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591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1篇、会议论文54篇、专利文献71413篇;相关期刊242种,包括中国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3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第五届中国衰老与抗衰老学术大会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基础与转化医学论坛、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等;作业疗法的相关文献由1180位作者贡献,包括赵锋、顾越、尚清等。

作业疗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1 占比:0.72%

会议论文>

论文:54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71413 占比:99.20%

总计:71988篇

作业疗法—发文趋势图

作业疗法

-研究学者

  • 赵锋
  • 顾越
  • 尚清
  • 刘林
  • 由丽
  • 盛幼珍
  • 纪树荣
  • 雷迈
  • 侍孝娟
  • 卜怀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曲彦平
    •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济源市中医院治疗的肩手综合征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给予针灸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肩关节活动评分、肩部活动疼痛、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有效率为78.0%,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肩关节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肩部外展、屈曲、内旋、外旋时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受限评分、肢体瘫痪评分、肩关节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肩部活动能力,还可减轻疼痛,改善中医证候积分。
    • 周鲲
    • 摘要: 目的分析作业疗法与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医学样本观察法,筛查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7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治疗环节路径疗法差异,分为对照组(n=47例)和研究组(n=50例)。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作业疗法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成效率为92.00%(46/50)、对照组治疗总成效为72.34%(34/4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自评量表评分、ROSIER量表评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疗法在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康复实践中发挥了突出的效果,可在后续患者的治疗实践中大力推广实施。
    • 梁云
    • 摘要: 目的探讨对学龄前脑瘫儿童给予小组形式作业疗法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7月收治的20例学龄前脑瘫儿童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作业疗法展开脑瘫疾病治疗)和研究组(采用2人一组作业疗法展开脑瘫疾病治疗),各1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评分、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5);治疗后,研究组社交表现(30.05±2.22)分、生理反应(30.05±2.22)分、情感表现(55.65±3.15)分以及PedsQL总分(42.71±5.05)分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6、3.510、2.460、2.271,P0.05);治疗后,研究组FMFM评分(52.85±5.28)分以及ADL评分(49.85±5.49)分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7、3.630,P<0.05)。结论小组形式作业疗法有效应用后,观察治疗总有效率、PedsQL评分、FMFM评分以及ADL评分,可见改善程度显著,可促进学龄前脑瘫儿童总体预后水平显著提升。
    • 程显丹
    •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加电针在提高偏侧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偏侧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作业疗法,每日2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灸加电针治疗,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5 d。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精细运动评分、适应能力评分;两组适应能力、精细能力的相当月龄;两组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分。结果两组精细能力平均分、适应能力平均分、精细能力及适应能力相当月龄、FMFM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加电针结合作业疗法与单纯进行作业疗法能更好地提高偏侧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上肢功能。
    • 杨瑜; 谭娟; 林霞; 王丽萍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康复花园的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康复花园的作业疗法。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采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测验(MBI)和康复自我效能感量表(SER)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MA(上肢)、FMA(下肢)评分和MBI评分为(44.13±3.25)分、(21.11±3.31)分和(70.53±6.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70±2.46)分、(19.14±3.02)分和(67.03±5.79)分;观察组SER量表中身体锻炼自我效能、应对自我效能维度得分及总分为(33.55±2.76)分、(43.26±3.03)分和(76.82±4.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78±1.73)分、(40.41±3.43)分和(72.19±3.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康复花园的作业疗法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康复自我效能感。
    • 于敏
    • 摘要: 目的探究康复中心与家庭结合作业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入选的72例偏瘫型脑瘫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康复中心作业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中心与家庭结合作业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家属满意度评分、UEFT和FMFM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UEFT和FMFM评分分别为(52.37±2.06)分、(30.47±2.0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3.47±1.95)分、(22.47±1.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躯体角色、生命力、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91.03±2.65)分、(91.74±1.69)分、(90.26±2.30)分、(91.78±1.69)分、(92.04±2.6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9.23±2.01)分、(82.03±1.69)分、(83.04±1.86)分、(82.47±1.63)分、(83.02±1.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偏瘫型脑瘫患儿采用康复中心与家庭结合作业疗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运动功能,值得应用。
    • 钟月春
    • 摘要: 目的分析和探究作业疗法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训练对其临床康复效果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和作用情况。方法选取88例精神科患者,就诊时间2020年2月—2021年2月,均确诊为慢性精神分裂症。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44例,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44例,予以作业疗法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分方面,两组均有显著下降,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90.91%)高于常规组(75.00%)(P<0.05);在睡眠时间方面,研究组长于常规组(P<0.05);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方面,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在临床总满意度方面,研究组(88.64%)高于常规组(70.45%)(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作业疗法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晏小艳; 虞雪琴; 袁明华; 丁宏; 邹文兵; 王力; 王小园
    • 摘要: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联合超声波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上肢功能和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S患者给予作业疗法联合超声波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上肢功能,减轻疼痛感,提高临床疗效。
    • 孟德敏; 廖其华; 廖家权
    • 摘要: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训练(CACR)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划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作业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CACR。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对2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生活能力,并检测2组血清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干预后,2组MMSE、MBI评分和干预前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照组(P<0.05);干预后2组血清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和干预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实施CACR结合作业疗法干预,可有效下调血清VILIP-1、GFAP、NSE表达,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显著提高生活能力。
    • 沈杰; 陈燕; 齐旭萍
    • 摘要: 目的探讨想象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郑州市某医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作业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想象训练,2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以及血清血栓素(TXA_(2))、前列环素I_(2)(PGI_(2))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TXA_(2)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ADL评分、Berg评分、SS-QOL评分、血清PGI_(2)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采取想象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躯体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