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肝癌

小肝癌

小肝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3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51568篇;相关期刊439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肝脏、实用放射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等;小肝癌的相关文献由3137位作者贡献,包括汤钊猷、周康荣、陈敏山等。

小肝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3 占比:2.61%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51568 占比:97.33%

总计:52982篇

小肝癌—发文趋势图

小肝癌

-研究学者

  • 汤钊猷
  • 周康荣
  • 陈敏山
  • 李锦清
  • 独建库
  • 赵文和
  • 严福华
  • 李冠海
  • 樊嘉
  • 江正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飞文; 虞希祥
    • 摘要: 目的:探讨在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鉴别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某院就诊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行DCE-MRI、DWI检查。观察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检出率,并以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联合DWI在小肝癌与肝结节性病变的鉴别价值。结果:良性肝结节性病变T_(1)WI呈低或稍低信号,T_(2)WI呈高或略高信号,DWI呈略高信号,LAVA门静脉及延迟期强化减退,动脉期有强化;小肝癌T_(1)WI呈低信号,T_(2)WI和DWI呈高或略高信号,LAVA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信号低,动脉期强化显著,呈现典型“快进快出”;DCE-MRI、DWI联合检测病灶检出率高于DCE-MRI、DWI单一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5);DCE-MRI、DWI二者联合检测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7.83%、97.06%,明显高于DCE-MRI单项检测的78.26%、85.29%和DWI单项检测的82.61%、89.2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检查可有效鉴别诊断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欧阳时; 区携乐
    • 摘要: 目的探究小肝癌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0例小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而后实施手术治疗,分析该诊断方式的检出率。结果手术病理治疗后检出率为100.00%;64排螺旋CT诊断阳性患者为48例,检出率为96.00%,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诊断显示,检出患者48小肝癌,其中42个病灶,病灶在肝左叶、肝右叶占比分别为47.92%、52.08%,单病灶、双病灶、三个病灶占比分别为50.00%、26.19%、23.81%。病灶长度为0.5~3.0 cm,15例病灶长度<1 cm,23例病灶长度在1~2 cm,4例病灶长度为2~3.0 cm。CT平扫结果发现。3例出现大病灶,48例患者中,门静脉期出现低密度或等密度,且在延迟期出现低密度。结论64排螺旋CT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清晰诊断出现病灶具体情况,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 关辉; 苗红; 赵新光; 王薇
    •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和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价值,为准确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抚顺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50例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患者,其中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99例,小肝癌患者51例,分别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和CT平扫、增强扫描,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的临床价值。结果:超声检查肝硬化再生结节检出率为75.76%,CT平扫检出率63.64%,CT增强扫描检出率85.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检查小肝癌检出率为56.86%,CT平扫检出率64.71%,CT增强扫描检出率96.08%,超声检查和CT平扫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检查、CT平扫检出率均低于CT增强扫描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时,比较小肝癌、肝硬化结节患者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患者诊断中,超声与CT检查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具有一定影像特征,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与超声、CT平扫比较,CT增强扫描优越性较为明显,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以预警和早期诊断微小肝癌,可以为患者有效治疗提供诊断数据,值得应用与推广。
    • 崔虎啸; 侯森; 王耀东; 王芳杰; 张建松; 时永
    • 摘要: 目的:探究No-touch射频消融技术(No-touc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No-touch-RFA)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许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小肝癌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No-touch组(n=32)与传统射频组(n=36)。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及术后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2年,记录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瘤生存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 FP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ALT、TBIL、Alb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75%、87.50%,传统射频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56%、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与传统射频组的2年复发率分别37.50%、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touch-RFA技术与传统射频消融技术均能降低AFP水平,而No-touch-RFA技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 姚生平
    • 摘要: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动态MRI检查在小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京医院空军第986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疑似小肝癌患者89例,后经肝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小肝癌患者61例。回顾性分析对比多层螺旋CT与动态MRI检查对上述小肝癌患者的病灶特征、检出率及效能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共检查出病灶54个,动态MRI检查共检查出病灶63个。多层螺旋CT真阳性为54例,动态MRI真阳性为63例。多层螺旋CT准确度为79.41%,略低于动态MRI检查的92.64%。结论多层螺旋CT和动态MRI检查均能有效显示小肝癌影像学特征,动态MRI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螺旋CT高,临床诊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 冯权烨; 耿承军; 殷慧康
    • 摘要: 目的 研究T2加权图像(T2WI)序列图像纹理分析(TA)在肝硬化背景下增生结节(DNs)及小肝癌(sHC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有完整术前常规MRI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肝硬化结节(直径≤3 cm)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sHCC患者48例(设为sHCC组),DNs患者28例(设为DNs组)。两组均于手术病理学诊断前1周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行常规T2WI序列TA分析。选取结节最大层面轴位T2WI图像,利用Image J软件行病灶感兴趣区(ROI)手动勾画,提取灰度共生矩阵和直方图纹理参数,包括能量、熵、逆差距、相关性、对比度、平均值、峰度、偏度。对比两组灰度共生矩阵和直方图纹理参数变化情况,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价上述纹理参数对肝硬化背景下DNs与sHCC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sHCC组能量、相关性分别为(15.50±7.25)×10^(-4)、(15.35±7.40)×10^(-4)显著低于DNs组(24.58±12.28)×10^(-4)、(33.72±14.71)×10^(-4)(P0.05)。经ROC分析,能量、熵、相关性对肝硬化背景下DNs与sHCC均有一定鉴别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3、0.648、0.831。结论 常规T2WI序列TA下灰度共生矩阵和直方图纹理参数能量、熵、相关性鉴别诊断肝硬化背景下DNs与sHCC的效能较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刘新爱; 任月勤
    • 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动态增强一多层螺旋CT(DCE-MSCT)扫描鉴别诊断小肝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27例小肝癌和30例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大小、形态、密度及CT动态增强分型等征象,比较两者不同扫描时相的CT值。结果小肝癌平扫期、静脉期、延迟期的CT值低于肝硬化再生结节,动脉期CT值明显高于肝硬化再生结节,两者静脉期、动脉期CT值比较有差异(P<0.05)。27例小肝癌患者共发现36个癌结节,最小直径1.46cm,最大直径2.98cm。DCE曲线呈“高容低阻型”19例,“低容低阻型”6例,“不典型阻型”2例;30例肝硬化再生结节CT平扫呈等密度或表现为肝实质不均匀,DCE曲线呈“低容等阻型”15例,“等容等阻型”11例,“不典型阻型”4例。结论DCE-MSCT可清晰显示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两者的动态增强CT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故采用DCE-MSCT可有效鉴别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
    • 刘娜
    • 摘要: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64排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接收的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高度疑似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我院MRI、64排MSCT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显示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高度疑似小肝癌患者中有68例确诊为小肝癌患者。分析64排MSCT各期及MRI各序列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高度疑似小肝癌患者的诊出率,对比MRI、64排MSCT联合诊断及单一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64排MSCT CT平扫、静脉期、动脉期、平衡期各期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高度疑似小肝癌患者的诊出率分别为73.5%、85.3%、88.2%、85.3%,其中动脉期检出率最高,CT平扫检出率最低;MRI T_(2)加权成像(T_(2)WI)、弥散加权成像(DWI)、梯度回波反向(OUT-PHASE)、梯度回波同期(IN-PHASE)、容积快速三维成像(LA-VA)平扫、门静脉期、动脉期、平衡期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高度疑似小肝癌患者的诊出率分别为86.8%、88.2%、86.8%、88.2%、86.8%、86.8%、91.2%、75.0%,其中动脉期诊出率最高,平衡期检出率最低。64排MSCT检查结果:真阳性59例、假阳性11例、真阴性9例、假阴性21例;MRI检查结果:真阳性62例、假阳性7例、真阴性6例、假阴性25例。MRI联合MSCT检查灵敏度(95.6%)、准确度(88.0%)、阴性预测值(88.5%)均高于64排MSCT(86.8%、83.0%、72.7%)、MRI(91.2%、87.0%、80.6%)单一检查,特异度(71.9%)及阳性预测值(87.8%)低于64排MSCT(75.0%、88.1%)、MRI(78.1%、89.9%)单一检查。结论MRI、64排MSCT单一检查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虽具有一定的检出率,但准确率并不理想,MRI、64排MSCT联合检查小肝癌能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总体诊断效能较高。
    • 王超; 王启荣; 王向涛; 崔广和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二维超声、超声造影及MSCT对小肝癌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4例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检查诊断小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二维超声诊断小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2.27%、88.64%、81.82%;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45%、97.73%、95.45%;MSCT检查诊断小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73%、93.18%、95.45%;二维超声诊断小肝癌的敏感性、准确性与超声造影及MSCT检查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二维超声可发现可疑肝脏占位性病变,且价格低廉,可作为早期筛查小肝癌的主要方法;超声造影与MSCT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明确诊断均可采用。
    • 张展
    • 摘要: 目的 分析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小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比。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6月收入的8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小肝癌的患者,分别进行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磁共振成像检出率为96.84%,显著较螺旋CT检出率的89.47%高(P<0.05);螺旋CT增强扫描中动脉期检出率为94.12%,显著较平扫检出率的63.53%高(P<0.05);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中动脉期检出率为94.57%,显著高于平扫中T2wI的检出率81.52%、T1wl的检出率76.09%(P<0.05)。结论 小肝癌的诊断中磁共振成像检出率高于螺旋CT,临床可以首先为患者做螺旋CT检查,若是出现最终不易定性诊断情况时,可以再为患者做磁共振成像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应用,能够为患者诊治提供有利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