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吡啶钌
联吡啶钌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9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药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21269篇;相关期刊36种,包括材料导报、化学传感器、分析测试学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全国第15届有机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学术交流会、’09陕西药物分析学术研讨会等;联吡啶钌的相关文献由42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利军、程昊、李彦青等。
联吡啶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269篇
占比:99.55%
总计:21366篇
联吡啶钌
-研究学者
- 李利军
- 程昊
- 李彦青
- 陈曦
- 蔡卓
- 罗应
- 李梅金
- 孙世国
- 汪尔康
- 王文昌
- 陈小卉
- 陈智栋
- 刘凤玉
- 徐国宝
- 孙科
- 彭孝军
- 彭志兵
- 易长青
- 樊江莉
- 蓝苏梅
- 陶颖
- 仲慧
- 兰静波
- 刘岩
- 匡轩
- 周小明
- 孙旭平
- 廖玉辉
- 李勇明
- 杨兰兰
- 杨松旺
- 杨洋
- 游劲松
- 王小如
- 程龙军
- 范大伟
- 董绍俊
- 詹文海
- 邓必阳
- 邢达
- 陈昌东
- 鞠熀先
- 高文燕
- 魏琴
- 关建宁
- 孔红星
- 宋娟
- 崔福海
- 庾江喜
- 张倩
-
-
刘惠;
殷浩;
杨世龙;
董永平;
储向峰
-
-
摘要: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水溶性硅量子点(SiQDs),并探究了联呲啶钌(Ru(bpy)3^(2+))在硅量子点修饰玻碳电极(SiQDs/GCE)上的电致化学发光(ECL)行为。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SiQDs能够作为共反应剂明显增强Ru(bpy)3^(2+)的阳极ECL信号。研究了SiQDs修饰量、缓冲溶液pH等因素对该体系ECL信号的影响规律,并对ECL机理进行了探讨。多巴胺对ECL信号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据此可以实现对多巴胺的灵敏检测。在1.0×10^(-8)~1.0×10^(-4) mol·L^(-1)范围内,多巴胺浓度与ECL信号的减少值呈线性变化关系,相关系数达0.993。
-
-
周正元;
程昊;
樊静静;
李彦青;
王学芬;
李利军
-
-
摘要:
基于赛庚啶对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采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制备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建立电致化学发光检测赛庚啶的新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电致化学发光法(ECL)研究了盐酸赛庚啶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发光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赛庚啶-联吡啶钌体系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发光响应,在材料修饰量为4.0μL,电解质溶液为pH 8.0的磷酸缓冲溶液,联吡啶钌浓度为4.0×10-4 mol/L,扫描速度为100 mV/s,高压值为800 V的最优条件下,盐酸赛庚啶浓度在2.0×10-7~1.0×10-4 mol/L范围内与相应发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946.92x+1082.21(R2=0.9969),检出限(S/N=3)为6.4×10-8 mol/L,样品回收率在97.25% ~104.33%之间,RSD为2.78%.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用于小分子药物盐酸赛庚啶的测定.
-
-
李学暖;
李天昊;
张嘉琳;
黎孔月;
蒋靖超;
程昊
-
-
摘要:
借助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奈福泮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以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饱和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形成三电极体系,在支持电解质为pH=7的磷酸盐缓冲液下研究了奈福泮-联吡啶钌体系[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行为,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剂固载联吡啶钌体系[Ru(bpy)32+]测定盐酸奈福泮的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0.1 mol/L、pH为7.5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当修饰量为3μL,钌的浓度为0.2 mmol/L,扫描速率为100 mV/s时,ECL的峰高与奈福泮的浓度在1×10-5~1×10-4 mol/L内成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908.95×105x-323.88(R2=0.9951),检出限为4×10-8 mol/L(S/N=3),RSD为1.57%,并测得其回收率为97.85%~103.01%.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用于奈福泮的测定,结果满意.
-
-
李学暖;
李天昊;
张嘉琳;
黎孔月;
蒋靖超;
程昊
-
-
摘要:
借助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奈福泮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以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饱和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形成三电极体系,在支持电解质为pH=7的磷酸盐缓冲液下研究了奈福泮-联吡啶钌体系[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行为,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剂固载联吡啶钌体系[Ru(bpy)3^2+]测定盐酸奈福泮的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0.1 mol/L、pH为7.5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当修饰量为3μL,钌的浓度为0.2 mmol/L,扫描速率为100 mV/s时,ECL的峰高与奈福泮的浓度在1×10^-5~1×10^-4 mol/L内成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908.95×10^5x-323.88(R2=0.9951),检出限为4×10^-8 mol/L(S/N=3),RSD为1.57%,并测得其回收率为97.85%~103.01%.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用于奈福泮的测定,结果满意.
-
-
罗祥瑞;
吴芳辉;
董天涯;
孙文斌;
余爱民;
周东
-
-
摘要:
采用简单的方法合成了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 QDs),并分别用荧光光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NG QDs对Ru(bpy)3^2+电致化学发光(ECL)体系的增敏作用。实验优化了体系pH、Ru(bpy)3^2+用量、NG QDs用量以及扫速等条件。在最优条件下,根据邻苯二酚对NG QDs/Ru(bpy)3^2+耦合ECL体系信号的猝灭作用,建立了测定邻苯二酚的新方法。邻苯二酚浓度(1.0×10-8~1.0×10-5 mol/L)的对数值与ECL信号强度差之间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低至5.0×10-9 mol/L,而且选择性和重现性好,实际样品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
-
-
张若鹏;
康天放;
鲁理平;
程水源
-
-
摘要:
基于氯霉素(CAP)强烈抑制Ru (bpy)32+/三丙胺体系的电化学发光(ECL)信号,构建了一种高灵敏检测水体中CAP的磁性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以Fe3O4-Au磁性纳米粒子为载体,对氨基苯硫酚(4-ATP)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基磺酸(AMPs)作为双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酯(EGDMA)作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作为引发剂,通过自组装在Fe3O4-Au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合成氯霉素分子印迹膜(MIPs).以修饰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磁性玻碳电极(MGCE)为CAP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优化实验条件下,ECL信号变化值(△I=Io-Ip)随着CAP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I与CAP浓度的对数在0.010 ~ 100 ng/L CAP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8 0,检出限为0.010 ng/L.研究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CAP的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李哲建1;
樊雪梅1;
王书民1;
刘萍1;
王毅梦1;
刘倩1;
米晓峰1
-
-
摘要:
基于左氧氟沙星对固定于SWCNTs/Nafion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上的吡啶钌弱电化学发光信号有强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高灵敏检测左氧氟沙星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1.0 × 10?9mol/L~1.0 × 10?3 mol/L的浓度范围内,电化学发光的强度与其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 × 10?10 mol/L。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稳定、回收率高,可用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快速测定。
-
-
付文;
蔡林芳;
郭志慧;
郑行望
-
-
摘要:
The PVP/Silica/Ru (bpy)2+3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which show different affinities for single and double-stranded DNA.It was found that changes of DNAzyme structure induced by Pb(Ⅱ) resulted in the change in electrochemiluminesence properties of nanoparticles in the Nafion/carbon nanotubes modified electrode.Based on this finding, a new electrochemiluminesence method for detecting Pb(Ⅱ) was developed.The method is a label-free DNA probe, no immobilized DNAzyme, and high sensitivity, etc.Under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is new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approach for Pb(Ⅱ) presented a detection limit of 0.5 nmol/L, an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detecting Pb(Ⅱ) in water samples.%合成了一种对单、双链DNA具有不同亲和能力的纳米粒子PVP/Silica/Ru(bpy)2+3.实验结果发现,Pb(Ⅱ)能够诱导DNAzyme结构的变化,纳米粒子PVP/Silica/Ru(bpy)2+3在Nafion/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表面具有电化学发光特性,据此建立了一种检测铅离子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免标记DNA探针、无需固定化DNAzyme、灵敏度高等特点.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铅离子的检测限达0.5 nmol/L,实现了水样中Pb(Ⅱ)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检测.
-
-
张立攀;
郭青照;
任钊;
王永
-
-
摘要:
以2,2’-联吡啶取代物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两种新的具有不同配体的联吡啶钌光敏染料;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各光敏染料及其中间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两种光敏染料的光伏性能,结果表明两者性能良好:两者在可见光区分别存在最大吸收波长521nm和545nm,带隙计算值分别为1.87eV和1.58eV;将它们制成DSSCs器件,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AM1.5),其能量转换效率分别达到了10.21%和9.97%.
-
-
-
-
吕海燕;
李明月;
于洪玲;
唐玉海
- 《’09陕西药物分析学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本文基于盐酸伊托必利可增强三联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的原理,建立运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伊托必利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此法可在200s内实现盐酸伊托必利的分离和检测.其浓度线性范围为7.0×10-8~1.0×10-5g/mL(r=0.9843,n=5).线性方程为I=1.0474×108c+120.8,检出限为5.0×10-8g/mL(S/N=3),测定5.0×10-6g/mL盐酸伊托必利溶液,峰高和迁移时间的RSD分别为3.1%和1.2%(n=7)。加样回收率为98.6%~103.7%。本法具有灵敏度高,方便快捷的特点,可用于伊托必利的药物含量分析。
-
-
-
-
-
-
彭志兵;
杨佳;
汪敬武
-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基于马来酸氯苯那敏增强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一种分离检测维C银翘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考察了联吡啶钌浓度、检测电位、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和pH值、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分离、检测体系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维C银翘片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在3 min内可实现分离检测,其线性范围为5.0×10-7~1.0 ×10-4 mol/L(相关系数0.999 4),检出下限为5.1×10-3 mol/L(S/N=3).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维C银翘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质量监测.
-
-
谢朝兴;
董永强;
池毓务
-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用流动注射电致化学发光法(FI-ECL)研究了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P)在水溶液中的水解作用.研究表明AZP在碱性联吡啶钌(Ru(bpy)32+)溶液中有很强的电致化学发光活性,而它的水解产物6-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e,6-MP)没有电致化学发光活性.基于AZP和它水解产物的电致化学发光活性的差异,我们建立了灵敏、快速测定AZP的FI-ECL新方法,并用于观测AZP的水解过程.
-
-
-
-
-
-
-
-
-
- 江苏理工学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2.11.11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联吡啶钌类染料敏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敏化剂具有式(A)结构式。其制备方法:(1)通过5‑醛基‑2‑噻吩硼酸、碳链修饰的3‑溴吩噻嗪、无机碱制备化合物(1);(2)通过化合物(1)、1,10‑邻二氮杂菲‑5,6‑二酮、乙酸铵制备化合物(2);(3)通过化合物(2)、强碱制备化合物(3);(4)以化合物(3)、二氯双(4‑甲基异丙基苯基)钌(II)、联吡啶双羧酸、硫氰酸盐制备化合物(A)。其应用:该染料敏化剂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中。本发明制备的染料敏化剂具有优异的光子捕获能力、光电转换效率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