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食用油脂

食用油脂

食用油脂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3年内共计850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预防医学、卫生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4篇、会议论文58篇、专利文献49770篇;相关期刊264种,包括监督与选择、食品安全导刊、粮油加工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第七届中国粮油标准质量学术年会、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等;食用油脂的相关文献由1487位作者贡献,包括毕艳兰、李宁、王兴国等。

食用油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4 占比:1.04%

会议论文>

论文:58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49770 占比:98.84%

总计:50352篇

食用油脂—发文趋势图

食用油脂

-研究学者

  • 毕艳兰
  • 李宁
  • 王兴国
  • 金青哲
  • 杨天奎
  • 王力清
  • 杨国龙
  • 陈洪涛
  • 刘影
  • 张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姣
    • 摘要: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油脂中合成辣椒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找出对不确定度影响最大的关键性因素。方法:依据CNAS-GL 006:2019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油脂中合成辣椒素含量,建立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标准品溶液配制、样品溶液的配制、测量重复性以及标准曲线拟合这4个方面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确定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得到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按置信区间为95%,合成辣椒素含量为(0.374±0.044)μg/kg,k=2。结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样品测量重复性引入的,其次是标准品溶液和样品溶液的配制,其他分量引入的不确定度相对较小。
    • 魏萌
    • 摘要: 俗话说:“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食用油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中国人的“米袋子”越来越鼓,可以说是“手有余粮,心中不慌”。与此同时,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老百姓对食用油和肉类的需求大幅增加,国内植物源食用油脂和饲料蛋白的供应缺口呈逐年扩大趋势。2021年,我国植物源食用油脂的总需求量达到3650万吨,但国产油料作物产出的油脂量只有2200万吨左右,自给率仅为60%。不难看出,“油瓶子”稳不稳,已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 郭嘉; 林洪
    • 摘要: 对中国食品加工企业食品机械润滑剂的使用和认知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国内外食品机械润滑剂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进行了汇总和比较,对食品机械润滑剂和常用润滑油脂的成分组成以及可能的危害进行了风险初探和分析,论证了食品加工过程中合理使用食品级润滑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食品企业正确选择和使用食品级润滑剂和监管部门提出了建议。
    • 蒋雄武; 珠娜; 李欢; 朱榕
    • 摘要: 世界上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种种原因,食品分类方法不尽相同。本文梳理了中国、CAC、ISO、欧盟、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与技术法规中食用油脂及其制品的分类体系,基于GB2760-2014中"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的定义和分类,建立分类索引,制定国内外食用油脂及其制品分类对应表。借助对应表,能够快速开展国内外相关产品安全指标比较,可为制修订食用油脂及其制品分类提供参考。
    • 黄辉; 廖燕芝
    • 摘要: 目的:提高食用油脂质量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建立食用油脂中合成辣椒素、天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可能引入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结果:食用油脂中合成辣椒素、天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分别为(0.250±0.032),(0.123±0.015),(0.130±0.014)μg/kg,k=2。结论:该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的线性拟合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分析引入的不确定度。
    • 叶绮云; 宋思园; 全育集; 王志强
    • 摘要: 为研究几种天然抗氧化剂对食用油脂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在几种食用油脂样品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抗坏血酸、迷迭香、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合成抗氧化剂TBHQ及增效剂柠檬酸,以过氧化值为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采用烘箱耐热试验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国家允许添加量范围内,TBHQ和迷迭香均对食用油抗氧化性起到明显作用。同时,增效剂柠檬酸对几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作用前期明显,但对于长期保存作用不明显。
    • 李少华; 李申; 李翠翠
    • 摘要: 食用油脂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人体产生热能,更是人们所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必需脂肪酸和磷脂等物质的重要来源。它们因种类、纯度、营养成分等指标的不同而在价格上差异悬殊,导致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而将低附加值食用油掺入到高附加值植物油中,更有甚者,将劣质、有毒油脂掺入食用植物油中,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屡见不鲜。因此,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食用油脂鉴别及掺假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太赫兹光谱法、低场核磁共振法)、稳定同位素技术及其它方法(如电子鼻、电子舌)在食用油脂中的应用,并展望了食用油脂检测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油脂检测工作和食品安全提供理论参考。
    • 阳曦; 向世杰
    • 摘要: 建立了食用油脂中天然辣椒素、合成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2%氢氧化钠溶液提取,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采用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质谱扫描,对3种辣椒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合成辣椒素、天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在0.5~50 ng/mL质量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 0,三者检出限分别为0.05、0.03、0.03 μg/kg,回收率在71.2%~87.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能有效满足实验室对食用油脂中非法添加餐厨废油的定量检测.
    • 黄建东; 冯涛; 陶森
    • 摘要: 食用油脂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而变质,而过氧化值大小是评定油脂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27—2016)为检测依据,通过实验分析了试剂条件、试验条件等各种因素对油脂中过氧化值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称样量、碘化钾溶液的放置时间、环境温度、淀粉指示剂放置时间均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
    • 黄建东; 冯涛; 陶森
    • 摘要: 食用油脂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而变质,而过氧化值大小是评定油脂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27—2016)为检测依据,通过实验分析了试剂条件、试验条件等各种因素对油脂中过氧化值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称样量、碘化钾溶液的放置时间、环境温度、淀粉指示剂放置时间均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