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社会记忆

社会记忆

社会记忆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675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学、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6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21402篇;相关期刊357种,包括办公室业务、档案、档案管理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新趋势、新思维、新途径”第六届““3+1”档案论坛”等;社会记忆的相关文献由720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华东、徐拥军、郑秀花等。

社会记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6 占比:2.93%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21402 占比:96.94%

总计:22077篇

社会记忆—发文趋势图

社会记忆

-研究学者

  • 丁华东
  • 徐拥军
  • 郑秀花
  • 余金红
  • 刘亚秋
  • 孙德忠
  • 张倩
  • 彭兆荣
  • 徐帆
  • 毛巧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睿
    • 摘要: 文章首先在对一些地级市以上级别图书馆特色阅读推广服务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阐释了社会记忆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之间的关系,然后重点围绕特色数据库建设、体制机制完善及多元化阅读推广参与主体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特色阅读推广服务的核心要素,最后着重提出了社会记忆视域下图书馆特色阅读推广服务的实施策略。
    • 杨晓晨
    • 摘要: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纪念空间诞生。在媒介空间的景观设计下,为抗击疫情的叙事表达和社会记忆建构打造出了媒介化的叙事空间,基于此,文章旨在以武汉抗疫展为研究对象,剖析武汉抗疫展以人文类城市景观的物质表现形式来承载社会文化和集体记忆的传播效能,并提出从空间自身的媒介属性上解构空间生产,解释空间具有的媒介属性以具象化的语言重塑社会记忆、强化社会认同的现实作用。
    • 叶方兴
    • 摘要: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视角出发,将口述史研究法视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口述史是一种运用历史学规范对访谈对象的口述资料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用以揭示、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通过进入个体的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口述个体亲历的真实历程,发掘个体的历史叙事与国家的历史叙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完满地阐释、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论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需要关切日常生活的历史叙事,注重典型人物与关键群体的口述史,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 余宏
    • 摘要: 随着记忆研究的兴起,众多学者关注记忆的个体维度乃至社会维度。个体记忆的基础性作用得到重视,因为它既是个体的生理机能,也是个体的记忆权利,更是社会记忆得以形成的基础。但个体记忆的社会化,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需要以一定的社会记忆技术为中介。以建构、转化和分享个人叙事为代表的社会记忆技术打通了个体记忆与社会化之间的屏障,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型的社会记忆项目。在具体的实践中,建构、转化和分享三大环节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建构记忆侧重对个体记忆的收集,其方式主要包括时间线、故事接龙和访谈;转化记忆侧重对个体记忆的整理,其方式主要包括材料分类和记忆整理;分享记忆侧重个体记忆的社会化,并最终形成社会记忆,其实现方式是从记忆材料到记忆产品,并融入更广泛的社会物质空间和虚拟空间。
    • 廖满; 付欣颖; 曲家承; 朱栩佳; 孙超
    • 摘要: 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沈阳飞机厂退休的模范员工蒋海清及其家人口述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从个人的视点映射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发展,记录和保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社会文化记忆,挖掘其时文化涵和时代精神,以此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 陈瑞芳; 张伟
    • 摘要: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与建设历程中积淀而成的政治文化,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表达形式,是符号与内涵的有机统一。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符号型的历史记忆,体现党的政治意识与政治价值追求,规范着党的政治实践。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是实现党的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有效路径,对于传播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认同、引导政治行为、发展中国政治具有重要作用。文化记忆亦有赖于个体和群体记忆,开展体化教育滋养个体记忆,唤醒群体记忆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
    • 邓琛
    • 摘要: 在社会记忆理论下,城市档案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引领着人们回望城市的起源、发展,发挥着凝聚市民身份感和认同感的作用,从历史中寻求未来,以此展望城市的发展。本文在社会记忆理论视角下,就档案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实现机制进行讨论,并就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挥档案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展开探讨。
    • 刘亚秋
    • 摘要: 中国社会学的记忆研究传统中,一个鲜明特点是以中国社会的重大历史实践为田野,并能在此基础上生发出解释中国社会的本土概念,本质上,这是一种社会学中国化的努力,这一本土化的特征并不是盲目拒斥西方,而是在吸收借鉴西方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传统,并力图将自己的成果融入与世界学术的对话之中,从而推进一种文明间的对话。以方慧容的“无事件境”研究为例,方慧容提出的“无事件境”概念是传统农村社区特有的社会心态,是与现代性对张的一种存在状态;但它还不限于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文化心态,它在现代社会、扬·阿斯曼讨论的古埃及社会,以及普鲁斯特追忆中的法国社会、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中都存在,可能是人类文明中一个较为普遍的心态。在某种意义上,它代表了人类生存理性,与现代理性之间存在一定张力。而我们个体在现代所过的生活并没有全部被“现代化”,这便是“社会底蕴”在当代所承载的意涵。“无事件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夏艳青; 张彬
    • 摘要: 本文从婺剧服饰文化社会记忆的研究与实践进展、时代背景入手,结合社会记忆活动及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揭示构建社会记忆对传承和发展婺剧服饰文化的重要作用,旨在扩大金华婺剧服饰文化传播的社会记忆路径,提升浙中婺州地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展示和传承中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邓文霞
    • 摘要: 社会记忆具有多层次主体、多种类客体、多向度时间等特点,展现出超个体、超生命、跨时空积累记忆的功能。档案和纪录片的融合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记忆的保存和价值发挥。文章首先梳理纪录片创作中档案的应用现状,再分析其所遇到的障碍并提出改进策略,最后以微纪录片《档案里的黄河故事·河南篇》为例,重点分析档案与纪录片的有效融合是如何记录历史、传播文化、发扬精神、保存社会记忆的,以期为之后档案和纪录片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提供启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