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员约束系统
乘员约束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73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武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3730741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技术经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5第十八届汽车安全技术学术会议、2015现代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论坛、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等;乘员约束系统的相关文献由48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君媛、刘修平、延斯·费勒等。
乘员约束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30741篇
占比:100.00%
总计:3730867篇
乘员约束系统
-研究学者
- 张君媛
- 刘修平
- 延斯·费勒
- 斯特芬·魏甘德
- 刘鑫
- 张金换
- 托尔斯滕·施密特
- 李光耀
- 李铁柱
- 黄世霖
- 张敏
- 张维刚
- 托比亚斯·费希纳
- 林逸
- 雷纳·霍伊施米德
- H·R·R·贾亚卡尔
- 乐嘉良
- 彼得·鲍姆加特纳
- 斯特芬·哈梅尔斯
- 沃尔克·拉特格布
- 白中浩
- 胡远志
- 谷先广
- 青木洋
- A·E·施罗德
- K·F·费舍尔
- 丹尼尔·阿然祖拉
- 信泽寿
- 刘西
- 华伟
- 卡尔-海因茨·布埃伦
- 周云波
- 周青
- 唐婷
- 大井和也
- 奥利弗·格勒克勒
- 姜潮
- 安东尼奥·纳瓦罗·阿兰兹
- 弗兰克·索尔
- 张志勇
- 张扬
- 托马斯·赖兴贝歇尔
- 拉蒙·拉莫斯·阿古斯汀
- 施树明
- 杨蔓
- 潘华
- 王大志
- 王玉超
- 王玉龙
- 田晟
-
-
黄岳竹;
尹安东;
王笑乐;
谷先广
-
-
摘要:
针对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早熟收敛”的缺陷,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modified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MWOA)。该算法在WOA的基础上嵌入自适应权重来协调算法的全局搜索与局部开发,同时引入反向学习策略和相关性指标优化全局极值,指引种群向更有希望的区域运动,提高算法的开发效率;利用4个基准测试函数对MWOA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算法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运用MWOA算法优化汽车正面100%碰撞工况下乘员约束系统性能,结果表明,该算法极大地改善了乘员约束系统的性能。
-
-
张桂明;
孙奕;
杨佳宙
-
-
摘要:
为了降低试验成本,提高试验效率,开发了一种台车试验用的尺寸可调工装.将约束系统与车身连接点柔性化,通过调节涉及约束系统模块连接点的安装位置,快速实现与多项目平台车型布置坐标转换.在整车开发初期可提供约束系统匹配的台车试验条件,实现多个车型平台共用一个工装的目的;以某一车型为例,参考其布置参数并调整尺寸可调工装,进行台车100%正面碰撞模拟试验,结合客观评价(ORM)方法,对比安装不同工装台车试验中假人伤害值曲线.结果表明:安装尺寸可调工装的台车试验所获得的假人伤害值曲线与传统的车身固定点加固方法试验有较高的一致性,验证了尺寸可调工装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
-
谷先广;
高梦琳;
王笑乐;
黄岳竹
-
-
摘要:
为提升乘员约束系统安全性能,本文中将近似模型参数优化技术应用于约束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中.首先建立某车型驾驶员侧约束系统仿真模型,并基于实车碰撞试验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然后采用灰狼优化(GWO)算法优化克里金(KRG)模型的相关参数,得到高精度的GWO?KRG近似模型.最后,基于GWO?KRG近似模型和可靠性优化方法对约束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GWO?KRG近似模型能提供更准确的预测响应值;经可靠性优化后的约束系统安全性能得到提高的同时可靠性也得到保证.
-
-
王东林;
胡子辰;
赵亮;
靳鹏飞;
唐亮
-
-
摘要:
为设计乘员约束系统的防下潜设施,研究了乘员下潜的产生机理.使用有限元方法(FEM),对比了混III假人、FAST GHBMC和THUMS这3种后排乘员模型在正面碰撞中的下潜趋势;并发现:乘员的下潜与脊椎的变形相关.运用高生物逼真度的THUMS人体模型,设计了防护后排乘员下潜的设施;改进了乘员约束系统的参数,对比了不同约束系统参数对人体头部、胸部等部位的损伤的影响.在乘员其他损伤指标满足相关法规的要求下,选定了增大坐垫角度、增长坐垫长度、加装防下潜档杆等6种防下潜方案.结果表明:其中以加装防下潜档杆方案为最优,其最大安全带滑移距离仅为7 mm.
-
-
唐洪斌;
刘乐丹;
张君媛
-
-
摘要:
在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车体结构和约束系统的耦合作用对乘员伤害有直接影响.利用理论与经验结合的方式,通过碰撞波形和约束系统耦合关系评价方法,对某B级乘用车进行车体结构和约束系统耦合关系分析,并对车体吸能结构和乘员约束系统提出改进.最终结果表明,将该车型的正面碰撞评价星级从三星提高到了五星,有效提高了整车安全性.
-
-
刘鑫;
陈德;
周振华;
胡林
-
-
摘要:
考虑到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对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区间混合模型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某型汽车的乘员约束系统建立其数值模型,并通过实车碰撞实验以检验数值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概率模型和区间模型来描述不确定性变量,并建立了基于概率-区间混合模型的乘员约束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利用karush-kuhn-tucker(KKT)最优化条件和基于最大熵原理的二次四阶矩方法对可靠性优化问题进行解耦,将原始的三层嵌套优化问题转化为单层优化问题,实现高效求解;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效率,基于径向基函数建立了乘员约束系统的近似模型,构建了近似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并使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 表明:该方法既能高效准确地为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匹配最佳的设计参数,又提高了汽车的被动安全性,在汽车碰撞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工程领域应用前景.
-
-
葛如海;
黄可鑫;
蔡朝阳;
顾瑶芝;
陈宇航
-
-
摘要:
针对校车6岁儿童乘员的保护,根据原始的校车主动式安全气囊模型,建立连体型主动式安全气囊模型,以提高对偏位儿童的保护效果。基于MADYMO建立校车乘员约束系统,并仿真验证连体型气囊有效性,并对气囊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5个灵敏因素,利用正交试验对连体型气囊的一系列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偏位儿童完全伤害评价指标比单体型气囊降低了35.1%,双人乘坐和单人乘坐两种工况的伤害指标升高了8.5%和13.1%,但其值仍远小于规范限值。在正常乘坐保护效果达标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对偏位乘坐儿童的保护性能。
-
-
-
刘鑫;
刘祥;
周振华;
胡林
-
-
摘要:
为提升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对乘员的保护性能并降低乘员所受的伤害,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代理模型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某微型客车的乘员约束系统数值模型,并通过实车碰撞试验对该数值模型进行检验和校正;然后,基于径向基函数建立了乘员约束系统的代理模型,并通过逆向形参数法有效获得具备较高精度的代理模型;最后,利用隔代映射遗传算法(IP-GA)对汽车乘员约束系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获得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的最优匹配参数,从而确保乘员的安全性.
-
-
周鸣昊;
李傲;
谷先广
-
-
摘要: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乘员约束系统对乘员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而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只针对单一工况,应对乘员保护要求已有明显的局限性.为了提高乘员约束系统的保护功能,文章综合考虑了中国新车评价规程2种正面碰撞工况,结合试验设计、多种近似模型、多目标优化算法和可靠性优化方法,对乘员约束系统参数进行优化.在优化之前,对约束系统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之后对约束系统参数进行了可靠性优化设计,并对优化结果进行MADYMO仿真验证.优化后的约束系统与原设计相比,明显提高了2种工况下的乘员保护功能,为乘员约束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
-
秦银雷;
高卫军;
毋伟刚
- 《第二十七届全国直升机年会》
| 2011年
-
摘要:
随着直升机技术的发展,直升机的抗坠毁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座椅和乘员约束系统作为保证飞行员/乘员安全的最后防线,是直升机抗坠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人体损伤机理和耐受极限分析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抗坠毁座椅和乘员约束系统设计的要求和方法,并给出了评估抗坠毁性能的途径.
-
-
Fan Yinghua;
范英华
- 《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轻型客车乘员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及碰撞试验中关键数据分析,针对我公司轻型客车所面临的难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假人伤害机理和试验数据的研究,发现安全带的延伸率、安全带固定点位置,以及座椅的角度都对其碰撞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按照以上的因素对数据结构进行设计调整——增加吸能结构,优化前纵梁局部结构,点火锁布置在仪表板上,增加右腿与点火锁的距离,将改进摆臂结构,增加座椅滑轨及骨架的加强筋结构等,从而提高了本车型的碰撞安全性能以及减少乘员的伤害.
-
-
WEI Ran;
魏然;
WANG Xian-hui;
王显会;
ZHOU Yun-bo;
周云波;
ZHANG Ming;
张明;
WANG Liang-mo;
王良模
- 《2015现代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论坛》
| 2015年
-
摘要:
为了减少爆炸冲击环境下某防护型车辆内乘员损伤,对车辆底部构型进行多参数优化.优化过程中,利用多物质单元与流-固耦合算法仿真乘员损伤,并通过试验标定.以乘员小腿、颈部相应为目标函数,以厚度、材料、安装位置为设计参数,建立了底部构型优化数学模型.引入多元统计学的降维技术,形成了基于因子分析的多参数优化方法,得到了该车辆底部构型的帕累托解集、最优解及其设计方案,经对比,FAMO在满足精度的条件下,合理缩减参数样本空间.
-
-
-
-
-
谭云飞
- 《汽车内外饰产品及新材料国际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普通家庭,我国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汽车对儿童乘员保护的要求也随之受到重视。本文描述了儿童座椅的应用及儿童约束固定系统ISOFIX的设计规范,重点阐述如何通过儿童座椅约束系统来减少儿童乘员在碰撞事故等紧急情况出现时受到的伤害。
-
-
娄磊;
龙海靖
- 《2008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同一种车型的两种装配,即一种为普通的燃油汽车,另一种为燃料电池汽车的碰撞试验比对研究.进而说明在安装燃料电池系统后,会对碰撞结果产生直接影响,从而说明在安装燃料电池系统的同时,也要对前保险杠和吸能纵梁等车身吸能部件进行重新设计改进,同时,由于车辆重量的增加,使二次碰撞产生的能量也会改变,这就要求乘员约束系统也要进行相应的匹配.
-
-
Peijun Ji;
姬佩君;
Qing Zhou;
周青
- 《第二十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安全国际学术会》
| 2017年
-
摘要:
安全带的正确使用能够减少前排乘员45%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是重要的乘员保护装置.研究表明,即使在有气囊保护的情况下,安全带的集中载荷还是能使乘员胸腔和腹腔产生较大的局部变形,从而产生肋骨骨折等损伤.Forman等通过尸体试验发现,通过将约束载荷以更加分散的方式作用在人体上能够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基于这些研究,本论文提出了均衡约束的乘员保护概念,并用THUMS人体模型分别进行了48km/h和81km/h两个碰撞速度工况下的台车仿真,结果表明,均衡约束达到了预期保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