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头针

头针

头针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03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4篇、会议论文54篇、专利文献264148篇;相关期刊369种,包括光明中医、河北中医、吉林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山东省第十七次麻醉学学术会议、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福建省针灸学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等;头针的相关文献由396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红星、周利、唐强等。

头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64 占比:0.70%

会议论文>

论文:5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64148 占比:99.28%

总计:266066篇

头针—发文趋势图

头针

-研究学者

  • 张红星
  • 周利
  • 唐强
  • 刘振寰
  • 安军明
  • 于学平
  • 孙远征
  • 杜小正
  • 杨敏
  • 邹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刘金展
    •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预后差等特点,属中医"中风"范畴,在常规西医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这一中医疗法可获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目前,临床关于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且治疗方法也日渐丰富,现本文对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综述如下,旨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 康宁宁
    • 摘要: 目的:探讨腹针与头针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观察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5例患者应用艾司唑仑片治疗,研究组75例患者在服用艾司唑仑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腹针与头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比较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指数(ISI),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ABA(γ-氨基丁酸)、COR(皮质醇)、5-HT(5-羟色胺)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NP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MMSE高于对照组,NP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显著提高(92.00%VS 8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清GABA以及5-HT水平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COR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GABA及5-HT水平高于对照组,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与头针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的睡眠治疗明显好转,考虑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 李洁; 周芳; 郑洋; 孙瑞
    • 摘要: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头针治疗,治疗组另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所有治疗均1次/天,6天/周,持续8周。观察2组干预前后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和改良版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FSS评分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的F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MBI评分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同时结合头针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缓解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相关症状。
    • 李前进; 李其杰; 黄秀清
    • 摘要: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高压氧及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脑外伤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外伤后偏瘫患者118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肢功能、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肌力改善情况,并观察治疗后两组继发障碍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MA、MoCA及MB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MA、MoCA及MBI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肌力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继发肩关节挛缩、肩关节半脱位、肩痛及肩-手综合征等障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联合高压氧及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脑外伤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肌力水平,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和应用。
    • 陈利; 张海峰; 费凌志
    • 摘要: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骶四针”疗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将100例SUI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盆底肌训练和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针联合骶四针疗法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超声测量值,包括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最大Valsalva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以及ICI-Q-SF量表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的盆底超声测量各值均较治疗前减小,ICI-Q-SF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的盆底超声测量各值均小于对照组,ICI-Q-SF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联合“骶四针”疗法对女性SUI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吴月峰; 蔡锣杰; 董晓琼; 朱童; 高海军; 张芳; 许夏彬; 陶丽琴
    • 摘要: 目的通过三维步态分析观察头针治疗联合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异常步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机器人对照组和头针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后的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及头针治疗,其中试验组及机器人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及头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而头针对照组不增加;试验组患者头针治疗与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同时进行,机器人对照组及头针对照组患者的头针治疗与常规运动康复治疗中的步行训练及步态矫正训练同步进行。3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定Fugl-Meyer评定量表的下肢部分(FMA-L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步行时的步幅、步速、步宽、双足支撑百分比及患侧支撑相期髋关节伸展、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跖屈的峰值力矩等三维步态参数。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FMA-LE、MBI评分、步幅、步速、步宽、双足支撑百分比、髋、膝、踝关节峰值力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治疗后FMA-LE、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试验组与机器人对照组患者MBI评分较头针对照组患者均明显为高(均P<0.05)。3组患者治疗后步幅、步速、步宽、双足支撑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试验组与机器人对照组患者步幅、步速较头针对照组患者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试验组患者步速较机器人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3组患者治疗后髋、膝、踝关节峰值力矩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试验组与机器人对照组患者髋、膝、踝关节峰值力矩较头针对照组均明显为高(均P<0.05),试验组患者膝关节峰值力矩较机器人对照组明显为高(P<0.05)。结论应用头针治疗联合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步态,头针治疗的同时进行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
    • 李方睿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治疗脑梗死继发认知障碍中使用补肾益髓汤联合头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国药北方医院收治的脑梗死继发认知障碍患者50例,并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同时对照组实施头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补肾益髓汤治疗,分析患者在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巴氏指数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MMSE和Barthe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arthel、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补肾益髓汤和头针应用到脑梗死继发认知障碍中,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 续江涛
    • 摘要: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通络汤联合头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平肝潜阳通络汤联合头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QSI)评分、改良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AM)]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脑血流峰值时间(time topeak,TTP)、双侧大脑动脉平均血流流速(mean flow velocity,Vm)、脑平均血流量(mean blood flow,Qm)]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有效率为68.42%,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PSQI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FAM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I、TTP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Vm、Qm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潜阳通络汤联合头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及肢体功能,亦可调节脑部血流状态。
    • 曹玉婷; 梁育源; 赵宁
    • 摘要: 目的:基于静息态fMRI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探讨头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梗死潜在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方法:筛选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共576例,最终纳入3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头针组9例、rTMS组13例、头针联合rTMS组12例,3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以2周的头针、rTMS及头针联合rTMS干预。干预前后行静息态fMRI扫描。统计VMHC在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经Alphasim校正显示,头针组双侧背外侧额上回、额中回、辅助运动区、颞中回、颞下回、角回、小脑、距状裂的VMHC均较干预前增强(均P<0.05);rTMS组双侧颞下回、角回的VMHC均较干预前增强(均P<0.05);头针联合rTMS组双侧背外侧额上回、颞极、小脑均较干预前减弱(均P<0.05)。结论:头针和rTMS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梗死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不同脑区的半球间功能连接实现的。
    • 崔润红; 张艺川; 解凡; 张云
    • 摘要: 目的探究头针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辽宁省金秋医院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言语康复训练,试验组联用头针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言语清晰度评分及各项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言语清晰度与各项Frenchay评分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联合言语康复训练能促进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构音功能恢复,改善言语清晰度,疗效优于单一言语康复训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