量表评分进行评估.最终统计数据结果应用统计软件通过配对t检验及q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4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两组病例临床症状均消失或明显缓解,选择减压组及椎板全切组JOA评分分别从术前14.00±1.57、13.62±1.67改善为术后12个月时20.31±1.72、20.11±2.13,t选择减压=2.718,,t椎板全切=2.801,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减压组、椎板全切组ODI评分分别由术前(62.04±3.52)%、(63.03±3.94)%改善为术后12个月时(27.46±4.14)%、(27.89±3.80)%,t选择减压=2.747,t椎板全切=2.828,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具有手术指征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诊断等综合考虑,建立个性化手术方案.
  • 摘要:目的:通过对25例腰椎结核的病理特点和误诊原因的分析,提高对腰椎结核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选择2000年至2010年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中25例误诊与漏诊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误诊病例25例,8例误诊为椎体转移瘤,5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5例误诊为椎间盘炎,3例误诊为恶性淋巴细胞瘤,2例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2例误诊为腰椎滑脱.结论:腰椎结核可以通过详细分析病史、临床表现,认真的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确立诊断,CT引导下腰椎穿刺活检和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腰椎结核的金标准.核素全身骨扫描、CT、MRI等诊断技术对腰椎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详细的问诊与查体和实验室及影响学检查相结合可以减少腰椎结核的误诊与漏诊.
  • 摘要:目的:比较Iso-C3D导航系统与普通透视下辅助下置入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C1 lateral mass and C2 pedicle,C1LM-C2P)螺钉的临床结果。方法: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C1LM-C2P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患者35例,其中采用Iso-C三维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手术18例,普通透视辅助下完成手术17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采用临床及影像学评价随访患者。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4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和致伤因素方面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平均手术时间导航组为134±8.5 min,普通透视组为146±9.2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导航组和普通透视组分别为310.5±52.4 mL和474.4±61.2 mL.导航组中术中平均透视时间显著低于普通透视组(47.3±2.2s vs.66.4±3.1s).93.1%(67/72)的导航组中螺钉和85.3%(58/68)普通透视组螺钉位于骨皮质内。术后6个月,颈椎正侧位X线片示植骨愈合。结论:比较两种术中影像技术辅助下置入C1LM-C2P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采用Iso-C三维导航技术能显著提高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并能显著地降低术中透视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了通过腰椎单侧棘突劈开、双侧椎管减压术来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为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在本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或椎管狭窄合并间盘突出者.随机分为腰椎单侧棘突劈开、双侧椎管减压组(A组)以及传统腰椎椎板切除、椎管减压组(B组).A组共27例(男15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4岁(49~71岁);B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1岁(52~69岁).术后3天行血肌酸激酶测定(CPK),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随访行X线正侧位、动力位片,CT或MRI检查.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及10cm VAS评分作为手术前后主客观评分标准.术后第3天检测CPK(肌酸激酶)评估肌肉损伤程度.术后6个月CT扫描,评价棘突愈合情况.劈开棘突间无骨折线或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视为愈合.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多裂肌CT面积值.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0.05 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21例(77.8%)获得2年以上有效随访,平均随访24.7个月(24~34个月),B组24例(82.8%)获得2年以上有效随访,随访时间25.2个月(24~33个月).两组术前年龄、病程、术前腰痛、下肢痛及下肢麻木VAS评分、JOA评分、多裂肌CT值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手术显露时间及术后第3天CPK值明显小于B组(P<0.05).A组术后6个月随访时劈开棘突均完全愈合(图2).末次随访时两组下肢痛及下肢麻木VAS评分、JOA评分及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腰痛VAS评分、多裂肌面积值均优于B组(P<0.05).两组动力位片均未见继发性腰椎不稳.结论:单侧棘突劈开进入、双侧椎管减压术可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腰痛发生率.保护双侧多裂肌棘突止点及对侧多裂肌在椎板的附着点,可作为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方式的有效补充.
  • 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及Wiltse入路经腰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 through Wiltse approach,W-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本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7例.其中A组均接受MIS-TLIF手术,共27例(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47.2岁,其中L4,5 11例,L5S116例;JOA腰痛评分(12.0±1.6)分;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8.1±1.1)分,下肢痛(8.4±1.0)分;腰椎峡部裂性滑脱19例(I度滑脱17例,II度2例),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后方巨大骨赘4例.B组均接受W-TLIF手术,共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5.1岁;L4,5 12例,L5S1 18例;JOA腰痛评分(11.1±1.4)分;腰痛(8.3±1.2)分,下肢痛(7.9±1.5)分;腰椎峡部裂性滑脱18例(I度滑脱16例,II度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翻修3例,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术后翻修1例,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滑脱部位、滑脱程度、腰椎JOA评分、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评估患者术后腰椎JOA评分、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行影像学检查评估椎间融合程度.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切口长度、平均出血量、术后第1,3天刀口疼痛VAS评分A组优于B组(P<0.05).术后3天CPK值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术中X线透视次数A组平均36±9次,B组7±2次,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总费用A组6.5±1.1万元,B组4.9±0.8万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随访24~36月,平均27.8个月,B组24~28月,平均23.6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腰痛评分及各项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术后JOA腰痛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及椎间融合率无显著性差异,A组腰痛VAS评分优于B组(P<0.05).B组4例末次随访时有腰部无力感,A组患者均未出现上述症状.B组X线透视时间、住院费用等均优于A组(P<0.05).椎间植骨融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能获得良好手术疗效.经皮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植骨内固定术微创程度优于Wiltse入路TLIF组,但Wiltse入路TLIF手术X线透视次数、住院费用等优于MIS-TLIF组。
  • 摘要:目的: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Wiltse入路微创置钉对腰椎结核进行治疗,评价临床疗效.方法:本组为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本院骨科接手术治疗的16例腰椎结核患者.其中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31.2岁(21~41岁).病变部位:L2 3例,L3 5例,L4 4例,L5 4例.合并椎旁脓肿14例.术前血沉26~98mm/h.本组患者术前应用三联或四联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等)化疗2周.术中首先经后路Wiltse入路,微创置入椎弓根钉,转棒、撑开等矫正侧后凸畸形.然后经前路以病变为中心的倒八字切口行前路病灶清除、髂骨植骨融合.术后化疗持续10个月,定期进行脊柱影像学检查和血沉、肝功能检查.结果:1例前路刀口感染,经清创后伤口愈合,其余患者皆Ⅰ期愈合,无窦道形成.术后随访8~26个月(平均18个月) .畸形矫正、植骨融合满意,未见内固定失败,无术后及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术后血沉恢复正常时间为3~10个月.血沉正常、CT显示植骨融合满意者均及时取出内固定.结论:腰椎脊柱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髂骨植骨融合,结合后路Wiltse入路微创内固定,可有效降低单纯前路手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的显露范围及融合节段.采用微创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在促进植骨节段融合、有效增加脊柱稳定性,避免钛网塌陷等同时,进一步减少了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 摘要:目的:分析腰椎微创手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及肌电联合监护在提高手术安全性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组69例接受腰椎微创手术患者行术中联合电生理监护.其中男性47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49.2岁.术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失稳22例,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19例,腰椎骨折2例.术中监护诊断系统分别监测下肢胫骨前肌、拇收肌、胖肠肌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B-MEP);同时记录双侧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PTN-CSEP)。监测双侧大收肌、胫前肌、股内侧肌及胖肠肌内侧头自由肌电。需置人椎弓根钉者,应用刺激肌电,监测螺钉是否突破椎弓根。结果:术中TES-MEP及CSEP均未见异常。21例术中自由肌电波形异常,提示神经根受牵拉较重,放松神经根拉钩后异常波形消失。7例术中单电极刺激椎弓根钉后,诱发肌电反应。术中探查见3例椎弓根钉部分突破椎弓根下壁、4例突破椎弓根内壁,给予重新固定,术后无感觉及运动减退。结论: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自由肌电及电刺激诱发肌电联合监护可有效减少腰椎微创外科手术并发症。相对而言,术中肌电监护更为敏感、重要。
  • 摘要:目的:观察“应力滑移率”(SSR)诊断技术指标体系、经棘突截骨入路后稳定结构重建术式、充气式脊柱弹性固定牵引器及弧轨自锁椎弓根矫形固定系统在腰椎失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建立有效指导腰椎失稳诊治体系.方法:临床收集腰椎失稳患者2197例,其中男1294例,女903例,年龄在17-82岁之间,平均49.5岁,应用应力滑移率技术指导867例患者;应用经棘突截骨入路后稳定结构重建术式腰椎椎管狭窄患者360例;应用充气式脊柱弹性固定牵引器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600例;应用应用弧轨自锁椎弓根矫形固定系统治疗腰椎爆裂骨折患者370例.结果:应用应力滑移率技术指导后使30%的患者避免了手术;经棘突截骨入路后稳定结构重建术式与传统的显露双侧椎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JO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术中出血及腰椎失稳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充气式脊柱弹性固定牵引器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显示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389例(65.5%),复位达2/3以上36例(32.7%),76例侧弯畸形,完全矫正62例(81.6%),其余14例也大部分矫正;应用弧轨自锁椎弓根固定系统术后X线片示脱位椎体全部复位,CT扫描显示,除10个椎体骨块向后突出(椎管梗阻<30%),其他均达到了正常椎管矢径.结论:建立的中西结合诊断与治疗腰椎失稳疾病的技术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对中上胸椎疾病患者采用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分析该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固定治疗中上胸椎疾病患者58例,在T1~T2可应用直径4.5 mm、长度30 mm的螺钉,T3~T8应用直径5.0~6.0 mm、长度35~40 mm的螺钉,螺钉直径均在4.5 mm以上。结果与结论:置钉固定后胸椎X射线片及CT显示,无螺钉进入椎管内,脊柱序列恢复良好,无内固定松动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置钉后无脊髓损伤加重及感染等并发症。患者生活完全恢复,疼痛消失16例;不全性和完全性截瘫46例日常生活能够自理,胸背部疼痛消失,无后凸畸形。表明中上胸椎半椎弓根入路置钉技术选用较粗、较长螺钉置入内固定效果可靠,安全,且进钉技术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可作为中上胸椎后路内固定的良好选择。
  • 摘要:目的:探讨健侧骶1神经根作为新动力源神经移位修复腰骶丛撕脱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4只猕猴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切断右侧L6神经根,对照组行假手术,暴露L6神经根后不做特殊处理.术后3周和8周行电生理、肌肉湿重和组织学检测.2007年11月收治1例骨盆骨折伴左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椎管照影显示左侧L4~S1神经根部假性硬膜囊肿.肌电图检查提示骶丛神经损伤,术中探查见L4~S1神经根均根性撕脱.行健侧骶1神经根移位、腓总神经移植修复臀上神经和股二头肌肌支.结果:L6神经根切断后3周,实验组腓肠肌内侧头、趾短伸肌、腓骨长肌电生理的波幅小于对照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肌湿重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小于对照组.但8周后上述所有指标对照组和实验组无明显差异.术后4天该患者右侧下肢髋外展、后伸、屈膝与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基本无影响,踝关节外翻稍减弱;足底、足趾外侧部分皮肤感觉减退.术后18个月随访,右足底皮肤感觉减退区消失,感觉恢复正常,右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左侧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屈曲肌力达3级,踝关节功能无恢复.结论:利用健侧骶1神经根作为新动力源神经移位修复骶丛撕脱伤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颈脊髓完全性损伤的早期并发症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并探讨其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方法:收集整理1991年1月至2009年6月,本院收治的20天内入院的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739例,统计患者早期并发症的种类和时间分布,分析考察年龄、性别、颈脊髓损伤程度、颈脊髓损伤节段,治疗期间营养状况,手术与否及气管切开等因素和并发症的关系,分析考察影响患者并发症出现时间分布因素.结果:颈脊髓完全性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按发生率依次为低蛋白血症603例(81.6%),高血糖446例(60.4%),高热262例(43.4%),低钠血症238例(32.2%),发生早期死亡151例(20.4%).行气管切开182例(19.4%),肺部感染36例(4.9%)(9例合并肺不张),意识障碍24例(3.3%),深静脉血栓18例(2.4%),褥疮16例(2.2%)(并发严重感染1例).结论:高龄、颈脊髓高位损伤是颈脊髓完全损伤患者出现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积极全面的治疗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促进患者的康复,不适当的气管切开和呼吸机应用将增加患者肺感染和死亡的风险.
  • 摘要:目的:在SCVD直接的微创手术中,病变的精确定位和评估仍是困难的.如,术前的精确定位和切口设计,术中的脊髓海绵状血管瘤(SCA),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和髓周动静脉瘘(PMAVF )瘘口的定位等,以及脊髓动静脉畸形(SAVM)畸形团与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分辨等.材料和方法:收集2011年初至2012底24例SCVD直接手术患者,年龄19岁~72岁,平均46.14岁.其中:SDAVF12例,颅颈交界区DAVF6例,PMAVF和SAVM各2例,SCA2例.术前分别行平卧位和模拟手术俯卧位进行病变X线透视,纠正其偏差来确定切口,以及DSA 3D重建技术显示病变的血管构筑和与脊髓、邻近组织的3D关系.术中使用临时夹闭、多普勒和吲哚靑绿血管造影术(ICGA)等多种方法进行定位和评估.结果:24例患者中,SAVM 、SDAVF、PMAVF和SCA术后获好转者分别为55.9%,65.4%、50%和100%.术后DSA复查11例(45.8%),其中:治愈7例,各有1例SAVM、颅颈交界区和SDAVF部分残留(未采用上述方法定位和评估);2例SCA MRI复查均未见残留.结论:精确定位是SCVD微创手术的基础.术前定位仍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如:因为影像资料(MRI和DSA)均从平卧位所得,改为手术不同弯曲度的俯卧位时,不同的脊髓部位和体型可造成比较大的定位标志的移位.术前DSA的3D重建影像技术可充分显示病变的血管构筑(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等)在脊髓中的部位,以及与周围组织(如锥体)的三维关系,这对微创手术有很大的帮助.目前的术中评估方法其精确率仍不高,如:ICGA只能用于视野范围内的病变,视野深部的病变则不能显示.临时夹闭后观察病变的颜色和张力变化,以及多普均属于经验性手段,可靠性不高.现在,神经导航技术和3D超声导航系统已逐渐在此类手术中运用.今后,术中DSA,以及基于DSA的重建影像技术,如:iFlow(image Flow,彩色编码血流图)和智能双容积重建技术(syngo iDentify),将术中定位和评估起着巨大作用.无论是手术还是介入栓塞,术中神经功能监护势在必行,它能明确手术的范围及程度,防止副损伤,并对术后康复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C2椎弓根螺钉在治疗Hangman骨折中应用效果.方法:8例均于颅骨牵引复位后行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问2~8个月,平均6个月.其中6例骨性愈合,2例仍在随访中.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C2椎弓根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并能最大程度保留患者颈部功能的较好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拉力螺钉技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Hangman骨折,经颅骨牵引获得复位但不稳定,进一步行C2椎弓根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俯卧位颅骨牵引复位,后正中入路,AO拉力螺钉固定.以C2侧块中点为进针点,进针方向为向头端倾斜20°~25°,向中线倾斜20°~35°.结果:手术时间为50~90 min,失血量为100~300ml,术后骨折复位满意,卧床时间3d,未发现术后并发症.结论:C2椎弓根拉力螺钉技术可使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复位,骨块间加压可即刻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手术创伤小,可在适当保护下早期下地活动,是治疗Hangman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Ⅰ、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7例,术前I型患者单纯颈围固定,Ⅱ型及ⅡA型患者经颅骨牵引复查x线复位满意后手术,手术所有操作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完成.结果:本组病例中1例螺钉误入椎管后于次日行螺钉方向校正术,其余6例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8~36月,平均l8月,7例患者均骨性愈合,神经功能恢复正常,颈椎活动范围接近正常.结论:经皮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内固定简单,对患者的生理破坏少,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是治疗I型、Ⅱ型及U A型Hangman骨折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摘要:目的:评估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体去旋转矫正效果与术后肋骨突起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我院脊柱侧弯中心行手术矫正的 Lenke I型AIS患者29例,男5例,女24例,平均年龄15.3岁(11~21岁),平均随访9个月(3~12个月).所有患者皆具有完整影像及病历资料,研究利用术前术后CT测量顶椎的旋转角(Ho’s法)及顶椎肋骨隆起间距 (RH),全脊柱X光片测量术前术后主弯Cobb角及其矫正率,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采用统计软件SPSS13进行顶椎旋转角与顶椎肋骨隆起间距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采用单纯后路钉棒内固定矫形,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164min,术中平均出血380ml.本组患者术前主弯 Cobb角平均65.5°±18.0°,术后矫正至平均15.0°±8.5°,平均矫正率为77.0%;胸椎后凸从术前平均23.9°±17.2°(6例”-“,19例”N”,4例”+”),矫正至术后平均17.2°±8.3°(7例”-“,21例”N”,0例”+”).顶椎旋转角平均从术前17.8°±6.2°到术后12.7°±5.9°,旋转矫正率为25.9%;顶椎肋骨隆起间距(RH)从术前平均2.6±1.2cm到术后平均2.3±1.3cm,RH矫正率为4%。Pearson积矩相关检验结果示RH矫正率与主弯Cobb角矫正率,顶椎旋转矫正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4和0.153.结论:Lenke I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体去旋转效果与剃刀背改善有一定关系,但相关强度较弱。
  •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双弯三维矫形新技术。材料与方法:收集本中心2009年8月至2011年2月间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双弯患者10例,平均年龄13.5(12~17)岁,男1例,女9例,至少随访2年。按术中矫形技术分为双弯椎体去旋转组(A组,n=3),单弯椎体去旋转组(B组,n=3),旋棒技术组(C组,n=4).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术前术后全脊柱X光片及CT扫描资料。双弯同步去旋转新技术采用常规全麻俯卧位下后路正中切口显露拟矫形节段椎体,术中在旋棒操作基础上,于双弯的顶椎区域安装椎体去旋转矫形设备,进行与顶椎旋转方向相反的双弯同步去旋转操作,实现双弯的三维矫形。研究评估了三组患者的术前术后双弯的Cobb角及其矫正率、双弯的顶椎旋转角及其矫正率、C7偏离骶骨中央垂线距离(C7-CSVL)和C7偏离骶骨后上角距离(C7-SSVL),三组资料采用统计学ANOVA及LSD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皆成功完成脊柱侧凸的手术矫正,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三组患者除了胸弯顶椎旋转矫正率和腰弯顶椎旋转矫正率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参数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主弯顶椎旋转矫正率分别为66.0%,46.1%和19.3%(P<0.001),次弯顶椎旋转矫正率分别为95.3%,-25.4%和-19.4%(P<0.01),三组间的旋转矫正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双弯同步去旋转技术是一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的新技术,其较旋棒技术和单弯椎体去旋转技术可获得更好的双弯顶椎去旋转矫形,并可在避免单弯去旋转时潜在增加邻近弯旋转畸形的作用。
  • 摘要:目的:评估CT三维导航联合Trigger EMG监测方法,指导重度脊柱畸形置钉准确性的评估.方法:回顾脊柱侧弯中心自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重度脊柱畸形患者29人,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20例(翻修2例),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2例(翻修1例),神经纤维瘤型脊柱侧弯3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3例,马凡氏综合征1例,术中所有顶椎区域螺钉皆在CT三维导航下置入,并在置入后采用Trigger监测方法评估T6以下节段钉道的完整性,术后行薄层CT扫描评估两者联合指导下置钉的准确性.结果:29位患者术中在CT三维导航下顶椎区域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45枚,其中T6以下椎弓根螺钉232枚,皆行Trigger EMG监测,对监测数值异常螺钉行探针探查、钉道调整.术后CT评估发现螺钉异常11枚,其中外侧壁破6枚,内侧壁破3枚,下壁破2枚,置钉准确率高达95.3%.所有患者术后皆无椎弓根螺钉置入相关的神经并发症发生,未出现血管损伤和内固定失败的情况.结论:重度脊柱畸形术中采用CT三维导航联合Trigger EMG监测指导椎弓根螺钉置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获得优异的置钉准确性.
  • 摘要:目的:评估重度脊柱侧弯术前采用头颅环重力牵引的疗效.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脊柱侧弯中心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头颅环重力牵引的重度脊柱侧弯患者20例,按年龄分为两组:成人组和青少年组.成人组共11例,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23.3岁.青少年组共9例,男4例,女5例,平均年龄12.1岁.术前皆行全脊柱正侧位片、Bending位片和牵引4~6周后的全脊柱牵引正侧位片.结果:术前20例患者皆行头颅环重力牵引车牵引,成人组平均牵引6.1周,主弯Cobb角从牵引前平均144.5°±14.8°矫正至牵引后平均132.7°±11.2°,平均矫正率为7.8%,Bending位片主弯Cobb角平均125.1°±15.6°,柔韧度为12.7±8.2%,次弯Cobb角从牵引前平均76.5°±23.0°矫正至牵引后平均70.1°±21.8°,平均矫正率为7.7%,后凸从牵引前的135.4°±38.4°矫正至牵引后的112.1°±38.0°,平均矫正率为15.2±20.0%;青少年组平均牵引3周,主弯Cobb角从牵引前平均131.8°±12.3°矫正至牵引后平均98.1°±21.7°,平均矫正率为25.7±13.2%,Bending位片主弯Cobb角平均102.8°±18.7°,柔韧度为21.7±10.8%,次弯Cobb角从牵引前平均71.6°±19.8°矫正至牵引后平均58.4°±15.2°,平均矫正率为17.2±11.5%,后凸从牵引前平均119.9°±28.9°矫正至牵引后平均80.7°±33.1°,平均矫正率为34.4±16.8%.两组病例的术前主弯Cobb角、主弯柔韧度和后凸角无统计学差异,而经牵引后,青少年组的主弯Cobb角、后凸角较成人组明显改善(P皆<0.05),两组的主弯、次弯和后凸矫正率也具有统计学差异,青少年组优于成人组(P皆<0.05).结论:重度脊柱侧弯术前头颅环牵引是一种改善畸形的行之有效方法,特别对青少年患者具有更好地矫形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在重度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SEP,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运动诱发电位(MEP,Motor evoked potential)和下传神经源性诱发电位(DNEP,Descending neurogenic evoked potential)同时联合监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脊柱侧弯中心自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采用三种诱发电位同时联合监测的重度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患者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21.3岁(8~39岁),特发性脊柱侧后凸10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2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2例,神经纤维瘤型脊柱侧弯、马凡氏综合征伴脊柱侧弯各1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静脉麻醉+小剂量肌松剂泵注维持下行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术,术中均行SSEP、MEP和DNEP同时联合监测. 结果:本组病例术前主弯Cobb角平均134.3°,术后矫正至平均69.5°,矫正率平均50.2%;术前后凸平均121.6°,术后矫正至平均54.9°,矫正率平均55.2 %.其中VCR截骨9例, PSO截骨4例, SPO截骨3例,共植入钛网4个,Cage3个.16例患者术中出现三种诱发电位皆阳性5例,唤醒试验也为阳性,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并发症;单纯MEP阳性,SSEP、DNEP正常患者4例,术中唤醒试验均阴性,术后无异常神经体征;单纯SSEP阳性,MEP、DNEP正常1例,术中唤醒阴性、术后查体正常;另外6例术中SSEP、MEP和DNEP皆正常,但其中一例考虑因神经根牵拉出现术后一过性股四头肌肌力下降,余5例术后查体均正常.结论:术中DNEP与SSEP、MEP同时联合监测可减少传统SSEP和MEP监测假阳性对手术的干扰,对重度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术中脊髓损伤监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术中如有两种或三种诱发电位异常则出现脊髓损伤的可能性增大.
  • 摘要:目的:比较后路全椎体截骨术(VCR),经椎弓根钉截骨(PSO)和与Smith-Peterson截骨(SPO)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脊柱外科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65例.根据截骨方式分为三组:VCR组, PSO组和与SPO组,所有患者具有术前、术后全脊柱正侧位X光片和完整的病历记录,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记录.分析比较了两组病例的术前术后侧凸和后凸角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VCR组共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20.9(10-66)岁,侧凸畸形1例,后凸畸形7例,侧后凸畸形28例.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平均120.5°,矢状面后凸平均112.6°,术后冠状面Cobb角矫正至58.8°(52.2%),矢状面后凸矫正至48.7°(57.1%),平均出血量2909(800-8200)ml,平均手术时间553.9(364-1100)mins,7例术后有神经并发症,1例全瘫,术后1年部分感觉恢复,3例不全瘫,1例术后随访3个月,双下肢感觉存在,运动消失,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完全恢复,3例术后一过性肌力下降,术后3个月、6个月、6个月完全恢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19.4%.PSO组共18例,其中男9例,女9例,平均年龄22.8岁(8-46岁),侧凸畸形3例,后凸畸形6例,侧后凸畸形9例.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平均120.3°,矢状面后凸平均97.7°,术后冠状面Cobb角矫正至58.9°(52.7%),矢状面后凸矫正至42.5°(59.6%),平均出血量2820ml,平均手术时间486mins,术后无神经并发症发生.SPO组共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13.8岁(11-25岁),侧凸畸形8例,侧后凸畸形3例.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平均109°,矢状面后凸平均92.3°,术后冠状面Cobb角矫正至46.1°(57.9%),矢状面后凸矫正至34.8°(57.2%),平均出血量2110ml,平均手术时间473mins, 1例发生不全瘫,术后3个月完全恢复.结论:重度脊柱畸形术中截骨矫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截骨方式的选择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但后路全脊椎截骨术(VCR)的神经并发症较高,需慎重选择.熟练配合的团队和多模式术中诱发电位监测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 摘要:目的:在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同时实施下行神经源性诱发电位(简称DNEP)与经颅短串电刺激的运动诱发电位(简称TES-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简称CSEP)联合监护,探讨术中联合监护可行性和阳性后转归与术后神经功能预测作用.方法:选自本科2010年9月~2012年3月,脊柱侧凸手术153例,其中男72例,女81例,年龄1~39岁,平均15.4岁,侧弯40~172°平均75.2°,后凸35~161°平均79.6°.手术全静脉麻醉,后路椎弓根螺钉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其中29例SPO截骨,21例VCR截骨。术中全部病人实施DNEP,TES-MEP和CSEP三种诱发电位联合监护。对术中出现诱发电位阳性病人,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包括纠正手术操作、升高血压、大剂量甲强龙等),仔细观察和记录诱发电位的转归,以及术后神经功能检查按Frankel分级,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53例术中出现一种以上诱发电位阳性共18例。术中诱发电位阳性的种类与术后神经功能比较结果显示:术中仅一种阳性3例,经干预后均恢复正常,术后神经功能正常;二种阳性4例,其中3例恢复正常和术后正常,1例不完全恢复,术后神经功能C级:而三种均阳性11例中,仅3例完全恢复,术后正常,其余5例不完全恢复和3例无恢复,术后均出现B~D级神经损伤,经统计学处理,P<0.05。对术中诱发电位阳性的持续时间与术后神经功能比较结果显示:6例阳性持续时间小于0.5小时者,术后神经功能全部正常;6例小于1.0小时者,一半病例术后出现C~D级神经损伤;而6例持续超过1.0小时者,全部出现B~D级神经损伤,经统计学处理,P<0.05。对术中采取干预措施后,阳性诱发电位的变化与术后神经功能比较结果显示:9例诱发电位完全恢复,术后均正常;6例不完全恢复,术后均出现C~D级神经损伤;3例无恢复,术后均出现B~D级神经损伤,经统计学处理,P<0.05。本组诱发电位监护阴性者,无一例假阴性。术后随访,除1例B级损伤者,在术后一年基本恢复正常外,其余8例C~D级损伤者,在术后3周-4月恢复正常。结论:术中实施三种方法诱发电位联合监护是可行和成功的。凡术中三种诱发电位均正常者,抑或仅出现一种诱发电位阳性者,抑或虽然出现2~3种诱发电位阳性,但经干预后能在1小时内完全恢复者,其术后神经功能均正常。相反,凡术中同时出现三种诱发电位阳性,抑或采取干预措施后,诱发电位阳性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抑或阳性诱发电位至手术结束仍无恢复或仅部分恢复者,术后均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伤表现。术后随访,除非手术器械直接造成脊髓完全性损伤外,绝大多数表现为C~D级的损伤,通常能得到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的预期。
  • 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1月治疗的35例(35髋)合并髋臼骨缺损的人工髋关节翻修患者.年龄46~94岁,平均年龄72.3岁.根据AAOS分型法,Ⅰ型7髋, Ⅱ型13髋, Ⅲ型15髋.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处理骨缺损,髋臼加深未植骨4髋;扩大假体型号4髋;颗粒植骨重建16髋;颗粒植骨加Cage 重建8髋;颗粒植骨加Roof Ring重建3髋.术后定期随访,以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X片检查了解假体位置及植骨愈合情况.结果:35例均为获得随访病例,时间由6月至72月,平均38.5月.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5.5分,术后平均89.8分.所有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X线片均显示假体包容良好,未见假体脱位、松动及断裂.27例植骨患者植骨愈合良好,术后平均4.8月可见植骨融合,术后髋臼骨量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2例髋臼假体周围有小于1mm透亮影,随访观察未见明显加大,无髋部疼痛,不影响髋关节活动.1例术后3周出院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经介入溶栓治愈.4例出现轻微髋痛,其中1例同时并发大转子骨不连.结论: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部分节段性缺损可以通过加深髋臼进行重建;大部分髋臼骨缺损可使用松质颗粒植骨进行修复;对于影响假体稳定性的较大缺损,使用松质颗粒植骨加Cage或Roof Ring重建髋臼可获得良好效果.
  • 摘要:目的: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膝关节屈曲挛缩(或同时合并内翻或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贵州省人民医院骨科自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共计50膝)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通过术中精确截骨、恢复软组织平衡,达到畸形的良好矫正,术后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抗炎、消肿、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治疗,使用膝关节功能训练器或由康复医师指导进行功能锻炼.对术前手术适应症、禁忌症进行评估,对手术要点、难点的处理经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经过近、中期随访,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提出的膝关节评分标准(附表1) ,根据膝关节术前与术后评分的差异、畸形的矫正、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术后进行6个月~6年的随访,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术后患者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稳定性明显改善、平均活动度明显增加、均无过伸及静息痛发生,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患者满意.术前患者膝关节的平均临床评分为30.88±9.39分,术后末次随访患者的平均临床评分为90.80±4.01分,术后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患者膝关节的临床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患者膝关节的平均功能评分为8.00±3.08分,术后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的平均功能评分为85.30±1.36分,术后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患者膝关节的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通过术中精确截骨和软组织平衡恢复,使畸形得到良好矫正,同时结合完善的术后康复训练计划及并发症预防方案,取得了满意的近、中期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三柱分型”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路选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例(男7例,女2例;年龄19-60岁,平均36.4岁)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在术前进行CT扫描。根据“三柱分型”系统进行横断面分型,其中双柱骨折6例,三柱骨折3例。遵循前外侧切口处理外侧柱,前内侧切口处理内侧柱,后内侧切口处理后柱的原则,对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随诊观察患肢伤口愈合情况、膝关节功能和影像学进展。结果:除一例前内侧切口发生延迟愈合外,其余病例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在术后1-2周即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合并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患者,在支具保护下延迟1周开始锻炼。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9月,平均4.7个月。术后2周患者膝关节屈曲450-1100,平均73.00;术后1月膝关节屈曲700-1250,平均97.70。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度数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个月TPA及PA度数与术后3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无1例发生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胫骨平台“三柱分型”系统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手术人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短期预后示膝关节功能良好。
  • 摘要:目的:评价红外导航系统在HTO中的以及对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2012.08以来在红外导航系统下实施HTO共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2-57岁,平均46岁,骨折畸形愈合4例,骨性关节炎8例,随访时间2-10月.手术开始时注册计算机辅助红外导航系统,然后按常规步骤切皮及实施截骨、截骨后在红外导航系统的指引下完成纠正肢体内外翻畸形矫正所需的最终力线并完成内固定,再次使用红外导航系统进行评价内固定完成后的肢体力线.术后1月、3月、半年,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提出的KSS评分系统及功能评分,及影像学测量。结果:截骨矫形的力线误差为≤1.2°,到末次随访时,KSS评分及功能评分分别为:87.6+-12.3。结论:计算机辅助红外导航系统应用于HTO,能够提高截骨矫形纠正力线的精确度并提高早期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评价髌骨置换对膝OA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2011年3月~2012年2月由同一组手术人员使用同一品牌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52例57膝,根据是否置换髌骨分为髌骨置换组及髌骨成型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美国膝关节协会提出的KSS评分系统评分及功能评分、髌骨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等量截骨法进行标准截骨,结合屈伸间隙测量进行软组织松解、平衡,其中,髌骨置换组17例18膝,髌骨成型组35例39膝,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周、3月,半年及一年时的疗效,含体重指数、KSS评分及功能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视觉模糊评分.结果:髌骨置换组15例15膝,髌骨成型组31例33膝获得随访,各时点KSS评分及功能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视觉模糊评分对比均无差异,体重指数虽有差异,但与疗效无相关性。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明显改善膝OA的疼痛、功能受限等症状,手术中是否同时行髌骨置换对手术后的早期疗效影响没有差异性。
  • 摘要:目的:探讨颈枕部疾患翻修手术的原因及方法。方法:18例再次翻修手术中,10例第1次手术在我院进行(再手术率10/298,约3.4%);另外8例第1次手术在外院进行。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8~49岁,平均35岁;除外计划中二期手术者。再手术距初次手术的时间3 h~8年。枕骨大孔型颅底陷入症行枕大孔减压颈枕融合,采用椎弓根螺钉技术仅融合固定到C2,因固定棒折弯角度过大,而致使C2~3椎体移位脊髓受压,四肢肌力由术前IV级降低到I级1例,单纯融合1~4年呈假关节者3例。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经口齿突切除脑脊液漏、颅内感染1例(先后修补3次),仅行后路枕大孔、寰椎后弓减压,8年后神经症状加重1例(先后3次手术).C1、C2椎管内肿瘤术后颈枕融合Axis内固定,1年后出现寰枢椎半脱位,且畸形愈合1例。创伤性寰枢椎半脱位行复位内固定者(其中Simons钢丝固定1例,Apofix固定2例)1~3年仍为假关节者3例。新鲜创伤性寰枢椎半脱位、新鲜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半脱位患者应用Axis固定,C1~2融合螺钉脱出致局部疼痛各1例。6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半脱位融合后假关节形成(单纯融合4例,Simons钢丝固定1例,1例侧块螺钉Axis固定).18例中2例进行了3次手术,共计手术22例次。再手术方法:固定棒折弯角度过大的颈枕融合的1例患者重新弯棒固定。齿突切除后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的1例患者最先经过2次行局部修补而失败,第3次修补前先行腰部蛛网膜下腔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而修补成功。1例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患者,初次手术仅行后路枕大孔、寰椎后弓减压,采用一期后路取出内固定,切除所植的骨质,二期经口齿突切除,第3次后路颈枕融合。对于形成假关节或者畸形融合的13例患者,有内固定的6例患者取出内固定,再次融合且更换内固定,没有内固定的7例患者选择恰当的内固定重新融合固定,内固定脱出的2例患者取出内固定。融合的方法采用自体髂骨块,并将其修剪成燕尾状,燕尾端卡在颈椎的棘突,另一端依据融合的不同部位放置在枕骨鳞部或者寰椎后弓,骨块下空腔部分填充自体松质髂骨碎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随访34~134个月,平均87个月,局部疼痛者症状消失,颅内感染患者治愈。神经功能改善率88.0%。所有患者均骨性融合,枕颈部序列恢复正常,没有假关节形成。结论:枕颈部疾患翻修术更为棘手,术前一定要个体化分析、充分准备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翻修术的主要原因及手术方式.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翻修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翻修方式:后路全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采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评估.结果: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34例,腰椎节段性不稳定15例,继发性椎管狭窄13例,相邻节段腰椎间盘突出6例,神经根粘连6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遗漏5例,椎间隙感染4例,内固定失败3例.随访14个月~132个月,再手术前VAS评分为(8.9±1.1)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51.4±6.9)分.再手术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6±1.1)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17.7±3.9)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翻修的原因很多.再手术时正确分析其原因,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38例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男29例,女9例;C7椎体爆裂性骨折10例,C7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脊柱后凸6例,C6,7椎体爆裂性骨折7例,C6,7椎体骨折脱位10例,C7、T1骨折脱位2例,T1椎体爆裂性骨折3例.所有患者均行前路减压、植骨、Zephir钛板内固定.结果: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通常表现为C8、T1或T2相应节段脊髓神经根症状,其中7例出现Horner征.所有患者随访1~10年,术后3~4个月全部患者获得融合.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AISA分级平均改善1.8级别.7例Horner征术后症状消失.结论:颈胸段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Zephir钛板有助于植骨节段融合很好的重建了颈胸段脊柱稳定的稳定性.
  • 摘要:目的: 对接受姑息手术的转移性脊柱肿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脊柱转移瘤姑息性手术后患者的短期、长期功能恢复.方法:回顾分析了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标准(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Performance Status 简称 ECOG-PS)评价患者的功能改变.记录术前与术后每月的评分,对比术前的功能改变,并且将ECOG-PS分级与修订Tokuhashi评分做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78名患者(51%)出现了ECOG-PS评分改变.患者ECOG-PS评分好于术前持续时间平均为9.7个月.术后一月, Tokuhashi评分为0至8分的患者(98人中的46人)术后改善较低,Tokuhashi评分为9-11分的患者改善也较高(48人中的32人,P<0.05).ECOG-PS改善的78名患者,由于主要器官受肿瘤的影响而显著缩短了改善期(P<0.05).结论:姑息性手术对脊柱转移肿瘤患者有效.对于Tokushi/ECOG-PS评分较高者和/或原发肿瘤生存期较长者,姑息性手术更为有效.
  • 摘要:目的:正确的硬膜内脊髓肿瘤术中定位及合适位置的切开硬膜是手术所必需.本文旨在研究吲哚青绿(indocyanin green, ICG)成像在硬膜内脊髓肿瘤术中定位中的作用,评估ICG的荧光显影可以作为一个的精确硬膜切开的标志.方法:本院报道了77例硬膜脊髓肿瘤患者.患者先行半椎板切除或广泛椎板切除,后以吲哚青绿成像确定肿瘤边界(先静脉注射ICG,后以手术显微镜及荧光灯观察).硬膜切开后,确认肿瘤投影。后行外科切除。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并发症。通过与周围脊髓或神经根相比,ICG摄取有无增加,73例(94.8%)患者肿瘤边界在切开硬膜前即得以确认。2例患者在ICG成像帮助下修正了先前确定的切开水平,而使骨窗显露延长。2例无增强患者后来证实为脊髓腹侧微小的病灶。结论:ICG成像技术有助于定位脊髓或神经根侧方或后方椎管内、硬膜内肿瘤。在硬膜切开前即尽可能精确的定位骨窗切开的位置。通过调整切开硬膜的位置及长度可降低如脑脊液漏、神经纤维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126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收集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基本数据及影像学侧凸的角度,矢状面的角度,手术内固定节段的长短等参数,通过对比手术前后及随访2年腰椎功能评分的变化,分析腰椎退变性侧凸的病因以及手术策略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数据采用分组t检验,P值<0.05 定位显著性差异.结果:患者126例计入本研究,平均年龄67.8岁(62岁-82岁),其中男性82例,女性44例,平均体重66.7公斤,平均身高168.8cm,脊柱侧凸角度平均为35.6度,矢状面角度平均为13.4度.通过归因分析显示,年龄、身高体重指数(BMI)与腰椎退变密切相关.其中短节段固定的患者46例,长节段固定78例,单纯减压2例.手术前后腰椎Oswestry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术后半年手术内固定节段长与短的腰椎术后功能评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年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退变性侧凸与患者的身高体重指数密切相关,手术减压内固定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术内固定节段的长短与手术效果没有直接关系,远期效果建议进行长节段固定.
  •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先天性胸椎重度畸形手术矫形的方法、效果和手术中的风险因素.方法:自2011年-2012年共计8例先天性胸椎重度畸形患者,男2例,女6例,年龄18-26岁,平均22岁,侧凸角度90°-150°,平均120°,后凸60°-90°,平均72°,行2-4对肋骨切除、全脊柱截骨矫形术.结果:8例患者,侧凸平均由120°矫形至52°,后凸由72°矫形至52°,1例出现一侧下肢肌力下降伏,三月后恢复.平均手术时间200分钟,平均出血量1200.结论:先天性重度胸椎畸形虽然脊柱僵硬、胸廓畸形,但经肋骨切除,全脊柱截骨矫形,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术中应避免脊髓的过度牵拉和扭曲.
  •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一期前路病灶清理、椎间融合对腰骶段结核治疗效果。方法:从2004年1月到2011年10月,12个腰骶段结核病人接受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一期前路病灶清理、椎间融合进行了回顾性随访。VAS、血沉、神经系统表现、后凸角、融合率在术前、术后进行了评估。效果:所有手术成功实施没有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没有结核复发病例。患者平均随访24.6月。与术前相比,平均VAS分值、血沉显著降低。术前 (7.3±1.2 and37.2±9.6 mm/h,)术后(1.5±0.5在术后3月,10.4±4.5 mm/h在术后3月) ,随访终点(0.6±0.5 ;10.5±2.3 mm/h)(P<0.001).平均后凸角显著增加从术前12.9±5.0°到术后21.5±6.1°) ,到随访终点(20.1±5.2°) (P<0.001).植骨融合在所有病人实现在平均9月(从6月到12月).没有髂部血管破裂、栓塞发生。结论:我们的发现认为前路病灶清除、椎间融合、髂血管深面钉棒内固定,对于腰骶段结核,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
  • 摘要:目的:本文在前期多项颈椎重建领域研究的基础上,以脊柱非融合技术为理念,研制出了新型的人工寰齿关节,期望通过关节置换的方式在重建节段稳定性的基础上恢复术区颈椎活动度,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①依据正常颈椎标本解剖学参数,仿生设计并制造具有表面生物涂层的人工寰齿关节,在尸体标本上通过强度试验、疲劳试验及稳定性试验对该假体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系统分析,同时通过尸体标本上的模拟手术探讨人工寰齿关节置换的可行性;②依据上述研究结果,设计并制造具有多个自由度的犬用人工寰齿关节假体,选择8只成年雄性杂种犬,经X线片证实无骨性结构异常后分为三组:人工寰齿关节置换组、单纯前路减压组及空自对照组,对每组动物进行相应的手术,术后各组动物分笼饲养,分别在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评价1) CT与MRI检查,同时行CT三维重建:观察人工寰枢关节置换后内置物与组织的相容性是否良好,有无出现假体的松动和固定失败;2)动物处死后取其颈椎,在香港大学骨科生物力学实验室(MTS 858 Mini Bionix Ⅱ test system)对实验各组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分析假体置换后的脊柱三维运动范围及螺钉拔出力。结果:①人工寰齿关节在形态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对正常人体结构进行了仿生,尸体标本的生物力学测试表明其旋转、屈伸及侧屈运动范围与正常相比无显著差异;②犬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手术能够即刻稳定寰枢椎,并同时保留其运动功能,能够明显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并可较长时期在体内放置;影像学检查术后1周时,关节置换组1只犬左侧枢椎螺钉脱出,1只犬右侧寰椎、右侧枢椎及固定螺帽脱出。其余关节置换组动物未发现关节假体松动及断裂情况。生物力学测试表明,人工寰齿关节能够进行多轴运动,符合寰枢椎生理运动方式;该假体具有可靠的固定方式及螺钉拔出力,在各个方向上的运动范围接近正常,稳定性增加;结论:所研制的人工寰齿关节,能够在重建寰枢椎稳定性的基础上保留其运动功能,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符合脊柱外科非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其具有足够的安全性,为后续的临床推广与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摘要:目的:总结椎弓根钉骨水泥强化技术的应用进展.方法:总结近年来关于椎弓根钉骨水泥强化技术的基础与临床文献,分析比较,总结其规律.结果:椎根钉骨水泥强化技术包括实心钉强化和空心钉强化技术两类,均能提高椎弓根钉固定强度,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骨水泥泄露有一定发生率,但有症状者发生率较低.结论:对于骨质条件不良的脊柱内固定手术来说椎弓根钉骨水泥强化技术是有效安全的固定方式.
  • 摘要:目的:讨论C臂CT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1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术前CT,手术前C臂CT,术中行椎弓根螺钉置钉后撑开复位,术中C臂CT及术后CT扫描了解爆裂性椎体骨折复位及椎管内骨折块复位情况,据术中C臂CT结果决定是否行椎板切开椎管减压,骨折块复位.结果:14例患者11例经椎弓根螺钉置钉后撑开复位,术中C臂CT扫描示骨折椎体高度恢复,椎管内骨折块复位,硬膜囊受压消失,未行椎板切开椎管减压.3例术中C臂CT示椎管内骨折块未能复位,对硬膜囊有明显压迫,行椎板切开椎管骨折块复位减压.结论:术中C臂CT扫描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为外科手术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该项技术开展对手术的开展更具有互动性和灵活性,对于手术计划的修改和确定更具指导意义。
  • 摘要:目的:分析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后短期(一周)内出现急性肝功能损害的原因以及治疗措施.方法:2010年12月至2013年4月,共有9例脊柱结核患者行病灶清除术后于一周内出现急性肝功能损害.通过分析其产生原因,总结出现该情况后的治疗方案及措施.结果:9例患者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均于术后两周内得到控制,1例患者术后一月出现手术区域结核脓肿再发.结论:脊柱结核患者术前通常给予四联抗痨治疗,术中清除病灶同时多采用异烟肼注射液局部冲洗以及链霉素缓释球病灶区留置的办法来达到局部应用抗痨药物的目的,尽可能减少结核病灶的复发率.但经以上处理后,在结核病灶复发率降低的同时却出现术后短期内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情况在暂时停用抗痨药物,以及使用阿托莫兰及双环醇后,肝功能损害得到有效的控制并最终得以恢复.
  • 摘要:目的:术中三维C臂在上颈椎骨折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总结28例上颈椎骨折患者在术中三维C臂引导下置入62枚颈椎椎弓根螺钉和8枚齿状突空心钉,术中进行置入螺钉水平的三维C臂重建,观察螺钉置入的精确性.结果:术中三维C臂引导下螺钉置入效果医师均满意.结论:采用术中三维C臂辅助进行上颈椎骨折内固定是可行的,与常规二维C臂透视引导相比,能显著提高螺钉置入的精确性、安全性,并且节省了时间,其对内固定后的评价准确可靠,与CT基本一致,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TARP)在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12年5月~2013年1月,对2例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行经口咽前路松解减压,应用TARP系统复位和固定,两侧寰枢关节间植入自体髂骨融合.结果:2例随访4月-1年,均固定牢固,融合理想,脊髓减压满意.结论: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一次完成寰枢椎脱位的复位和固定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Ⅰ期全脊椎切除手术治疗胸椎肿瘤的疗效,达到有效切除病灶,同时重建脊柱稳定性的良好效果.方法:对8例胸椎脊椎肿瘤患者行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脊髓减压,同时进行椎间钛网植骨融合、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男5例,女3例;年龄25~65岁,平均 37岁. T9 1例,T10 3例,T11 3例,T12 1例.病理诊断:血管瘤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母细胞瘤2例,骨巨细胞瘤4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4例, C级1例,E级,1例.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1例脊髓功能障碍, 5例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术后平均植骨融合时间为3-6个月,患者均未复发.结论:对于胸椎肿瘤行后路手术可Ⅰ期实施单脊椎肿瘤彻底切除,同时行椎间钛网植骨融合、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重建脊柱的力学稳定,效果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与中医辨证分型内外用药及功能锻炼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1例OVCF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7)、对照1组(n=27)和对照2组(n=27).治疗组采用PKP术与中医辨证分型内外用药及功能锻炼治疗.对照1组采用PKP术与阿伦磷酸钠口服及功能锻炼治疗.对照2组采用保守治疗与阿伦磷酸钠口服及功能锻炼治疗.从整体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组在Mcgill疼痛问卷、胸腰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骨密度(BMD)、椎体前、中柱高度与Cobb角变化、局部症状及并发症评价方面与各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较各对照组疗效明显.结论:采用PKP术与中医辨证分型内外用药及功能锻炼治疗OVCF,具有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及骨密度、较好维持伤椎前中柱高度及防治术后并发症的积极作用.
  • 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65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65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C臂监测下,经骨折椎双侧椎弓根穿刺,置入扩张球囊,推注对比剂扩张球囊,使塌陷椎体复位,并在椎体内形成空腔,在骨水泥拔丝末期时向空腔内填充骨水泥;术后予中医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6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41例患者术后疼痛即刻明显缓解,24例患者术后腰背部棘旁两侧的肌肉仍有酸胀痛,均予配合中医药疗法进行,20d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X线检查发现有4例患者椎体前侧缘、3例患者椎体上下缘有少量骨水泥外溢,1例患者有“拖尾”现象,无临床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微创、止痛效果明显,增加了骨折椎体刚度和强度,病人痛苦少,早期下地等优点,是有效而安全地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颈前路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对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行颈前路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9例,术后观察颈椎的活动度以及骨折愈合率,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9例均获随访6-24个月,全部病例均达骨性愈合,无螺钉断裂、移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颈前路单枚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既可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又能很好保留寰枢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率较高,并发症低,是治疗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较为理想的一种手术方式.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例将臀上皮神经炎患者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该患者因左下肢胀痛半年于2011年在某医院骨科住院,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后左下肢胀痛缓解不明显,时轻时重,医生认为系下腰椎不稳导致.于2012年底单位组织体检我们考虑左臀上皮神经炎,经局部封闭、镇痛消炎、运动松解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再发生左下肢疼痛.并通过该病例得出:认真进行神经感觉、反射、肌力检查、腰部CT检查或MRI可确定是否腰椎间盘突出症,每个病人都须鉴别此病,尤其是老年腰腿痛患者。
  •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保留内植入物的有限清创加对口冲洗引流的方法对脊柱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行脊柱内植入物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16例临床资料,男6例,女10例,年龄23~66岁,平均43.5岁.腰椎8例,胸腰段6例,颈椎2例.感染波及椎管6例,其中腰椎3例,胸腰段2例,颈段1例.临床表现,患者术后3-7天突发寒战、高热,体温39℃以上,8例伤口无红肿、无波动感、无触压痛,所有患者均行创腔深部穿刺,穿出脓性液,镜检脓细胞成堆.血常规示核左移,血沉25-60,CRP50-120.血培养检查,4例阳性均为大肠杆菌, 1例阳性为猪粪球菌.一经穿出脓性液便急诊行感染病灶清创加置管对口冲洗术,待冲洗液清亮,临床症状消失,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回降至正常,一般冲洗时间2-3周.所有患者一经确诊为术后感染均尽早输注敏感或广谱抗生素,一般深组织感染抗生素应用时间同冲洗时间,椎管内感染或椎骨感染者待临床检测指标完全正常后继续应用2周或改口服抗生素2-4周,以防复发.结果:所有患者经清创加置管对口冲洗后体温逐渐回降,2-3周后感染各项监测指标恢复正常,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复发,内固定无松脱.结论:保留内植入物的有限清创加创腔对口冲洗对脊柱术后感染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 ression fracture,OVCF)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7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9例,女性46例;年龄56~87岁,平均72.6岁.通过VAS评分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通过影像学资料观察伤椎局部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评估畸形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前后伤椎局部后凸Coo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VAS评分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2.0软件包分析,手术后伤椎局部后凸Coo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疼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是一项安全、有效且并发症极低的手术.
  • 摘要:目的:探讨后方单一切口完成胸椎结核病灶清除、矫形、植骨融合及内固定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12例胸椎结核病人,在传统经肋骨小头一横突切除入路基础上进行改良:在单一切口内行结核病灶清除、矫形、植骨及椎弓根内固定.结果:12例病人经3-36月随访,术后畸形矫正达85%以上,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5例病人椎弓根钉棒系统在1.5-2年内取出.结论:经后肋骨小头一横突切除入路治疗胸椎结核手术,在传统手术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基础上,通过改良,一个切口内即可进行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使脊柱稳定性重建得到充分保障,亦保证了植骨的融合及脊柱畸形的矫正,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27例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并截瘫患者,全部采用经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复位胸椎滑脱,椎管减压,人工骨植骨融合.结果:随访8个月~2年,均无切口感染、血气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植骨均融合好,内固定无松动、脱落、断裂等,复位率达95%.Frankel分级:术前A级16例术后未见改善;B级5例恢复至C级3例、D级1例、E级1例;C级5例恢复至D级2例、E级3例.结论:经后路椎弓根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创伤相对较小,临床疗效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后的疗效.方法:22例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后经伤椎植骨置钉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椎管减压,经伤椎或横突间植骨,恢复骨折椎体高度,纠正胸腰段椎体序列和重建脊柱稳定性.经过术前,术后,及6-8个月X线的对比椎体前缘的高度比值和Cobb氏角.了解术后骨折椎体复位情况和随访期内固定是否失效,椎体高度是否再丢失.结果:本组病例经过6-8个月的随访,椎体前缘的高度比值和Cobb氏角与术前对比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伤椎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能够较好的对伤椎进行有效的复位,恢复脊柱序例,增加固定椎之间的牢固性,避免术后椎体高度的再丢失,防止内固定系统的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产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
  • 摘要:目的:对比胸腰椎爆裂骨折前、后路手术内固定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以时间为界限,2011年3月以前均采用前方入路进行手术治疗,为65例;2011年3月后,均采用后方入路进行手术治疗,为收治25例.分别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和Cobb角;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丢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较后路手术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结论:胸腰段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前后路手术各有其优缺点,其手术方式选择应根据骨折类型、损伤程度、椎管占位情况及医师对手术技术的熟练程度和操作经验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伴发尺神经损伤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3例伴发尺神经损伤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蒙药熏蒸、关节松动术及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自行功能锻炼、蜡疗及针灸等。治疗前及治疗4W、12W及24W后进行H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4W后进行MCRR评分。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W后,治疗组HSS评分为(87.95±10.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W后治疗组优良率为77.78%,对照组为4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伴发尺神经损伤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者肘关节、前臂及手的功能,可以有效促进尺神经损伤的恢复。
  •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MI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肱骨近端骨折21例,根据NEER分型,Ⅰ型骨折1例,Ⅱ型骨折7例,Ⅲ型骨折9例,Ⅳ型骨折4例,其中Ⅰ型骨折为合并有肱骨上端骨折患者.均采用肩峰下小切口,间接复位结合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4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0.4周.按NEER评分标准优12例,良7例,一般2例,优良率90.5%.无切口感染、腋神经、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MI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确切、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有效的方法.
  • 摘要:骨盆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占全身骨折3% —8%,死亡率:10~20%,C型骨折更是高达25~60%.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死亡率,据统计在30%-50%,抢救和治疗更具有挑战性.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逐渐总结,制定了急救路线:第一步:迅速评估、早期复苏急救;第二步:控制出血、临时固定骨盆;第三步:再次评估出血,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第四步:合并症处理,主要为会阴部损伤,阴道损伤,直肠损伤,泌尿系统孙山等,这些合并伤一般等到病情平稳后最终处理。通过次急救路线治疗,抢救了大批的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患者,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最后,将总结如下:1、建立完善的急救体系和路线;2、急救分三步走,逐步升级;3、早期急救以抢救生命为主;4、控制大出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5、时刻不能忘记--稳定骨盆环;6、按损伤控制理论处理多发伤;7、发挥多学科协作精神。
  • 摘要:目的:探索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10年11月的112例创伤后膝关节僵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最终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将临床资料分为康复、关节镜和联合微创三部分;对每部分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和HS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其病变特点,包括病程、伸膝装置累及程度、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归纳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的治疗策略.结果:最终康复治疗者63例,关节镜治疗者24例,联合微创治疗者25例,随访3-72个月,平均为18.5个月.因康复治疗效果差转为关节镜手术治疗者2例、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者7例.三种治疗方法膝关节的活动度均明显增加,其中康复组活动度平均增加55°,关节镜组70°,联合微创组75°.各组治疗前后活动度和HSS评分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的病理特征复杂,要根据患者的病程、伸膝装置累及程度、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特别是适时有效地将手术介入和正规系统的康复治疗结合起来,方能获得满意疗效.
  • 摘要:目的:根据陈旧性臂丛神经撕脱伤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术式重建功能,就其术后功能情况、效果以及问题进行分析,为该类损伤的修复提供临床经验与参考.方法:临床237例臂丛神经撕脱伤病例,195例早期行神经的修复手术,其余42例仅行神经松解术或未做手术.重建手术于神经损伤一年后进行.臂丛神经损伤:臂丛神经上干[C5.6]损伤27例,其中斜方肌移位23例、胸大肌移位3例、肩关节融合1例;臂丛神经上中下干[C5.6.7]损伤,肩外展重建采用斜方肌移位或胸大肌移位,屈肘功能重建以背阔肌移位、胸大肌移位、尺侧腕屈肌移位21例;臂丛神经下干损伤[C8.1]背阔肌移位+伸肌腱悬吊+腕关节融合7例.臂丛神经不全损伤:陈旧产瘫9例、采用斜方肌移位肩外展重建、尺侧腕屈肌移位屈肘重建、伸肌腱悬吊、桡骨旋前截骨;其它为神经损伤恢复不全的病例,重建手术术式:伸肌麻痹重建48例,旋前圆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移位或伸指功能重建、伸腕肌腱悬吊;屈指、屈拇、拇外展肌麻痹重建95例,桡侧伸腕肌移位重建屈指、掌长肌移位重建屈拇、示指固有伸重建拇外展;骨间肌麻痹40例行骨间肌重建爪形手畸形矫正,指浅屈肌或伸腕肌移位以及掌板紧缩术.结果:病人年龄平均24岁[6-47岁],术后随访平均3.2年(7年~6个月).肩关节外展功能重建:斜方肌、胸大肌移位,单纯三角肌麻痹肩外展90-110 °、肩带肌麻痹肩外展60-70°.屈肘功能重建:胸大肌移位、背阔肌移位、尺侧腕屈肌移位,治疗结果-屈肘70-80 °、伸肘-10-0°,平均有20°的伸直受限.伸腕、指功能重建:旋前圆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移位,伸腕20 °伸指、伸拇0 °屈腕受限 15-20 °.屈指肌重建:桡侧伸腕肌移位重建屈指、掌长肌移位重建屈拇90-165°,但通过腕关节调节可满足功能的需求.拇指外展功能重建:尺侧腕屈肌移位、示指固有伸重建拇外展,拇外展可达60-70°其中7例手内在肌全部麻痹的病例效果不理想、负重时发生掌指关节不稳定、出现爪形指,二期行掌指关节融合术.骨间肌麻痹:指浅屈肌、伸腕肌移位,爪形指矫正满意、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屈伸活动正常27例、功能达不到正常或复发9例.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严重损伤之一、致残几率很高,虽然早期神经修复可恢复部分功能,但对于神经修复后的残留功能障碍如何重建显得尤为重要.肌腱移位术与关节融合术可以重建部分或大部分功能,合理地选择术式、掌握手术的技巧是取得好的效果的关键,为重返工作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帮助.
  • 摘要:目的:探讨重建股骨粗隆的生物型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长柄生物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同时采用钛缆内固定重建股骨大、小粗隆及股骨距,对住院时间、术后负重行走时间及并发症进行观察、随访,采用Harris评分方法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平均住院时间12d,平均术后负重时间3d,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3.6%,无假体松动、脱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重建股骨粗隆的生物型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功能恢复好,能早期下地负重行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在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手术方式选择,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内固定与人工半肩关节置换(Hemiarthroplasty ofshoulder)手术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贵州省人民医院自2008年2月至2012年1月手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63例,其中男36例女27例,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51岁,年龄>70岁合并骨质疏松或骨量丢失表现21例,行人工半肩关节置换8例, LPHP内固定55例,术后行颈腕带悬吊3周,并指导病人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1月,半年复查肩关节X线片, 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病人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随访肩关节功能.结果:9例出现钢板松动,5例出现肱骨头缺血坏死.结论:对于肱骨近端骨折, LPHP及人工半肩关节置换为两种重要的治疗方式,但在选择上需要综合患者的年龄、骨量以及全身情况合理评估,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对于年龄>70岁合并有骨质疏松或骨量明显减少的病人选择一期肩关节置换临床疗效较好,对于年龄<70岁病人无明显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病人选择LPHP内固定临床疗效较好.
  • 摘要:通过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陈旧性骨折脱位关节僵直畸形两种类型肘关节复杂骨折手术,取得满意效果.文章分析探讨了病人的受伤机制,简述了临床表现,并通过图片演示手术过程(主要是两种手术方式:1.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herb钉内固定尺骨冠状突,人工桡骨头置换,带线铆钉外侧副韧带修复重建术;2.人工肘关节置换术).
  • 摘要: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失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疗效.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8年7月共施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299例,回顾分析术中失误病例.结果:299例中发生术中失误17例:其中复位困难2例;暴露困难2例;股骨颈截骨过多2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髋臼磨穿致假体内陷1例;髋臼旋转中心掌握不当2例;假体置入位置不良4例;股骨侧劈裂骨折1例;髋臼粉碎性骨折1例;后壁磨挫过多缺损1例.结论:手术操作中失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仔细术前准备;正确掌握髋臼解剖结构;改善手术技巧可以降低其发生率.
  • 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重建钛板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外伤性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采用Pfannenstiel横弧形切口解剖复位分离的耻骨联合,上缘锁定重建钢板并前方经闭孔钛缆有效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患者14例,男13例,女1例;年龄18~46岁,平均32.4岁; Tile分类:B1型(开书型损伤)11例,B2.1型(侧方挤压损伤,单侧型)1例,C1.1型(垂直剪力损伤,骶骨骨折)2例;新鲜损伤11例,陈旧损伤3例.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14例随访期内切口均愈合,耻骨联合分离解剖复位且在术后10~18周(平均13.8周)愈合,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及钛缆松开、断裂发生,无精索及闭孔神经血管损伤发生,根据Matta评定标准,本组优9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5.7%.结论:锁定重建钢板加钛缆内固定外伤性耻骨联合分离可恢复骨盆损伤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疗效较好.
  • 摘要:目的:总结Ⅰ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82例65-81岁新鲜股骨颈骨折病例行Ⅰ期髋关节置换术,其中57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25例接受半髋置换术.结果: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54例,良21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91.4%,病人随访12-24月,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选用Ⅰ期髋关节置换术,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摘要:本文介绍了通过应用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来修复内踝巨大创面的病例。该患者因“车祸致左足踝疼痛,出血、畸形9小时”入院.入院诊断:1、左足踝毁损伤;2、左腓骨下段骨折;3、左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入院后,经本科行清创,VSD技术及腓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等积极治疗,左小腿肢体成活,但内踝巨大创面、骨外露,感染,经久不愈,经本院骨外科专家讨论决定:行左侧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内踝创面、骨外露,手术顺利,术后皮瓣完全成活,患者保肢成功,顺利康复出院.
  • 摘要:目的:研究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髌骨倾斜挤压综合症的疗效及相关问题,通过比较分析手术前后LPFA 、Lysholm评分、PFI、疼痛分级指数(PRI)、VAS视觉模拟评分等而了解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髌骨倾斜挤压综合症的效果.方法:统计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2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32膝髌骨倾斜挤压综合症病人,我们将所有患膝分为两组,30°CT下所测外侧髌骨角≤0°者分为A组,20膝;外侧髌骨角>0°者分为B组,12膝;所有病例采取关节镜手术治疗,行关节腔清理、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并对病人随访,对病人手术前后LPFA 、PFI、Lysholm评分、疼痛分级指数(PRI)、VAS视觉模拟评分等进行回顾性评估.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术后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手术后1个月,18膝的关节疼痛显著减轻或消失.1年后有29膝的关节功能改善明显.外侧髌骨角≤0°者20膝,术后测量外侧髌骨角均恢复正常.术后Lysholm评分较术前提高,髌股指数、疼痛分级指数、VAS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改善(P<0.01).结论:1.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髌骨倾斜挤压症的效果是确切的,此种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髌股关节紊乱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此种手术拥有创伤较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在严格把握适应征的前提下,予以行手术治疗,术中正确操作,均可取得较好疗效3.术后积极予以正确的康复锻炼是患者关节功能得以恢复的必要条件.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