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肢体功能

肢体功能

肢体功能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332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97篇、会议论文84篇、专利文献1034438篇;相关期刊560种,包括家庭保健、东方药膳、中国实用医药等; 相关会议73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高峰论坛、第三届中西医结合儿童康复学术会议、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等;肢体功能的相关文献由561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静、李玲、张伟等。

肢体功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97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8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34438 占比:99.69%

总计:1037619篇

肢体功能—发文趋势图

肢体功能

-研究学者

  • 王静
  • 李玲
  • 张伟
  • 李艳
  • 王霞
  • 张艳
  • 李霞
  • 李静
  • 王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边宇; 王岸新
    • 摘要: 目的:运用运动疗法,探究运动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老年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运动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鞍山市长大医院康复科30例发病4-12周的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前后疗效对照,采用FMA运动功能量表和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定,比较老年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均有显著提高,达到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目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王永瑞; 翟清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实施基于云平台跟踪管理系统的King达标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医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出院后接受基于云平台跟踪管理系统的King达标护理,均护理6个月.比较两组护理期间康复锻炼依从性,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护理6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期间康复锻炼依从性优秀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3个月后、护理6个月后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3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护理6个月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3个月后、护理6个月后上下肢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上下肢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护理3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护理6个月后上下肢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实施基于云平台跟踪管理系统的King达标护理不仅可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还可提升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 李玉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脑仿生电刺激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微创介入治疗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在兴国县人民医院进行脑梗死微创介入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仿生电刺激仪干预,比较两组肢体功能、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干预后上肢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总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较干预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仿生电刺激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脑梗死微创介入治疗患者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调节神经营养因子水平.
    • 刘国光
    • 摘要: 目的分析八段锦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等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10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八段锦康复训练。记录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8周NIHSS评分,干预前、干预后4周、8周用Pk254平衡功能系统测睁眼平衡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后4周、8周时观察组NIHSS低于对照组;干预后8周观察组睁眼平衡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八段锦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恢复期神经功能,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睁眼静态平衡功能。
    • 童桂花; 沈雪芬; 常琳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分级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颅脑外伤行高压氧舱治疗患者根据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压氧舱治疗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分级护理,有利于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同时针对患者情况采用不同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运动能力和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
    • 陈严丽; 陈晓芳; 李飘
    • 摘要: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连续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Fugl-Meyer、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干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对其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葛素梅
    • 摘要: 目的探讨渐进式平衡训练对脑外伤术后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康复训练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渐进式平衡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姿势控制能力、生活能力(BI)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身体柔韧度评分、步行能力评分、下肢肌肉力量及耐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身体柔韧度评分、步行能力评分、下肢肌肉力量及耐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轨迹长度、轨迹外周面积、轨迹移动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而观察组各指标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组(均P<0.05)。结论脑外伤术后实施渐进式平衡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提高下肢姿势控制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蒋技平; 王世磊; 乐晶晶
    • 摘要: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综合性康复训练改善脑梗死后下肢运动功能和膝关节过伸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膝关节过伸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均予以综合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a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膝关节过伸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步频及双支撑相百分比。结果两组治疗后FMA评分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膝关节过伸治疗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步频高于对照组,双支撑相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步频均较治疗前提高,双支撑相百分比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联合综合性康复训练能更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膝关节过伸、步行稳定性和速度。
    • 魏瑞鹏; 陈炜; 刁海华; 王德晓; 许琳
    •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动静平衡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疗效。方法: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单纯治疗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动静平衡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组另给予针灸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单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前者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2组M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MAS评分明显低于单纯治疗组(P<0.01)。治疗后,2组FMA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联合治疗组FMA积分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P<0.01)。结论:针灸结合动静平衡康复训练疗法能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 万翔; 盛群燕; 刘芬
    •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9月在新余矿业医院进行治疗的9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7 d对两组效果进行评估,比较治疗后两组自主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活动度、肢体功能评分、骨代谢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自主活动、骨折愈合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肢体功能评分、屈伸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骨代谢水平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抗酒石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内固定方法能有效促进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恢复,改善关节活动度及肢体功能,明显改善骨代谢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