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上肢功能

上肢功能

上肢功能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0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4篇、会议论文69篇、专利文献1033309篇;相关期刊358种,包括医疗装备、护理实践与研究、中国康复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第三届中西医结合儿童康复学术会议、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河南省第二十六次儿科学术年会等;上肢功能的相关文献由3053位作者贡献,包括倪朝民、王静、窦祖林等。

上肢功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4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6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33309 占比:99.90%

总计:1034302篇

上肢功能—发文趋势图

上肢功能

-研究学者

  • 倪朝民
  • 王静
  • 窦祖林
  • 叶正茂
  • 喻洪流
  • 贾杰
  • 韩瑞
  • 尚清
  • 徐开寿
  • 戴文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振东; 杨彩霞; 褚延利; 刘然
    • 摘要: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康复机器人组(n=49)及常规康复组(n=49)。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康复机器人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进行Fugl-Ma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康复机器人组治疗后FMA-UE评分(47.49±7.84)分,常规康复组FMA-UE评分(33.29±9.53)分,康复机器人组治疗后MBI评分(52.49±9.45)分,常规康复组MBI评分(39.81±12.19)分,康复机器人组均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进一步实验分析发现,组间两两比较,康复机器人组肩关节前屈评分、肩关节外展评分、肩关节内旋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系统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曹振东; 杨彩霞; 褚延利; 刘然
    • 摘要: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康复机器人组(n=49)及常规康复组(n=49)。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康复机器人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进行Fugl-Ma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康复机器人组治疗后FMA-UE评分(47.49±7.84)分,常规康复组FMA-UE评分(33.29±9.53)分,康复机器人组治疗后MBI评分(52.49±9.45)分,常规康复组MBI评分(39.81±12.19)分,康复机器人组均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进一步实验分析发现,组间两两比较,康复机器人组肩关节前屈评分、肩关节外展评分、肩关节内旋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系统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姜财; 黄墩兵; 郭进华; 郭苗苗; 李小梅; 余圣贤; 马胜超; 林忠华
    • 摘要: 目的:探讨互动式头针结合沉浸式虚拟现实康复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予以沉浸式虚拟现实康复系统进行运动功能训练;试验组在互动式头针的同时予以沉浸式虚拟现实康复系统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VAS评分、FMA-UE评分和MBI评分评估两组患者上肢疼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MA-UE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UE和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结合沉浸式虚拟现实康复系统能更好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胡鸿; 段慧云; 金玉鑫
    • 摘要: 目的探索基于我国现有康复体系的偏瘫老人康复服务模式,通过完善康复服务平台并设计适用于居家康复的产品,实现偏瘫老人从医院回归家庭的康复延续性。方法对北京地区医院、社区等服务组织和典型住宅小区失能老人实地调查,采用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偏瘫老人生理、心理特点及康复服务需求,总结我国康复体系及北京偏瘫老人康复服务现状。运用服务设计方法,以偏瘫老人为核心,整合康复资源,进行社区康复服务与产品设计。结果搭建出联结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五方联动延续性偏瘫康复服务平台,实现医疗资源的角色分工及康复信息的双向顺畅传递;设计出一款与服务配套的智能上肢康复辅具,提供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实现居家康复科学性。结论以偏瘫上肢康复为例,整合创新延续性康复服务模式、平台和辅具的联动作用,为偏瘫老人居家康复提供可能,加快其功能康复进程。
    • 刘姣姣; 毕鸿雁; 丛倩倩; 李兴民
    • 摘要: 目的:探讨普拉提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1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普拉提训练。2组训练前后分别使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肱二头肌肌张力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FMA-UE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FMA-UE和MBI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MAS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普拉提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孟灵; 杨松; 钟青华; 王瑞安; 林伟弟; 尹刚刚; 常小荣; 蒋学余
    • 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机器人手套结合电针治疗痰瘀阻络型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收治的痰瘀阻络型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200例,完全随机分成手套联合电针组、手套组、电针组、康复组,每组50例。手套联合电针组采用常规康复、康复机器人手套及电针“中风十四穴”治疗,手套组采用常规康复配合康复机器人手套治疗,电针组采用常规康复配合电针“中风十四穴”治疗,康复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4组均连续治疗20 d。比较4组治疗前后患侧手最大握力、患侧腕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研究量表(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评分及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手套联合电针组、电针组、手套组、康复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77.6%、76%、70.8%,手套联合电针组总有效率优于其他3组(P0.05)。治疗后各组间比较,手套联合电针组治疗后患侧手最大握力、患侧腕关节背伸和掌屈活动度、ARAT评分、小脑皮层CBF、额叶CBF、顶叶CBF、枕叶CBF改善程度均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手套结合电针可提高痰瘀阻络型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患侧手最大握力,增大腕关节背伸、掌屈活动度,改善脑血流量,提高手部运动功能。
    • 高志强; 卜湘君
    • 摘要: 目的试验将针对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中医方案治疗,具体结合针灸联合推拿方案,对临床症状进行缓解,进一步提升上肢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研究筛选出对照组和观察组一共116例肩手综合征患者为对象,都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进入本院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用平行对照法分成各58例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结合针灸联合推拿方案,对比治疗护理成果。结果从治疗效果看,观察组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84.48%,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上肢功能FMA评分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最后,在生活质量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各维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结合针灸联合推拿方案治疗肩手综合征,对于缓解临床病痛,改善上肢活动情况与活动范围,整体疗效达到了预期目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李登耀; 罗伦; 王孝云; 杨映月; 国昌鸣
    • 摘要: 目的:研究“降张五步操”配合以任务为导向的作业训练对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给予常规牵伸降张的同时配合以任务为导向的作业训练,试验组在给予对照组治疗的同时配合“降张五步操”,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分别选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患者肌张力、简化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定患者上肢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MAS评分、上肢FMA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试验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结论:“降张五步操”配合以任务为导向的作业训练能更有效降低脑卒中上肢肌张力,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刘丽娟; 杨艳; 邱亚娟; 陈玲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康复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上肢功能康复、自我效验及心理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围手术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 d、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各维度评分及总分、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7 d、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各维度评分及总分、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上肢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改变理论开展康复干预有助于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提高自我效验能力并改善其心理状态。
    • 吴娱倩; 张玉梅; 孟霞; 范小伟; 闫丽清; 王静; 胥芹; 杨程缘
    • 摘要: 目的在卒中伴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中,评价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量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本研究招募2020年1月-2021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3家医院的200例卒中患者,并由两名评定者分别对受试者进行WMFT量表的评估。同时完成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y,FMA-UE)作为校标。分别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因子分析法评价WMFT量表的校标效度及结构效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数及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WMFT量表的内部及外部信度。结果以FMA-UE总分为校标,Wolf量表总分与其呈正相关(r=0.904,P1的公因子,其中第一个因子与上肢近端关节有关,第二个因子与手的精细功能及力量有关。内部一致性检验中,评分等级Cronbach’sα系数为0.806,作业时间Cronbach’sα系数为0.958。外部一致性检验中,WMFT量表各项内容时间均数和等级均数的ICC分别为0.990和0.998。结论WMFT量表测试上肢功能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适用于对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功能的评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