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精细运动功能

精细运动功能

精细运动功能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78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130899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医药与保健、护理学杂志、中国康复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第五届高等教育高峰论坛暨2014年全国中医儿科教学与学术交流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大会等;精细运动功能的相关文献由214位作者贡献,包括招文健、李诺、符文杰等。

精细运动功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30899 占比:99.99%

总计:1130975篇

精细运动功能—发文趋势图

精细运动功能

-研究学者

  • 招文健
  • 李诺
  • 符文杰
  • 罗冠君
  • 谢洁珊
  • 谭晓如
  • 赵伊黎
  • 史惟
  • 莫艳玲
  • 辛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敖超吉; 谢辑文
    • 摘要: 目的:探究在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中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其精细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4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推拿手法。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精细运动功能评分、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精细运动功能评分、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精细运动功能评分、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中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可改善患儿精细运动能力,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
    • 左海玲; 袁晓玲; 周梅君; 王梓珩; 徐鹏
    • 摘要: 目的探究蒙特梭利日常生活教育对学龄前期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学龄前脑瘫儿童4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蒙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蒙氏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每日融入40 min的蒙特梭利日常生活教育,观察比较两组儿童的手功能评分。结果两组儿童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评分及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分均有明显提升(P<0.05),且蒙氏组提升更显著(P<0.05)。结论蒙特梭利日常生活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学龄前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
    • 韩晓兰
    • 摘要: 目的:观察醒窍通督针刺法联合正常交替半跪运动摆动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SCP)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SC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正常交替半跪运动摆动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窍通督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评分、精细运动功能(抓握、视觉-运动整合)评分、自理能力评分、智力评分、步态情况及肌张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88、抓握、视觉-运动整合、自理能力和智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肌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步长大于对照组、平均步速快于对照组、平均步宽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窍通督针刺法联合正常交替半跪运动摆动训练治疗SCP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及GMFM-88、抓握、视觉-运动整合、自理能力和智力评分,降低肌张力评分,改善患儿步态,效果优于单用正常交替半跪运动摆动训练治疗。
    • 朱继龙; 姜媛; 史小婷; 景东东
    •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运动功能、平衡能力、肌张力及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平衡能力、肌张力及步态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的GMFM-88中D区、E区和总评分百分数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FMFM中D区、E区和总评分百分数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的BB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的M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的10 m步行时间均明显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的1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肌张力和步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刘玉洲
    • 摘要: 目的:观察开窍醒神汤结合小脑电刺激用于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及对精细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收的脑瘫患儿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小脑电刺激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开窍醒神汤结合小脑电刺激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儿中医证候积分,精细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精细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别,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精细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试验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窍醒神汤联合小脑电刺激治疗应用于脑瘫,可明显改善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多加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赵斌; 高晶; 薛晶晶; 何璐娜; 王丽娜
    • 摘要: 目的:观察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联合作业治疗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型偏瘫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等常规康复训练和作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脑性瘫痪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患儿经12周治疗后,FMFM及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联合作业治疗能有效提高痉挛型偏瘫患儿的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牛春燕; 朱玉瑶; 牛琳艳
    • 摘要: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应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框架下的游戏疗法对精细运动功能、发育水平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89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5例给予ICF-CY框架下游戏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发育水平及心理弹性。结果训练后,观察组抓握(43.56±5.82)分、视觉运动(121.63±18.42)分,均高于对照组(37.63±5.74)分、(108.74±15.71)分(P<0.01);训练后,观察组精细运动(80.89±9.82)分、大运动(84.16±10.65)分、社交(82.71±11.65)分、语言(82.72±12.89)分,均高于对照组(73.67±8.24)分、(74.23±8.81)分、(73.63±10.07)分、(73.23±10.51)分(P<0.001);训练2个月末、训练3个月末,观察组心理弹性(58.97±7.05)分、(74.69±8.52)分,均高于对照组(48.85±6.89)分、(61.74±7.48)分(P<0.001)。结论ICF-CY框架下的游戏疗法能够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促使其正常发育,改善心理弹性。
    • 刘会杰; 张贵春; 陈小松
    • 摘要: 目的 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CIMT)在偏瘫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偏瘫型脑瘫患儿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CIMT组,每组29例.CIMT组采用CIMT,联合组采用rTMS联合CIMT,对比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 (GMFM-88)、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2(PDMS-2FM)、改良Ashworth分级(MAS)、Fugl-Meyer运功功能测评法(FMA)、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量表(UEFT)评分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变化.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6.21%,25/29)高于CIMT组(62.07%,18/29),P<0.05.治疗后,联合组GMFM-88、PDMS-2FM评分高于CIMT组(P<0.05),肘屈肌MAS、腕屈肌MAS评分低于CIMT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FMA、UEFT评分高于CIMT组(P<0.05),MEP潜伏期短于CIMT组(P<0.05).结论 采用rTMS联合CIMT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粗大和精细运动功能,并能改善运动皮质兴奋性和肢体肌张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 刘红星; 牛国辉; 崔博; 张广宇; 王鑫
    •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脑针法联合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者精细运动功能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运动组,每组53例.运动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针刺组采用补肾健脑针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精细运动功能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并比较脑瘫严重程度.结果 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后,两组精细运动功能(FMFM)评分、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刺组高于运动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GF、BDNF水平均升高(P<0.05),针刺组高于运动组(P<0.05);针刺组脑瘫严重程度分布优于运动组(P<0.05).结论 补肾健脑针法联合运动疗法可减轻痉挛型脑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提高精细运动与粗大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NGF、BDNF水平有关.
    • 姜明霞; 刘仕花; 许洪伟
    • 摘要: 目的:探究自制游戏辅具对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将2018~2019年共68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2018年)与干预组36例(2019年).对照组给予每次60min的常规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每次30min的游戏辅具护理,3个月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康复护理后各项功能均有所改善,但干预组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发育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改善相对更为显著(P<0.05).结论:采用自制游戏辅具,对脑瘫患儿的上肢精细运动功能、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参与能力等方面进行观察,自制游戏辅具效果确切,且操作方便、经济、安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