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日常生活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973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81899篇;相关期刊297种,包括中国临床保健杂志、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二届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 、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首届实用康复医学论坛等;日常生活活动的相关文献由2850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永善、倪朝民、韩瑞等。

日常生活活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2 占比:1.1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1899 占比:98.83%

总计:82865篇

日常生活活动—发文趋势图

日常生活活动

-研究学者

  • 胡永善
  • 倪朝民
  • 韩瑞
  • 吴毅
  • 李奎
  • 唐丹
  • 尤黎明
  • 曾德建
  • 陈旗
  • 李踔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曹莹; 王文娜; 林雨欣; 刘文静; 刘梦
    • 摘要: 目的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活动参与水平现状,探讨环境因素、抑郁对脑卒中患者活动参与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社区26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脑卒中环境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2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方案2.0进行调查。结果262例脑卒中患者的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方案2.0总分为(66.73±19.98)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因素和抑郁共解释活动参与总变异的58.2%。结论环境因素和抑郁是脑卒中患者活动参与的重要影响因素。
    • 龙露; 王三荣; 虞乐华
    • 摘要: 颈部疼痛(neck pain,NP),简称颈痛,指的是从上项线到第一胸椎棘突区域,位于颈部解剖区域的疼痛(国际疼痛研究协会)[1],是头颈部疾病(例如头痛、颞下颌关节紊乱、扭伤、劳损、肿瘤、骨折、各种传染病、炎性关节病等)的主要或次要症状。非特异性颈痛(non-specific neck pain,NNP),也称为机械性颈痛,属于颈部疼痛的一种类型,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颈椎解剖区域(不包括肩膀)的疼痛,伴有或不伴有放射性手臂疼痛,无或轻度至重度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 于向英; 桑盛华; 迟静; 杜霞; 任秋桦; 张琳
    • 摘要: 目的探讨信息化医联体管理与家庭协同管理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为构建完善的脑卒中康复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病区住院的首发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来自进行脑卒中康复联动管理的3个社区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脑卒中患者列入试验组,将来自其他社区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脑卒中患者列入对照组。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0~70(63.72±3.97)岁,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宣教。试验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1~70(64.21±3.54)岁,接受信息化医联体管理与家庭协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6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认知和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征求患者和照顾者对临床医护及家庭签约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数据分析采用t、t'、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评分为(80.77±6.76)分,高于同期对照组的(70.53±6.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和照顾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67%(29/30)比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19,P=0.012)。结论信息化医联体管理与家庭协同管理模式有助于整合医疗资源,为患者和照顾者提供连续、系统、全面及全程的康复干预,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 蓝崇玲; 孔燕; 左延莉; 马雪; 宾丽萍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在南宁市分别选取1所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所乡镇卫生院作为调查点,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每所基层医疗机构中随机选取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408例被试者问卷有效。采集被调查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既往史、体重指数、血压、腰围、心电图等基本资料,身体活动状况采用老年人身体活动量表(PASE)评估,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结果调查对象的PASE和MoCA得分分别为(100.14±51.53)分、(18.66±6.09)分,身体活动总分与MoCA的总分(r=0.223,P<0.01)、视空间与执行功能(r=0.142,P<0.05)、注意(r=0.138,P<0.01)、语言(r=0.161,P<0.01)、延时记忆(r=0.189,P<0.01)、时空定向力(r=0.190,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费力的家务活动与MoCA的总分(r=0.268,P<0.01)、视空间与执行功能(r=0.190,P<0.01)、命名(r=0.144,P<0.01)、注意(r=0.137,P<0.01)、语言(r=0.180,P<0.01)、抽象(r=0.165,P<0.01)、延时记忆(r=0.245,P<0.01)、时空定向力(r=0.148,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费力的家务与认知功能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β=0.190,t=3.847,P<0.001)、命名(β=0.134,t=2.687,P=0.008)、语言(β=0.178,t=3.593,P<0.001)、抽象(β=0.161,t=3.246,P=0.001)、延迟回忆因子(β=0.234,t=4.790,P<0.001)以及总分(β=0.241,t=4.184,P<0.001)正相关。结论身体活动总分与认知功能总分相关。老年人从事休闲活动如轻度活动、增加肌肉耐力运动以及家务活动均对提高认知功能有益。
    • 贾博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家庭中电子科技产品的不断普及,使得青少年近视患者越来越多,这对他们的视力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目前,临床上常用角膜屈光手术来治疗屈光不正的近视患者,使其得到理想的裸眼视力[1]。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治疗是完美的,有些近视患者在角膜屈光手术后夜间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眩光、光晕和视力模糊等反应。为了保证手术的远期疗效,对于角膜屈光手术患者来说,在手术后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一些护理干预以及术后日常生活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即患者的"遵医行为"同时也称为患者的依从性[2,3]。
    • 李志昌; 侯云飞; 周之伟; 姜龙; 张舒; 林剑浩
    • 摘要: 目的:术前预期会影响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及客观功能,调查患者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预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8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以及术前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置换手术预期量表评分、30秒座椅站立测试、40米快速步行测试、12级爬楼梯测试、3米起立行走测试、6分钟步行测试、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膝关节学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连续7天的每日步数。对各数据的观察值进行描述性报告,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的平均术前预期评分为58.98±5.44,其与患者的12级爬楼梯测试、3米起立行走测试、6分钟步行测试、KSS功能评分、SF-36的精神健康评分有弱相关性(相关系数0.1~0.3),与患者的每日平均步数,30秒座椅站立测试,40米快速步行测试,KSS膝关节评分,WOMAC及其疼痛、僵直、功能三个评分,SF-36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及躯体健康评分有中度相关性(相关系数0.3~0.6)。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仅有30秒座椅站立测试和SF-36量表中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及活力与患者对手术效果的预期评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术前疼痛更重、躯体功能更差、整体健康状况更低下的患者更迫切希望得到改善,医生要在术前与预期不现实的患者充分沟通。
    • 刘高明; 胡进; 刘媛媛; 袁美芳; 李吉英; 肖倩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将253例宫颈癌手术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作为病例组,采用1∶2配对将未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50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口社会学、术前及术后生活行为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下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术前/术后长时间站立或坐立等身体保持同一姿势、术后上班、术后日常生活活动(以家务活或农活为主)是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夫妇同住及夫妇+子女同住、术前日常劳动强度大、术前规律运动、术后运动频次高是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高危人群及时进行健康教育,积极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以预防和减少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 周林荣
    • 摘要: 肺癌是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肿瘤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吸烟、大气污染、遗传因素及电离辐射等密切相关,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1]。据相关统计显示[2],全球每年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5%的速度增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已成为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肺肿瘤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该术式可切除病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有助于延长患者预后生存时间。据赵艺璞和吴小玲[3]研究表明,针对肺癌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44%。但术后治疗效果和预后生存质量受出院后肺功能恢复情况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肺癌患者术后加强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肺康复是对有症状的、日常生活活动减少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实施多学科合作、并以循证为基础的综合性干预措施[4]。通过以肺康复为核心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稳定和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优化功能,是肺癌患者术后康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鉴于此,本院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行肺肿瘤切除术的肺癌患者术后实施以肺康复为核心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陈萍
    • 摘要: 最近,我观看了《小人国》这部影片。影片真实地记录了一群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朴实生动的画面让人如身临其境一样,因为是和自己的职业有关,我看得特别投入。
    • 郑云龙; 王琳; 丁博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牙齿缺失与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受损发生风险的关系,并评估使用义齿能否降低牙齿缺失老年人IADL受损发生风险。方法以2008-2009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中数据为基线,选取其中无IADL受损且年龄≥65岁的老年人4992例,每3年随访一次,随访至2018年12月,将研究对象按剩余牙齿数量分为≥28颗组、20~27颗组、1~19颗组和0颗组;另根据剩余牙齿数量及义齿使用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剩余牙齿数≥20颗组、剩余牙齿数0~19颗且使用义齿组、剩余牙齿数0~19颗且不使用义齿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牙齿缺失程度及义齿使用情况与IADL受损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与剩余牙齿数≥28颗的老年人相比,剩余牙齿数1~19颗、0颗的老年人IADL受损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7%(HR=1.17,95%CI=1.02~1.34,P0.05)。与剩余牙齿数≥20颗的老年人相比,剩余牙齿数0~19颗且使用义齿者IADL受损发生风险差异无显著性(P>0.05),剩余牙齿数0~19颗未使用义齿者IADL受损发生风险明显增加(HR=1.14,95%CI=1.02~1.26,P<0.05)。结论中国老年人剩余牙齿数<20颗会增加IADL受损发生风险,而使用义齿能够降低牙齿缺失的老年人IADL受损发生的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