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3年内共计2103篇,主要集中在体育、预防医学、卫生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0篇、会议论文61篇、专利文献9565篇;相关期刊596种,包括田径、健与美、辽宁体育科技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第三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等;肌肉力量的相关文献由281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安利、张一民、佐藤义昭等。

肌肉力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90 占比:16.41%

会议论文>

论文:61 占比:0.53%

专利文献>

论文:9565 占比:83.06%

总计:11516篇

肌肉力量—发文趋势图

肌肉力量

-研究学者

  • 王安利
  • 张一民
  • 佐藤义昭
  • 刘宇
  • 周思红
  • 周里
  • 李浩
  • 黄志刚
  • 刘北湘
  • 危小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玮敏; 王兵; 韩亚兵; 李婷; 宋嘉琦; 覃华生; 刘洋
    • 摘要: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目前应用于老年人群不同方式血流限制训练对肌肉力量、肌肉质量及躯体能力的综合影响,旨在为科学应用血流限制训练防治老年性肌减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CBM数据库,搜索并收集关于血流限制训练对老年人肌肉力量、肌肉质量和躯体能力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发表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8月,至少2名评价员利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包括肌肉力量、肌肉质量和躯体能力3个连续性变量,对纳入文献中结局指标的不同测试方法进行亚组分析。结果:①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共348例受试者,文献质量分级依据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结果显示有11篇研究为B级,其他5篇为C级。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高负荷抗阻训练相比较,低负荷血流限制训练对提高老年人的肌肉力量(SMD=-0.14,95%CI:-0.34-0.06,P=0.17)和肌肉质量(SMD=0.08,95%CI:-0.23-0.40,P=0.60)具有相同的效果;与低负荷抗阻训练相比,低负荷血流限制训练显著提高肌肉力量(SMD=0.57,95%CI:0.28-0.87,P=0.0002);与步行训练相比,血流限制-步行显著提高肌肉力量(SMD=0.62,95%CI:0.32-0.91,P<0.0001),但肌肉质量(SMD=0.28,95%CI:-0.01-0.57,P=0.06)和躯体能力(SMD=0.61,95%CI:-0.04-1.26,P=0.07)没有显著变化。③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异质性降低,采用最大自主收缩(SMD=0.95,95%CI:0.25-1.65,P=0.008)和等速力矩(SMD=0.80,95%CI:0.16-1.45,P=0.01)测试肌肉力量时,低负荷血流限制训练明显优于低负荷抗阻训练;应用躯体功能(SMD=0.94,95%CI:0.35-1.52,P=0.002)评估躯体能力,血流限制性步行较步行训练显著提升。结论:现有的16项随机对照试验证据表明,与传统抗阻训练和步行相比,低负荷血流限制训练和血流限制性步行可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肌肉质量。尽管对躯体能力的改善还需大样本量试验进一步深入研究,但低负荷血流限制训练和血流限制性步行可作为延缓老年性肌减症的有效手段。
    • 陈科奕; 王定宣; 赵四可; 夏章容
    • 摘要: 背景:加压训练作为一种流行的训练方式,最初主要涉及运动训练领域,而近年来也逐渐应用于康复领域作为一种新型的运动康复方法,但在该领域目前从应用到机制都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加压训练在运动康复领域的研究思路和趋势,分析研究动态和热点,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出2010-2021年有关加压训练应用于康复领域的相关文献,然后基于Java平台的Cite spaceⅤ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检索出的文献,主要对国家/地区、机构、关键词、作者、共被引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总结近10年来的研究热点.结果 与结论:①加压训练近10年来应用于康复领域的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主要以美国和日本的发表成果较多且影响力较大,中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还有待提高.②加压训练在该领域应用于老年人群和膝骨关节疾病较多,膝骨关节炎疾病一直是该领域的热点,近两年来有新方向的研究应用,包括干预绝经期后妇女和慢性腰背痛人群.③加压训练在康复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可针对更多不同人群和疾病的运动康复,也可探究应用于不同人群和疾病训练方案的使用安全性等.
    • 郝志新; 吴翊馨; 王新; 夏忠梁
    • 摘要: 目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已在临床医学中表现出积极效果,但是其应用于运动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尚浅,仍有学者对该技术增强肌肉力量及提升运动表现效果提出质疑.该文系统梳理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肌肉力量的影响及经颅直流电刺激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Scopus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肌肉力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效果量统一用ES表示.结果:①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提升肌肉力量水平的总效果量为ES=0.38,95%Cl[0.20,0.57](PES运动皮质(0.32)>ES颞叶皮质(0.29);③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应用不同电流强度的效果量为ES1.5 mA(0.57)>ES2 mA(0.35);④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应用于不同受试对象的效果量为ES运动员(0.64)>ES健康人(0.29);⑤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应用于不同任务类型的效果量为ES耐力任务(0.45)>ES力量任务(0.35).结论:①经颅直流电刺激刺激通过改变大脑皮质兴奋性、调控个体对努力的感知等机制实现对运动员肌肉力量及健康个体与运动员肌肉耐力表现的增强,研究未发现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健康个体最大力量的增益效果.②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参数应用策略:增强肌肉力量选取运动皮质、2 mA、10-20 min、极板大小25-35 cm2、单边或双边安置电极;提升肌肉耐力选取背外侧前额叶皮质、运动皮质、10-20 min、极板大小25-35 cm2、单边或联合其他皮质安置电极.③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作为一项神经调控技术应用于运动生物力学领域,但关于其神经生理机制探索仍十分有限,需进一步研究.
    • 梁珊珊; 孟庆华
    • 摘要: 目的:探讨12周的本体感觉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的恢复和促进效果,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进行高效适合的康复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采集两组受试者(本体感觉训练组和对照组)的静态、动态姿势稳定性指标和踝关节肌肉力量定量分析他们的姿势控制能力。结果:本体感觉训练后,静态、动态姿势稳定性和踝关节肌肉力量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结论:与传统的力量训练相比,本体感觉训练具有较好的节奏感及趣味性,且更易开展;本体感觉训练更能均衡发展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稳定性,显著提高本体感觉、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能力,以及增强肌肉力量等,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机体的姿势稳定性。
    • 摘要: 在疫情期间,我们许多人都曾在工作之余步行锻炼,燃烧卡路里,更加愿意去户外活动。当我们为温暖的天气做准备时,也许你正在寻找一种有趣的方式来提升你的步法。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和全身力量训练,轮滑是一种有益于心脏健康的户外运动方式。这可能正是你需要的一种锻炼方式,让你的户外时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像许多娱乐运动一样,一旦你掌握了轮滑的窍门,你就可以开始每天都做了。无论你是为了好玩还是为了某个目的地而轮滑,轮滑都是一种保持活力和心脏健康的方式。此外,根据研究,因为轮滑是一种全身有氧阻力训练,你将提高肌肉力量和有氧健身。
    • 陈金伟
    • 摘要: 肌少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肌肉减少,同时肌肉力量和机体功能下降的病症。肌少症的发生与先天因素如遗传,增龄导致的生长激素不足,不良生活状态如营养不足、酗酒,肠道菌改变如饮食变化,以及相关疾病如心衰、消化不良等因素有关。7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肌少症的高危人群。
    • 寻觅; 吴高明(图)
    • 摘要: 打赢未来战争需要战友们体能素质全面过硬。而要提升体能素质,开展军事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军事训练尤其是上肢的训练,比如单双杠练习、投弹练习、格斗训练等,如果热身不够,自身肌肉力量不足或者技巧没有掌握,很容易出现肩关节受伤,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肩袖损伤。
    • 王蕊; 金丽娜
    • 摘要: 天气热起来了,你运动了吗?你还在跑步、打球、健身房撸铁吗?今天推荐一种“神运动”——游泳。这项运动不仅能减肥,还能防病治病。蛙泳能缓解颈椎病说起颈椎病,不少人深有感触,并且不由自主地发出“对对对,我也有颈椎病”的感慨。现代社会电脑办公、手机娱乐,大家都是“低头族”,长期低头对颈椎不友好,长此以往颈椎向前屈曲度数会增加,颈后部肌肉所承受的牵张力大幅增加,导致颈后部肌肉、软组织的疲劳(劳损)甚至损伤,肌肉力量下降,从而加速了颈椎间盘的蜕变老化,颈椎病就找上门来了。
    • 肖友定; 魏胜敏
    • 摘要: 目的:探讨抗阻力训练对老年人肌肉力量、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揭示抗阻力训练改善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机制。方法:20例老年男性接受为期16周抗阻力训练,在训练前后采用超声诊断技术检测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并对其肌肉力量以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hsCRP)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经过16周的抗阻力训练后,老年人的Fat%、安静心率、血压、胰岛素抵抗,以及血清hsCRP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同时FMD和肌肉力量显著提高(P<0.05);肌肉力量增加的程度(r=0.591,P=0.006),hsCRP(r=0.468,P=0.037)、Fat%(r=0.553,P=0.011)、HOMA-IR(r=0.580,P=0.007)降低的程度与FMD的增加均呈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肌肉力量增加和血清hsCRP降低是FMD增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抗阻力训练改善老年人血管内皮功能与肌肉力量的增加及炎症反应降低有关,这可能是抗阻力训练改善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机制之一。
    • 郭成根; 谭雪峰; 孙璞; 陈奥娜
    • 摘要: 目的探讨阻血下运动锻炼对缓解老年人下肢肌萎缩、改善下肢力量及功能的作用效果。方法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 host、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对纳入文献结局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21项研究),261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阻血下运动锻炼可显著增加老年人下肢股四头肌横截面积(CSA)〔MD=1.58,95%CI:0.33~2.82,P=0.01000〕、大腿围度〔MD=0.73,95%CI:0.08~1.38,P=0.03000〕、1RM力量〔MD=16.79,95%CI:6.29~27.29,P<0.01000〕、膝关节伸等速力矩〔MD=10.28,95%CI:8.34~12.21,P<0.00001〕、膝关节屈等速力矩〔MD=9.92,95%CI:6.51~13.33,P<0.00001〕、30 s椅子坐起次数〔MD=3.71,95%CI:3.10~4.32,P<0.00001〕及计时起立-行走功能表现〔MD=-0.67,95%CI:-0.94~-0.41,P<0.00001〕。结论低强度运动锻炼结合血流限制不仅可缓解下肢衰老性肌萎缩,还可显著提高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和功能性表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