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颈椎间盘

颈椎间盘

颈椎间盘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0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5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2517篇;相关期刊190种,包括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颈腰痛杂志、宁夏医科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第一次全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年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等;颈椎间盘的相关文献由79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敏、汪涛、孟阳等。

颈椎间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5 占比:2.07%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2517 占比:97.82%

总计:12796篇

颈椎间盘—发文趋势图

颈椎间盘

-研究学者

  • 李敏
  • 汪涛
  • 孟阳
  • 施杞
  • 王晨玥
  • 王阳阳
  • 高亚军
  • 刘浩
  • 王拥军
  • 詹红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蕊; 金丽娜
    • 摘要: 天气热起来了,你运动了吗?你还在跑步、打球、健身房撸铁吗?今天推荐一种“神运动”——游泳。这项运动不仅能减肥,还能防病治病。蛙泳能缓解颈椎病说起颈椎病,不少人深有感触,并且不由自主地发出“对对对,我也有颈椎病”的感慨。现代社会电脑办公、手机娱乐,大家都是“低头族”,长期低头对颈椎不友好,长此以往颈椎向前屈曲度数会增加,颈后部肌肉所承受的牵张力大幅增加,导致颈后部肌肉、软组织的疲劳(劳损)甚至损伤,肌肉力量下降,从而加速了颈椎间盘的蜕变老化,颈椎病就找上门来了。
    • 燕卫国
    • 摘要: 颈椎综合征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颈椎病,病灶部位多在颈椎间盘内,出现退行性改变、骨质改变、生理功能异常。颈椎病不仅影响患者交感神经状态,也对椎动脉、肩部脊髓、颈部脊髓等造成影响,患者可存在手臂麻木、肩颈麻木、头颈麻木等,严重者会出现四肢无力、如厕异常、瘫痪等情况。现代生活节奏快,电子产品应用广泛,长期伏案工作或长时间低头玩电子产品者尤其容易罹患颈椎病。
    • 向忠; 何秀波
    •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颈椎间盘穿刺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共15例颈椎病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颈椎间盘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治疗。15例患者获得半年以上随访,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6例,脊髓型颈椎病3例,颈型颈椎病4例,混合型颈椎病2例。男2例,女13例,年龄36~72岁,平均(58±2)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表和改良Macnab疗效分级评分评价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疗效和有效率。结果所有患者B超引导下穿刺均获成功,术中即刻无血管、食管、神经等损伤。15例随访者中,术后未出现血肿、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2.61±0.42)分、(2.72±0.56)分、(3.26±0.61)分、(3.21±0.73)分,均较术前(7.34±1.23)分明显下降。颈椎病症状与功能评分分别为(26.16±3.24)分、(25.21±2.63)分、(26.08±2.53)分、(26.58±3.03)分,均较术前(14.43±2.32)分明显改善。改良Macnab疗效分级评分显示有效率分别为86.67%、80.00%、80.00%、73.33%。结论超声引导结合X线定位下颈椎间盘穿刺髓核射频消融术近期疗效良好,可避免颈部血管食管等损伤且无辐射伤害,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辅助穿刺方法。
    • 陈志武; 向忠; 何秀波; 李群; 陈游
    • 摘要: 目的探讨颈前椎间盘平面颈动脉鞘和食管的超声影像图及在指导颈椎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体表超声检查30例正常成人颈部双侧前方椎间盘平面颈动脉鞘与食管间的关系、走向位置、解剖距离等超声影像图特征。结果颈前超声可清晰探测颈椎间盘、颈动脉鞘、食管及其之间的位置关系。颈部食管在颈椎前方下行中逐渐由中线偏向左侧移行,在各颈椎间盘平面,颈动脉鞘与食管间距离右侧大于左侧。结论颈前右侧颈动脉鞘与食管间距离较左侧更大。为避免食管损伤,在行椎间盘微创穿刺或手术操作中,与左侧入路相比,右侧入路是个相对更安全的操作路径。
    • 刘鹏
    • 摘要: 目的:研究通过MRI、CT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都属于颈椎间盘突出症类疾病,共有89人,患者在2019年5月到2020年4月期间在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相关诊断和治疗,所有患者都需要通过CT、MRI来进行诊断,然后再将其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比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在通过CT诊断的患者中,诊断符合率为84.27%,而MRI诊断符合率为95.51%。手术病理结果表明,MRI的诊断符合率更高,且P<0.05,该数据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中,MRI诊断的准确率要高于CT诊断,这更有助于帮助临床医生确诊患者病情,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根据。
    • 刘莹逸
    • 摘要: 易造成颈椎病的不良习惯:1.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用电脑。当人们低头玩手机、用电脑时,颈椎的负重较大。若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会导致颈椎受损,进而导致颈椎间盘出现骨质增生等疾病。2.办公桌高度不合适。上班族每天用电脑的时长多为6~8小时,电脑桌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颈椎健康,甚至加重颈部、肩部疲劳,从而导致肩颈综合征。
    • 黄重庆; 陈静; 陈芙蓉; 段梦妮; 余自军
    • 摘要: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指由于颈椎间盘、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累及相应节段颈神经根而出现根性压迫或刺激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临床表现为颈肩部僵硬、疼痛、活动受限、患侧上肢出现疼痛或麻木等,直接影响患者学习、工作、生活等。
    • 摘要: 交感型颈椎病要多休息。交感神经是一种植物神经,在颈椎部位分布广泛。如果长期低头或伏案工作,会使项肌(颈部后方的肌肉)发生劳损,失去对颈椎的保护作用,继而造成颈椎间盘负荷增加,过早出现变性和突出。突出的颈椎间盘不仅可以通过机械或化学性刺激直接作用于交感神经,也可通过由此而产生的颈椎不稳定影响交感神经并引发头晕、头痛、眼睛酸胀或干涩、心慌、恶心、出汗异常等症状,这就是交感型颈椎病。
    • 吴彦禹; 张春霖; 邵成龙; 严旭; 刘小康; 王永魁; 李东哲
    • 摘要: 背景:文献报道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突出椎间盘再吸收现象,但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突出颈椎间盘测量方法.目的:运用二维距离法和三维体积法分别测量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后突出椎间盘体积,并对比观察其突出椎间盘再吸收现象,选出更准确可靠的测量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3年6月至2019年11月行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治疗的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1-63岁,平均51岁;病程1-11个月,平均4个月.分别应用二维距离法和三维体积法测量突出颈椎间盘的突出程度,采用吸收比、吸收率、吸收度、再突出比及再突出率等指标评估测量结果.结果与结论:①患者随访时间为6-34个月,20例病例共67个突出椎间盘,二维距离组中有56个突出椎间盘术后发生突出椎间盘再吸收,三维体积组有61个突出椎间盘术后发生突出椎间盘再吸收,二者吸收比分别为84%和9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二维距离组和三维体积组测算吸收度分别为12.30%-71.24%和7.71%-87.80%;②二维距离组及三维体积组少量吸收比、中量吸收比、大量吸收比分别为49%(33/67)、34%(23/67)、0(0/67)和36%(24/67)、49%(33/67)、6%(4/67),两组各吸收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二维距离组平均吸收率为31%,三维体积组平均吸收率为4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二维距离组及三维体积组再突出比分别为1.49%(1/67)和0,二维距离组该椎间盘再突出率为12.18%;⑤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患者术后优良率为85%(17/20),无一例加重或死亡;⑥提示三维体积法是一种较二维距离法精度更高、更适合定量观察突出颈椎间盘体积的方法,可为脊髓型颈椎病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 吴彦禹; 张春霖; 邵成龙; 严旭; 刘小康; 王永魁; 李东哲
    • 摘要: 背景:文献报道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突出椎间盘再吸收现象,但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突出颈椎间盘测量方法。目的:运用二维距离法和三维体积法分别测量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后突出椎间盘体积,并对比观察其突出椎间盘再吸收现象,选出更准确可靠的测量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3年6月至2019年11月行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治疗的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1-63岁,平均51岁;病程1-11个月,平均4个月。分别应用二维距离法和三维体积法测量突出颈椎间盘的突出程度,采用吸收比、吸收率、吸收度、再突出比及再突出率等指标评估测量结果。结果与结论:①患者随访时间为6-34个月,20例病例共67个突出椎间盘,二维距离组中有56个突出椎间盘术后发生突出椎间盘再吸收,三维体积组有61个突出椎间盘术后发生突出椎间盘再吸收,二者吸收比分别为84%和9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二维距离组和三维体积组测算吸收度分别为12.30%-71.24%和7.71%-87.80%;②二维距离组及三维体积组少量吸收比、中量吸收比、大量吸收比分别为49%(33/67)、34%(23/67)、0(0/67)和36%(24/67)、49%(33/67)、6%(4/67),两组各吸收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③二维距离组平均吸收率为31%,三维体积组平均吸收率为4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④二维距离组及三维体积组再突出比分别为1.49%(1/67)和0,二维距离组该椎间盘再突出率为12.18%;⑤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患者术后优良率为85%(17/20),无一例加重或死亡;⑥提示三维体积法是一种较二维距离法精度更高、更适合定量观察突出颈椎间盘体积的方法,可为脊髓型颈椎病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