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乙肝肝硬化

乙肝肝硬化

乙肝肝硬化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1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11970篇;相关期刊368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基层医学论坛、现代诊断与治疗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等;乙肝肝硬化的相关文献由2650位作者贡献,包括马燕、王丹、张年等。

乙肝肝硬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1 占比:9.98%

会议论文>

论文:36 占比:0.27%

专利文献>

论文:11970 占比:89.75%

总计:13337篇

乙肝肝硬化—发文趋势图

乙肝肝硬化

-研究学者

  • 马燕
  • 王丹
  • 张年
  • 李向春
  • 杜秀萍
  • 毛德文
  • 王振常
  • 秦钢
  • 薛建华
  • 陈建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坤; 王玉华; 陈璀; 张树彬
    • 摘要: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肝肾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Child-Pugh分级A、B、C级,分别划分为A、B和C组,各100例。3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260周,并进行6年随访。比较3组患者治疗260周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载量、白蛋白(ALB)水平,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随访6年后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9.00%)高于B组(78.00%)和C组(72.00%),P<0.05;且3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HBV DNA载量、ALT、AST和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LB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3组BUN和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随访,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7.00%、3.00%)低于B组(16.00%、5.00%)和C组(19.00%、9.00%),A组生存率(46.33%)高于B组(32.15%)和C组(21.62%),P<0.05;3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不同Child-Pugh分级乙肝肝硬化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对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王小珍
    •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与乙肝肝硬化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5月进贤县中医院乙肝肝硬化患者71例为乙肝肝硬化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肝功能正常者71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HBV-DNA载量和血清AFP、CEA水平,统计不同HBV-DNA载量、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血清AFP、CEA水平,分析血清AFP、CEA水平与乙肝肝硬化患者HBV-DNA载量、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乙肝肝硬化组血清AFP、CE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高载量患者血清AFP、CEA水平较低载量和阴性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血清AFP、CEA水平较A级、B级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AFP(r=0.695、r=0.687)、CEA(r=0.613、r=0.642)和乙肝肝硬化患者HBV-DNA载量、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AFP、CEA水平与乙肝肝硬化患者HBV-DNA载量、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临床可据此评估患者疾病进展和肝功能情况。
    • 杨瑞征; 魏书堂; 仝甲钊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方案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我院乙肝肝硬化患者15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78)、常规组(n=77)。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甘草酸苷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肝纤维化指标[Ⅲ型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层粘连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水平、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含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血清AST、TBIL、ALT、LN、HA、PC-Ⅲ水平低于常规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高于常规组,肠杆菌低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甘草酸苷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是治疗乙肝肝硬化安全有效方案,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改善,同时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缓解肝纤维化。
    • 王丹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系统性营养干预策略在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根据抗病毒治疗期间有无营养干预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F)]、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ALB、PA、Hb、TR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LT、AST、TBIL、γ-G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同时引入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系统性营养干预策略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营养状况,降低相应并发症发生率。
    • 毋玥
    • 摘要: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三联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双歧杆菌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内毒素(ET)水平、肠道菌群水平、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IL-6]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CD4+、自然杀伤细胞(NK)、CD3+]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TBIL、ALT、AST、DAO、ET、TNF-α、IL-10、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酵母样真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NK、CD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三联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降低肝功能指标水平、DAO水平、ET水平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肠道菌群水平,效果优于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
    • 王晓红; 沈爱春; 王丽净
    • 摘要: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对患者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4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扶正化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阴转率、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血清转换率。结果研究组血清HA、LN、PC-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清纤维化标志物水平,提高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抗肝纤维化作用明显,有利于延缓病情进展。
    • 中国疗养医学编辑部
    • 摘要: 《中国疗养医学》2022年第31卷第4期刊登的论文《NLRP3炎性小体、GP73水平与乙肝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相关性》,表2中“破裂组例数79例,未破裂组例数73例”,应为“破裂组例数71例,未破裂组例数66例”。特此更正。
    • 王宪波; 时克
    • 摘要: 肝细胞癌(HCC)是第三大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HCC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35%。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硬化和HCC最常见的病因,80%以上的HCC由肝硬化发展而来。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乙肝肝硬化的进展,但仍有发生成HCC的风险。由于肝癌过程较为复杂,抗病毒治疗逆转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作用有限,而中药在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面体现了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对患者远期疗效方面显示出优势.现就抗病毒联合抗纤维化的“双抗”治疗对延缓并减少HCC发生进行探讨。
    • 汪洋
    • 摘要: 目的:探究与观察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纤维化相关指标及红细胞免疫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辽宁省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A组,同时期的100例乙肝无肝硬化患者为B组,100名体检健康者为C组。比较三组的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Ⅳ-C)水平及红细胞免疫指标[免疫黏附促进因子(FEER)、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水平,比较A组中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上述血清纤维化相关指标及红细胞免疫指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上述血清指标与乙肝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结果:A组HA、LN、Ⅳ-C水平均高于B组和C组,且B组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FEIR、RBC-ICR水平均高于B组及C组,且B组均高于C组,A组FEER及RBC-C3bR均低于B组及C组,且B组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为A级患者HA、LN、Ⅳ-C水平均低于Child-Pugh为B级和Child-Pugh为C级患者,且Child-Pugh为B级患者均低于Child-Pugh为C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为A级患者的FEIR、RBC-ICR水平均低于Child-Pugh为B级及Child-Pugh为C级患者,且Child-Pugh为B级患者均低于Child-Pugh为C级患者,Child-Pugh为A级患者的FEER及RBC-C3bR均高于Child-Pugh为B级及Child-Pugh为C级患者,且Child-Pugh为B级患者均高于Child-Pugh为C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纤维化指标及FEIR、RBC-ICR与乙肝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均呈正相关,FEER及RBC-C3bR与乙肝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纤维化相关指标及红细胞免疫状态相对异常,且其表达水平与疾病分级密切相关,因此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
    • 侯申岩; 王鹏
    • 摘要: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差异,以期为乙肝肝硬化的诊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28例作为研究组,按照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级50例、B级42例、C级36例。收集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Lp-PLA2、Hcy、RDW水平,分析其诊断价值及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Lp-PLA2、Hcy、RDW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p-PLA2、Hcy、RDW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 Lp-PLA2、Hcy、RDW水平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联合检测有助于疾病的分级诊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