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上肢

上肢

上肢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3年内共计735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1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5603篇;相关期刊711种,包括中国残疾人、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全国周围神经学术会议暨东北地区第三届手外科学术会议、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等;上肢的相关文献由1509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贵军、喻洪流、国秀丽等。

上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1 占比:23.54%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24%

专利文献>

论文:5603 占比:76.21%

总计:7352篇

上肢—发文趋势图

上肢

-研究学者

  • 吴贵军
  • 喻洪流
  • 国秀丽
  • 不公告发明人
  • 张七龙
  • 贾杰
  • 王强
  • 简卓
  • 孟巧玲
  • 左国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肖湘; 黄东锋
    • 摘要: 背景:脑卒中后上肢的运动功能缺陷可能与从皮质到肌肉的神经驱动减少有关.目的:旨在通过经颅磁刺激获得的运动诱发电位以及临床指征变化,探讨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招募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参加为期4周的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虚拟现实训练或作业治疗.在干预前后进行2次评估,包括上肢简化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经颅磁刺激产生的运动诱发电位和Kinect系统所采集的实时运动评估.结果 与结论:①两组患者训练前的上肢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的上肢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训练前显著增高(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上肢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增高幅度更大(P<0.05);②试验组患者的实时运动评分在训练后均有提高;③经颅磁刺激评估结果表明,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运动诱发电位的皮质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波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虚拟现实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虚拟现实训练可能通过促进神经传导途径的重建提高脑卒中后上肢的运动功能.
    • 吕帅尧; 关海山; 郝晨; 丁壮志
    • 摘要: 背景:肌萎缩型颈椎病治疗方法仍有争议.对于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一般可以稳定或者改善症状,但无法治愈.进展性或严重的神经功能恶化的肌萎缩型颈椎病推荐手术治疗,但多数临床医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选择手术方式,尚未达成统一的标准或行业共识.不同分型的肌萎缩型颈椎病预后显著不同,可能影响手术方案选的选择.目的:通过对肌萎缩型颈椎病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并分析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型、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以期为此病的临床治疗和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1952-2020年发表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的肌萎缩型颈椎病相关研究文章,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44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与结论:①肌萎缩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以上肢运动无力伴有明显的肌肉萎缩,而下肢没有明显的感觉障碍或痉挛性麻痹为特征,具有不对称性、节段性等特点;②临床多采用依据肌肉萎缩位置的不同进行分型,分为近端型、远端型和混合型,该疾病需与运动神经元病、肌肉营养不良疾病相鉴别,避免误诊和误治;③目前关于肌萎缩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腹侧神经根和脊髓前角细胞损伤两种观点,后者得到大部分学者认可;④肌萎缩型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鉴别诊断上主要需排除运动神经元病等;⑤肌萎缩型颈椎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颈椎前路前路手术是治疗首选,而对于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前路不可能减压或者减压风险太大的患者需选择后路手术;⑥不同类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取得的预后效果有一定差异,其中近端型较远端型预后效果更佳,混合型预后最差,颈椎前路较后路手术效果佳.
    • 骆丽; 黄宋余; 邹晶晶; 朱炫玮; 张国栋
    • 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苏州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MI组、TOT组、联合组各20例。四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MI组在此基础上增加MI疗法,TOT组增加TOT训练,联合组同时增加MI疗法和TOT训练。四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四周后,均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FMAUE近端(proximal)、FMA-UE远端(distal)评价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四组患者FMA-UE总分、FMA-UE-P和FMA-UE-D及M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和任务导向性训练均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两者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 宋丹
    • 摘要: 目的对≥60岁住院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17例行PICC置管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76例、女41例,年龄(74.73±4.36)岁。从置管第1天开始进行为期6周的观察,每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有血栓组(21例)与无血栓组(96例),χ^(2)检验单因素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总结影响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结果深静脉血栓患者中,无症状血栓患者16例(76.19%),有症状血栓患者5例(23.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9.034)、导管尖端位置(OR=10.496)、导管型号(OR=3.370)、是否长期卧床(OR=6.573)、是否有恶性肿瘤(OR=5.270)、化疗史(OR=4.655)、置管史(OR=5.191)、血栓史(OR=3.168)均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患者PICC置管术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年龄、导管尖端位置、是否长期卧床、是否有恶性肿瘤、化疗史、置管史、血栓史等因素有关。
    • 申云凤; 乔青; 申丽; 仲海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笛卡尔采集的K空间共享三维容积(DISCO)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CE-MRA)在上肢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入院治疗的20例临床诊断上肢血管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DISCO CE-MRA检查,其中11例患者行DSA检查,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将所有患者的DISCO CE-MRA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结合MRI常规序列,以DSA检查结果及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DISCO CE-MRA检查在上肢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20例患者经DISCO CE-MRA检查,共发现海绵状血管瘤10例,动静脉畸形2例,多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伴动静脉瘘1例,单纯动静脉瘘1例,多指伴血管发育异常1例,右锁骨下动脉近端闭塞1例,舟骨骨折术后1例,非血管性病变3例。其中10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8例经DSA证实,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未进行下一步诊治。1例动静脉畸形,1例动脉瘤、动静脉畸形伴动静脉瘘,1例单纯动静脉瘘均经DSA证实。1例多指畸形伴血管发育异常者经手术证实。结论:DISCO CE-MRA技术是一种准确的无创性成像技术,在上肢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结合MRI常规序列,有助于医师全面评价病变的性质、部位、范围等信息。
    • 余明薇; 王慜; 王倩; 袁斯明
    • 摘要: 目的探讨低位背阔肌肌皮瓣在肩背部和上肢软组织深度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共10例患者纳入研究。创面位于肩部(3例)、背部(5例)和上肢(2例)。创面均采用低位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肌皮瓣位于背阔肌外下缘。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8例皮瓣完全存活,2例局部坏死。供瓣区切口愈合好,移植皮片存活。随访观察,8例患者皮瓣受区外观满意,2例欠佳。术后肩关节功能不影响日常生活。结论低位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肩背部和上肢等较远距离的软组织深度缺损效果满意,术后患者能基本保留背阔肌功能,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 曲斯伟; 朱琳; 严莉; 宋为群
    • 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首发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前者2次/d,30min/次;后者1次/d,1h/次,均5d/周,共4周。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另外进行4周的运动想象疗法,20min/次,1次/d,5d/周。在入组时和治疗4周后进行功能评定,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上肢运动研究量表(ARAT)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价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UE评分、ARAT评分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研究组患者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运动想象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和手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曹志刚; 冯海霞; 李亚斌; 杨佳丽; 李姣; 王红霞; 曲博轩; 张亚云
    •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多靶区大脑皮质间歇性θ爆发式磁刺激(iTBS)对偏瘫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单靶区刺激组(n=20)和多靶区刺激组(n=20)。两组均进行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和日常康复锻炼。在此基础上,两组均辅以重复经颅磁刺激(iTBS模式)。单靶区刺激组仅刺激患侧脑部初级运动皮质(M1区);多靶区刺激组先刺激健侧大脑同侧小脑半球皮质,5 s后再刺激患侧大脑M1区。每天1次,每周6 d,共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上肢体感诱发电位N20(潜伏期、波幅)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两组FMA-UE、MBI和ARAT评分,N20潜伏期和波幅均改善(|t|>3.478,|Z|>2.243,P2.939,Z=-2.697,P<0.01)。结论多靶区刺激比单靶区刺激更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和患侧N20波幅。
    • 田婧; 刘珏; 何志杰; 范晨雨; 李浩正; 杨青; 吴毅; 余克威
    • 摘要: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比较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单侧和双侧上肢运动时的脑网络功能连接差异。方法2021年4月至6月,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40例分别行患侧单侧和双侧上肢运动,运动前后各采集fNIRS数据8 min,基于氧合血红蛋白,分析前额叶(PFC)、上肢与手功能区(H)以及初级躯体感觉区(S1)的功能活动和功能连接。结果单侧任务后,患侧H区功能活动较运动前增强(t=-3.135,P3.218,P0.05)。单侧任务对患侧H区功能连接的增强效应高于双侧任务(t=2.026,P<0.05)。结论相比双侧任务,脑卒中患者单侧上肢训练对强化相应功能脑区的即时效果更好,可对脑功能连接产生更明显的调控效应。
    • 夏渊; 卢悦; 李爱玲; 王珍玉; 潘新永; 李永杰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θ节律刺激(TBS)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ProQuest、Scopus、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TBS治疗脑卒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4月。由两位评审员运用Cochrane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风险质量评估,并在数据提取后运用RevMan5.3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获得14项研究,共329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康复组相比,TBS组在降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WMD=-4.11,95%CI:-6.99~-1.23,P=0.005],提高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WMD=9.54,95%CI:3.81~15.27,P=0.001]和改善手臂动作调查测试表评分(ARAT)[WMD=8.83,95%CI:3.26~14.40,P=0.002]方面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TBS组在提高上肢Fugl-Meyer量表(UE-FMA)评分[WMD=7.24,95%CI:2.18~12.31,P=0.005]方面优于常规康复组;且亚组结果显示间歇性TBS(ITBS)在提高UE-FMA评分上可能比连续性TBS(CTBS)效果更优(P=0.04)。结论:基于当前证据,TBS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证实。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