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信息素

信息素

信息素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195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昆虫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1篇、会议论文40篇、专利文献410100篇;相关期刊668种,包括昆虫学报、科技信息、中国蜂业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华中三省(湖北、湖南、河南)昆虫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7次学术会议等;信息素的相关文献由3872位作者贡献,包括杜永均、梅向东、宁君等。

信息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1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4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10100 占比:99.68%

总计:411411篇

信息素—发文趋势图

信息素

-研究学者

  • 杜永均
  • 梅向东
  • 宁君
  • 崔艮中
  • 陈新
  • 张涛
  • 折冬梅
  • 王琳
  • 孔祥波
  • 段海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眩; 吴晓兵; 刘琼
    • 摘要: 建立以总成本最少同时满足时效性要求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一种带变异的自适应精英改进蚁群算法对选址问题进行求解.本算法中的信息素挥发参数随迭代进行自适应调整,同时引入精英机制对群体当前解的信息素更新来进行有差别处理.此外,本算法移植了遗传算法的变异机制.当本算法陷入停顿时,对当前最优解施加扰动,将有效帮助本算法摆脱局部最优的束缚.验证结果表明,本算法对于实际中比较复杂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求解结果较为理想,比基本蚁群算法在效率和寻优能力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 李东东; 王雷; 马康康
    • 摘要: 传统蚁群算法在生成信息素浓度时,由于算法生成的路径可能存在冗余成分,信息素浓度可能无法正确反应路径各节点的优劣,蚂蚁无法根据信息素浓度来迅速找出最优路径,导致算法寻优缓慢.基于传统蚁群算法思想,提出了一种新改进蚁群算法,即通过引入终距指数这一概念,取代信息素浓度的标记功能,蚂蚁可以依赖该指数进行决策选择优良节点.以20×20的栅格环境地图对改进蚁群算法进行案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传统蚁群算法及其他改进蚁群算法分别需要43代及34代才能收敛到最优值,而利用改进蚁群算法仅需要进化3代即可收敛到最优解;为了进一步验证改进蚁群算法的优越性,在对更为复杂的30×30栅格模型仿真,利用传统蚁群算法与其他改进蚁群算法的收敛代数分别为52代与28代,而利用新改进蚁群算法的收敛代数仅为4代;另外,为了进一步验证改进算法的稳定性,对30×30环境模型进行连续运行30次仿真,所需平均收敛代数仅为4.97代.
    • 杨俊磊; 段倩倩
    • 摘要: 为了提高含有障碍物下的路径规划的质量和效率,保证遍历节点少且路径短,提出了一种混合定位算法。算法融合了粒子群算法选择最佳位置的优越性,以提高蚁群算法蚂蚁所在节点与盲节点间距离估计的精度和搜寻速度;根据蚁群算法通过信息素浓度选择遍历节点的特点,规划节点与盲节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以增强蚁群信息素的浓度值,提高收敛速度,规划最短路径。实验表明:在不同规模障碍物区域路径搜寻过程中,采用混合定位算法规划路径优于文中其他两种算法,规划路径最短,效率最高。
    • 陈礼琪
    • 摘要: 为了提高蚁群算法对于无人机的路径规划,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利用栅格地图法,改变蚁群算法的转移概率,加入死区判断,可以有效的减少“无效蚂蚁”。并对更新信息素进行改进,增强每一代蚂蚁的最优路径的信息素,其他保持不变。同时舍去每一代蚂蚁的最长路径,用历史最短路径代替。此外,为避免在蚁群算法中陷于局部最优,再通过蚂蚁行走过程中的前后节点分别对目的地进行距离判断,利用正态分布函数对更新后的信息素进行增益。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改进的蚁群算法可以寻找到更短的路径,同时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对比传统的算法,该算法在寻找最优路线更加的稳定。
    • 顾玲丽; 董佳琦; 许洪华
    • 摘要: 在电梯群调度系统研究中,蚁群算法应用较为广泛,但仍存在迭代次数多、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同时高层建筑电梯鲜有优化调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将强化学习和蚁群算法相结合的高层电梯群控调度方法:建立以用户乘梯体验和系统运行能耗的多目标函数优化调度模型,用Q-learning迭代寻优后的Q值初始化蚁群算法的信息素,同时也将Q值引入概率路径选择中,用并行蚁群算法进行最终派梯策略的寻优。用Python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较单蚁群算法有较快的收敛性,在很多大程度上减少了业主的待梯、乘梯时间以及系统运行能耗。
    • 董智豪; 张秋雪; 郭冠华; 段晨莹; 赵羚均; 白俊艳; 王栋
    • 摘要: 发情鉴定一直无法突破安静发情鉴定瓶颈,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产业发展。关于信息素的研究为通过仿生学办法促进母牛发情鉴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对公、母牛交配的观察显示,公、母牛交配前发情母牛间都存在明显的性嗅反射,这表明除性器官的感官刺激外,公、母畜间还存在较强的信息素交流,这种方式早已在蜜蜂、蚕蛾等物种中得到了证实。因此,本文对牛粪便、尿液、阴道黏液、乳汁、唾液等来源信息素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希望为深入揭示发情牛信息素分泌规律提供参考,以推动及时准确无侵入式母牛发情鉴定技术的研发。
    • 赵勤辉; 郭承建; 陈国保; 孙方雷
    • 摘要: 为了研究新型公猪信息素对后备母猪初情期的影响,选取296头173日龄无初情期的二元长大后备母猪,随机分为3组,试验一组每天在后备母猪鼻镜上喷新型公猪信息素2次,每次1mL,连喷28d;试验二组每天在后备母猪鼻镜上喷新型公猪信息素2次,每次2mL,连喷28d;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仅做人工查情,连续观察28d。结果发现,在无初情期的后备母猪上每天喷2次,每次2mL或者1mL新型公猪信息素,可极显著提升后备母猪的发情比例(p<0.01),让后备母猪更早出现初情期。
    • 卢芙萍; 耿涛; 武华周; 李守岭; 王应清; 王树昌
    • 摘要: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在云南省德宏芒市玉米种植区可周年繁殖,世代重叠。随着季风和气候的影响,本地虫源和境外虫源的叠加,致使草地贪夜蛾的爆发风险高。本研究在芒市遮放镇粮经轮作模式下(水稻-鲜食玉米),全程采用信息素监测,诱捕成虫,根据成虫的发生情况,适时采用低剂量药剂防治低龄幼虫的方式进行草地贪夜蛾的防治。结果表明,在水稻-鲜食玉米水旱轮作栽培模式下,采用成虫长期信息素监测和诱杀与幼虫适时监测和低剂量药剂防治相结合,可有效降低轮作区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为害,当季用药3次,可得到有效控制。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玉米轮作模式下草地贪夜蛾的高效防控提供参考。
    • 刘雨青; 向军; 曹守启
    • 摘要: 为解决水下机器人AUV自主航行问题,在水底环境状态已知的条件下,利用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研究AUV在复杂水底环境下的路径规划问题。首先基于栅格法建立水下三维环境模型,在该模型中每只蚂蚁采用分层前进与栅格平面法相结合的搜索模式搜索路径。根据水下自主机器人的速度和在水底的受力情况,来确定水下机器人能耗模型和路径规划的数学模型。在传统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基于Dijkstra算法改进初始信息素分配,考虑到水下水流的作用,不同的路径点消耗的能量有所差异,因此构造新的启发函数来消除这种影响。通过基于线性回归的信息素更新方式来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及求解质量。最后在使用改进的蚁群算法规划出来的路径基础上,采用贝塞尔曲线改善路径的平滑性,以便于AUV跟踪该路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蚁群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收敛速度明显加快,规划出的路径明显优于传统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适合水下机器人的路径规划。
    • 孙霞; 胡小飞; 张昕; 黄新洁; 王成辰
    • 摘要: 针对传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人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素优化蚁群算法(Ant Colony Algorithm)的停车场系统;该系统以STM32作为主控制器,终端节点负责数据收集,利用NB-IoT实现数据上传,采用手机APP和云平台对终端节点远程监控,采用粒子群算法为蚁群算法提供迭代初期值指导后,增强了蚁群算法全局搜索能力,改进蚁群算法明显缩短了停车的最短哈密顿回路距离;通过搭建停车场管理系统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该系统可以明显减少用户停车的时间,缩短用户停车距离,满足自动化智能化的生活需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