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相催化剂
非均相催化剂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7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775181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石油化工、石油炼制与化工、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重大研究计划年度会议暨研讨会、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等;非均相催化剂的相关文献由124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昉、李和兴、K·W·林巴贺等。
非均相催化剂—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75181篇
占比:99.97%
总计:775409篇
非均相催化剂
-研究学者
- 张昉
- 李和兴
- K·W·林巴贺
- 朱凤霞
- J·赫伦
- V·J·苏斯曼
- C·D·弗里克
- D·A·希克曼
- W-S·李
- 黎源
- D·A·克拉普特切特夫
- 杨旭石
- 杨勇
- 黄建林
- D·J·伯德萨尔
- D·W·布雷洛克
- E·H·斯蒂提
- J.A.洛佩兹-桑切兹
- M·P·U·卡尔森
- M·尼杰梅兰德
- M·巴波维克
- N.F.达默
- N.迪米特拉托斯
- P.K.波拉普拉加达
- P.马尼坎丹
- S·A·弗兰切
- W·M·森格楼
- W·S·李
- 中田真一
- 叶彬
- 吕树祥
- 孙传佳
- 张婷
- 杨冬亚
- 毛展
- 田中良典
- 邱凤仙
- 郝中凯
- A·赖因斯多尔夫
- D·沃尔夫
- R·卡德罗夫
- S·莎姆斯基
- 万栋
- 亓帅
- 侯亚东
- 冉千平
- 刘超
- 历伟
- 史焕聪
- 吕敬德
-
-
-
-
摘要:
近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王光辉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类碳掺杂且颗粒尺寸可控的NiCx新型催化剂。这类催化剂在生物质基羰基化合物还原胺化制备伯胺和亚胺的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选择性以及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伯胺和亚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生产合成树脂及塑料、吸附剂、染料、香料、药物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过渡金属基非均相催化剂被大量应用于还原胺化反应中,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在还原胺化腐蚀性的反应环境中,金属基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如何提高金属基催化剂在还原胺化反应中的稳定性仍存在挑战。
-
-
张静;
马慧玲;
曾得福;
姚潇毅
-
-
摘要:
近年来,水热催化制备绿色柴油的工艺广受关注,非均相催化剂用于该工艺可以提高绿色柴油的产率和选择性,但催化剂使用过程中常存在失活和再生困难等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水热催化工艺中常用的催化剂,随后阐述了该工艺中非均相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分别讨论了负载金属和载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负载金属的浸出和烧结是引起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载体自身不稳定是催化剂失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然后,总结了水热催化工艺中失活催化剂的再生方法,主要包括煅烧和洗涤。最后,对水热催化制备绿色柴油工艺提出了建议,即开发更优质的催化剂、探求更高效的再生方法和选择更适宜的反应条件等。
-
-
王茹
-
-
摘要:
简介油田污染物处理方法,对目前常用的生物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等废水处理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重点介绍Fenton氧化法处理油田污染物实验的研究;通过制备零价金属作为催化削,将其应用于非均相体系催化Na_(2)S_(2)0_(8)氧化降解油田污染物,考察了温度、催化剂用量、金属离子、pH对降解性能的影响以及C0D的去除率,筛选出最优的催化剂,拓宽反应体系的酸碱度与温度使用范围。采用实验还原法筛选出零价金属催化剂,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零价铜催化剂用于油田污染物的催化分解。结果表明,当实验条件为T=45°C,pH=11,Na_(2)S_(2)0_(8)的质量浓度为10%(基于质量浓度为0.6%的羟丙基瓜尔胶溶液),催化剂铜的用量为10%(基于氧化剂的用量)时,羟丙基瓜尔胶,聚丙烯酰胺(PAM),羧甲基纤维素(CMC)等油田高聚物经过4 h的反应,C0D去除率达到85%以上。
-
-
李东娜;
邱明月;
张奇日;
易群;
范海明;
李向远;
李剑川;
史利娟;
张鼎
-
-
摘要:
采用原位组装法将羧基离子液体1-丙酸-3-甲基咪唑氯(CFIL)一步固载到一种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NH_(2)-MIL-101上,制备了具有多重活性位点的非均相催化剂NH_(2)-FMOF-CFIL,对其在CO_(2)和环氧氯丙烷的(ECH)环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结果证实离子液体CFIL引入到MOF材料中,粉末X射线衍射(P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N_(2)吸脱附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引入不会破坏NH_(2)-MIL-101的MOF晶体结构或堵塞孔道,但能诱导产生介孔。催化反应表征结果显示,离子液体CFIL结构中咪唑N作为Lewis碱性位点活化CO_(2),Cl−作为亲核试剂促进环氧氯丙烷开环,并与MOF材料NH_(2)-MIL-101上的Cr^(3+)和氨基产生协同作用,诱导在温和条件(0.1 MPa CO_(2)、25–70°C、无溶剂和助剂)下,高效催化转化CO_(2)生成氯丙烯碳酸酯,反应24 h氯丙烯碳酸酯收率可达99%,且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剂晶体结构和高活性仍能保持稳定。
-
-
曾婧
-
-
摘要:
非均相催化剂失活是石油化工催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及问题,通常是因为催化剂表面被其它物质覆盖,催化位点失活而导致的。文中针对流化催化裂化(FCC)、加氢处理(HDT)和催化重整3个反应工艺,综述了其催化剂失活机理,通过分析催化剂失活原因,认为中毒、结垢、烧结、化学降解以及机械磨损等因素造成催化剂不同程度失活。FCC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焦炭沉积在催化剂表面是催化重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而催化剂酸性位失活是典型的中毒失活。HDT过程中产生的H2S是导致催化剂中毒失活的主要原因,并因金属和焦炭对催化剂多孔结构的堵塞,催化剂活性会在反应初期大幅下降。
-
-
吴梦晴;
王乐
-
-
摘要:
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的晶态多孔材料催化剂CPF-5-Mn具有稳定性高、活性高、可回收再利用等优势。利用多孔材料后合成修饰的方法将其活性位金属Mn进行离子交换,成功获得CPF-5-Mn的结构类似物CPF-5-Fe、CPF-5-Cu、CPF-5-Co。此方法弥补了采用相应的金属前驱体直接溶剂热合成法无法合成的不足。将CPF-5-Mn的系列催化剂应用于催化含杂原子底物碳氢键活化中,直接活化杂原子邻位C-H键,以中等产率得到了目标杂原子邻位胺化产物,具有较高的化学选择性,这拓展了CPF-5系列催化剂在碳氢键活化尤其是碳氢键胺化中的应用,对生物活性分子后修饰、医药中间体合成中非均相催化剂的选用提供了新思路。
-
-
-
张政煜
-
-
摘要:
详细综述了Co基非均相催化剂的类型和催化剂本身的构效关系,主要包括Co的氧化物合成及催化机理、Co混合金属催化剂的功能特点、Co基MOF复合材料和Co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策略和构效关系。另外还对Co基非均相催化剂与外部能量协同作用的应用从材料制备和协同机理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能量类型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光辐照、超声处理和外加电场等。最后展望了Co基非均相催化剂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其实际应用推广过程面临的问题。
-
-
张琴琴;
李再兴;
陈晓飞;
李超;
祁浩杰;
岳欣
-
-
摘要:
以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采用模板法联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三维有序大孔(3DOM)材料La_(0.4)Ce_(0.6_)FeO_(3)(记作3DOM La_(0.4)Ce_(0.6_)FeO_(3)),并对其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3DOM La_(0.4)Ce_(0.6_)FeO_(3)的催化性能、稳定性和催化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3DOM La_(0.4)Ce_(0.6_)FeO_(3)呈现3DOM结构,丰富的孔道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强了光的捕获与传质,Ce掺杂使Fe2+含量增加;与均相光催化剂相比,3DOM La_(0.4)Ce_(0.6_)FeO_(3)具有更广的pH适用范围、更低的铁泥产量及更高的双氧水利用率;重复使用5次后,3DOM La_(0.4)Ce_(0.6_)FeO_(3)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表明催化剂稳定性较强;猝灭实验和ESR测试结果表明,亚甲基蓝的降解是在·OH和·O2-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结合XPS等分析结果提出了3DOM La_(0.4)Ce_(0.6_)FeO_(3)非均相光芬顿与光催化协同降解亚甲基蓝的机理。
-
-
刘也;
郭少波;
梁艳莉;
葛红光;
马剑琪;
刘智峰;
刘波
-
-
摘要: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磁性CuFe_(2)O_(4)亚微球,以三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为表面修饰剂对CuFe_(2)O_(4)进行氨基化修饰,吸附Pt^(4+)离子后用乙二醇原位还原制备CuFe_(2)O_(4)@NH_(2)@Pt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形貌、结构、晶型和催化性能等进行表征。以有机染料对硝基苯酚和无机染料铁氰酸钾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其催化性能,结果显示6 min内,对硝基苯酚降解率约99.9%,9 min内,铁氰酸钾降解率约97%。为高效便捷的处理水污染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
-
CHENG-Muxi;
程牧曦;
WANGLei;
王蕾;
WANGHua;
王华;
TAN-Yanan;
谭亚南;
WANGKe;
王科
- 《2018年全国工业排放气综合利用技术研讨暨成果推广大会》
| 2018年
-
摘要:
以开发出高沸点的非均相催化剂为出发点,本研究考察了一系列盐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碳酸乙烯酯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中的活性.实验结果显示,K2CO3,NaAlO2,Na2WO4等固体碱能高效的催化该酯交换反应.以γ-Al2O3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盐类负载型催化剂,实验考察他们在酯交换反应中的活性,结果显示,K2O/γ-Al2O3,NaAlO2/γ-Al2O3,Na2WO4/γ-Al2O3能够较好的催化酯交换反应.循环回用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浸渍,煅烧工艺制备的γ-Al2O3上述三种催化剂均存在较为活性流失,而NaAlO2/γ-Al2O3,Na2WO4/γ-Al2O3的失活作用较K2O/γ-Al2O3慢.NaAlO2和Na2WO4应当作为较有前景的非均相酯交换催化剂活性组分进行后续制备方法的优化研究.
-
-
-
涂涛;
丁奎岭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重大研究计划年度会议暨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利用高分子、分子筛、纳米颗粒等作为载体来进行催化剂负载,这些作为传统的负载策略,虽然能够达到催化剂回收的目的,但目前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与均相催化剂相比,多数情况下反应的选择性和活性有所降低;其次,受载体表面或者孔道的限制,催化剂的负载量通常较低,导致催化剂容易失活;最后,由于负载方式和吸附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负载的重现性相对较差.这些问题大多由载体先天因素引起的,很难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因此,只有发展催化剂负载新概念、新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回收和循环利用次数,才能为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持.
-
-
-
-
-
万颖;
汪海燕;
赵卿飞;
Klingstedt Mila;
Terasaki Osamu;
赵东元
- 《第12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本文合成了一种将把负载在有序介孔碳-硅复合材料上的非均相催化剂并将其用于水相中氯苯的偶联反应。通过三嵌段共聚物模板法合成的有序介孔碳-硅复合材料具有大孔径和含碳及硅的杂化的孔表面;后者使负载的把纳米粒子高度分散。这种新型的把催化剂对氯苯和苯乙烯在100°C下的Heck偶联反应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反-1,2-二苯乙烯的得率接近60%; 30°C下氯苯的Ullmann偶联反应中联苯的得率为46%。当Ullmann偶联反应中反应物为对氯苯酚、对氯苯甲醚和对氯甲苯时,在30°C下,偶联产物的得率为44-86%。用清洁的水为溶剂和氯苯为反应物的催化偶联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均相催化剂Pd/MSC很稳定,能够重复使用20次以上且金属把的流失微乎其微。通过研究孔壁成分对金属分散的影响,发现孔壁的性质和孔隙率影响了活性金属位的分散,探讨了金属把粒子在介孔聚合物、介孔碳、介孔硅和介孔碳-硅复合材料中的生长规律,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
晏志强;
陈胜洲;
林维明
- 《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
| 2008年
-
摘要:
以三乙胺为模板剂,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FeAPO-5分子筛,并用XRD,TPR,TG,FT-IR,UV-Vis等对分子筛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铁原子通过同晶取代方式进入分子筛的骨架,且结晶度高,晶粒大小均匀。FeAPO-5作为一种非均相催化剂能有效催化环己烷氧化,以氧气为氧源,在叔丁基过氧化氢为引发剂情况下,反应温度为130°C,压力1.5MPa(一次性充入),反应24h时,醇酮总选择性可达96%以上且几乎没有环己基过氧化氢生成,酮醇比达到3.34,环己烷转化率为6.52%。说明所合成的FeAPO-5分子筛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催化活性。
-
-
- 《第七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各类多相催化剂在超临界甲醇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中的应用.无论是碱性氧化物还是碱性盐或是复合型的氧化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催化能力,催化活性的大小主要与它们的碱性强弱相关.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表明,非均相催化剂不但有效地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而且也影响了指前因子的大小.
-
-
康春梅;
张昉;
李和兴
- 《第一届全国精细化工催化会议》
| 2009年
-
摘要:
有机金属催化剂的固栽化,解决了均相催化剂难于重复使用等问题,节省了能源,同时也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近年来,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不同形貌的催化剂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采用价格低廉,容易去除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结构导向剂,以带有氨基的有机硅烷为助结构导向剂,在水热条件下,使无机硅源和新鲜合成的有机金属钌的硅源共缩聚,一步法合成具有较高比表面积,有序且具有发散型直孔道的球状有机金属催化剂,并以高烯丙醇异构化反应为探针研究其催化活性。
-
-
-
-
-
-
-
- 东曹株式会社
- 公开公告日期:2018.04.03
-
摘要:
本发明提供实现高活性/高选择性的非均相催化剂,尤其是提供适于由乙烯制造1,2‑二氯乙烷的氧氯化的催化剂和催化剂体系。提供一种非均相催化剂以及包含该非均相催化剂和具有球状、圆柱状或中空圆筒状稀释剂的1,2‑二氯乙烷的制造用催化剂体系,所述催化剂的特征在于,其为在多孔质载体上进行负载而成的非均相催化剂,气体吸附法的吸附等温线与脱附等温线之间产生的滞后的积分值相对于吸附等温线的总积分值为19%以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