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脑瘫

脑瘫

脑瘫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4346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10篇、会议论文243篇、专利文献493篇;相关期刊952种,包括中国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11种,包括第四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一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暨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等;脑瘫的相关文献由734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振寰、史惟、钱旭光等。

脑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10 占比:83.06%

会议论文>

论文:243 占比:5.59%

专利文献>

论文:493 占比:11.34%

总计:4346篇

脑瘫—发文趋势图

脑瘫

-研究学者

  • 刘振寰
  • 史惟
  • 钱旭光
  • 符文杰
  • 杨红
  • 高晶
  • 张惠佳
  • 祁岩超
  • 马美美
  • 胡莹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厚君; 邓博文; 蒋昇源; 赵毅; 任敬佩; 徐林; 穆晓红
    • 摘要: 背景: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种广泛的神经损伤性疾病,其病因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明确,用于该病分类或监测的分子指标也尚未见报道。目的:分离培养儿童脑瘫患者脑脊液来源的外泌体,使用无标记定量质谱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其外泌体的蛋白质组表达谱特征,为儿童脑瘫群体的分型、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选择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脑瘫患者,其中痉挛型脑瘫患者4例,混合型脑瘫患者3例,每位患者抽取3 mL脑脊液,通过超速离心法分离儿童脑瘫患者脑脊液中的外泌体,并使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透射电镜和蛋白质质谱分析对外泌体进行表征。结果与结论:①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儿童脑瘫患者脑脊液内存在外泌体形态的囊泡。Western blot检测到外泌体标志蛋白Syntenin-1和Flotillin-1的表达;②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显示囊泡的大小和浓度符合外泌体的异质性特征。对痉挛性脑瘫、混合性脑瘫的脑脊液外泌体进行蛋白质谱分析,共鉴定出551个蛋白;③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鉴定出的脑脊液外泌体蛋白与负责外泌体功能和神经发育过程的分子信号机制相关,这些蛋白主要富集于额叶皮质、运动皮质等脑部区域,与脑瘫病理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儿童脑瘫患者脑脊液内存在外泌体,外泌体蛋白可能与脑瘫分子病理机制相关。
    • 林志斌
    •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候积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GMFM)。结果:治疗后,两组发育迟缓、萌芽落后、反应迟钝、肢体僵硬及屈伸不利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用于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中能降低症候积分,提高患儿运动功能,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彭园园; 刘仿锦; 曹书仕
    • 摘要: 目的:观察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在学龄期脑瘫患儿及家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4例学龄期脑瘫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儿综合功能测定表评分、患儿家长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儿家长疾病管理能力和精力消耗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认知、言语、运动、自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SAS、SDS和精力消耗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疾病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可降低学龄期脑瘫患儿家长负性情绪评分和精力消耗评分,提高家长疾病管理能力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干预。
    • 郑金刚; 李伟红; 付盼盼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特点。方法:选取平顶山市中医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312例脑瘫患儿按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A组为6个月~0.05)。治疗后A组患儿的FMFM、BSID评分均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等评分均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越早进行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效果越好,能有效修复脑组织功能,促进语言、智力、肢体活动等功能的恢复。
    • 李佩佩; 许洪伟; 姜明霞; 姜秀洁
    • 摘要: 目的探讨引导式喂养管理对改善脑瘫患儿喂养困难和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将40例喂养困难的脑瘫患儿按照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喂养管理,观察组实施引导式喂养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患儿营养风险、喂养困难评分、身高别体质量值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喂养困难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营养状况和身高别体质量值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引导式喂养管理可改善脑瘫患儿喂养困难程度,提高照护者喂养效率,降低患儿营养不良风险,进而改善患儿营养状况。
    • 艾克拜尔·艾尔肯; 周钰; 夏武雪
    • 摘要: 小儿脑性瘫痪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儿童永久性运动障碍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几年在临床研究中,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显著。本文对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发展现状以及在临床中结合其他治疗进行综述。
    • 丁德琴
    • 摘要: 目的:探究脑瘫患儿给予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智力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脑瘫患儿,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观察两组脑血流动力学、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格塞尔量表(Gesel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阻力指数(RI)、GMFM、Gesel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Gesell发育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s、Vd、Vm均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提高运动功能,改善脑血流量,有助于大脑发育,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温春云
    • 摘要: 目的调查脑瘫患儿家属心理调适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65例脑瘫患儿及65名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基础资料调查问卷、心理健康调查表(MHI-38)及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估量表(C-PTGI)评估患儿家属的心理调适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患儿家属MHI-38总分为(112.86±11.32)分,其中心理痛苦量表总分为(72.55±8.32)分、心理幸福感量表总分为(40.68±6.47)分。脑瘫严重程度是患儿家属心理痛苦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受教育程度、脑瘫严重程度及创伤后成长是患儿家属心理幸福感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瘫患儿家属的心理调适能力偏低,受教育程度、脑瘫严重程度及创伤后成长是患儿家属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脑瘫严重程度是患儿家属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需充分了解患儿家属心理状态,针对性实施引导对策,以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 陈兴; 顾秋燕; 葛燕
    •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运动疗法在脑瘫患儿上肢肌张力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以靳三针法针刺辅以运动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观测运动功能(GFMF)及上肢肌张力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肌张力等级均降低,PDMS评分均提高,观察组肌张力等级降低幅度和PDM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对照组更大,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42/45)高于对照组(71.11%,32/45)(P<0.05)。结论针灸加运动疗法可改善脑瘫患儿肌张力,减轻肢体痉挛程度,增强患儿运动功能。
    • 李敏; 许建文; 张莉; 韦爱玲; 陈科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任务导向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The CochraneLibrary、PubMed、Springer Link、Webof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网、万方数据、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数据库中关于任务导向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516例病例,其中观察组259例,对照组257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 motorfunctionmeasure,GMFM)总分(MD=9.93,95%CI=7.29~12.57)、GMFM D区得分(MD=1.98,95%CI=0.65~3.31)、儿童残疾评定量表(pediatiic evaluationofdisabilityinventory,PEDI)得分(MD=6.44,95%CI=3.86~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MFM E区得分(MD=2.34,95%CI=-0.45~5.13,P=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任务导向训练在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样本量偏少,质量总体偏低,因此,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进一步验证任务导向训练治疗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