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物源

植物源

植物源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576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7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95431篇;相关期刊201种,包括食品安全导刊、中国蜂业、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届海峡两岸蜜蜂与蜂产品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全国蜂产业高峰论坛、第七届全国第SOD学术研讨会、第30届全国毛纺年会等;植物源的相关文献由471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兴、冯俊涛、孙伟等。

植物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7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5431 占比:99.82%

总计:195787篇

植物源—发文趋势图

植物源

-研究学者

  • 张兴
  • 冯俊涛
  • 孙伟
  • 韩绍校
  • 王祥荣
  • 马志卿
  • 石志琦
  • 侯华民
  • 尤建嵩
  • 徐永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闫仁福; 乔俊英
    • 摘要: 分析了双条杉天牛的特征和为害,探讨了双条杉天牛植物源引诱剂在测报与防治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 魏萌
    • 摘要: 俗话说:“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食用油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中国人的“米袋子”越来越鼓,可以说是“手有余粮,心中不慌”。与此同时,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老百姓对食用油和肉类的需求大幅增加,国内植物源食用油脂和饲料蛋白的供应缺口呈逐年扩大趋势。2021年,我国植物源食用油脂的总需求量达到3650万吨,但国产油料作物产出的油脂量只有2200万吨左右,自给率仅为60%。不难看出,“油瓶子”稳不稳,已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 廖勇; 公瑞芝; 刁朝强; 周建云; 黄宁; 王博; 李培强; 王秀国
    • 摘要: 为减少化学抑芽剂在烟草上的使用,降低烟叶农药残留风险,研究了从米糠中提取C_(16)-C_(18)和C_(20)-C_(22)活性成分制备烟草抑芽剂,并就其对烟草腋芽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米糠提取物制备的2种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抑芽效果,施药20 d后,抑芽效果显著高于二甲戊灵处理,抑芽率分别为87.80%、88.20%,且制备的2种抑芽剂对烟草外观质量和品质不会产生影响。
    • 徐丽萍; 拉忠
    • 摘要: 植物源饲料添加剂是一种能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安全、无毒、无残留等优点,可提高动物免疫力、促进动物生长、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在畜牧生产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针对植物源饲料添加剂的定义、主要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及植物源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开发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物提供参考。
    • 王新峰; 李再园; 刘博; 乔曦; 万方浩; 钱万强; 刘聪辉
    • 摘要: 【目的】非洲大蜗牛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黑名单的一种入侵陆生螺。目前,其主要防治手段是使用化学农药,但化学农药有危害生态环境、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副作用。本研究旨在针对化学防治污染生态环境等问题,开发非洲大蜗牛新型植物源诱杀剂。【方法】通过对非洲大蜗牛的诱食、灭杀和诱杀试验测定,对比入侵植物提取物和非洲大蜗牛腹足部腺体中的信息素提取物复配成的诱杀剂对非洲大蜗牛的诱杀效果。【结果】食物诱食试验结果发现,非洲大蜗牛腹足部腺体中的信息素选择比例为40.30%,偏好性明显高于氨基酸、含硫化合物甜菜碱和酵母等。以五爪金龙和薇甘菊2种入侵植物提取物复配成的杀螺剂处理后,在24、48 h时非洲大蜗牛的死亡率分别达到65%、100%。利用信息素为诱剂,结合具有高效毒杀作用的入侵植物(五爪金龙和薇甘菊)粗提物复配成的诱杀剂,引诱率为34.12%,仅次于未复配的信息素(37.45%),而诱杀率明显优于所选择的市售诱杀药物。【结论】以入侵植物五爪金龙和薇甘菊为杀螺剂原料结合非洲大蜗牛诱食信息素,复配制成的诱杀剂(诱杀率31.76%)见效快、杀灭效果强,并且安全环保,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聂紫玉; 吴艳阳; 王增光; 李子晗; 康文丽; 潘丽娜; 汪家琦; 戴智勇; 赵玲艳; 邓放明
    • 摘要: 为筛选具有益生特性的植物源乳酸菌,以传统发酵蔬菜中分离的1000株乳酸菌为出发菌株,进行了耐酸性、耐胆盐能力、抑菌性、体外抗氧化能力、药敏性、溶血性和氨基酸脱羧酶活性等特性研究,并对筛选菌株进行了16S rDNA鉴定。经pH 3.0 MRS培养得乳酸菌82株,再经pH 2.5 MRS培养得乳酸菌49株;49株菌经0.3%胆盐测试,均具有耐胆盐能力;根据镜检形态结合发酵植物源的不同从中挑选19株乳酸菌进行药敏性、溶血性、抑菌性、氨基酸脱羧酶活性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表明,19株菌对所选20种抗生素多数表现敏感,其中4株菌对20种抗生素都较敏感;19株菌对供试致病菌都有不同程度抑制能力且都无溶血性;经氨基酸脱羧酶活性试剂盒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检测表明,19株菌无产生物胺的潜在威胁;有5株菌体外抗氧化能力高于40%。可见19株菌均具有益生菌的基本特性。经16S rDNA鉴定,7株为发酵乳杆菌、6株为植物乳杆菌,嫩江杆菌、戊糖片球菌、利莫西杆菌、戊糖乳杆菌、屎肠球菌、短乳杆菌分别各1株。
    • 戴朝阳; 胡丽云; 李福艳; 艾勇; 张文云; 张兵
    • 摘要: 以肉桂、苦参等植物提取物复配而成的防腐剂为研究对象,评价其抑菌效能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通过抑菌圈、MIC实验进行抑菌效能研究,防腐挑战、抑菌率进行产品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植物源防腐体系抑菌谱较广,对10种不同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的抑制效果非常显著;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的抑菌圈直径可达31.89 mm和28.26 mm,MIC值分别为0.4 mg/mL和0.8 mg/mL;1.5%添加量的喷雾产品即可通过防腐挑战实验,达到防腐标准要求;2%添加量的免洗凝胶产品在20 min内对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1.05%、70.74%。该植物源复配防腐剂具备应用于化妆品防腐体系的能力。
    • 魏杰; 王晶苑; 陈昌华; 温学发
    • 摘要: 区分土壤呼吸组分并揭示其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对于准确评估土壤碳过程及其环境影响机制至关重要。根据底物来源和作用机制的差异,土壤呼吸主要包括根系呼吸、根际微生物呼吸、凋落物分解、自然条件下和激发效应下土壤有机质(SOM)分解。现有土壤呼吸组分拆分方法可以分为基于植物源CO_(2)测定或土壤有机质源CO_(2)测定的差分拆分方法,以及基于土壤呼吸组分同位素信号差异的拆分方法。土壤呼吸组分拆分研究可以解决不同土壤呼吸组分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植物光合碳输入与地下土壤呼吸组分的交互作用、土壤呼吸组分变化对土壤碳库周转的影响机制等科学问题,但其理论假设、观测技术方法、潜在的误差来源等仍需要继续关注并系统研究。
    • 贾娟; 宋安琪; 王婷婷; 李艳秋
    • 摘要: 大量存在于植物中的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或CA)是由咖啡酸和奎尼酸生成的具有不饱和双键的缩酚酸。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血脂、抗紫外光与辐射等多种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和美容护肤等领域。不同的绿原酸提取方法,得到的提取率差别较大。就植物源天然产物中绿原酸的提取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合理有效地开发植物源绿原酸相关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 杨连战; 李言; 钱海峰; 张晖; 齐希光; 王立
    • 摘要: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是一类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抑菌物质,天然绿色,是理想的抑菌防腐资源.我国食品行业正朝着营养健康的方向发展,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追求,都使得天然防腐剂的需求不断提升.该文综述了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在动物性、水产、植物性和面制食品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抑菌机理,以期为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提供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