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紫外分光光度

紫外分光光度

紫外分光光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63970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长治学院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中成药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4中国民族医药大会、2011年兵器工业理化与无损检验学术交流会、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等;紫外分光光度的相关文献由527位作者贡献,包括洪霞、杜霞、王勇等。

紫外分光光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9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63970 占比:99.73%

总计:64143篇

紫外分光光度—发文趋势图

紫外分光光度

-研究学者

  • 洪霞
  • 杜霞
  • 王勇
  • 陈彦君
  • 龙跃
  • 付正宏
  • 侯钦东
  • 刘宏坤
  • 刘建生
  • 刘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桂珠; 甘国兴; 李炜; 向燕芬; 龙国斌; 卢泳; 吴茂勇; 朱卫星
    • 摘要: 目的 比较余甘子干鲜品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鞣质的含量,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芦丁的含量,建立鞣质、黄酮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 鲜品总鞣质含量高于干品,而芦丁、总黄酮、没食子酸含量更低。以没食子酸为参照峰,鲜品、干品鞣质部位指纹图谱中共有峰均为5个,但峰面积有差异。鲜品相似度大于0.840 0,干品相似度大于0.770 0;以芦丁为参照峰,鲜品黄酮部位指纹图谱中共有峰为7个,干品为10个,相似度均大于0.850 0。结论 余甘子干鲜品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相关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黎佳伟; 谢堂锋; 张莹娇; 阮丁山
    • 摘要: 建立了氯化银比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粗碳酸锂中的Cl-含量。用硝酸和双氧水溶解试样,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工作曲线确定Cl-含量。结果表明:工作曲线方程为y=0.0489 x+0.0042,相关系数为0.9998,线性相关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回收率为98.5%~101.25%。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适合用于测定粗碳酸锂中较低含量的氯离子。
    • 乔鹏; 任昭辉; 崔日男; 林雨晟; 于大鹏; 张守荣; 李旭; 刘鹏飞
    • 摘要: 为完善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烟叶中烟碱含量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提高检测精确度,该研究以烤烟烟叶为原料,考察多种萃取溶剂,以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为基准拟合烟碱计算公式,然后以烤烟、雪茄烟、晒红烟和白肋烟等4种类型烟叶为研究对象并与原公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现今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烟碱吸光度的线性范围为0.047~2.088,比原公式提出的0.167~0.671适用范围更宽;2)以甲醇水溶液为萃取剂比盐酸、氢氧化钠和氨水溶液萃取效果更佳;3)以烤烟烟叶为对象,新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的比值在0.75~1.25的占76.47%,较原公式的55.88%更好;4)在检测另外3种烟叶即雪茄烟、晒红烟和白肋烟时精确度不如烤烟.
    • 郑晓倩; 金传山; 张亚中; 刘军玲; 李雷; 许凤清
    • 摘要: 目的 研究黄精在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糖类成分(多糖、双糖、单糖)的动态变化.方法 TLC法定性研究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变化趋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有量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HPLC-CAD)法定量分析单糖、双糖动态变化过程.结果 随着蒸晒次数的增加,多糖含有量先减少后趋于稳定.双糖、单糖含有量在炮制过程中呈现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五蒸五晒品中果糖含有量最高,七蒸七晒品中葡萄糖达到最大值,蔗糖在经过6次蒸晒后无法检出.结论 黄精在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糖类成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不同种类的变化趋势不一致.
    • 郭朋程; 陈婕妤; 刘思雨; 叶祥睿; 苏靖; 邱明丰
    • 摘要: 目的 建立小红蒜总萘醌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HPLC法分别定性鉴别、定量测定异红葱乙素、红葱乙素、红葱甲素,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检测干燥失重、水分、炽灼残渣、树脂残留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萘醌含有量.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3批样品干燥失重、水分、炽灼残渣范围分别为2.34%~4.03%、2.06% ~ 3.56%、0.15% ~0.19%,树脂残留物符合相关标准.总萘醌、异红葱乙素、红葱乙素、红葱甲素分别在1~10 μg/mL (r=0.999 4)、0.005 00 ~0.200 mg/mL(r=0.999 7)、0.014 4~0.576 mg/mL(r=0.999 9)、0.004 96~0.198 mg/mL(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6% (RSD=1.92%)、101.77%(RSD=1.30%)、103.24% (RSD=1.04%)、98.41% (RSD=1.82%).结论 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小红蒜总萘醌的质量控制.
    • 贺琦
    • 摘要: 目的:探索一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水中石油类含量异常的补充方法。方法通过探究硅酸镁吸附的时长不同和吸附次数不同,对水样中石油类检测结果的影响。结论:本实验初步证实了增加硅酸镁的吸附时长对石油类测定结果影响不大;多次使用硅酸镁吸附并不会使石油类测定值降低。利用硅酸镁小柱或者硅酸镁对石油类分析过程中乳化、脱水不完全的待测液进行二次吸附,能够使检测结果有效降低且不会低于真实数值,因此这是一种能够避免因为乳化、脱水不完全导致石油类分析异常的补充方法。
    • 刘海艳; 张玉彦; 张金宝; 任建军; 王莉; 狄良娇; 柳园园
    • 摘要: 以有机酸消毒液和聚维酮碘溶液为受试物,研究其体外溶血作用,评价其潜在溶血风险,为动物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以大白兔红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评价聚维酮碘溶液和有机酸消毒液体外溶血作用.聚维酮碘溶液质量浓度为5%(有效碘浓度为5.0 g/L)时,溶血率为1.364%,L50/DI值为151.71%,表明该产品在原液使用时无溶血作用且无刺激性.有机酸消毒液质量浓度为2%(总酸量浓度为20.0g/L)时,溶血率为4.896%,L50/DI值为185.95%,表明该产品在3倍稀释使用时无溶血作用且无刺激性.有机酸消毒液和聚维酮碘溶液按照使用说明浓度使用时,其溶血率分别为1.364%和4.896%,表明两种兽用消毒剂按照使用说明正常使用时无溶血作用或溶血作用非常弱,临床使用时潜在溶血风险较小.
    • 贺琦
    • 摘要: 目的:探索一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水中石油类含量异常的补充方法.方法通过探究硅酸镁吸附的时长不同和吸附次数不同,对水样中石油类检测结果的影响.结论:本实验初步证实了增加硅酸镁的吸附时长对石油类测定结果影响不大;多次使用硅酸镁吸附并不会使石油类测定值降低.利用硅酸镁小柱或者硅酸镁对石油类分析过程中乳化、脱水不完全的待测液进行二次吸附,能够使检测结果有效降低且不会低于真实数值,因此这是一种能够避免因为乳化、脱水不完全导致石油类分析异常的补充方法.
    • 惠越; 林梦佳; 王晨茜; 吴航俊
    • 摘要: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60 g/L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的脱落率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环境、玉米的质量、成膜性、包衣均匀度、振荡速率、振荡时间、溶剂选择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优化仪器参数,确立了实验方法.
    • 马奋刚; 张永萍; 徐剑; 杨立勇; 赵南
    • 摘要: 目的 建立葛花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的质量标准.方法 对葛花性状、显微特征进行鉴别后,TLC法作定性鉴别,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葛花苷、总黄酮含有量,《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有量.结果 TLC斑点清晰,重复性好,阴性无干扰.葛花苷、总黄酮分别在2.34~234 μg/mL (r=0.9998)、0.3368~1.347 2 mg/mL(r=0.999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100.66%(1.73%)、99.77%(2.2%).10批样品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有量范围分别为12.40% ~14.70%、8.16%~10.13%、0.40%~0.70%、20.25%~29.5%.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葛花的质量评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