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感
义务感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1年内共计19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政治、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9162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青年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4现代护理论坛等;义务感的相关文献由218位作者贡献,包括甘葆露、吴青田、周明建等。
义务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162篇
占比:99.49%
总计:39361篇
义务感
-研究学者
- 甘葆露
- 吴青田
- 周明建
- 孙亚庭
- 庞明珍
- 张民耕
- 李栋文
- 李琳
- 汪长根
- 秀芳
- 艾艳
- 谢志玲
- 赵忠心
- 韩秀景
- Ai Yan
- Andrew J Fuligni
- Liu Na
- Xie Wenjie
- Xie Zhiling
- Zhou Mingjian
- 丁会儒
- 严考亮
- 任静
- 伍志燕
- 伍法同
- 何永东
- 佚名
- 关信郭
- 关鸿羽
- 冯培
- 凤舞九天
- 刘仲英
- 刘嗣文
- 刘国磊
- 刘国红
- 刘娜
- 刘宝玲
- 刘宪萍
- 刘桂琢
- 刘祥涛
- 刘福奇
- 刘红
- 刘长柏
- 刘霞
- 史宇澄
- 吕黎江
- 吴启霞
- 吴培洪
- 吴彤
- 吴雅维
-
-
尤敏
-
-
摘要:
从概念产生来看,义务感源于道德,但真正的义务感却是超越道德层面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睿智的父母之爱》中对义务感与教育的关系做了深刻阐发,使得义务感的理解超越道德视角的束缚.家庭中的义务感体现于婚姻生活、父母责任和道德教育中,而义务感教育则与劳动、爱、生命这三个概念不可割离.
-
-
戚万友
-
-
摘要:
“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课题一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对学生进行关心水、爱护水、保护水资源的人文教育,加深对节约用水和爱护水资源的认识,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节课稍不留神就会上成一节科普教育课,使得这节课没有一点点的化学味道,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柏婷
-
-
摘要:
开展班会课主要培养学生对班级的热爱、责任、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每一次班会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常我们都会利用社会节点事件,或根据班级学生的突发情况自主开发教育主题活动。然而,班会课活动没有形成序列性,常常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忽略了学生的成长,导致后续活动会出现"空场"现象,班会课知、情、意、行目的的达成率甚微。
-
-
范瑞娜
-
-
摘要:
加强人文教育是各学科重要的教学内容。生物学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生物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每一位生物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教学体会。一、挖掘教材的社会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学不断为人类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学与社会及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在尽情领略生物科技带给人们的健康与舒适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
-
-
董空平
-
-
摘要:
一、遵循“立德树人”总要求,改革与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类突发公共卫生重大事件的过程中,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守法遵规意识,成为了每一个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和公民素养。我国的高等教育急需反思与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与道徳人格的养成,把“立德树人”的总要求贯彻落实于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
-
-
吕黎江;
杭斌;
刘红
-
-
摘要:
一、长聘制改革的背景与意义(一)长聘制的起源预聘—长聘教职制度在美国大学已有百余年历史。1915年1月,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成立并发表《关于学术自由和终身教职的原则宣言》,力推终身教职制,以此作为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标志着终身教职制正式确立。建立终身教职制度的首要理由是保护学术自由,赋予教师职业安全感,也具有守护“潜心研究”效果。“此外,终身教职使教师对学校产生强烈的长期义务感,这有助于学校的稳定性和培育大学精神,进而促进权力共享、对专业和标准的共担责任及学校有效治理”。
-
-
王延芳
-
-
摘要:
从当前的教育形式来看,我国此刻正处在一个新道德、新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构建当下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传统的国学经典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内容中的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国学经典教育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观念,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对国家、社会以及家庭等方面有责任感和义务感的人。而在学生的小学阶段,国学经典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更好地吸收民族智慧,进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正确的价值观。
-
-
涂可国
-
-
摘要:
礼之所以为大,儒家之所以重礼,固然是因为儒家之礼内涵极为丰富,但更重要的是它从总体上使传统中国人的行为有所遵循,确保人合理地待人处世,培植中国人向上向善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并保障中国传统社会有序运转。在当前儒学界,对儒家礼学存在不少误读误解,缺乏对儒家礼规功能的系统诠释。
-
-
-
Ai Yan;
艾艳;
Xie Wenjie;
谢文杰;
Zhou Mingjian;
周明建;
Liu Na;
刘娜;
Xie Zhiling;
谢志玲
- 《2014现代护理论坛》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护士义务感与工作自由度的联合效应对工作绩效的影响.rn 方法:利用义务感量表、工作自由度量表和任务绩效量表进行问卷设计,由来自深圳和珠海的两家医院39个科室的39名护士长和240名护士进行问卷填写,根据填写结果得出护士的义务感得分、工作自由度得分和任务绩效得分.采用相关分析法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护士义务感与工作自由度的联合效应对任务绩效的影响.rn 结果:被调查的240名护士的任务绩效的总体得分为(3.66±0.68)分;义务感总体得分为(3.72±0.58)分;工作自由度的总体得分为(3.01±0.75)分.工作自由度与员工义务感得分呈正相关(r=0.188,P<0.01);工作自由度与任务绩效得分呈正相关(r=0.159,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一的护士义务感对任务绩效的预测作用不显著(P>0.05),但是护士义务感与工作自由度两个因素可以联合预测任务绩效17.9%的变异量(P<0.01).rn 结论:护士义务感与工作自由度的联合效应对任务绩效的影响显著,提示在通过各种措施提高护士的义务感的同时适当的提高护士的工作自由度,可以提高护士的任务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