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侧上肢
患侧上肢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专利文献96943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中国农村卫生、基层医学论坛、全科护理等;
患侧上肢的相关文献由225位作者贡献,包括罗凤、刘晓岚、刘琼丽等。
患侧上肢—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6943篇
占比:99.89%
总计:97046篇
患侧上肢
-研究学者
- 罗凤
- 刘晓岚
- 刘琼丽
- 曾莹
- 欧阳希波
- 蒋健梅
- 刘凤
- 刘萍
- 吴友凤
- 吴彩霞
- 唐梅
- 唐海林
- 孙连芹
- 张丽娟
- 张丽萍
- 张惠婷
- 张慧珍
- 张秀英
- 张继红
- 房丹
- 李亚玲
- 李文华
- 李燕宁
- 李玉艳
- 王一棣
- 王圣芳
- 罗庆华
- 胡立菊
- 蓝秋丽
- 薛红丽
- 赵作雨
- 邵竹蕾
- 钟巧玲
- 陈秋菊
- 高强
- Krakauer J
- 丁明
- 丁继明
- 严广斌
- 任香花
- 余自军
- 侯竞辉
- 倪健健
- 冯俊芳
- 冯墅华
- 冯小琴
- 冯樱
- 冯腾宇(译)
- 冯连萍
- 冯钦
-
-
徐丽娟;
毛映晖;
冯钦;
贾杰;
陈丽英
-
-
摘要:
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强调整体康复理念,“上下肢一体化”(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 integration,ULEI)理念应运而生[1]。该理论源于对临床现象的观察,即当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通过佩戴支具而处于良肢位时,其步态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2]。“上下肢一体化”理论指出上肢姿势或功能的改善对下肢乃至整体的功能均可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转移、步行等与下肢相关的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
-
蔡菊红
-
-
摘要:
偏瘫主要由大脑病变引起,常见于脑血栓、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等中枢系统疾病,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出现肢体、语言等障碍。加之缺乏康复知识,没有及时进行康复或没有进行正确的康复治疗,最终落下患侧上肢“挎筐”、下肢“画圈”的毛病,不仅影响日常的生活能力,也将极大地打击患者的自信心。
-
-
冯腾宇(译);
刘杨(审);
王继先(审)
-
-
摘要:
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不少治疗方法已被证明对改善患侧上肢的功能有一定的疗效。这些方法包括用于激活受损半球的单侧经皮电刺激(Uni-TENS),改善患肢功能表现的任务导向训练(TOT),以及改善肢体瘫痪的双侧经皮电刺激(Bi-TENS)。本研究比较了Bi-TENS+TOT与Uni-TENS+TOT、安慰剂TENS+TOT以及对照组的作用效果。研究对象为来自于脑卒中自助小组的120名平均年龄为61.5岁的成年人。
-
-
黄重庆;
陈静;
陈芙蓉;
段梦妮;
余自军
-
-
摘要: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指由于颈椎间盘、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累及相应节段颈神经根而出现根性压迫或刺激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临床表现为颈肩部僵硬、疼痛、活动受限、患侧上肢出现疼痛或麻木等,直接影响患者学习、工作、生活等。
-
-
冯小琴
-
-
摘要:
有的患者中风后手总握着拳,张不开。这是因为中风后,大脑失去了对手部的控制,手部屈肌肌肉张力升高、痉挛,所以手经常是“张不开”的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牵伸腕手部屈肌,让手部“软下来”。具体方法:首先用一只手握住患者的大拇指以及和大拇指相连的手掌大鱼际部分,同时用另外一只手握住患者的其余四指和手掌掌心部分;然后将手指和腕部同时牵伸开;最后让整个患侧上肢成为类似交警“停车”的姿势。
-
-
贾情情;
马秀娟
-
-
摘要:
乳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5.9%,10年生存率可达80%。然而,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为主的并发症,会引起患者患侧上肢疼痛、麻木、酸胀、活动受限、疲乏无力、皮肤纤维化等,造成患者功能障碍。关于术后患肢淋巴水肿,你知道多少呢?1淋巴水肿是什么?下面的这张图(图一)是人体的淋巴系统。
-
-
郑莹
-
-
摘要:
乳腺癌在诊断时分期处于早期居多,大多数早期患者都需要首先接受手术治疗。由于手术需要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等过程,对胸部及手臂会造成一些影响,术后可能出现局部及上肢水平患侧胸壁紧绷感,患侧上肢无力、活动度降低,上肢感觉异常等问题。
-
-
Krakauer J;
王一祖(译);
潘文秀(译);
谢青(译)
-
-
摘要:
近年来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研究表明,增加上肢功能训练的强度和频率会提高康复疗效。本研究比较了神经动画疗法(NAT)和高强度常规作业疗法(COT)的疗效。本研究在住院病人中招募了急性脑卒中患者。NAT组使用动画仿真体验,患侧手臂由上肢外骨骼设备支撑。COT组接受患侧上肢的伸展和力量训练,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结局指标采用Fugl-Meyer上肢(FM-UE)量表评估患侧上肢功能,评估基线水平及训练后第3天的上肢功能变化。次要指标使用上肢动作研究实验(ARAT)进行评估。这些结果与来自EXPLICIT试验的既往康复治疗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主要结局指标FM-UE从基线水平到训练结束后第3天(P=0.797)、第90天(P=0.316)、或第180天(P=0.312),组间均没有显著差异。
-
-
钟巧玲;
张慧珍;
罗庆华;
张惠婷;
张丽萍;
刘凤;
张丽娟;
唐海林
-
-
摘要:
目的 促进乳腺癌术后患倒手背部Ⅲ级淋巴水肿患者淋巴回流,减轻局部症状与病理改变.方法 将来我院淋巴水肿门诊就诊的86例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Ⅲ级淋巴水肿患者按就诊时间段分为常规组44例、改进组42例.常规组行常规多层绷带从指端到肩下加压包扎;改进组采用多层绷带联合施耐德包扎法.每天1次,连续20次后评价效果.结果 改进组患侧手掌周径减小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1),紧绷感、麻木感、肿胀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P<0.01).结论 多层绷带联合施耐德包扎法可有效促进淋巴回流,有利于恢复肢体形状,缓解主观症状.
-
-
汪欢欢
-
-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屈活动度(159.14±18.27)°、后伸活动度(48.41±6.27)°、外旋活动度(78.48±13.16)°、外展活动度(152.26±28.65)°和内旋活动度(73.88±17.15)°均高于参照组的(140.73±18.87)、(40.25±6.68)、(63.25±15.12)、(131.01±28.58)、(62.67±1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4%高于参照组的86.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明显提升护理效果,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