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52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3篇、会议论文63篇、专利文献2436696篇;相关期刊244种,包括社会福利、中国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第三届中西医结合儿童康复学术会议、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等;引导式教育的相关文献由920位作者贡献,包括廖洪波、唐久来、吴德等。

引导式教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3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6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36696 占比:99.98%

总计:2437222篇

引导式教育—发文趋势图

引导式教育

-研究学者

  • 廖洪波
  • 唐久来
  • 吴德
  • 黄方
  • 张晓霞
  • 许娟
  • 吕复莉
  • 尚清
  • 张丽
  • 张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利红; 杨丽亚; 韩凤; 陈翠英; 田宁宁; 龚贝贝
    • 摘要: 目的研究引导式教育结合运动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80例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首次就诊的1~8岁脑性瘫痪患儿按照年龄分为两组,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GMFM-88评分研究组为(142±16)分,对照组为(138±14)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PEDI(自理能力部分)评分研究组为(31±8)分,对照组为(27±6)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GMFM-88评分研究组为(178±21)分,对照组(169±17)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PEDI(自理能力部分)评分研究组为(41±8)分,对照组为(35±6)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结合运动疗法能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运动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李佩佩; 许洪伟; 姜明霞; 姜秀洁
    • 摘要: 目的探讨引导式喂养管理对改善脑瘫患儿喂养困难和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将40例喂养困难的脑瘫患儿按照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喂养管理,观察组实施引导式喂养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患儿营养风险、喂养困难评分、身高别体质量值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喂养困难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营养状况和身高别体质量值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引导式喂养管理可改善脑瘫患儿喂养困难程度,提高照护者喂养效率,降低患儿营养不良风险,进而改善患儿营养状况。
    • 摘要: 广州市社会福利院附属特殊教育学校于2011年经市教育局批准成立,前身是广州市社会福利院特教班,教育对象为被安置在福利院的适龄孤弃儿童。学校以全纳、全人、全程、全面发展(“四全”)为办学理念,开展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引导式教育、职业高中教育、送教上门(床边送教)。
    • 孙广胜; 张亿桥; 叶年英; 周牛牛; 黄均
    •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技术结合引导式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9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治疗性沟通技术结合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攻击行为严重程度[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精神病性症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支持[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社会功能[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FPI)]。结果: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率及保护性约束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MOAS、BPRS、SSRS、SSFPI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技术结合引导式教育能够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及攻击行为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病情,提升社会支持及社会功能水平。
    • 盛井香; 田冬至; 顾甜甜; 吴熹
    • 摘要: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联合引导式教育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收治的70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系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儿家属语言沟通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联合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智力发育情况、父母症状量表评分、孤独症治疗量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智力发育评分、父母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孤独症治疗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联合引导式教育应用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护理中效果满意,可改善患儿的智力,提高孤独症治疗效果,减轻父母不良症状。
    • 罗珊珊; 邓静; 潘丽虹; 高年进
    • 摘要: 目的分析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三九脑科医院脑瘫科收治的108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各项功能改善情况、康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认知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康复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脑瘫患儿引导式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患儿的各项功能和康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丘永肖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对小儿脑瘫患儿在康复护理干预中融入引导式教育的主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90例小儿脑瘫患儿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将所有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其中先入院的45例患儿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后入院的45例患儿为研究组则是在前者基础上实施引导式教育干预,观察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各项功能评分,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小儿脑瘫患儿在康复护理干预中融入引导式教育的效果更加理想,不仅能够大幅减轻患儿的功能障碍程度,还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使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更加认可,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林海慧
    • 摘要: 近年来,许多博物馆针对青少年群体开设了多种教育项目,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中培训小讲解员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但是在不同的博物馆,其运营模式和培训内容各不相同。邯郸市博物馆小讲解员培训班是一种引导式教育,它在挖掘博物馆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拓展培训内容,锻炼和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欢迎,这是搭建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桥梁的重要密码。
    • 孙燕宁; 沈小娟; 谢翠琴; 黄志美; 吉沥; 何霜霜; 高捷; 肖红波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引导式教育(CE)的音乐节律操训练对神经外科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就诊的神经外科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音乐节律操训练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CE干预,比较两组依从性、肌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干预1个月后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肌力恢复评级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和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应用基于CE的音乐节律操训练可提高训练依从性,促进肌力及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进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 娄华伟
    • 摘要: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配合睡眠限制疗法对自闭症(ASD)伴睡眠不良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五莲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70例自闭症伴睡眠不良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入院先后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引导式教育配合睡眠限制疗法。比较护理干预前后2组患儿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评分、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及儿童自闭症行为量表(ABC)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CSHQ评分、CA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感觉、交往、运动、语言、自理及总分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配合睡眠限制疗法能有效改善患儿睡眠质量,减轻患儿自闭行为程度,促进患儿康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