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绿原酸

绿原酸

绿原酸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604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77篇、会议论文248篇、专利文献117067篇;相关期刊983种,包括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成药、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188种,包括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2015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 、首届中国金银花节暨金银花高峰论坛等;绿原酸的相关文献由1448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洁、黄望、张亮等。

绿原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77 占比:4.07%

会议论文>

论文:248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117067 占比:95.73%

总计:122292篇

绿原酸—发文趋势图

绿原酸

-研究学者

  • 张洁
  • 黄望
  • 张亮
  • 徐小平
  • 刘军海
  • 陈勇
  • 何兵
  • 包旭
  • 张舒
  • 萧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朱灿; 何家恒; 陈迟迟; 刘波; 罗宗平; 孙杰; 施勤
    • 摘要: 背景:绿原酸是干李子中含量最丰富的多酚类物质,作为一种食源性药物有望用于骨质疏松治疗之中。目的:探究绿原酸对成骨前体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在骨质疏松小鼠模型中进行相关验证。方法:(1)体外实验:以含不同质量浓度(0,0.1,1,10,100 mg/L)绿原酸的培养基培养MC3T3-E1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含0,10,20 mg/L绿原酸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MC3T3-E1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成骨基因表达与BMP-2/RUNX2/SMAD4信号通路蛋白检测。(2)体内实验:将32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及低、高剂量绿原酸组,每组8只,低、高剂量绿原酸组去卵巢后腹腔注射25,50 mg/(kg·d)的绿原酸,连续给药8周。给药8周后,进行骨组织Micro-CT扫描与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结论:(1)体外实验:当绿原酸质量浓度≤10 mg/L时,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碱性磷酸酶染色与茜素红染色显示,随着绿原酸质量浓度的增加,MC3T3-E1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钙沉积和钙结节生成能力提高,成骨相关基因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骨钙素、骨形态发生蛋白2、RUNX2、SMAD4表达升高,骨形态发生蛋白2、RUNX2、SMAD4蛋白表达升高。(2)体内实验:Micro-CT扫描显示,去卵巢组小鼠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及数量均低于假手术组(P <0.05),骨小梁分离度高于假手术组(P <0.05);经过不同质量浓度绿原酸干预后,去卵巢小鼠的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高剂量绿原酸组改善效果有显著性意义(P <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去卵巢组小鼠骨量少于假手术组,经过绿原酸干预后骨量增加。(3)绿原酸可能通过BMP-2/RUNX2/SMAD4信号通路促进成骨分化,预防去卵巢小鼠的骨丢失。
    • 陈静; 金英; 米玛
    • 摘要: 目的:建立HPLC测定方法,对比研究藏药解吉的不同药用部位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色谱柱:Aglient ZORBOX 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85);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C;进样量:10μL。结果:绿原酸在1~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24%,RSD为1.25%。结论:不同药用部位的解吉那保、解吉嘎保中绿原酸的含量差异较大,且2种解吉花中绿原酸含量较高,解吉嘎保花中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解吉那保,约为2倍。建立的HPLC测定简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可供藏药解吉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与质量控制参考。
    • 姜爽; 李明达; 刘成琳; 武子敬
    • 摘要: 目的 用HPLC法测定高温烘制前后苍耳子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色谱柱为Ultimate Polar RP(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4%磷酸水,梯度洗脱(0~20min,10%→25%),检测波长:327nm,柱温:30°C。结果 经过高温烘制的苍耳子中绿原酸的含量是24.05 mg·g^(-1),而生品苍耳子中绿原酸含量是12.01 mg·g^(-1)。结论 烘制后苍耳子中绿原酸的含量明显比生品中绿原酸含量高,且烘制该方法简便、可行,为苍耳子的炮制方法改进提供依据。
    • 牛丕莲; 周学章; 白明生
    • 摘要: 目的:考察枸杞中分离得到的绿原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纤维化的干预效果。方法:质量浓度10 ng/mL TGF-β1诱导CFs建立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用不同质量浓度绿原酸处理纤维化细胞,细胞毒性实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绿原酸对CFs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纤维化标志蛋白胶原蛋白(collagen,Col)I、Col Ⅲ和免疫荧光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Twist1、Acta2、Snail2及纤维化蛋白S100A4等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其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CCK-8检测表明枸杞中分离得到的绿原酸能抑制细胞异常增殖;ELISA和免疫荧光检测表明,枸杞中分离得到的绿原酸能下调纤维化标志蛋白Col I、Col Ⅲ和α-SMA的表达;qPCR检测表明枸杞中分离得到的绿原酸能高度显著下调纤维化转录调控因子Acta2、Twist1、Snail1、Snail2、Smad4及纤维化蛋白S100A4的mRNA表达(P<0.001);Western blot检测表明枸杞中分离得到的绿原酸能高度显著下调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P<0.001)。结论:在本研究质量浓度范围内,枸杞中分离得到的绿原酸抑制TGF-β1诱导的CFs纤维化过程,其机制可能与TGF-βl/Smads信号通路有关。
    • 邱萌霞; 果秀梅; 薛冰; 张泽洋; 贾士儒; 崔建东
    • 摘要: 目前绿原酸的主要来源为天然植物中提取,但天然植物中绿原酸含量较低且提取工艺复杂,导致绿原酸生产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高效的制备绿原酸方法.本研究以金银花叶、红薯叶、薄荷叶、蒲公英叶和杜仲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块法开展合成绿原酸的内生菌分离筛选,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筛选出内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分析,最终从植物样本中分离到具有合成绿原酸能力的5株内生菌,其中菌株XJ-1的绿原酸产量为9.9μg/mL.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发酵培养基进行初步优化,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主要成分为:果糖30 g/L、柠檬酸铵5 g/L、玉米浆6 g/L,所得绿原酸的产量达到24.02μg/mL,为优化前的2.43倍.本研究为开发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绿原酸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 杜昊忱; 刘侃; 袁晓梅; 张微; 关永霞; 张贵民
    • 摘要: 目的优选脉络舒通丸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提取量、绿原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确定其中主要成分及相对百分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计算绿原酸提取率。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不浸泡,提取挥发油6 h,所得挥发油量大于2 mL,绿原酸提取率大于24.4%。鉴定出挥发油中15个主要化合物成分(相对含量>0.7%),占挥发油总量的76.96%。挥发油中成分多为单萜、倍半萜等萜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的为Z-藁本内酯,其次为苍术素和α-蒎烯。相对含量>1%的化合物有10种,主要来源于当归和苍术药材。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效率高,可用于脉络舒通丸挥发油的提取,且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来源于制剂中的当归、苍术两味药材。
    • 丁敏; 王丽玲; 秦玉川; 刘本同; 黄旭波; 童晓青; 方茹; 王衍彬
    • 摘要: 以水为溶剂,采用煎煮法、回流法、超声法三种提取方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煎煮法和超声提取,回流法的绿原酸得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P<0.05)。以绿原酸相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时间为因素,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对该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绿原酸水提回流法提取的最佳条件:液料比为25 mL·g^(-1),提取温度为75°C,提取时间为60 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相对提取率为97.22%±0.84%。以上研究结果为金银花绿原酸的提取提供了一种绿色、简便与高效的方法。
    • 江静怡; 史方超; 白玲玲; 苏华; 陆崟
    • 摘要: 目的建立消银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荆芥、丹参、地黄和萆薢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金银花、栀子、红花和当归中总绿原酸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C_(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10∶9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30°C,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质量浓度在0.00328~0.02949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1.0000,n=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0%(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3%,RSD为2.48%(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消银颗粒的质量控制。
    • 文花; 青虎; 刘燕; 拉喜那木吉拉; 白玉霞
    • 摘要: 目的:对不同产地蒙药材蓝盆花(含蒙古国)进行质量比较研究,为该药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临床疗效及复方制剂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进行测定,色谱柱为Welchrom-C18 (4.6 mm ×300, 5 µ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40°C,进样量为10 µl,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色谱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地蓝盆花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2个共有峰,指认了9个共有峰,计算了相似度,相似度在0.907~0.996。结论:建立了蒙药蓝盆花药材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该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
    • 欧人豪; 曾金; 韦祖巧; 李萍
    • 摘要: 目的建立茵芩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微乳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茵陈、黄芩和大黄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_(18)(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0 nm,柱温为30°C。结果微乳薄层色谱显色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和黄芩素分别在5.96~59.60μg/ml(r=0.9991)、0.60~6.00μg/ml(r=0.9992)、40.80~408.00μg/ml(r=0.9993)、1.98~19.84μg/ml(r=0.9994)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56%、101.84%、98.77%和98.98%。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茵芩合剂的质量控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